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涡1号杨树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涡1号杨树叶片为材料,对其再生体系建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叶片的最佳消毒方法为使用75%的酒精消毒15s,0.1%的HgCl2消毒4min;适宜的诱导愈伤培养基为MS+6-BA0.2mg/L+NAA1.0mg/L;适宜的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KT0.1mg/L+NAA0.1mg/L+6-BA1.0mg/L+蔗糖25g/L;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IBA0.6mg/L;无菌苗叶片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2mg/L。  相似文献   

2.
以黑金刚当年生嫩梢为材料,探讨黑金刚以芽繁芽组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培养基MS+0.2mg/L NAA+1.0mg/L 6-BA有助于不定芽的形成,且不定芽生长好。增殖培养中培养基MS+0.2mg/L NAA+0.5mg/L 6-BA增殖系数较高,达2.8,且不定芽生长壮。在生根诱导中以1/2 MS+0.2mg/L NAA+1.0mg/L IBA组合的生根率较高且生根情况好。  相似文献   

3.
以野生金银花当年生茎段为外植体,MS和1/2MS作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激素对金银花外植体灭菌消毒效果、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和组培苗生根诱导的影响,以建立野生金银花高效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最佳消毒灭菌方法为75%碱化乙醇+0.1%升汞消毒12min,外植体无菌苗率达到82.67%;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 1.5mg/L+NAA 0.12mg/L,不定芽诱导率为88.67%;继代增殖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1.5mg/L+NAA 0.02mg/L,增殖倍数达到4.11,与其他处理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生根诱导培养基配方以1/2MS+IBA 2.5mg/L+NAA 0.2-0.6mg/L较好,生根率和根长分别达到85.56%-92.22%和3.14-3.27cm。  相似文献   

4.
于非 《中国林副特产》2019,(4):21-23,26
以丽格海棠的叶片、叶柄和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适宜丽格海棠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不同部位外植体不定芽分生的最佳培养基、继代增殖的培养基和组培苗的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不同部位外植体不定芽的再生率:叶片>茎段>叶柄,叶片的最佳培养基为:MS+1mg/LTDZ+0.1mg/L2,4-D或MS+1mg/L6-BA+0.1mg/LTDZ,叶柄的最佳培养基为:MS+1mg/L6-BA+0.1mg/LTDZ,茎段的最佳培养基:MS+1mg/LTDZ+0.1mg/L2,4-D或MS+1mg/L6-BA+0.1mg/LTDZ;不定芽继代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2mg/L6-BA+0~0.1mg/LNAA;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比为MS+0.1~0.3mg/LIBA。  相似文献   

5.
以丽格海棠品种巴克斯(Barkos)的叶片为外植体,研究光照强度和时间、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丽格海棠叶片的最佳不定芽再生培养基为MS+1mg/L TDZ+0.1mg/L 2,4-D或MS+1mg/L 6-BA+0.1mg/L TDZ,给予40d弱光培养可促进不定芽再生,再生率可达88.3%;不定芽最佳增殖培养基为2mg/L 6-BA+0~0.1mg/L NAA,组培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0.1~0.3mg/L IBA。  相似文献   

6.
红檵木是极具观赏价值的常绿灌木。以红檵木的叶片和茎段为材料,通过优化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不定芽诱导、增殖与生根的培养基与激素配比,进行红檵木高效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红檵木外植体最佳消毒方案为两次升汞消毒法:0.1%Hg Cl2两次消毒,各3 min;最佳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的培养基配方分别为:MS+6-BA 1.0 mg/L+NAA 1.7 mg/L、MS+6-BA 1.0 mg/L+IBA 0.06 mg/L;首次使用Ag NO3,获得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配方:MS+6-BA 1.5 mg/L+NAA 0.01 mg/L+Ag NO3 1 mg/L;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1.0 mg/L+IBA 0.05 mg/L+V c 5.0 mg/L;最佳不定芽生根方案为:选择2.1~3.0 cm的不定芽,保留2~4叶片,接种至1/2 MS+IBA 4.5 mg/L培养基。从而建立了效果稳定的完整红檵木高效再生体系,为红檵木工厂化育苗及转基因体系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楸叶泡桐和白花泡桐杂交无性系的枝条为外植体,开展了离体芽增殖技术,以及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和不定芽生根等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增殖培养基采用MS+8mg/L6-BA+0.3mg/LNAA,不定芽的增殖倍数可达到9;利用其叶片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12mg/L6-BA+0.4mg/LNAA,诱导率高达95%;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6-BA+0.7mg/LNAA,不定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5mg/LIBA+0.3mg/LNAA,生根率100%。  相似文献   

8.
紫娇花种子经灭菌处理后,于试管内培养基中萌发,取幼苗的下胚轴、子叶,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的分化及试管苗生根技术的研究。结果显示,紫娇花种子最佳灭菌方式为0.1%升汞浸泡10 min,污染率可控制在37.0%,萌芽率达到86.3%;愈伤组织最适诱导部位为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0.2 mg/L 6-BA+2.0 mg/L 2,4-D,诱导率达到83.7%;紫娇花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2 mg/L NAA,不定芽分化率为48.0%;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4 MS+0.1 mg/L NAA+0.5%AC,生根率可接近100%。  相似文献   

9.
以橙花长寿花叶柄作为外植体,对其进行不定芽诱导及增殖培养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叶柄分化的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2.0mg/L,最适合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4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2mg/L,试管苗移栽基质中成活率达98%。  相似文献   

