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品种信阳毛尖茶的品质和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玉霞  张洁  赵仁亮  郭桂义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6):3817-3819,3909
对信阳群体种、白毫早、龙井43、福鼎大白茶、乌牛早、迎霜和安吉白茶7个茶树品种制成的信阳毛尖茶的感官品质和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乌牛早和信阳群体种的感官品质最好,龙井43最差,这可能与制茶工艺有关;茶多酚和咖啡碱在龙井43中质量分数较高,氨基酸和叶绿素在福鼎大白茶中质量分数较高。  相似文献   

2.
对信阳群体种、白毫早、龙井43、福鼎大白茶、乌牛早、迎霜和安吉白茶等7个茶树品种制成的信阳毛尖茶的感官品质和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乌牛早和信阳群体种的感官品质最好,龙井43最差,这可能与制茶有关;茶多酚和咖啡碱在龙井43中含量较高,氨基酸和叶绿素在福鼎大白中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真菌病害是危害茶树最主要的病害类群之一,对茶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秋季是茶园真菌病害的高发期,对此时期开展真菌病害调查意义重大。本课题组于2022年10月,采用5点取样法对贵州省都匀市螺丝壳茶园展开了真菌病害调查。结果表明:共计调查到危害茶树的真菌性病害6种,分别为茶白星病、茶炭疽病、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茶赤叶斑病、茶煤病;其中,发病程度最严重的是茶白星病,分布频率和发病率均为100%,病情指数高达97;茶炭疽病和茶云纹叶枯病的分布频率均为100%,发病率分别为100%和72%,病情指数分别为30.5和18;茶轮斑病、茶赤叶斑病、茶煤病的分布频率、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均较低。本次调查明确了都匀市螺丝壳秋季茶园主要真菌病害种类、发生情况,并针对性对不同病害防治进行了讨论,为都匀市秋季茶园真菌病害的防治和管理提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绍茶树常见病害即茶白星病、茶叶斑病、茶炭疽病、茶饼病的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方法,以期为广大茶农防治茶树常见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黄观音、茗科1号、福鼎大毫茶、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5个供试品种中分离到茶树内生细菌共79株,并利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茶炭疽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茶树内生细菌5株,测定结果表明其对茶炭疽病平均抑制率达到60.09%.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目标菌株均可有效抑制茶炭疽病菌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茶树新品种舒茶早、凫早2号在信阳的区域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舒茶早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早3—5天,为早生种,生长势强,鲜叶产量极显著高于福鼎大白茶,抗性良好,制茶品质优良,适于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推广。凫早2号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略早,为早生种,鲜叶产量较高,抗性强,制茶品质优异,抗寒性强,适于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推广  相似文献   

7.
对光山县茶树品种资源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调查与评价。2007年,光山县茶园面积达8333.3 hm2,现有无性系品种福鼎大白茶、龙井43、龙井长叶、乌牛早、白毫早、迎霜、安吉白茶、劲峰、碧云、浙农12号、茂绿、福鼎大毫等12个,栽培面积2100.0 hm2,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25.2%;有性系茶树品种有:本地群体种、信阳群体种、祁门槠叶群体种、福鼎大白、龙井43、鸠坑、湘波绿等7个品种,种植面积达6233.3 hm2,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74.8%。  相似文献   

8.
茶树新品种凫早2号区域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国统一对照种福鼎大白茶为对照 ,对茶树新品种凫早 2号在信阳的区域适应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凫早 2号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略早 ,为早生种 ,鲜叶产量一般 ,抗性强 ,制茶品质优异 ,抗寒性强 ,适于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早白尖5号和南江2号两个茶树新品种在江北茶区信阳的区域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白尖5号发芽期与对照相当,为早生种;适制绿茶,品质与福鼎大白茶相当;产量与对照相当;抗寒性、抗旱性与对照相当,适宜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推广。南江2号发芽期比对照稍晚,为中生偏早种;适制绿茶,品质与福鼎大白茶相近;产量比对照稍低,差异不显著;抗寒性较差,其它抗性一般,不适宜在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推广。  相似文献   

10.
冯修胜 《农技服务》2009,26(12):70-71
介绍了务川县茶树饼病、炭疽病、白星病、叶斑病等常见病害的发病症状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豫南茶树叶部真菌病害及病原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豫南茶园茶树叶部主要真菌病害进行了调查,对病原菌进行了初步鉴定。研究表明,豫南茶树常见叶部真菌病害有8种。其中,茶云纹叶枯病、茶芽枯病、茶树轮斑病、茶炭疽病等病害发生普遍,对茶树危害较重,是当地茶树叶部主要病害。茶赤叶斑病、茶双毛壳孢叶斑病、茶链格孢叶斑病为河南省茶园新发现病害。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刺盘孢菌(Collectotrichum camelliae)、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theae,P.versicolor)、双毛壳孢菌(Discosia theae)、盘长孢菌(Gloeosporium theae-sinensis)、叶点霉菌(Phyllosticta gemmiphliae,P.theicola,P.theae folia)、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黑腐菌(Guignardia camelliae)等为豫南茶树叶部病害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2.
茶树新品种舒茶早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 ,对茶树新品种舒茶早在河南省信阳的区域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舒茶早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早3~ 5d ,为早生种 ;生长势强 ,鲜叶产量显著高于福鼎大白茶 ;抗性良好 ,制茶品质优良 ;适于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推广。  相似文献   

