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评价10种杀虫剂对番茄潜叶蛾的防治效果,为研究番茄潜叶蛾种群的化学防治以及综合治理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依据。【方法】测定 10 种药剂在田间喷施后对其防治效果。【结果】34% 乙多·甲氧虫 48 mL/667 m2、6% 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0 mL/667 m2 与0.05% 有机硅助剂 15 mL/667 m2 组合、 6% 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 50 mL/667 m2 与 20%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6.7 mL/667 m2 、20%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 mL/667 m2 在药后 14 d,其田间防治效果分别可达 94.59%、93.10%、90.97%、91.29%。【结论】生产上使用34% 乙多·甲氧虫SC 48 mL/667m2或6% 乙基多杀菌素SC 50 mL/667m2 与 0.05% 有机硅助剂15 mL/667m2 组合交替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
旨在筛选对甘肃露地蔬菜小菜蛾高效且对环境安全的药剂,明确它们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选用四氯虫酰胺等13种药剂,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其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并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小菜蛾相对敏感(RS)种群、定西大田种群(D-R)和武威大田种群(W-R)均对四氯虫酰胺的敏感性最强,LC50分别为0.178、0.193、0.228 mg/L,其次是乙基多杀菌素和溴氰虫酰胺。筛选11种药剂进行D-R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109 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的防效最好,药后1、3、7 d的防效分别为62.95%、65.42%、84.28%,其次是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药后7 d防效为77.96%。选用4 种药剂对W-R 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的防效最好,药后7 d的防效为80.93%。综上所述,两种核型多角体病毒、乙基多杀菌素及3种吡啶类杀虫剂防效较高,建议在高原夏菜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用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三氟甲吡醚乳油、20%氟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5.7%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8.3%甲氧虫酰肼悬浮剂、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和10%溴虫腈悬浮剂等7个化学药剂处理进行西兰花小菜蛾防治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7%乙基多杀菌素+28.3%甲氧虫酰肼防效最好,是首选药剂,其次是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10%三氟甲吡醚,此3个药剂处理后1 d的防效在82%以上,药后3 d的防效在92%以上,药后 7 d的防效在 94%以上;此4种药剂出口日本基准较高、安全性好、性价比高,适合出口西兰花的生产要求,建议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广德县市面上几种常见药剂对稻纵卷螟防效,以筛选出适合药剂在生产中用于防控稻纵卷叶螟。就速效性而言"6%乙基多杀菌素SC+24%甲氧虫酰肼SC"较其他药剂略强;就持效性而言,"10%阿维·氟酰胺SC"、"20%氟虫苯甲酰胺SC"最好,"5%氯氟氰虫酰胺EC"、"20%氟虫双酰胺WG"、"6%乙基多杀菌素SC+24%甲氧虫酰肼SC"次之,"2.2%甲维盐EC"、"1.8%阿维菌素EC"相比其他药剂要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贵阳地区小菜蛾种群对15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为小菜蛾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田间甘蓝地小菜蛾种群和敏感种群3龄幼虫对1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贵阳地区田间小菜蛾种群除对氯虫苯甲酰胺、氰氟虫腙、氟虫双酰胺、乙基多杀菌素和藜芦碱仍处于敏感(抗性倍数小于3.0倍)状态外,对其他10种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辛硫磷的抗性倍数最高,分别为352.1005和164.0557倍,达极高抗水平.[结论]氯虫苯甲酰胺可作为贵阳地区防治小菜蛾的首选药剂,其次为氟虫双酰胺、乙基多杀菌素和氰氟虫腙,藜芦碱对其毒力一般,建议尽量少用或与其他药剂混配使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广德县市面上几种常见药剂对稻纵卷螟防效,以筛选出适合药剂在生产中用于防控稻纵卷叶螟。就速效性而言“6%乙基多杀菌素SC+24%甲氧虫酰肼SC”较其他药剂略强;就持效性而言,“10%阿维·氟酰胺SC”、“20%氟虫苯甲酰胺SC”最好,“5%氯氟氰虫酰胺EC”、“20%氟虫双酰胺WG”、“6%乙基多杀菌素SC+24%甲氧虫酰肼SC”次之,“2.2%甲维盐EC”、“1.8%阿维菌素EC”相比其他药剂要差。  相似文献   

7.
为寻求有效控制斜纹夜蛾的高效、安全药剂,引进6%乙基多杀菌素SC、5%氯虫苯甲酰胺SC、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SC进行了相关防效试验。结果表明,6%乙基多杀菌素SC、5%氯虫苯甲酰胺SC对斜纹夜蛾防效理想,可作为目前蔬菜上防治斜纹夜蛾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8.
进行6%乙基多杀菌素和苏云金杆菌复配防治小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使用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30 m L加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复配两种剂量的处理防治小菜蛾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优于单独使用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30 m L的处理;持效性优于单独使用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45 m L的处理;安全性好,生产上可推广应用于防治小菜蛾,每667 m~2推荐使用剂量为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30 m L加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0~45 g。  相似文献   

