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草鱼出血病细胞疫苗微囊制备与体外释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藻酸钠、壳聚糖以及草鱼出血病细胞灭活疫苗为原材料,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草鱼出血病口服微囊疫苗。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海藻酸钠浓度、壳聚糖浓度、氯化钙浓度以及加入疫苗体积对微囊疫苗包封率的影响,确定了其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显示,各因素对草鱼出血病微囊疫苗包封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海藻酸钠浓度>疫苗加入量>壳聚糖浓度>氯化钙浓度;制备草鱼出血病微囊疫苗的最佳工艺为:海藻酸钠浓度为1.5%,壳聚糖浓度为1%,氯化钙浓度为4%,加入疫苗体积为2 mL。该微囊疫苗平均粒径为(7.02±3.95)μm,平均包封率为60.53%,平均载蛋白量为8.12 mg/g,在pH 7.4的PBS溶液、生理盐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释放性能。  相似文献   

2.
对影响壳聚糖-海藻酸钠液芯微胶囊机械强度的4个因素进行了研究,包括壳聚糖浓度、硬化用氯化钙浓度、成膜用氯化钙浓度、海藻酸钠浓度。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壳聚糖-海藻酸钠液芯微胶囊机械强度的最佳浓度条件是:壳聚糖浓度0.30%,硬化用氯化钙浓度6.00%,成膜用氯化钙浓度6.00%,海藻酸钠浓度0.90%。此条件下得到的液芯微胶囊机械强度为3.316 N。影响液芯微胶囊机械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海藻酸钠浓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海藻酸钠-壳聚糖和黄豆浆这2种絮凝剂对发酵液中鼠李糖乳杆菌的絮凝沉淀效果,为鼠李糖乳杆菌的絮凝剂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絮凝剂加入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中并搅拌均匀,立即测定混合絮凝发酵菌液初始吸光值,静置一定时间后测定其上清液吸光值,计算出絮凝沉淀率,并且以絮凝沉淀率作为评价絮凝效果的指标,用Minitab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当浓度1.0%海藻酸钠溶液与浓度1.5%壳聚糖溶液的体积比为1∶1,添加量为12 ml/250 ml时,鼠李糖乳杆菌的絮凝沉降率达到90.35%;当浓度33%黄豆浆的添加量为6 ml/250 ml,絮凝温度为35℃,絮凝时间为4 h时,鼠李糖乳杆菌的絮凝沉降率达到87.49%;海藻酸钠-壳聚糖絮凝剂的沉降率略高于黄豆浆絮凝剂,但絮凝后得到的沉淀物聚集成团难以分散,而黄豆浆絮凝后得到的沉淀物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结论]海藻酸钠-壳聚糖和黄豆浆对鼠李糖乳杆菌都有较好的絮凝效果,但海藻酸钠-壳聚糖的絮凝沉淀效果比黄豆浆稍好,用量也较少,而黄豆浆的絮凝沉淀物易分散,对益生菌的生产较有利。  相似文献   

4.
将羧甲基甲壳素与海藻酸钠共混制备复合水凝胶,并探讨了pH、海藻酸钠与羧甲基甲壳素的共混比例、海藻酸钠浓度、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其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两者的共混比例为4∶6、海藻酸钠浓度为4.5%、羧甲基壳聚糖浓度为5.0%、交联剂用量为0.30时,水凝胶的溶胀率较大;在pH=1.2时,BSA的释放率为5.60%,而当pH=7.4时,BSA的累积释放率达到79.80%。该水凝胶能在胃部的酸性环境中保护大分子药物,从而将其运载到高pH的肠道中并释放,显示出用于口服药物缓释体系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原料,合成了固定化微生物载体材料,对海藻酸钠含量、壳聚糖含量、固化时间、覆膜时间等对载体硬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将其作为固定化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载体应用于麦汁发酵,探讨了上述4种因素对外观发酵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海藻酸钠、壳聚糖质量分数的增加和固化时间、覆膜时间的延长,载体硬度逐渐增加,当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1.0%、壳聚糖质量分数为0.8%、固化时间为3 h、覆膜时间为10 m in时,其外观发酵度最高.  相似文献   

6.
徐东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51-10752,10767
[目的]对壳聚糖防治金叶女贞褐斑病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为壳聚糖在防治金叶女贞褐斑病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人工感染的方法,对壳聚糖体外抑制金叶女贞褐斑病菌以及预防和治疗金叶女贞褐斑病进行了试验。[结果]3种分子量的壳聚糖体外抑菌效果都很好,其中分子量5万~6万效果最好,1万~2万次之,6000效果稍差;壳聚糖预防试验中,分子量5万~6万和1万~2万的预防效果都很好,在2.0%浓度时,可以达到免疫效果,分子量6000的效果较差,感病率51.37%~83.32%;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关系密切,24h施药时各分子量的2.0%浓度也达到免疫效果;36和48h施药时分子量1万~2万和5万~6万的高浓度治疗效果不错,其他均较差。[结论]分子量5万~6万、浓度1.5%~2.0%的壳聚糖预防和治疗金叶女贞褐斑病,能够达到很好效果,治疗时间以感菌后48h以内为好。  相似文献   

