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湖南花卉产业以长沙、邵阳及备市州城区为中心在产业布局上形成了三大产业带,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在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浏阳河花水产业带浏阳河花木产业带位于省会长沙的近郊,以著名的浏阳河为轴线,绵延100多公里的走廊地带,核心区包括长沙市雨花区的洞井、长沙县的跳马、黄兴、江背,测阳市的帕加、镇头、宫桥、普迹、怅冲等9个乡镇,辐射带动长、望、洌、宁等7个区县(市)92个乡镇,是我国最大的花卉产区之一。长沙市花卉种植面积3万公顷,从业人员24万人,花木专业技术人员4100多人,有芘木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组织600余家。产业带形成了三大地方特色,印以红檵木为龙头的系列花木开发,以樟树、杜英及木兰科植物等为主的珍贵绿化苗木开发和以红檵木、罗汉松为主的树桩盆最开发。  相似文献   

2.
花卉产业既是富民产业,又是生态产业.花卉产业在绿化美化环境、繁荣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扩大社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减贫、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湖南省自然禀赋优良,花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一是有基础,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好,种植面积大。湖南水肥光热部很充沛,交通运输便利,非常有利于花卉苗木选育、种埴和流通。湖南种值面积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浏阳河花木产业带是中南地区绿化苗木最大的集散中心之一,浏阳市、长沙县跳马乡、株洲石蜂区云田乡是第一批“中国花木之乡”,浏阳的红花槛木、邵阳的紫薇、株洲的云田彩硅、隆回的金银花和遍布全省的香樟等享誉全国,有些还走向了世界。  相似文献   

3.
休闲农业旅游是旅游方式由传统观光型向新兴的休闲度假型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观光农业旅游的高级形式。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和水平的变化以及休闲农业旅游自身的特点和功能,休闲农业旅游将呈现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朝综合化、规模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另一种则是朝特色化、精致化的方向发展。崇礼县休闲农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村发展的新途径和新亮点,但仍存在不少隐忧和问题。因此,县政府要加强扶植和引导休闲观光农业的科学开发,并成立相应的协调管理机构。要加强科学规划,将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与城乡旅游规划结合起来,培养专门人才,强化经营,做到突出特色,创建精品,推动崇礼休闲观光农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让观光农业园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体现其功能,是目前广东省观光农业园规划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该文从广东省观光农业园景观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景观意象、景观构成、景观特征、声音要素、行为特征等几方面在园区设计中的应用与特点;并结合广东省观光农业园的实际,探讨规划设计中如何利用这些影响因素,营造出有区域特色的观光农业园景观。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城市森林苗木产销现状及走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南是全国城市森林苗木生产大省,2007年全省城市森林苗木生产面积2.67万hm2,年销售额34亿元,分别占全省花木生产总面积及年销售额的80.2%、75.6%。"浏阳河百里花木产业带"的建成,使省会长沙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城市森林苗木生产与集散中心。全省各地苗市有喜有忧,花灌木和大、中规格全冠苗畅销,小规格乔木和截干移栽大树积压严重。苗木品种结构调整和标准化生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安徽西山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资源评价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地调查,对安徽西山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资源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丰富,特色植被景观类型多样,牡丹种植历史悠久,古树名木内涵丰富,中草药资源极为丰富。同时也存在着森林景观较为单调、行道树缺乏等问题,风景旅游区内的部分森林植被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针对这些存在问题,要重视景区景观绿地系统建设,加强植被恢复和改造,注重牡丹景观资源的保护,营建观光农业带,发展观光农业,正确处理农田耕种与植被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对思南万圣山森林公园景观资源中地文景观资源、水文景观资源、生物景观资源、天象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旅游发展条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不利因素,提出了采取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建设和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培训和引进旅游专业人才、恢复和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土家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横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现状与改造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景观是森林公园风景旅游资源的主体,也是开发森林生态景观旅游的基础。为充分利用森林公园自然风景资源、森林景观资源,突出公园自然生态休闲主题特色,增强并开发生态旅游功能,必须对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进行总体统筹规划和科学改造。