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以慈利县主推玉米品种洛玉1号、临奥1号、正大999为材料,探讨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播期和品种对玉米形态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各品种的生育进程逐渐加快,生育期逐渐缩短;在籽粒灌浆结实阶段,受高温干旱的胁迫,对产量影响明显,产量逐渐降低,但对紧凑型玉米品种洛玉1号的影响较小。因此,在高温干旱频繁发生的背景下,选择生育期较早的紧凑型玉米品种洛玉1号在3月下旬播种是抗灾避灾的重要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中豌4号、8711-2两个豌豆品种为材料,探讨了晚播对宁南山区不同类型豌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迟播期对豌豆荚长、荚粒数影响不明显,播种-出苗时间缩短;随播期的推迟,早熟品种营养生长期缩短,单株结荚数呈"抛物线"型变化,株高增加,生育期缩短,产量下降,适宜晚播的范围宽,在5月9~19日之间;随播期的推迟,晚熟品种营养生长期表现为先减少后延长的趋势,生殖生长期在整个生育期中所占比例增加,单株结荚数、百粒重下降,株高增加,适宜播种的范围较窄,最佳晚播期在5月9日之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品种试验和播期试验分析,得出较适宜本地区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并结合收购价格确定适宜的播种期。本地种植泰密一号产量较高,性状表现优良,居民较为喜爱,鲜食玉米应八月中旬的播种期,尽量早播种,早上市,如果错过前期播种,也可选择8月下旬播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复播青贮玉米的生长发育规律,筛选适宜于新疆北疆麦后复播的青贮玉米品种.[方法]以3个生育期不同的玉米品种新玉15号、新玉28号和垦青129为试验材料,研究各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结构特点.[结果]在北疆地区选择新玉15号、新玉28号作为麦后复播青贮玉米种植,可以正常成熟;垦青129麦后复播种植不能完全成熟.复播青贮玉米的叶面积指数在吐丝期后急速下降,干物质积累从小喇叭口期到抽雄期速度最快.[结论]新疆北疆地区种植复播青贮玉米选择生育期在95~100 d的玉米品种是达到高产优质关键,新玉15号和新玉28号可作为新疆北疆光热资源较丰富地区适宜种植的高产复播青贮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着眼于绵阳地区秋季时间短,降温快的气候特点,以3个播期,6个品种设计马铃薯秋播试验,选择适合本地区秋季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并确定其播种时间,对本地区秋马铃薯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表明:秋马铃薯最佳播期应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马铃薯容易获得高产;秋马铃薯品种可选择中薯2号、中薯3号和中薯1号等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6.
<正>冀中南地区大棚番茄秋延后种植面积较大,该茬口番茄生长前期正处高温多雨天气,生产上前期要注意防治番茄病毒病等病害,后期需要加强防寒保温措施。1品种选择及播种时间秋延后番茄生产上应选择抗病性强、早熟、高产、耐贮藏的品种,如金棚10号、天马54、改良瑞五、欧宝3号等。大棚秋延后番茄播期根据当地气温变化确定,一般冀南地区以7月上中旬为宜。  相似文献   

7.
播期对湖南秋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选取早熟玉米品种方玉24和中熟玉米品种蠡玉6号,分4个播期在长沙播种,研究播期对秋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秋玉米生育期随之延长,主要表现为灌浆持续期延长;成熟期籽粒含水量增加,籽粒容重降低;产量性状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秋玉米最佳播期在7月15~20日;品种间差异主要表现为同一播期的蠡玉6号灌浆持续期、成熟期籽粒百粒重和产量均高于方玉24,方玉24灌浆起始时间早,灌浆持续期短,籽粒脱水快,成熟期籽粒含水量明显低于蠡玉6号。综合来看,湖南地区秋玉米应当选择具备以下特点的品种:中熟、灌浆速率快、灌浆持续期适中、籽粒脱水快以及一定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2019年在河北坝上地区开展3个不同熟期燕麦品种的种植试验,阐述不同的播期对不同品种的生育期、产量水平、籽粒成熟度等方面的影响,初步明确了不同熟期燕麦品种的最适宜播期。结果表明,早熟品种白燕二号的最佳播期是在6月17日左右,6月24日之前播种能正常成熟;中熟品种坝莜一号的最佳播期是6月3日左右,6月17日之前播种都能够正常成熟,6月24日后播种不能正常成熟;坝莜三号的最佳播期在5月6~13日之间,6月17日之前播种都能正常成熟,在6月17日之后播种不能够正常成熟,6月24日后播种不能成熟。  相似文献   