13.
适制信阳毛尖茶的优质茶树良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论述了中国传统名茶信阳毛尖茶对茶树品种的基本要求 ,介绍了信阳 10号、白毫早、福鼎大白茶、舒茶早等 4个适制信阳毛尖茶的优质茶树良种的特征、特性 ,供信阳茶区推广种植参考。  相似文献   

14.
早生茶树新品种黔茶8号的选育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昆明中叶种群体茶园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特早生、优质、高产茶树新品种黔茶8号.品比试验表明,黔茶8号其春季萌发期比福鼎大白茶(对照)提早5 d以上;适制绿茶,产量与品质略超过福鼎大白茶;茶多酚比福鼎大白茶低25.8%,氨基酸含量比福鼎大白茶高30.8%;黔茶8号抗旱性略低于福鼎大白茶,抗病虫力与对照相当.该品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开展无性系茶树品种中茶108和陕茶1号在汉中地区的抗性、适应性、生长表现和绿茶品质试验研究,旨在为汉中茶产业发展提供适宜的无性系良种。结果表明,中茶108和陕茶1号茶树的适应性好,抗寒性、抗旱性和抗病性均强,栽植成活率达95%以上,育芽能力强。中茶108茶树品种的一芽一叶期在3月下旬,比福鼎大白茶早5~8 d,陕茶1号物候期与福鼎大白茶相当。中茶108和陕茶1号所制绿茶品质优良,宜在汉中地区栽培及推广。并且总结了中茶108和陕茶1号无性系在汉中地区的快繁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为了摸清湄潭县危害茶叶的主要病虫害,为适时有效地防治茶叶病虫害提供科学依据,采取茶园普查和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09年至2010年度对湄潭县茶叶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特点、田间消长规律以及主要害虫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危害茶树的主要病害有5种,分别为茶饼病、茶炭疽病、茶白星病、茶云纹叶枯病和茶苗根结线虫病,病...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信阳茶区4个主栽茶树品种信阳群体种、乌牛早、福鼎大白茶和白毫早的鲜叶品质和适制性,对4个茶树品种2批春茶和1批夏茶(均为1芽1叶)的茶鲜叶主要生化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茶树品种春茶和夏茶鲜叶中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31.83~39.12 mg/g和21.02~32.40 mg/g,儿茶素含量分别为99.31~108.24 mg/g和97.32~108.49 mg/g,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41.64%~44.12%和36.89%~45.68%,咖啡碱含量分别为3.59%~4.53%和2.90%~4.15%,茶多酚含量分别为18.10%~19.31%和21.19%~23.62%,酚氨比分别为4.90~5.69和6.54~11.24。可见,4个主栽茶树品种的春茶皆适制绿茶,且具有茶汤滋味鲜爽、苦涩味低的生化物质基础。4个主栽茶树品种中春茶和夏茶鲜叶中氨基酸、茶氨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的含量均为乌牛早最低,酚氨比为乌牛早最高。因此,信阳茶区4个主栽品种中乌牛早茶鲜叶品质低于其他3个茶树品种。  相似文献   

18.
陇南地区茶树建园都是采用种子育苗栽植 ,但由于种子育苗易造成品种混杂、退化 ,不仅使生产名优高档茶受到限制 ,而且影响了茶叶产量、质量及效益。因此 ,自 2 0 0 2年以来 ,我们在康县阳坝、文县李子坝进行了茶树扦插繁殖技术试验示范 ,并取得成功。根据我们的生产实践 ,现将茶树扦插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供生产者参照。1 选用适宜品种适宜陇南茶树扦插繁殖的有性系品种主要有鸠坑种、宁州种、信阳种、宜兴种、迎霜、紫阳种等 ,无性系品种主要有龙井 43、龙井长叶、安吉白茶、乌牛早、福鼎大白茶、早白尖 5号等 ,这些品种抗性强 ,产量高 ,扦…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选育出适宜沂蒙山区生长的抗寒性强的茶树品种[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为茶农选择种植抗寒茶树品种提供参考.[方法]对引进的8个4年生无性系茶树品种(龙井43、浙农113、迎霜、安徽3号、乌牛早、舒茶早、劲峰、福鼎大白茶)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结合叶片解剖结构进行抗寒性试验分析,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结果]浙农113、舒茶早、龙井43均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乌牛早、安徽3号次之,抗寒性指数均高于福鼎大白茶;劲峰、迎霜2个品种的抗寒性相对稍弱.[结论]浙农113、舒茶早、龙井43、乌牛早、安徽3号适宜在沂蒙山区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20.
对9个引进的茶树品种进行了引种观察和绿茶适制性评价,结果表明:品种福鼎大白茶、龙井43、龙井长叶、早白尖5号移栽成活率和产量高、抗寒性强、制茶品质好,适宜在陇南茶区推广;乌牛早、安吉白茶、南江1号、迎霜和名山早抗寒性较弱,成品绿茶品质较差,不适宜在陇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