9.
王有贤  王卓  臧连生  侯玉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0922-10923,10926
[目的]评估乙基多杀菌素和甲氧虫酰肼悬浮剂混配对吉林省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二化螟幼虫孵化高峰期,在长春和吉林2个地区田间施用不同混配浓度的乙基多杀菌素和甲氧虫酰肼悬浮剂,以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为对照药剂,在水稻分蘖期和成熟期调查枯心率、白穗率和虫伤株率。[结果]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相比,2个地区施用各混配浓度乙基多杀菌素与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对二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率、白穗率和虫伤株率均无显著差异,使用各混配浓度药剂后,对二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的防治效果为75.0%~100%,对白穗的防治效果为75.6%~94.9%,对虫伤株的防治效果为62.5%~91.9%。[结论]乙基多杀菌素与甲氧虫酰肼混配可有效控制吉林省水稻二化螟造成的为害,田间应用乙基多杀菌素与甲氧虫酰肼混配防治二化螟的推荐使用剂量为(267.0+333.0)ml/hm2。  相似文献   

10.
蔡丽君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1):137-138+158
为科学有效防治草地贪夜蛾,筛选出对草地贪夜蛾具有防治效果好而又生态安全的防治药剂,挑选5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进行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C、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以及5%甲氨基阿维菌素WG的速效性较好;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C以及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持效期较长,施药后14 d,该3种药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效果仍保持在80%以上。以上4种药剂可以作为草地贪夜蛾防治的推荐药剂,建议交替使用,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C作为一种防控草地贪夜蛾生物农药的首选,建议稀释倍数400~600倍液使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12种杀虫剂对小菜蛾及半闭弯尾姬蜂的选择毒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浸叶法和试管药膜法分别测定了12种杀虫剂对小菜蛾3龄幼虫及其天敌半闭弯尾姬蜂的毒力,比较不同药剂在害虫和天敌之间的选择毒力。结果表明,杀虫剂对小菜蛾幼虫毒力大小顺序为甲维盐苦参碱乙基多杀菌素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多杀菌素虱螨脲茚虫威溴虫腈丁醚脲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对寄生蜂成虫的毒力大小依次为高效氯氰菊酯甲维盐苦参碱乙基多杀菌素毒死蜱阿维菌素多杀菌素溴虫腈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丁醚脲虱螨脲;虱螨脲的选择毒力指数最高,大于1 141.6,对寄生蜂及小菜蛾具有强烈正向选择性,氯虫苯甲酰胺次之,为169.2,具有高度正向选择性,苦参碱、阿维菌素、甲维盐和乙基多杀菌素选择毒力指数在19.8~57.0之间,具有中度正向选择性,丁醚脲、茚虫威、多杀菌素和溴虫腈选择毒力指数为1.9~6.6,表现为正向选择性,而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的选择毒力指数最低,分别为9.0×10-3和0.9×10-3,具有负向选择性。研究结果对合理使用杀虫剂,协调小菜蛾的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矛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大区试验评价了14种杀虫剂田间推荐剂量对甘蓝上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对菜青虫防治效果在药后3 d达到80%以上的药剂为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乙基多杀菌素、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小菜蛾防治效果在药后3 d达到70%以上的药剂为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多杀菌素和三氟甲吡醚。药后7~14 d,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氟啶脲3个药剂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与药后3 d基本保持一致外,其他药剂的防治效果随着时间逐步下降,14个药剂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下降。虫酰肼、腈氟虫腙、高效氯氰菊酯对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效均较差,不建议田间使用。  相似文献   

