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庆余 《水产科学》1994,13(3):27-29
根据太平洋牡蛎生物学特性,结合金州湾环境条件的实际,1993年开展了大规模生产性试验;采用5月中旬出池的升温促熟苗进行筏式养殖,10月下旬收获,共生长170天,平均壳长达到84mm蛎肉个体平均重8.76g,出肉率14.43%,励肉各项标准达到了出口要求。台产量达到1.078kg,台纯利比原有养殖品种海湾扇贝高1.8倍,达到676.6元,试验结果取得了初步成功。为今后渤海金州湾筏式养殖增添了一个优良  相似文献   

2.
4月9日,由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等7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太平洋牡蛎筏式育肥养殖技术研究课题进行了鉴定。专家认为,该技术为浅海水域的开发利用及牡蛎筏式养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总体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其中单体太平洋牡蛎筏式育肥养殖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3.
牡蛎俗称蛎黄、蛎钩,为浙江乐清湾的3大贝类之一,具有悠久的养殖历史。现将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技术,自然海区采苗技术,棚架式、延绳武等新的养殖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渤海近岸浅海冬季结冰,至使台笼养殖不能在海上越冬的特殊海况条件,决定其浅海台筏人工养殖品种应具备当年达到商品规格的生长速度,才具有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价值。大连市甘井子区自1994年至今,连续几年于渤海金普湾南部进行了太平洋牡螨的筏式吊绳养殖大规模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分论证了该项技术的优越性。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作如下总结:一、养植海区条件海区风浪较小,浮游生物饵料丰富,无工业污染,春季水温回升快,透明度为1.5-2m,盐度为28-32%,pH值为7.8-8.6。底部平坦,适于打桩设筏。海域水深6-16m,流速0.5-0…  相似文献   

5.
1992年,在50m^3水体中,太平洋牡蛎控温育苗量为20.2万粒/m^3。当年筏式殖6个月,亩产5670kg,利税6400元平均亮高8cm以上,个体重97.4g,比常温育苗,可缩短养殖周期近1年,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属国内首创,居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6.
太平洋牡蛎筏式养殖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筏式吊养使牡蛎胃中泥沙含量达到出口标准,试验面积400亩,经15个月暂养和养成,平均亩产6592.8kg,规格9.4cm,总产值791.1万元,利润411.76万元,平均亩盈利1.03万元。经专家鉴定,本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孙田 《福建水产》1986,(1):55-55
惠安县山腰乡锦川村庄宝元大胆改革牡蛎养殖方法,弃传统的竖石养蛎为栅栏式吊养,获得产量高,成本低,效益好的良好效果。去年他吊养30亩,预计亩产鲜蛎肉14担,比老法养殖增产1.8倍,为牡蛎生产闯出了新路子。其生产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太平洋牡蛎三倍体苗种培育及养成技术研究通过技术鉴定太平洋牡蛎自80年代初由日本引进我国,近年,筏式养殖太平洋牡蛎发展迅速,仅在大连市沿海已养殖28000余台,由于局部养殖密度过大,海况异常,自1995年以来,一些养殖地区出现了繁殖期的牡蛎大批量死亡,...  相似文献   

9.
止锚湾海域筏式养殖海湾扇贝防止褶牡蛎附着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民玉  刘仲宽 《水产科学》1997,16(6):16-19
本文叙述了笔者在止锚湾海域进行筏式养殖3海湾扇贝防止褶牡附着试验的过程和结果,提出了预报该海域褶牡蛎繁殖高峰期和附着高峰期,采取在褶牡繁殖高峰前和附着高峰期之后分苗入养成笼,从而降低了海湾扇贝壳体上褶牡蛎的附着量和提高海湾扇贝的商品率;试验与生产相结合,利用试验结果来指导生产,进一步验证了这一处理方法在海湾扇贝筏式养殖过程中的可行怀。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牡烟台筏养殖在我区海域拓展很快。从整体上看,牡蛎台筏养殖面积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看似好事,但无计划的发展,却导致了海区养殖台筏的不合理布局,宏观失控。盲目加大密度的生产现象出现,在一定的范围内,引起海水的质量发生了生物性或化学性的变化,导致了养殖品种的不同病害发生C尤其是lop年、1997年、1999年的牡蛎大面积死亡和1998年的牡岖个体消瘦及水蛎现象的发生,造成开发区牡蛎养殖经济损失较大。各级水产主管部门及有关专家和从事水产一线的水产技术人员,对牡蛎台筏养殖个体消瘦及死亡原因进行…  相似文献   

