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棉花不同种质材料的棉铃在不同发育时期重量和长宽比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的棉铃在重量和长宽比存在较大的差异;陆地棉和海岛棉的棉铃重量第5天和第10天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长宽比存在差异;两者的关系是长宽比越大,其铃重越轻;不同类型品种棉铃的长宽比是海岛棉〉圆锥形铃陆地棉〉卵圆形铃陆地棉〉圆形铃陆地棉,而重量恰好相反,为圆形铃陆地棉〉卵圆形铃陆地棉〉圆锥形铃陆地棉〉海岛棉;杂交棉相对于其亲本变化不明显。由此可见,棉花品种类型不同,棉铃形状的差异都是影响棉铃发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辽棉 1 7是由辽宁省棉花研究所培育的优质、高产、抗病的陆地棉新品种。乌苏市种子站从 2 0 0 2年开始引进、试验、示范 ,表现突出。 2 0 0 3、 2 0 0 4年大面积种植 ,综合性状表现良好 ,经过 3年的种植栽培实践 ,总结出一套高产栽培技术。1特征特性辽棉 1 7属早熟性陆地棉品种 ,具有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特性 ,生育期 1 2 3天 ,生长势强 ,植株健壮 , — 式果枝 ,果枝始节 4~ 5节 ,植株呈塔形 ,主茎与果枝夹角小 ,茎粗壮 ,叶片中等大小 ,叶淡绿 ,铃卵圆形 ,铃大多五室 ,铃重 5 .5 g,铃壳薄 ,吐絮集中 ,霜前花率 90 %以上 ,衣分 40 % ,纤维…  相似文献   

3.
洪渊萍 《中国棉花》2001,28(2):32-33
新陆早 1 1号 (原代号豫早 2 0 2 )由博乐种子站1 994年从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引进 ,经试种选育多年 ,于 1 999年由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命名为新陆早 1 1号。1 品种特征特性1 .1 特征。新陆早 1 1号属早熟陆地棉品种 ,植株塔型较松散 ,株高 60~ 65cm,茎秆浅紫色 ,有茸毛 ;花乳白色 ;果枝 ~ 型 ,始果节 4~ 5节 ,主茎节间长度 5~ 7cm,果枝 8~ 1 0台 ;叶片较薄 ,深绿色 ,裂口较浅 ,叶层分布合理 ,早熟不早衰 ;铃椭圆稍尖有油点 ,铃壳较薄 ,4~ 5室 ,单铃重 5~ 6g,座桃早 ,单株成铃数 6~ 8个以上 ,铃位分布合理 ,…  相似文献   

4.
枯黄萎病是棉花生产的重要病害,对棉花产量影响很大。在育种上,对枯萎病的抗性较易达到高抗水平,而对黄萎病的抗性大多表现为耐病。新疆是我国优质棉基地,棉花是其支柱产业,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黄萎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已成为限制石河子地区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2003—2004年的大田生产及2005年生产示范表明,辽棉18早熟性好、结铃性强、丰产性突出,抗枯、黄萎病,纤维品质综合指标好,适宜本区种植。1特征特性及纤维品质该品种为早熟陆地棉品种,植株塔形,I~II分枝,叶片中等偏大,掌上5裂,叶色较深,铃卵圆形,以5室铃居多。株高63cm,果枝始节5.…  相似文献   

5.
采用MINQUE(1)统计方法及AD模型对7个中早熟陆地棉品种(系)及其F1组合16个形态性状的资料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中早熟陆地棉品种间杂交,不同形态性状存在不同的加性和显性效应方差比例,多数形态性状同时存在显著的加性和显性效应,铃粗、倒2果枝第1节长等性状的狭义遗传率较高,形态性状的表达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比较大.通过分析选出了比较好的杂交育种亲本和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6.
供试的4个陆地棉品种地上部分干物质累积速度和数量,从现蕾至吐絮始终高于4个海岛棉品种;陆地棉与海岛棉的所有品种干物质累积速率最快的时间均在初花(6月26日)至有效花期(8月10日)期间。但海岛棉干物质累积最大量到8月25日止,陆地棉则持续到9月9日;不同时期干物质分配率的特点是:苗期叶>茎,蕾期叶>茎>蕾,花蕾期叶>茎>铃>蕾>花,铃期铃>茎>叶;铃重累积的最快速率时间,陆地棉与海岛棉均在7月26日至8月25日之间。不同的是海岛棉茎秆干物质累积的最大量在8月10日,陆地棉在8月25日;海岛棉根系和花的干物质重均高于陆地棉。  相似文献   

