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驯鹿是我国二类保护动物 ,目前仅存1 0 0 0余头 ,主产于内蒙古根河市敖鲁雅鄂温克猎民乡 ,饲养方式处于以游牧为主的半野生状态。1 症状 驯鹿寄生虫病与其它家畜寄生虫病一样 ,为多种类混合感染 ,一般表现为慢性经过。危害最为严重的是消化道线虫和驯鹿蝇 ,它们除掠夺动物体内营养外还分泌毒素。驯鹿蝇寄生于鼻腔 ,致使驯鹿鼻塞、流涕、打喷嚏 ,直到翌年春季全部排出为止 ,严重影响鹿的采食和休息 ,常导致驯鹿营养不良 ,呈恶病质状态 ,发育受阻 ,产茸锐减或无茸 ,耐力、体力下降。2 感染途径 ①驯鹿以采食苔藓为主 ,生活在低洼丛林之中 …  相似文献   

2.
驯鹿(Rangifer tarandus)是耐寒能力极高的极地动物,目前处于一种野生或半驯化状态,其广泛分布在环极地区,我国大兴安岭鄂温克猎民分布区有人工饲养种群。驯鹿是高寒地区人类的重要伴侣动物和经济动物,具有巨大的文化和经济价值。近年来,气候剧烈变化,食物减少,以及某些寄生虫导致的疾病,使驯鹿的生活周期发生改变,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目前对驯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寒冷耐受、遗传适应性和后基因组学等领域。文章综述了驯鹿生物学特征和种群多样性现状,并对国外近年来的驯鹿高发疾病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科学制订驯鹿的保护措施及哺乳动物的驯化过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驯鹿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是当地鄂温克民族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这一珍贵资源,针对饲养技术落后、管理粗放而导致中国驯鹿种群品质下降、数量减少等方面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驯鹿的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敖鲁古雅民族自治乡,是驯鹿在中国的唯一栖息地。在这里,鄂温克人散养驯鹿已有数百年历史。由于种群闭锁,现有的904头驯鹿繁殖缓慢,活动范围缩小,近交衰退严重。  相似文献   

5.
中国驯鹿目前主要被放养在根河、金河和阿龙山等地,目前存栏约1000余只.由于半野生半驯化的特殊饲养方式和山林恶劣的生存环境,我国驯鹿正面临着严重的疫病威胁,防疫工作稍有不慎将可能对中国驯鹿物种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特殊的生活方式、特殊的生活习性,导致中国驯鹿存栏过于稀少,且在全国其他地区无法生存,所以中国驯鹿疫病防治方面没...  相似文献   

6.
《草原》2017,(6)
正每年的春天,只要时间允许,我总会去北方大兴安岭丛林深处的驯鹿营地,看望我的鄂温克~③朋友。春天,正是冰雪消融的季节,森林中凉爽没有蚊虫。而且,这时也正是驯鹿产崽的季节,刚刚降生的小驯鹿,是温暖而令人心生怜爱的小东西。  相似文献   

7.
驯鹿狂蝇幼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3年3~9月,以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作为试验基地,对829只驯鹿进行了鹿狂蝇幼虫感染率、感染强度和寄生部位的调查。结果表明,当地驯鹿狂蝇幼虫感染率为92.0%,平均感染强度为16.2条;驯鹿狂蝇幼虫主要寄生于驯鹿的鼻腔鼻甲部、咽喉部及鼻、咽的交接部。  相似文献   

8.
驯鹿的饲养及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驯鹿(Kangifertarandus)属偶蹄目.鹿科.是产于北极和近北极地区的动物。在我国驯鹿主要栖息于大兴安岭西北坡的密林里.活动范围在东经120°15’~123°35’.北纬51°15’~53°15’的地区.具有很强的耐寒性.驯鹿的经济价值很高.其茸、皮、肉、乳均可利用、同时又因其长相奇特、十分驯良.在动物园中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驯鹿在哈尔滨动物园已有近20年的饲养历史.以前由于各种原因饲养繁殖效果不理想。自1995年以来.对其饲养繁殖.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1995~1998年间共繁殖驯鹿11只.具有繁殖能力的成年母鹿繁…  相似文献   

9.
驯鹿(Rangifer tarandus)是一种中型鹿。因雌雄均生角,故又称“角鹿”,在我国大兴安岭北部的鄂温克猎民也叫“四不象”,而在苏联,则称为“北方鹿”。1990年10月至11月间在出访苏联时,有幸对萨列哈尔德市的驯鹿做了一次考察,现简介如下。萨列哈尔德市座落在北极圈上,临近欧、亚洲的分界线,东经、北纬均在67°左右。这里夏季短促温暖,日照时间较长;冬季漫  相似文献   

10.
赵光 《野生动物》2004,25(1):6-9
住着非常简陋的房屋——“仙人柱”(撮罗子),骑着高大威猛的驯鹿,常年穿行在深山密林中。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猎民的生活充满了神秘色彩,他们既是国家唯一允许可以狩猎  相似文献   