11.
长牡蛎苗种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琳 《齐鲁渔业》2005,22(10):4-5
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也称太平洋牡蛎,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翼形亚纲,珍珠贝目.牡蛎科。具有体型大、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等优点,其肉味鲜美.蛋白质丰富,深受人们喜爱.目前.已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种类之一。笔者就长牡蛎的苗种培育进行了研究.现将试验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鲍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作者在福建省莆田县南日岛开展皱纹盘鲍海区筏式吊养技术研究工作,购平均壳长19.7毫米的鲍苗,经过16~19个月的吊养,平均体长达66.4毫米,平均体重达42.38克/只,成活率达83.53%,投入产出比为1∶2.76,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现将其技术规程总结如下,供海区筏式养鲍者参考。一、海区选择养鲍海区水深不应小于4米。水流畅通(最大流速时,养殖箱吊绳与筏架平面的倾斜角≤45度),水质清新,pH值在7.8~8.2,溶氧≥4毫克/升,氨氮≤80毫克/米3,常年比重在1…  相似文献   

13.
大亚湾翡翠贻贝增养殖技术及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2-1994年在大亚湾西北部的哑铃湾开展翡翠贻贝的延绳式及筏式吊养增养殖试验,养殖面积约9.1ha,总产量406t。种苗来源中有40%为人工培育苗,其余为天然苗。两种吊养方式的贻贝经1至1.5年的养殖,壳长可达70-80mm。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苗可补充天然苗的不足,延绳式为最佳养殖方法。  相似文献   

14.
1994年7月,进行了太平洋牡蛎常温育苗,8月18日将1亿粒蛎苗转入虾池保苗。越冬后,出售3cm左右的商品苗6850万粒,保苗率68.5%,每亩纯益2.2万元,投入产出比1:15.2。  相似文献   

15.
经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会同山东省乳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下属企业长达5年的试验,太平洋牡蛎筏式育肥养殖技术取得成功,采取这种养殖模式,经过65天的育肥,太平洋牡蛎肥满度达到12%~15%,成活率为80%左右,重量增加10%~15%,亩产量7000kg。一、浅海养殖的概况随着海洋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红螺养殖新路子,开发近海筏式养殖新物种,变低质贝类为优质产品。龙口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于1998年至1999年利用贻贝套网进行红螺养殖试验,经过科研人员的精心管理,红螺试养获得成功。亩产红螺1400kg,产值2.2万元,利润0.8万元。现将养殖技术及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一、海区条件与筏架的设置 筏架设在近海及浪较小的浅海区,水深为7~8m,流速为0.3~04m/s,透明度1~1.2m,盐度为27‰~30‰,海底平坦,泥沙底质,水质无污染。 贻贝套网筏架吊养红螺,每亩设台筏架,筏架间距10m,横流…  相似文献   

17.
<正>长牡蛎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翼形亚纲、珍珠贝目、牡蛎科、巨蛎属,又称太平洋牡蛎、日本真牡蛎,是20世纪8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品种。原产于日本沿海,是一种广温广盐性的内湾品种。是人们喜食的海产佳肴,素有"海中牛奶"之称,是一种适合我国沿海养殖的优良品种,大量出口,经济效益显著。海州湾渔场是我国八大渔场之一,项目养殖  相似文献   

18.
牡蛎的微生物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皓文  陈阳 《水产科学》2007,26(9):531-534
牡蛎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在我国有2000年以上的养殖史。它是当今世界上贝类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各临海国家均有生产,其产量居养殖贝类之首。在我国主要养殖种类有:长牡蛎(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褶牡蛎(O strea cucullata)、近江牡蛎(O.rivu-laris)、大连湾牡蛎(O.talienwhanensis)、密鳞牡蛎(O.denseanellosa)和僧帽牡蛎(Saccostrea cucullata)等6种。其他国家养殖的品种有:欧洲巨蛎(C.angulata)、商业巨蛎(澳大利亚岩牡蛎C.comm ercialis)、C.gryphoides、C.rhizopho-rae、美洲巨蛎(C.virginica、O.equestris)、叶片牡蛎(…  相似文献   

19.
澳洲淡水龙虾又名“红螯螯虾”,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是淡水虾类中个体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类之一,具有个体大、食性广、生长快、肉味鲜美、可食率高等特点。1992年该品种引入我国,近年全国各地均开展了养殖。为了探索澳洲淡水龙虾在贵阳市池塘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及养殖技术,为下一步发展该品种得出切实可行的结论,我站于2001年6月8日从厦门引进规格为1.5厘米左右的澳洲淡水龙虾虾苗进行养殖实验。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条件乌当区洛湾鱼种场池塘一口,面积1.8亩,平均水深1~1.5米,淤泥20~30厘米;花…  相似文献   

20.
长牡蛎 Crassostrea gigas(Thunberg)又名太平洋牡蛎,是目前牡蛎养殖的优良种类之一。二倍体长牡蛎在成熟期为形成生殖腺消耗体内贮存的糖元,且排放精卵后肉质变劣,大大降低了商品价值。三倍体牡蛎生殖腺不发育,到个体成熟时不进行有性生殖,生长速度和干肉重量明显超过二倍体牡蛎。笔者在长牡蛎三倍体育苗与养殖技术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现将其中较成熟的操作流程整理如下。1 受精卯的制备 采用本地海区养殖的1.5~2龄亲贝,选择体大、强壮、肥满度好的个体,冲洗干净进行解剖。将已解剖的、 亲贝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