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寻找更多的竹种来源,1980年3月16日我们在宜兴县茗岭公社长岗大队的十二山脚下,利用不同年龄、不同胸围的毛竹竹蔸进行了竹蔸造林试验,取得了初步结果.现将材料整理初报如下:一、试验方法在竹林内分别选取2年生不同胸围毛竹2株,2年生不同地围竹蔸3个(系79年11月份砍伐后留下),4年生不同胸围毛竹6株,4年生不同地围竹蔸2个(也系79年11月份砍伐后留下),6年生不同胸围的毛竹4株.然后将选好的所有毛竹离地5厘米左右处砍伐,并将竹蔸全部用山锄挖起.竹蔸规格要求:(1)鞭根要完整;(2)鞭上至少要有2个活鞭芽;(3)带土的多少根据毛竹胸围的粗细而定,胸围大的多  相似文献   

2.
冰冻雪灾对黄山区毛竹林的损害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安徽省黄山区2008年1月冰冻雪灾对毛竹林的损害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此次雪灾对毛竹林破坏严重,各类受损竹比例达45.8%,其中翻蔸竹13.9%,断裂竹9.4%,对竹林生态系统影响较大.从毛竹生物学影响因子看,年龄和胸径对受灾程度的影响不大;而从各林地状况因子与毛竹受灾程度的关系看,海拔、地形、坡向和立竹度对毛竹受损率影响显著,T检验P值分别为0.008,0.000,0.045和0.052,并呈现出不同的主要受损类型,经营状况和树种组成的影响程度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揭示毛竹伐蔸根系养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年际变化规律,为毛竹林伐蔸促腐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6年生活立竹的蔸根为对照,分析比较了笋材两用毛竹林伐后2 a、4 a、6 a的伐蔸根系C、N、P、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根系活力、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毛竹立竹伐后年限的增加,伐蔸根系的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提高,渗透调节能力降低,根系活力明显降低,抗氧化能力逐渐下降。但毛竹立竹伐后,甚至伐后6 a时,伐蔸根系仍有较强的生理活性和生长更新能力,具有较高的C、N、P含量,尤其是C含量明显提高,主要养分化学计量比产生适应性调节,N/P相对稳定,C/N、C/P趋于升高。【结论】毛竹伐后6 a,蔸根仍具有较强的养分吸收能力,也能通过与竹鞭的联系从活立竹转运利用有机C,这是毛竹伐蔸难以腐解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石灰岩山地优势种淡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浓度、分配特征及其生态意义。【方法】对赣西北石灰岩山地3种不同土壤含水率生境(连续土、半连续土和零星土)的淡竹进行取样调查,比较分析不同生境淡竹个体(全株)和构件水平(叶、枝、秆、蔸、鞭、根)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浓度和分配特征。【结果】 1)在个体水平,从连续土、半连续土到零星土,随着土壤含水率下降,淡竹可溶性糖浓度逐渐增加,零星土生境值(3.32%±0.20%)显著高于连续土生境值(2.52%±0.17%)(P<0.05),NSC和淀粉浓度先降后升,半连续土生境值均显著低于零星土生境值(P<0.05);2)在构件水平,3种土壤生境淡竹叶的NSC、可溶性糖和淀粉浓度高,枝和根次之,秆、蔸和鞭相对较低;3)随着土壤含水率降低,淡竹根中可溶性糖浓度升高,增加幅度大于其他构件,半连续土和零星土生境增幅分别为74.29%和39.35%;叶、根等生理活性高的构件可溶性糖分配比例增加,相比连续土生境,在零星土生境叶、根分别增加71.26%、50.61%,而秆、蔸、鞭等贮存的构件分配比例均减少。【结论】淡竹通过调节个体和构件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浓度和分配来适应干旱胁迫,构件水平的NSC调节行为比个体水平能更深入反映植物应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策略。  相似文献   

5.