9.
生态因素对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影响及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播期、覆膜调控,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生长特性,试验结果如下: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生育期表现较大差异,温度是影响玉米生育期的主要生态因子;覆膜对生育期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其影响作用 主要在玉米生育前期,开花期玉米根系数量和最大叶面积指数(LAI)与产量都达极显著正相关;相同播期条件下,掖单13号开花期根系数量和最大LAI大于登海1号品种,适宜生态条件下,玉米穗粒性状变异系数小,果穗发育整齐一致,掖单13穗长较大,易于形成大果穗,高产潜力大,但高温弱光条件下,穗粒性状变异系数大,空秆率高,果穗不整齐,产量低。  相似文献   

10.
几年前,技术人员在晋中盆地推广复播玉米种植,由于缺乏适宜的品种,这一种植形式没有得到广泛应用。2001年,我们从省种子公司引进了特早熟玉米品种“利马29号”,在吕梁汾阳市阳城镇峰南村的井水地进行复播示范,获得成功,每667平方米产量达到512公斤,比相邻地块复播大豆667平方米产量150公斤,增加362公斤,增收213元,比复播胡萝卜增收13元。“利马29号”是山西省种子公司从法国引进的特早熟玉米品种,根据该品种的生育特性,我们主要突出应用了以下几项技术。一、适期早播为了争取较长的生育期,我们在6月下旬小麦收获后,及时整地,于6月27日播种。…  相似文献   

11.
套作模式下播期对不同熟性大豆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麦—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下,研究了不同播期对不同熟性大豆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播(5月底)导致3种不同熟性大豆产量的降低,而晚播(7月上旬)能提高早熟品种(浙春3号)的产量,6月上中旬播种则能提高中熟品种(乐豆1号)和晚熟品种(贡选1号)的产量。 但3个品种中又以贡选1号的产量最高。究其原因,是由于晚熟品种生育期长,通过播期的调整,能缩短与玉米的生殖生长共生期,从而减轻生育前期玉米植株对其造成的弱光伤害,延长后期的独立生长期,整个生育期内,植株的碳氮代谢能力强,可溶性糖、淀粉和氮的含量以及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且变化趋势朝着利于产量形成的方向发展,从而保证了高产。试验得出的最优组合为贡选1号在6月15日至6月22日播种。  相似文献   

12.
以早熟品种沧豆四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种条件下的生育期性状指标和产量表现,以确定适合早熟品种沧豆四号的播期范围。结果表明:沧豆四号适宜在当地最适宜播期(6月15日)和正常播期推迟10 d后(6月25日)播种,不适宜在正常播期推迟20 d后再补种。  相似文献   