通过分析横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现状、特点、优势、存在问题等,提出与探讨横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改造、保护、开发利用的原则、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霞浦中心城区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基础,提出了富有"山海福宁"特色的景观风貌特色定位,并依据福建省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导则,探讨了霞浦城市景观风貌特色空间体系的构建与塑造,旨在为具有相似文化背景和山水资源条件的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发展竹乡旅游是实现竹产业绿色转型与发展的重要途径。福建的竹林景观资源与竹文化资源赋存丰富、竹加工业发达,具有较好的竹乡旅游开发的基础。虽然近年来福建竹乡旅游发展较快,但仍存在着竹乡旅游景区特色不鲜明、竹文化内涵不突出、竹乡旅游商品特色不足和竹乡旅游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为此,福建采取强化竹乡旅游景区品牌建设、大力开发竹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开发竹乡旅游特色商品和加强竹乡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策略推动竹乡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型花木基地充分利用资源、景观和文化,为游人营造一个集生产、销售、休闲、观光、科普及农业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场所。文章通过对金华万象花卉基地的调查,探讨了基地的功能布局及景观特征。基地依托花木生产区、商务会议区、农业科普区、休闲娱乐区以及农耕文化区5个功能区,通过对水系、植物、建筑、道路以及温室大棚的营造,构建一个景观特色明显、造景手法独具匠心的体验型花木基地。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世界花卉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这为中国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契机。文章对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中国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优越的条件,如花卉种质资源丰富、环境优越、科技力量雄厚、劳动力廉价等。同时也存在着制度不完善、成果转化慢、发展不平衡、生产盲目性大等制约因素。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政策的保障性、法律的调控性来保证花卉、人才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以及花卉商品相关技术、信息的完善性,真正依靠科技进步来发展花卉产业,为实现中国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2010年9—10月对永康市种苗与花卉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全市种苗与花卉栽培面积达273.94 hm2,其中种苗栽培面积为245.15 hm2,占89.49%;花卉栽培面积为28.78 hm2,占10.51%。预计全年产苗量达1341.4万株,其中种苗705万株、花卉636.4万株,预计全年总产值约为5125.3万元。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世界花卉产业的发展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卉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发展很快,1988年全世界销售总额达到3000亿美元,并以10%的速度递增,年人均消费也逐年增加。全世界花卉出口创汇40亿美元(1987),荷兰占一半。切花保鲜、野生花卉繁育、电子计算机和组织培养等技术广泛应用于花卉生产,取得较大进展,促进了花卉事业的发展。文章提出了发展中国花卉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广州素有"花城"之称,花境植物在广州城市公园的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文章对广州市6个城市公园的花境植物应用及其配置模式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显示,广州公园常用花境植物95种,隶属61科88属;常用的4种配置模式分别是观叶灌木+观叶草本+观花草本、观花灌木+观叶灌木+观叶草本、观花灌木+观叶灌木+观叶草本+观花草本、观叶灌木+观叶草本;运用乡土植物或热带亚热带植物进行花境配置,能体现岭南特色及亚热带风情,然而花境应用中存在乡土植物较少,人工痕迹较为明显,自然野趣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朱桥明 《广东园林》2020,42(3):59-63
我国花卉产业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经过40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突破。虽然国内的花卉产业发展迅速,但产业链的多个环节仍存在许多问题。欧洲目前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花卉供应商,其成功的发展模式,如配备优良的研发团队、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发多元的市场营销方式、建立成熟发达的物流运输体系以及打造花卉主题的特色观光园区等,值得学习和借鉴。因此,我国的花卉产业应加强研发团队建设与合作,提高花卉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同时发展多样化的销售模式,完善花卉物流体系,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地理标志产品浏阳红花檵木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浏阳是湖南特产珍贵园林观赏植物红花檵木的中心产区,经过20多年的产业化发展,全市生产面积达2 000 hm2,年产苗木达2.2亿株,年销售额达3亿元,分别占全国红花檵木生产总面积、年产量、年销售额的33%、28%、33%,成为国内外著名的“中国红花檵木之乡”。本文总结了浏阳红花檵木品牌形成与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结合相关文献,对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野生紫花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踏查与整理,结果表明,郑州黄河湿地野生紫花植物资源丰富,共计61种,隶属25科52属。对紫花植物的科属种组成、生活型、花期和园林应用前景及应用方式进行分析,提出加强保护、建立种质资源库,选择性驯化开发,综合评价、确定开发次序等保护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野生花卉的开发利用现状,提出研究和开发利用野生花卉是丰富园林绿化材料、提高植物抗性、培育新品种、发展地区特色花卉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决定我国花卉业持续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