设置4种施肥方式:竹腔施毛竹增产剂BNP、竹蔸施尿素、竹腔施BNP+竹蔸施尿素、竹腔施植物生长调节剂GGR,不施肥为对照,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雪灾后毛竹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竹腔(蔸)施肥,可以明显提高毛竹林立竹数和平均胸径,促进雪灾后毛竹林尽快恢复;连续施肥3年后,毛竹林立竹数和平均胸径分别较对照提高16.8%和5.6%。不同施肥方式比较,以竹腔施BNP+竹蔸施尿素效果最好,其次为竹腔施BNP和竹蔸施尿素,而竹腔施GGR则对毛竹胸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几种施肥方式均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毛竹(楠竹)具有生长快、成材早、伐期短、产量高、收益大、用途广和一次造林永续利用的特点,是我国南方主要用材和经济树种之一,经营面积很广。目前生产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经营管理粗放、单产低、单株小。毛竹的增产技术,近年多着重研究松土施肥、护笋养竹、钩梢防雪压、防治病害和合理砍伐等,但还没有从事切鞭分蔸增产研究。我们认为,毛竹的增产,不但与地上部份的立竹有关,而且与地下鞭根的结构有着密切的联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江西省14个毛竹主产县的34个样地毛竹立竹度、平均胸径、林分高度和立竹整齐度等4个林分因子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竹林结构因子在垂直地带性变化上均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其中立竹度总体随海拔升高而增大,林分胸径、高度和整齐度则与之相反,即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对苏麻竹地上各部分生物量分配及竹笋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苏麻竹地上部分各构件间含水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的立竹地上部分构件间的含水率亦存在极显著差异;立竹地上各部位生物量分配表现为秆 > 枝条 > 叶片,相同部位不同年龄立竹生物量以2年生竹为最低,1年生竹最高;立竹秆生物量及立竹总生物量与胸径、株高之间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可以用于估计苏麻竹的地上生物量;苏麻竹笋中的游离氨基酸种类丰富,并含有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能够满足食用需要。研究结果可为苏麻竹的推广种植和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毛竹低产林地下结构特点调查与改造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毛竹低产林地下鞭根系统的调查分析表明:低产林鞭根逐年呈上升趋势,集中分布在表土层,地下生长空间密集拥挤;鞭节较短小,根系欠发达,老竹蔸较多,这些都是引起地上竹产量、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针对其分布特征与缺陷进行了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0.
毛竹属地下茎植物,分地上(竹子)和地下(竹鞭)两部分.地上部分形成一个由不同伐数竹株形成的一种异龄林;地下部分形成一个由不同鞭龄组成的错综复杂的鞭根系统.上下交差连在一起,互相依赖,循环增殖.但是,毛竹立竹的伐数与它的生活强度和更新能力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正确区别立竹的伐数,对于合理采伐,进一步提高竹林生产潜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几年的观察资料,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毛竹笋竹两用林挖掘鞭笋增产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在毛竹笋、竹两用林中挖掘鞭笋对冬笋、春笋、竹材产量和竹鞭生长情况影响的分析,结果显示:①鞭笋7月开始挖掘,每600m2冬笋产量增加113.66kg,春笋减少7.46kg,竹材增加74.12kg。②处理间各种产量无显著影响F0.05(4.46),受气象因子干扰,重复间冬笋产量有显著差异F=4.02>F0.05(3.84),春笋F=7.77>F0.01(7.01),竹材F=38.68>F0.01(7.01),有极显著影响。③2m2样方中的竹鞭段总长度增加545.0cm,竹鞭段支数增加4支,竹鞭大小无变化。④竹鞭在土壤中垂直分布15cm内鞭段总长度增加18%,鞭段支数增加10%。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毛竹更有效的化学加工和利用,文章以3~4年生毛竹为对象,研究了脱木素处理对毛竹材径向不同部位的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木素处理对竹材径向各部位纤维宽度和壁厚影响较为显著,对纤维长度的影响则不显著;随着处理时间增加,纤维长宽比呈减小趋势、纤维壁腔比呈增大趋势;竹材径向各部位纤维素相对结晶度随着脱木素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增加趋势;与近竹青部位和竹中部位相比,脱木素处理对近竹黄部位的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描述了毛竹的1个新栽培变种——绿槽龟甲竹。其竹秆下部一段的节交互歪斜,上下节在一侧相连,而节间在另一侧偏肿呈龟甲状,竹秆黄色,且龟甲状秆对称绿色纵条纹,分枝一侧纵沟槽绿色,叶片有淡黄色细纵条纹。  相似文献   

14.
