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酒石酸铁法对枣果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了枣果中多酚物质间苯三酚和邻苯二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枣果中多酚类物质间苯三酚和邻苯二酚对·OH、NO2-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为枣产品保健功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酒石酸铁法对枣果中提取得到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天然多酚类物质进行了总含量测定,并应用HPLC等色谱方法,将枣果中的天然多酚类物质进行了逐级分离纯化,从而确定了其多酚物质的种类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经酒石酸铁法测得的枣果中多酚的总含量为10.35mg/g。经薄层层析、聚酰胺柱层析、HPLC等方法依次分离得到的枣果中多酚类物质中主要含有间苯三酚和邻苯二酚,其含量分别为55.35、38.41μg/mL。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吸收光谱严重重叠的邻苯二酚、间苯二酚、邻苯三酚和间苯三酚四组分体系同时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方法]按正交设计表L9(34)配制9组不同浓度组成的邻苯二酚、间苯二酚、邻苯三酚和间苯三酚标准混合溶液,弱酸性条件下,波长240~290 nm,每隔1 nm测定四组分体系的吸光度,建立偏最小二乘法测定四组分的校正模型,同时测定模拟混合样和水样中四组分的含量.[结果]邻苯二酚、间苯二酚、邻苯三酚和间苯三酚四组分在模拟混合样中绝大部分分析结果的相对预报误差(RPEs)在允许范围内.[结论]偏最小二乘法测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邻苯三酚和间苯三酚四组分,测量体系稳定,结果可靠,提供了一种新的测量途径.  相似文献   

4.
新疆沙雅县3个枣品种果实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疆沙雅县栽植的灰枣、骏枣和赞皇大枣3个枣品种的枣果为试材,比较品种间枣果营养成分的差异,以期为该地区枣产业发展和品种选择提供参考。在枣果成熟期,选择3个枣品种栽培管理条件基本一致的同龄枣园,在每个枣园随机采集50粒枣果,自然晾干测定其营养成分。测定结果显示,3个枣品种间总糖含量差异不大,其中赞皇大枣中黄酮和Vc含量相对较高;灰枣的矿物元素的含量相对较高。同时比较了灰枣和骏枣与其原产地枣果的营养品质,结果显示沙雅县灰枣营养物质含量均高于其原产地。沙雅县枣品种间营养物质含量的差异,显示不同枣品种在商品化生产中具有不同的发展潜力,对灰枣和骏枣同原产地枣果的养分含量比较结果显示,沙雅县的生态土壤环境更有利于灰枣中各种营养物质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韩沫  郝会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964-14966,14975
[目的]为克服合成抗氧化剂的潜在毒性,从枣果中获取天然抗氧化剂,并探讨枣多酚的生理功效。[方法]以我国金丝小枣为研究对象,利用快速、灵敏的体外试验,对枣果多酚物质清除NO2-、DPPH.、.OH能力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价。[结果]研究发现,枣果不同发育时期,枣皮、枣肉和枣核不同部位多酚物质对NO2-、DPPH.、.OH的清除能力存在差异。[结论]事实证明,枣果多酚物质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有良好的保健功能与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枣黑顶病发病程度与相关生理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研究枣果在不同地区不同发病程度情况下生理指标的差异,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对四卦、里美庄、杜村3个地区不同病级枣果内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进行了测定及差异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枣果发病程度的加深,保护酶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MDA活性表现出逐渐递增的趋势,且发病重的地区枣果酶活性普遍高于发病轻的地区,说明黑顶病对枣果相关生理指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枣果生长发育期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测定了枣花期和果实生长发育内源生长素,赤霉素和脱落酸在枣叶,枣呆和枣落果中的含量,分析了这些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对枣果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果袄 育期,枣果中GA含量高于同期枣叶和落果中的含量,保证果实生长和碳同化物向果实转移,随GA含量迅速提高,枣果开始快速生长,枣果发育期内IAA含量有两次低谷期,枣花受精后,幼果中IAA含量开始下降,5月20日前后为其第一个低谷期,含量为1.71  相似文献   

8.
中国枣属植物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中国枣属植物的系统发育,探讨枣属属下种间及种下分类单元间的亲缘关系,为自然的中国枣属植物分类系统的建立提供新的分子证据,同时为中国枣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SRAP标记方法对原产中国的枣属全部14个种、11个枣品种和1个外类群的基因组DNA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的19对SRAP引物组合对26份供试材料共扩增出580条DNA带,其中570条为多态带(占98.28%),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带30条。26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22~0.99。UPGMA聚类表明,26份材料在相似系数0.38处被划分为6个类群。【结论】SRAP标记技术能很好地用于枣属植物亲缘关系的研究,枣和酸枣应该作为1个种处理,可进一步分为2个亚种,给予新学名为原亚种枣Ziziphus jujuba Mill. subsp. jujuba;亚种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 subsp. spinosa(Bunge)J.Y. Peng,X.Y.Li et L.Li;蜀枣、山枣和大果枣应该起源于一个较近的共同祖先,蜀枣和山枣应该归并为1个种,合并后以山枣学名为准;原亚种枣下不宜设变种。  相似文献   

9.
一种适合枣和酸枣基因组 DNA 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研究比较了CTAB法和SDS法在枣和酸枣基因组DNA提取中的效果 ,并分析了取样时间、部位、样品状况、抗氧化剂和不同纯化处理等对所提DNA质和量及其RAPD扩增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改良后的CTAB法优于SDS法 ,可有效地去除多糖 ,所提DNA的质和量均能满足PCR扩增要求。取样时间与部位对所提基因组DNA的质量无影响 ,但与产量有关 ,以旺盛生长期的幼叶或嫩梢尖为佳。样品采后液氮处理 - 70℃低温保存 ,与新鲜材料所提DNA差异不大。抗氧化剂可有效地阻止多酚类物质氧化变褐 ,1%的 β 巯基乙醇即可满足要求。用于RAPD分析的模板DNA中含有RNA和少量蛋白质对扩增结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品种枣果实多糖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枣果实多糖含量,筛选多糖含量高的枣果资源,促进枣果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方法]以鸡蛋枣、糖枣、药枣、长枣等16个湖南主要地方枣品种为试材,经硫酸-苯酚法对不同品种枣果实多糖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分析表明,不同枣品种间最高与最低多糖含量相差达3.9倍,其中以小米枣和子代糖枣多糖含量最高,分别达9.75%、9.06%;母本糖枣、酸元枣、药枣、长枣、玉泉八号和南方冬枣次之,多糖含量分别为8.82%、6.20%、5.89%、5.56%、5.54%、5.23%;而光皮枣多糖含量最低,仅为2.45%.不同枣品种间多糖含量差异较大.[结论]研究显示,苯酚-硫酸法较为稳定,正确率和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枣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同时,枣具有很高的多糖加工利用价值,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