10.
以紫苏为材料,通过对其子叶、下胚轴、幼嫩叶片最佳外植体的筛选、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及生根培养,建立紫苏的离体培养再生体系,为紫苏种质资源保存及快速繁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紫苏种子萌发最佳培养基MS培养基;最佳消毒方法为0.1%升汞消毒8 min。此时种子萌发率最高达96%。离体培养最佳外植体为叶片。紫苏叶片和子叶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3.0 mg/L+NAA0.3mg/L,诱导率分别为97.5%和91.7%;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2 mg/L,叶片优于子叶。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 mg/L,生根率为100%。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黄色重瓣长寿花(kalanchoe blossfeldiana)为材料,研究了花肥种类、换液时间、杀菌剂及它们共同作用对水培长寿花生长的影响,旨在研究出简易便于推广的长寿花水培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2.
薄层基质技术是降低屋顶负荷的关键,筛选满足简单式屋顶绿化植物生长和快速覆盖的最 小基质厚度显得尤为必要。通过蓄水盆栽培试验,研究了基质厚度2,4,6,8 cm 对八宝景天(Sedum spectabile)、佛甲草(Sedum lineare)、长寿花(Kalanchoe blossfeldiana)、吊竹梅(Zebrina pendula)、铺地锦 竹草(Callisia repens) 地被植物生长及覆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厚度越大,植物长势越好;基质 厚度为 8 cm 时,直立生长型植物八宝景天株高、根系体积、最长根长、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均显著高 于其它厚度处理(P<0.05);吊竹梅在基质厚度6 cm 时最快36 d 达到100% 覆盖,铺地锦竹草则在基质 厚度6,8 cm 时最快45 d 达到100% 覆盖;佛甲草、长寿花则生长较慢,基质越薄、成活率越低。综合 分析植物生长指标,建议八宝景天、吊竹梅、铺地锦竹草可选择最小基质厚度分别为 8,6 ,4 cm;佛甲 草、长寿花最小基质厚度则需要继续开展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草珊瑚组培中外植体消毒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建立草珊瑚组培快繁体系过程中,采用常规的表面消毒方法难以获得有效的无菌材料。本文报道了不同的表面消毒方法和抗生素结合使用对组培中污染菌的防除有较好作用。最有效的外植体消毒方案为:草珊瑚的幼嫩茎段经75%酒精处理30 s后,用0.1%升汞溶液消毒10 min,无菌水冲洗3~4次,然后浸于120 mg.L-1利福平溶液中振荡预培养2~4d,再用0.1%升汞溶液消毒10 min,无菌水冲洗3~4次,可以达到较佳的消毒效果,消毒成功率可达55.56%。  相似文献   

14.
长寿花叶片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长寿花红色品种“Rako”为试材,研究建立叶片的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激素配比影响叶片的再生能力;叶片背面接触培养基比正面接触培养基更有利于分化再生;用新生幼叶作外植体,再生频率为70%以上,瓶苗生根率为95%,移栽成活率为98%。  相似文献   

15.
麻栎组织培养外植体选择与灭菌方法试验表明:以麻栎播种苗幼苗茎段和大树嫩枝作为外植体进行组培效果较好;播种苗幼苗茎段的最佳灭菌方法是:70%酒精30 s→无菌水洗3次→0.1%升汞2 min→无菌水洗3次;大树嫩枝的最佳灭菌方法是:70%酒精30 s→无菌水洗3次→0.1%升汞5 min→无菌水洗3次;幼苗茎段外植体和大树嫩枝外植体的最佳取材时间是4月,接种后的外植体污染率和死亡率低于其他月份,而芽的萌发率高于其他月份。  相似文献   

16.
以小叶丁香的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分别以0.1%的升汞和65%的次氯酸钠对外植体进行灭菌,将灭菌的小叶丁香叶片接于不同的培养基中进行脱分化培养;将灭菌的小叶丁香茎段接于不同培养基中,观察腋芽的促生情况;将促生出的小叶丁香的腋芽进行生根培养。结果表明:在0.1%的升汞中,小叶丁香的茎段和叶片最佳灭菌时间均为30s;在65%的次氯酸钠中小叶丁香的茎段和叶片最佳灭菌时间分别为2min和1min;最佳脱分化培养基为:MS+NAA2mg/L+6-BA2mg/L;最佳腋芽促生的培养基为:MS+6-BA2mg/L;最佳生根最适培养基为:MS+NAA0.5mg/L。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四季秋海棠绿叶品系“超级奥林匹克”的第3~5片完全展开叶片作外植体,从消毒条件、启动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等方面建立离体再生体系。结果为,(1)最佳消毒条件为0.25%NaClO处理15 min;(2)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0.5 mg·L^-16-BA+0.12 mg·L^-1 NAA,分化率达到80%,且最早生芽时间为24 d;(3)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16-BA+0.1 mg·L^-1 NAA,增殖系数4.8;(4)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0.1 mg·L^-1 NAA,生根率95%。(5)炼苗与移栽的方法为室温下炼苗一天后,选择珍珠岩∶腐殖质=1∶2作为移栽基质进行移栽,移栽成活率为96%。  相似文献   

18.
以春季省沽油幼嫩茎梢为试验材料,研究消毒处理、茎段的不同位置、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水平等因素对其腋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0.1%HgCl2对外植体灭菌10min效果最好,茎段中部是省沽油初代培养的最佳部位,腋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1mg/L+NAA0.2mg/L,最高平均株分化可达2.5以上。  相似文献   

19.
番木瓜外植体消毒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美中红"番木瓜的实生苗顶芽和成年结果的两性株或雌性株的侧芽作外植体,对番木瓜的外植体消毒方法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适合番木瓜快速繁殖的外植体是温室成年树切顶后萌发的侧芽,最好的表面消毒方法是将采集的外植体切去叶片后用酒精棉花将芽表面擦抹干净,特别要注意把叶痕处抹干净,接着在75%酒精中浸泡1 min,用1.5%NaClO消毒10 min后,在1%AgNO3溶液中浸泡10 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