气象因素对毛竹秆形生长变异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在我国毛竹中心产区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毛竹的秆形生长同气象因素关系密切 ,在毛竹生长期内不同的具体生理过程 ,各种气象因子的影响程度不同 ,其中的某一或几个因子为主导性或限制性因子并同时综合作用于毛竹的生长发育。但是出笋成竹期和孕笋期的气候因子对毛竹的秆形生长量起决定作用 ,而其中降水因素的作用大于温度因素。此外 ,无论从不同产区 ,还是同一产区内不同地点的毛竹秆形生长变异同气象因子之间相关分析 ,均可知生长地有利的基本温、湿条件(常年的温、湿度条件 )是毛竹生长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竹类植物生长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竹类植物生长规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总结了竹类植物地下茎、芽、根、笋、秆、枝和叶等部分的生长规律,探讨了笋和幼竹的生长规律,以期为竹类研究者提供参考,并推进对竹类植物生长规律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巨龙竹是至目前为止所发现最粗的竹子,单株竹材生物量居同类竹材之首。对3-5年生薄壁型巨龙竹秆材不同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包括灰分、木素、综纤维素、多戊糖、冷水抽出物、热水抽出物、1%Na OH抽出物、乙醚抽出物、苯-醇抽出物。结果表明:薄壁型巨龙竹的木素、综纤维素、多戊糖的含量与常用纸浆造纸原料木材接近,灰分含量介于木材和草类原料之间;除冷水抽出物外,薄壁型巨龙竹其它抽出物含量在秆高方向上均表现出递增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7.
《竹取物语》是以竹生物学为基础、日本竹文化为背景与线索的日本古典"竹"之物语,是日本竹文化的象征。小说中"根元"一词具有日本竹文化含义、竹生物学含义、语言学含义,从一个侧面揭示并深化了小说的日本竹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the properties of G. amplexifolia. In this paper;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including holocellulose, acid-insoluble lignin, 1% NaOH solubility, benzene-ethanol extractives and ash content, was considered for the variability with respect to positions along bamboo culm height (bottom, middle and top), parts along radial direction (inner part and outer part)and ages (1-year and 2- year). The test results were also compared to those of moso that is commonly planted and used in China.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both the holocellulosecontent and the lignin content in inner part were lower than ; in outer part, but for extractives and ash content, the reverse was true. Bamboo age also had effect on chemical composition; both the holocellulose content and the ash content in the culm of 1- year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2-year; while the lignin content and the extractive content m the culm of 1- year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2-year. High holocellulose content, low lignin contentand extractive content were advantages of G. amplexifolia.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四川省北川县片口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梯度下(2700 m、2800 m与2900 m)团竹分株种群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其生物量分配格局和克隆形态特征。结果表明,(1)分株及构件生物量随海拔增加而增加;在不同海拔条件下,地下茎生物量分配有显著差异,其他构件生物量分配无明显差异;秆在构件生物量分配比值中最大,为38%;(2)地上构件形态特征随海拔升高而变化显著;地下构件中根的数量、地下茎基茎、地下茎长度和分蘖强度都随海拔升高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在海拔2800 m时达到最大值,因此宜选择海拔2800 m地带的团竹苗用于人工种植。团竹在不同海拔环境中具有生物量分配和克隆形态的可塑性,有利于其种群对水分、光资源等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20.
在毛竹分布南缘的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气候过渡区,选择土壤、坡度、坡向、经营水平等一致的3个海拔梯度毛竹林,对竹林经济性状随海拔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径级立竹质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竹壁厚度是主要影响因子。竹材产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提高,立竹胸径是竹材产量变化的主导因子;竹笋平均个体质量、产量和品质随海拔升高而提高。竹笋平均个体质量是竹笋产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海拔对竹笋品质影响主要反映在总糖、可溶性糖、P、Fe、含水率、可食比例随海拔升高而提高,纤维、热量、灰分、Ca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