11.
驯鹿狂蝇幼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2003年3月至2004年10月,在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分别对829只和543只驯鹿进行了鹿狂蝇幼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该病的病原为双翅目、狂蝇科、鹿蝇属鹿狂蝇(Cephenemyia trompe)的各期幼虫。其成蝇一般出现在6月初,7~8月为侵袭高峰,9月末消失。当地驯鹿在这2年内鹿狂蝇幼虫的平均感染率为91.03%,平均感染强度为15.98条/只,最高的达91条/只。鹿狂蝇幼虫主要寄生于驯鹿的鼻腔、鼻甲及咽喉等部位,并引起相应部位的炎症。鹿狂蝇幼虫病的流行除与当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及宿主因素密切相关外,还与敖鲁古雅乡鄂温克猎民的生活方式及经济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2.
驯鹿是一种两性均长角的鹿科动物 ,群体产茸量高。呼伦贝尔盟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是我国稀有珍贵动物驯鹿的唯一产地。目前仅有 70 0只左右 ,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多年来驯鹿种群增殖缓慢 ,平均每年死亡 15 0~ 2 0 0只 ,其中疫病死亡占 1/3左右。据有关专家分析预测 ,如果现在不立即采取特殊的抢救保护措施 ,5~ 10年内驯鹿种群将在我国绝迹 ,损失难以估计。根据我们的临床资料 ,驯鹿的疾病以巴氏杆菌病的危害最严重。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病 ,呼吸促迫 ,反刍停止 ,体温 41 5℃ ,全身症状明显。口、鼻流带有血色分泌物 ,腹围膨大 ,睾丸…  相似文献   

13.
驯鹿(Rangifer tarandus linnaeus)俗称"四不像",是一种中型鹿,在动物分类上属于哺乳纲鹿科,系偶蹄反刍兽,是唯一两性长角的鹿科动物,群体产茸量高.我国大兴安岭西北部北纬51°15'~53°15'和东经120°05'~120°35'范围内,即呼伦贝尔盟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是我国稀有珍贵动物驯鹿的唯一产地.  相似文献   

14.
日前 ,研究人员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家农场中饲养的驯鹿身上检测到了西尼罗热病毒 (WestNilevirus)。美国动物健康联合委员会在一次关于圈养野生动物和非传统饲养动物的会议上发布了此消息。该发现是在一家农场的 2只驯鹿幼仔和另一家农场的 1头 1 0岁雄性驯鹿在不到 2 4h内死亡后被证实的。人们起初认为死亡的雄性驯鹿患得是慢性消耗性疾病 ,但是其很快表现出感染西尼罗热病毒的典型症状。虽然这 3只死亡的驯鹿都没有做西尼罗热的有关检测 ,但是在第二家农场进行的 1次检测中 ,人们在 1只雄性驯鹿身上检测到了该病毒 ,证明了驯鹿体内存在…  相似文献   

15.
呼伦贝尔盟根河市敖鲁克雅民族乡的2个驯鹿点,共饲养300多只驯鹿,于2000年6~7月间相继发生驯鹿腐蹄病的有20多只,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使该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6.
据国际鹿类电脑信息组(Deermail)1998年初传递的消息,全世界饲养的鹿类主要有10余种,包括驯鹿(Rangifertarandus)、马鹿(Cervus elaphus)、北美马鹿(Cervus canadensis)、梅花鹿(Cervusnippon)、黇鹿(Cervus dama)、鬣鹿(Cervustimorensis)、水鹿(Cervus unicolor)、斑鹿(Cervus axis)、白尾鹿(Odocoileusvirginianus)等.饲养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种鹿类的存栏总数已达600万头,其中驯鹿存栏总数约200万头.饲养目的包括肉用和茸用,1996年各种鹿茸(不包括驯鹿茸)的总产量约1046吨(详见表1).驯鹿主要被饲养在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俄罗斯西伯利亚及斯堪地那维亚地区的芬兰、瑞典和挪威等国,中国亦有少量饲养,  相似文献   

17.
驯鹿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驯鹿分布于北极圈及其周边地区,耐寒怕燥,处于野生或半驯化状态。本文通过对驯鹿的生态分布,形态特征(包括个体大小、被毛、茸角、鼻、蹄、视力),进食习性,繁殖习性,迁徙活动以及天敌等几方面对驯鹿的生物学特性做出较为全面的介绍,以便为今后的驯鹿保护工作奠定基础,从而制定出针对性更强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莽莽兴安岭驯鹿安在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末春初,大兴安岭的密林深处仍是一片冰封雪冻的银白世界。由牙克石到满归,全程四百四十多公里,我们乘进沟的列车,走了近十四个小时,然后换乘汽车,沿着满归到古莲的林区运材公路,又走了十七点五公里。掩映在森林和白雪之间的神秘村舍,鄂温克猎民和驯鹿的家乡,敖鲁古  相似文献   

19.
驯鹿     
驯鹿(Rangifer tarandus Linnaeus)又称四不像,为鹿科中体形中等的动物。广泛分布于北纬48°以北的冻原与森林地带,其中包括极限区域的一系列岛屿。驯鹿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小,仅限于大兴安岭西北坡,均为鄂温克族所豢养,呈半野生状态。终年游牧于满归、敖鲁古雅、乌其洛夫、金河及阿龙山一带,约当东经120°-123°北纬51°-53°。驯鹿数量很少,总数仅有一千头左右。笔者于1963-1966年在内蒙额尔古纳左旗,奇乾乡阿龙山大队第三小队第四组(五户),对186头驯鹿进行两次调查。后来又在内蒙南木养鹿场、吉林省左家特产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将自然感染猪布鲁氏菌生和的变种4的16只驯鹿与6公牛和2头母牛同栏饲养30天,然后迫杀,共同饲期间5只驯鹿产仔、2只鹿流产、尸体剖检发现所有成年鹿分离出猪布鲁氏菌生物变种4。9头驯鹿的子宫、乳房及乳汁中也均分离出该菌,与驯鹿分开饲养后2个月迫杀牛,没有观察到临床症状和病理病变,尸体剖检,2头公牛和2头母牛均分离了同该菌,大部分试验表明母牛对缓冲平板抗原试验,布我理氏菌病纸片试验,试管凝集试验、补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