7.
对陆地棉品种铃期平均数、铃期的变化和铃期与开花期、果枝部位、果节部位及有效积温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参试品种的铃期在49.9~57.3天之间,随开花期延迟,铃期反而变短,铃期每果枝部位和果节部位为正相关,与有效积温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该品种是新疆石河子150团在枯萎病重病地从中长绒品种新陆早16号中选育的抗病变异单株,后经多年南繁加代和病圃筛选鉴定培育而成,原名A01-5。2003-2004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早熟组区试,同年参加北疆早熟棉区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05年2月经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1特征特性新陆早20号属早熟陆地棉,生育期130天左右,霜前花率83.61%以上。植株呈塔形,Ⅰ-Ⅱ式果枝,株形较紧凑,主茎绒毛多而密。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淡绿。铃长卵圆形,4~5室,中等偏大。种子灰褐色,梨形。株高65cm左右,果枝始节5.0,果枝数9.3个,铃重5.…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栽培室率先提出的“棉花优质高产最佳结铃模式及其调节技术”的创新理论的启示下,1988年,我们在进行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的同时,对陆地棉的四桃比例及其纤维品质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为立足于优质棉生产,考虑到常年秋桃早期品质尚优,晚期品质稍差,特把秋桃一分为二,将8月16日至9月15日结的铃划为早秋桃,9月16日以后至有效结铃期末结的铃划为晚秋桃,即把三桃划为四桃来分析比较其结铃比例和品质差异。试验设在本所科研基地,属平原洲地中壤土,以陆地棉赣棉85-6新品系为材料。4月15日播种。全生育期追苗肥、埋当家肥、施花铃肥各1次,抗旱4次,中耕除草5  相似文献   

10.
衣分、铃重是构成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本期发表的陆地棉大铃(铃重平均大于7克)种质21个,高衣分(大于42.10%)种质47个。高衣分品种中,铃重在4.8~5.5克有27个,占62%。铃特小或特大的品种,一般衣分都不太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检验陆地棉开花成铃期对高温( 37℃)的抗耐性,于2017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十六团试验田(阿拉尔),选择50个较耐高温陆地棉品种进行耐高温实验。在持续12天的高温天气(最高温度 37℃)过去5天后,对各材料的花器官、花粉多少及饱瘪程度、铃大小、僵小铃数、脱落数、现有铃数、表观耐性等几项主要性状进行调查和检测。结果表明:高温天气会影响棉花花器官的生长发育,使得花药量减少、畸形花药增多、棉铃较小、僵小铃及脱落数增多,大多数品种表现为敏感和中等耐性。最终导致棉花大幅度减产。  相似文献   

12.
李保军 《中国棉花》2012,39(12):23-24
 对17个中长绒棉品系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皮棉产量与衣分呈显著正相关,与铃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衣分、铃重分别与纤维品质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负相关。育成品系普遍表现为衣分低、铃重小,皮棉产量与对照陆地棉品种差距仍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不同类型棉花品种铃病发生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20 0 3年 8月上旬到 1 0月中旬 ,黄河流域棉区阴雨连绵 ,棉田湿度高 ,光照少 ,棉花铃病发生十分严重 ,棉田平均烂铃率为 2 6.5 % ,个别棉田高达87.8% ,田间铃病的发生以红腐、红粉为主 ,分别占32 .8%、30 .0 % ;其次是疫病 ( 2 1 .2 % )和黑果病( 1 6.0 % )。经对本所试验地的 5 0个不同的材料和品种及不同栽培条件的棉田调查 ,估算由铃病造成的产量损失在 2 0 %以上 ,且铃病发生的轻重与棉花品种及栽培措施关系密切。1海岛棉较亚洲棉和陆地棉铃病发生重对同一棉田的 6个海岛棉材料、6个亚洲棉材料、1 3个陆地棉材料的调查结果表明 ,海岛棉…  相似文献   

