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扁形茶炒制机(龙井茶机)是按照扁形茶手工炒制工艺要求,集杀青、理杀(压扁)、辉干为一体的多功能茶叶加工机械。以其生产功效高,加工质量稳定等优点赢得了广大茶农的青睐和好评。扁形茶炒制机在全国特别是浙江、江苏、江西、福建等省广泛地推广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名茶生产机械化,促进了这些地区茶叶产业的优化升级,大大促进了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浙江农村机电》2006,(4):22-22
浙江新昌县盛涨机械厂(电话:0575-6886019)研制成功盛涨牌CSZ6CCB8001B型名茶炒制机。该炒制机是在传统手工炒制工艺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试制改进而研制的新一代茶机,具有性能好,牢固耐用,操作简便安全等特点。该炒茶机采用自动控温装置和特殊隔热技术,锅底温度均匀、省电,并设置炒板位置调节机构。炒制出来的龙井扁形茶色泽绿翠,香味醇爽,扁平光滑,芽叶完整。该炒茶机已获“浙江省农业厅农机推广鉴定证书”。该机主要技术参数如下。电源电压:220V功率:电机0.75kW电热板4.4kW加热温度:120~200℃青叶投量:每锅0.3~0.4kg生产率:0.4~0.6kg…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名优茶加工以手工炒制为主,随着茶叶产业的发展,名优茶市场需求量大和加工能力不足、茶叶的采摘期短和即时加工要求高的矛盾日益凸显。推进农业机械化,是实现茶叶产业化的必由之路。茶叶机械炒制技术的普及推广,突破了传统手炒加工的瓶颈,实现了现代工业技术与传统炒制工艺的结合,为广大茶农增收提供了有效途径。但目前茶机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并没有按照规定享受税收优惠等政策。另外,茶叶机械炒制工艺有待进一步完善,标准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余姚市大岚镇有“高山云雾茶之乡”的美誉,如今茶叶面积已发展到1700hm2左右。为适应生产规模的扩大,降低茶农劳动强度,成功引进了集模拟手工制茶工艺——杀青、理条、辉干为一体的多功能扁形茶炒制机,使得茶叶的炒制也实现了机械化。这种茶机以其生产效率高、加工质量稳定赢得广大茶农的青睐和好评。  相似文献   

5.
实现名优茶加工机械化,是我国名优茶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实现茶业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近几年来,浙江省扁形茶炒制机的研制成功,攻克了龙井扁形茶机械化炒制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是名茶生产加工的重点地区,其中又以龙井茶为代表的扁形茶为主要产品。据统计,浙江省2001年名茶产量为3.4万t,虽只占全省茶叶总量的32.1%.而产值高达22.3亿元,占全省茶叶产值的84%传统的名茶(特别是扁形茶)生产主要以手工炒制为主,产量增幅不快。随着茶叶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强度低效率的手工炒制技术难以适应茶叶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近年来茶机生产企业根据茶农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王献标 《农业工程》2014,4(4):36-37
针对扁形茶炒制机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使用要点及维护保养等进行了论述,对保障机器安全作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6CCB-784型扁形名茶连续自动炒制机青叶从定时定量自动投料到自动进入杀青→自动进入做青→自动进入做形→自动进入辉锅阶段→炒制完成自动出锅,整个炒制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无需人工操作。该机把复杂的扁形茶(龙井茶)炒制技术编制成连  相似文献   

9.
扁形茶炒制机(龙井茶机)已在磐安县广泛使用,但由于茶机制造质量和茶农安全意识与操作技术问题,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譬如在炒制过程中,伸手在炒锅内抓取茶叶,手被加压板夹住烫伤,严重的经治疗手掌被截去,造成终生残疾.本文根据近几年发生的茶机炒茶安全事故、茶机实际使用情况和安全用电要求,从电的安全操作、高温防火及防夹、烫等三方面提出几点防范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使茶农尽快熟悉和掌握名茶机制工艺,提高茶叶炒制质量,结合嵊州市叶峰茶业公司多年机制名茶技术培训经验,特将扁形茶(龙井)全程机制工艺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茶农参考.  相似文献   