13.
《农技服务》2016,(13):13-14
为了有效地防治小菜蛾,推广适合于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杀虫剂,对0.3%印楝素乳油、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等5种杀虫剂进行了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三种药剂对小菜蛾的防效明显优于对照药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的防效,药后3d的防效在91%以上,药后7d的防效在94%以上。因此,这三种药剂可有效防治小菜蛾,并且可以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50%氟啶虫胺腈WDG和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对枸杞的安全性,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测定这两种药剂的安全性。于枸杞蚜虫发生期,施用不同浓度的50%氟啶虫胺腈WDG药剂1次。于枸杞蓟马发生期,施用不同浓度的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药剂1次。结果表明,药后7d、15d、21d观察宁杞1号、5号、7号,药剂处理区枸杞叶片颜色正常,叶片与生长点无坏死症状,生长发育良好,无萎蔫、畸形,也无落花、落叶现象,与空白对照区比较无明显变化。药后21d调查枝条长、叶片数、果数,枝条长和叶片数与空白对照区比较均无药害。50%氟啶虫胺腈WDG和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对枸杞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入侵武汉地区草地贪夜蛾对农业农村部推荐使用的6种主打防控药剂的敏感性,采用浸叶法测定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和室内对照种群3龄幼虫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4氯虫酰胺、虫螨腈、茚虫威等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对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依次为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4氯虫酰胺>虫螨腈>茚虫威。其中对甲维盐和乙基多杀菌素的敏感性较高,药剂处理48 h后LC50值分别为0.035、0.118 mg/L;其次为氯虫苯甲酰胺和4氯虫酰胺,LC50值分别为4.006、5.015 mg/L;对虫螨腈和茚虫威的敏感性较低,LC50值分别为10.434、71.403 mg/L。6种药剂对田间种群3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是室内对照种群的1.40、1.55、3.88、3.51、4.94、1.50倍。说明武汉地区草地贪夜蛾种群对甲维盐和2基多杀菌素较敏感,对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和4氯酰胺的抗性水平有上升趋势。研究结果对于在...  相似文献   

16.
李正龙  汪恩国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122-123,145
根据2002-2008年小菜蛾逐日性诱监测结果表明:小菜蛾性诱数量消长变化与田间实际发生情况基本一致;其时序种群数量变化在60km区域范围内表现基本一致;全年种群数量消长主要呈春峰型(3-6月)曲线变化,占监测年数的85.7%,个别年份呈春、秋(11月)双峰型变化,仅占监测年数的14.3%。加强春峰期监测和秋峰期监测,对提高小菜蛾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阿维菌素乳油、3%甲维盐微乳剂对小菜蛾幼虫进行了室内药效试验,测定几种生物杀虫剂对小菜蛾的校正死亡率,为田间防治小菜蛾提供依据。结果表明: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3%甲维盐微乳剂1 500倍液药后3 d校正死亡率均达100.00%,3%甲维盐微乳剂2 000倍液、5%阿维菌素乳油2 000~3 000倍液药后3 d校正死亡率均达96.0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烟粉虱常用药剂抗性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设施瓜菜上烟粉虱成虫抗药性,采用琼脂保湿浸叶法连续3年测定了8种不同药剂对海南设施甜瓜上烟粉虱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烟粉虱成虫对3.2%阿维菌素乳油的LD_(50)分别为0.013、0.003、0.056 mg/L;对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的LD_(50)分别为0.059、0.010、0.062 mg/L;对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的LD_(50)分别为4.994、6.035 mg/L;对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的LD_(50)为2.689 mg/L,其他药剂在防治烟粉虱上易产生抗性,不建议使用,建议轮换使用阿维菌素、乙基多杀菌素、氟啶虫胺腈、甲维盐4种药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出防治康瘿蚊幼虫的理想药剂,为康瘿蚊的化学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6种防治瘿蚊科幼虫的高效低毒杀虫剂,采用室内浸渍法和田间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6种杀虫剂对康瘿蚊幼虫的LC50由小到大依次为:5%啶虫脒EC<3%阿维菌素EW<6%乙基多杀菌素SC<4.5%高效氯氰菊酯EC<10%吡虫啉WP<48%毒死蜱EC;毒力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5%啶虫脒EC>3%阿维菌素EW>6%乙基多杀菌素SC>4.5%高效氯氰菊酯EC>10%吡虫啉WP>48%毒死蜱EC。药后3 d,供试杀虫剂对康瘿蚊幼虫田间防效最好的是5%啶虫脒EC,防效为78.52%,其次为6%乙基多杀菌素SC和3%阿维菌素EW,防效分别达68.09%和60.99%;药后7 d,防效最好的为5%啶虫脒EC,防效达72.12%,其次为3%阿维菌素EW和6%乙基多杀菌素SC,防效分别为60.83%和50.88%。【结论】进行康瘿蚊田间防治时,可首选啶虫脒,其次可选用阿维菌素和乙基多杀菌素,3种药剂间隔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6种杀虫剂对福建省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的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为稻纵卷叶螟持续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和毒死蜱对福建省3个不同地理种群(福建福州、闽侯和沙县)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在田间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高峰期,采用田间茎叶喷雾法开展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和毒死蜱等6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3个地理种群稻纵卷叶螟对同一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均以福州种群最敏感,其次是闽侯和沙县种群;6种供试杀虫剂对同一种群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的毒力排序为:阿维菌素>乙基多杀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毒死蜱.在试验设计剂量范围内,6种供试药剂对稻纵卷叶螟均具有良好的田间控制作用,药后14d的保叶效果为80.02%~88.81%,杀虫效果为82.99%~95.38%.[结论]福建省稻纵卷叶螟尚未对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和毒死蜱等6种杀虫剂产生明显的抗药性,6种药剂可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为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