14.
选择 8份陆地棉亲本 ,按 3× 5NCⅡ交配设计进行杂交 ,对F2 代 1 1个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陆地棉品种间杂交其F2 代无论产量性状 ,还是品质性状均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产量杂种优势的产生主要由单棉铃数的提高和铃重的增加引起的。品质方面 ,2 5 %跨长的优势明显 ,麦克隆值的负向优势明显。文中讨论了组合选配应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15.
陆地棉铃部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按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 ,对陆地棉品种的 7个铃部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和配合力的分析与估算。结果表明 :除铃柄直径性状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明显 ,其余性状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说明这些性状在各亲本及组合间存在明显差异。铃直径主要是由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 ;铃长、铃壳重、单铃重、铃柄长和衣分的遗传表现是由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作用并以非加性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揭膜对膜下滴灌早熟陆地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揭膜对膜下滴灌早熟陆地棉的株高、蕾数、根系干重影响较显著,而对主茎叶片数、侧根数、成铃数、铃重和衣分影响不显著;不同生育时期对各生理指标的影响不同,对产量形成因子之一的铃数的影响主要在铃期前中期,而各品种不同处理成铃数差异不明显,因而对产量的影响不大。对膜下滴灌早熟陆地棉田的适时揭膜,不影响产量,可回收旧膜,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植棉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揭膜对膜下滴灌早熟陆地棉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揭膜对膜下滴灌早熟陆地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揭膜对膜下滴灌早熟陆地棉的株高、蕾数、根系干重影响较显著,而对主茎叶片数、侧根数、成铃数、铃重和衣分影响不显著;不同生育时期对各生理指标的影响不同,对产量形成因子之一的铃数的影响主要在铃期前中期,而各品种不同处理成铃数差异不明显,因而对产量的影响不大。对膜下滴灌早熟陆地棉田的适时揭膜,不影响产量,可回收旧膜,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植棉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有色棉杂交遗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个棕色纤维和4个绿色纤维的有色棉品种与5个常规白色棉配制11个杂交组合,研究有色棉的遗传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陆地棉有色纤维性状受不完全显性单基因控制.有色棉的绒长、衣分、铃重性状的遗传趋向亲本.色泽纤维颜色越深,越趋向有色棉亲本,反之,纤维颜色越浅,越趋向普通白色棉亲本.  相似文献   

19.
晋棉 35号系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从冀棉2 0群体中系选而成。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虫的特点。2 0 0 0 - 2 0 0 2年通过了山西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 ,2 0 0 3年 4月 5日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1品种特性1 .1生育与农艺性状。该品种属中早熟陆地棉类型 ,株型较大 ,略松散呈桶形 ,叶色稍浅 ,叶皱明显 ;该品种出苗好 ,苗齐苗壮 ,全生育期 1 2 7天长势较强 ;结铃性好 ,衣分较高 ,铃长卵圆形略尖 ,吐絮畅而洁白 ,铃重 5 .1 g,衣分 40 %左右 ,子指 1 0 .0 g,衣指7.1 g。1 .2抗病虫性。抗病性经山西省棉花所植…  相似文献   

20.
新陆中 1 7是由新疆建设兵团农一师良繁场培育的优质、高产、抗病陆地棉新品种 ,2 0 0 3年 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同年农一师十六团大面积引种种植 ,综合表现明显优于当地推广的常规棉品种。1生物学特性新陆中 1 7号属中熟类型陆地棉品种 ,具有抗枯耐黄特性 ;全生育期为 1 38~ 1 43天 ,植株较紧凑 ,茎秆粗壮 ,苗期生长稳健 ,中后期生长势较强 ,叶片中等大小 ,叶色淡绿 ,叶片和茎秆上绒毛多 ,抗蚜性好。 式果枝 ,第一果枝位 4~ 5节 ,铃短卵圆形 ,较大 ,单铃重 5 .8g,吐絮集中 ,霜前花 >95 % ,衣分 4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