13.
播期对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索适宜本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与播期,于2015 年在山西省早熟玉米区以特早熟、早熟、中熟3 个不同熟期玉米品种为测试材料,测定不同播期下玉米的生育期和产量及其构成。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置的4 个播期中,特早熟和早熟品种都能安全成熟,而中熟品种4 月21 日以后播种不能正常成熟。随着播期的提前,所有不同熟期的玉米品种产量均呈上升趋势。早熟和中熟品种的产量显著大于特早熟,但早熟与中熟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百粒重之间的不同引起的。在产量与相关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中,生育期积温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产量随积温增加而增加。由此可见,本地区适宜种植早熟品种,最佳播期一般在4月20号左右,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在麦/玉/豆套作模式下,研究了不同播期对不同熟性大豆茎叶形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熟性大豆在当地均有各自最适宜的播期。浙春3号的最适播期是7月6日,乐豆1号的最适播期是6月15日,而贡选1号的适宜播期是6月15日和6月22日,两者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晚熟大豆品种(贡选1号)较早熟品种(浙春3号)和中熟品种(乐豆1号)能显著缩短与玉米的生殖生长共生期,独立生长期最长,从而减轻了生育前期玉米对它的弱光伤害,保证了适宜的株高、较大的茎粗和茎干重以及理想的叶面积指数和比叶重。综合大豆的熟性和播期2个因素,麦/玉/豆套作模式下的最优组合为贡选1号在6月15日至6月22日之间播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摸索江汉平原地区玉米连作种植的适宜品种和播期,进行了春玉米—秋玉米连作模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春玉米—秋玉连作模式中,春玉米最早要待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土壤表层5~10 cm温度达到10~12℃时播种,参考潜江市历年3月和11月气温资料,地膜覆盖的可提前到3月10—15日播种,露地播籽的可提前到3月20日左右;春玉米播期不宜迟于3月30日,秋玉米播期不宜迟于7月30日。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播期对早熟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生育进程、出苗、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推迟,德美亚1号的生育期变短;不同播期株高、穗位高、穗粒数、百粒重、子粒率有较大差异。4月25日播种的处理产量最高,达到11278.9kg/hm2,其它播期处理减产0.92%~18.83%,确定德美亚1号适宜播期为4月25~30日。  相似文献   

17.
对10个粳稻品种分3期播种研究其生育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同一水稻品种不同播期生育期有明显的差异,播期延迟生育期延长;不同水稻品种同一播期稻曲病发病程度差异明显,同一水稻品种不同播期稻曲病发生程度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同一品种早播稻曲病发生程度重,晚播稻曲病发生程度轻。初步筛选出赣粳80、宁粳3号、鄂粳403等3个品种适合赣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喀什地区复播玉米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南疆喀什地区"一年多熟"周年超吨粮、麦后复播玉米适宜品种筛选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对4个玉米品种新玉29号、浚单20号、京单28号、新玉35号,设置3个不同种植密度进行麦后种植,研究复播玉米生育进程、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植株形态及产量结构对密植的响应变化,揭示玉米生育期的光、温生态因子与产量及其结构的关系。【结果】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复播玉米生育期相应推后2~6 d,早熟品种前期发育快、吐丝早,叶面积指数高、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多,有利于玉米籽粒正常成熟和高产形成。种植密度9.0×104~9.75×104株/hm2条件下,新玉35号和新玉29号均能发挥增密、增产的丰产潜力。复播玉米在拔节-成熟期间光辐射强度、日照时数和≥10℃有效积温与产量形成密切相关。【结论】新玉35号成熟期早,植株高度适宜。在密植条件下,叶面积指数增长快,干物质积累多,增产效益显著,可推荐作为麦后复播玉米的理想品种。同时,拔节-成熟期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有效积温高有利于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不同播期对甜荞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甜荞秋播的适宜播期,提高甜荞产量,以甜荞品种丰甜1号和赤峰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播期处理(8月28日、9月7日和9月17日),研究播期对甜荞不同生育时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2个甜荞品种的生育期显著增加,甜荞的株高、1~2节节间粗度、主茎长度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甜荞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千粒重、充实度和产量总体以8月28日播种高于其他播期处理。结论:甜荞秋播以8月底播种产量较高,是适宜的播种时期。  相似文献   

20.
一、制约因素(一)品种多、乱、杂,种子纯度不高。(二)播期偏晚。适宜播期应在5月底6月初。铁茬直播玉米应在6月10日前结束。因腾茬晚、土壤墒情差等原因,往往推迟3~5天播种,这实际上缩短了生育期,减少了有效积温,降低了光能利用率,最终导致有机物积累减少而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