11.
普陀佛茶以其似螺似眉、白毫显露、形似拜佛之像的外形与鲜嫩爽口、清香持久的特色成为全国名茶之一.但其传统的手工炒制工艺,费时费工、技术要求高,每名熟练炒茶工每工仅能炒制1.5 kg佛茶,炒制成本高.为降低成本,提高佛茶市场竞争力,舟山市于1998年开始开展佛茶全程机械化炒制试验,机械化炒制工艺流程为鲜叶摊青→杀青→揉捻→解块→初烘→搓团、提毫→烘焙、提香.  相似文献   

12.
茶叶生产是磐安玉山的一大特色产业,但长期以来,一直以大宗茶为主,直到1992年才引进龙井茶加工工艺,开发了“磐安龙井”,大大提高了玉山茶叶的身价。与此同时,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龙井茶炒制效率,龙井茶炒制机械的引进研制和应用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自1992年从新昌引进第一台名茶多功能机  相似文献   

13.
日照市农机部门会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市区茶叶研究所及民间老艺人一起制定了绿茶加工工艺和茶叶机械使用技术操作规范。经测定采用机械炒制绿茶比用人工炒制绿茶效率高,成本低。其中扁形名优茶加工效率提高了5倍,每公斤成本降低了18.2元。卷曲形茶加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我国现有扁形茶制茶机模仿手工作业、不能保证作业质量等存在的问题,以创新的设计理念,应用自动控制技术、机械化技术、步进运动技术和在线检测等技术,研究设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扁形茶制茶机,打破了传统的扁形茶制茶作业方式,提高了扁形茶的制茶作业生产率和作业质量,提高了扁形茶的制茶品质。  相似文献   

15.
磐安县茶机厂生产的6CC-350D多功能名茶炒制机,集茶叶杀青、理条、压扁、炒干为一体,结构新颖、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加工不同等级的龙井茶,是茶农及小规模经营户目前比较理想的龙井茶炒制机械.  相似文献   

16.
《浙江农村机电》2006,(5):20-20
8月13日,由新昌县恒峰名茶机械厂生产的自动名茶辉锅机和顶锅式名茶炒制机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自动名茶辉锅机”是集茶叶紧条、增色、脱毛、提香等作业为一体的名茶后处理炒制设备,广泛应用于地方名茶、龙井茶的炒制。鉴定委员会认为:产品处于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同意通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福建省扁形绿茶不同产区的主要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⑴摊放工艺对提升扁形绿茶干茶外形和叶底的色泽品质有利,并能显著降低茶多酚的总量,减少茶汤苦涩味;⑵用扁茶杀青成形机青锅促成鲜嫩香味品质,品质稳定性优于手工青锅;⑶扁茶成形机辉锅有助栗香品质的形成,但滋味收敛性不如手工辉锅;⑷不同地区能够针对加工机械不同的工作原理、工艺参数等选用适制性强的品种和采摘标准,成茶基本体现当地的品种和工艺特色。  相似文献   

18.
根据调查和试验结果,分析了扁形茶炒制机的优势及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安全使用要点,供广大茶农和机手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调查和试验结果,论述了扁形茶炒制机的使用效益,分析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安全使用进行了技术讲解和交流,供广大茶农和机手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不同干燥方法对杜仲雄花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感官评价和功能性成分含量检测相结合,研究了微波工艺与传统炒制、热风干燥方法对杜仲雄花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干燥方法效率高,可最大程度地保持杜仲雄花中的功能性成分,干燥的杜仲雄花茶的感官品质佳,可作为生产杜仲雄花茶的首选方法;热风干燥方法也可保持杜仲雄花中的功能性成分,干燥的杜仲雄花茶感官品质较佳,但效率较低,可作为生产杜仲雄花茶的可选方法;传统制茶工艺中的炒制干燥方法对杜仲雄花茶中的功能性成分破坏较大、感官品质差、操作不易控制,不适宜于杜仲雄花茶的干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