7.
酶或细胞固定化技术是微生物发酵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可使生产速率和效率获得显著提高。为确定微胶囊法固定糖化酶的最佳条件,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微胶囊法固定糖化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壳聚糖脱乙酰度为85%、海藻酸钠浓度为3%、戊二醛浓度为1.5%、氯化钙浓度为0.2 mol.L-1。固定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75℃,比游离酶提高了20℃,最适pH为4.5,比游离酶下降0.5个单位。固定化酶的活力最高达2 013.42 U.g-1干胶,相对活力为89.3%,米氏常数Km为1.28%,半衰期为223 h。采用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载体微胶囊法固定糖化酶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以脱毒甘薯腋芽节段为包埋体 (种心 ) ,用质量浓度 3 %~ 5 %海藻酸钠 (加入MS培养基和 3 %白糖 )和 2 %~ 4%CaCl2 包裹 ,制备人工种子。最佳腋芽长度为 3mm左右的节段 ;最佳凝胶系统为 4%海藻酸钠和 2 %CaCl2 ;人工种子在MS琼脂培养基上萌发率达 66% ,在蛭石加少量MS液体培养基中萌芽率达 64 % ,人工种子在低温 (4± 1℃ )储藏一定时间后萌芽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桑椹红色素的微胶囊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锐孔法对桑椹红色素的微胶囊化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桑椹红色素微胶囊化效果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色素量、包埋时间;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海藻酸钠浓度为3%,CaCl2浓度为2%,包埋时间为1.0h,0.5%桑椹红色素溶液与海藻酸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2。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黄秋葵种子萌发率,探究6-BA处理对黄秋葵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以两个黄秋葵品种"凌云二号"和"美人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6-BA对黄秋葵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0~100 mg·L~(-1)),随着6-BA浓度的增加,凌云二号和美人指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80 mg·L~(-1) 6-BA浸种对凌云二号的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5.4%、4.6%和1.3,差异显著。对于美人指来说,最佳的处理浓度为60 mg·L~(-1),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对照均有所增加,分别增加了12%、10%和1.7,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通过正交试验对黄粉虫几丁质/壳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盐酸浓度、脱乙酰基氢氧化钠浓度和盐酸处理时间对壳聚糖提取有较大影响,其影响程度顺序为盐酸浓度氢氧化钠浓度盐酸处理时间。黄粉虫几丁质/壳聚糖的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10%盐酸室温浸泡2~6 h,7%氢氧化钠100℃煮2.5 h,50%氢氧化钠85℃水浴8 h。在最佳提取工艺下,壳聚糖的提取率达15%,壳聚糖游离氨基大于80%,灰分小于1%,水分4.91%~5.01%。  相似文献   

12.
利用锐孔法包被一种微生物溶菌酶,探讨单一海藻酸钠为壁材制备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比较添加与不添加辅助壁材卡拉胶或壳聚糖,以及利用一步法与二步法静电络合壳聚糖制得的微胶囊的强度性能、载酶量和酶活包埋率.结果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海藻酸钠浓度2.0%,微生物溶菌酶浓度0.2%,氯化钙浓度2.0%,固定化时间1h.添加辅助壁材卡拉胶或壳聚糖均有利于增加微胶囊的机械强度及载酶量,添加卡拉胶比不添加卡拉胶制得的微胶囊抑菌效果无明显差异.壳聚糖一步法酶活包埋率最高,两步法最低.  相似文献   

13.
黄秋葵果荚中多糖的提取及其累积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台湾品种‘五福’黄秋葵为材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同时在黄秋葵果实成熟过程对果荚中多糖含量进行测定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黄秋葵中多糖得率为7.12%;黄秋葵果荚中多糖含量先随黄秋葵的发育成熟过程呈累积增加趋势,到第8d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果荚的老化,其中多糖却随之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4.
以灵武长枣为试材,采用壳聚糖、海藻酸钠、普鲁兰多糖进行涂膜处理,以氯化钙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涂膜处理对灵武长枣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涂膜处理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抗脂质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效果,与对照相比,清除率极显著提高(P0.01);壳聚糖、海藻酸钠、普鲁兰多糖涂膜处理49 d时,对灵武长枣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抗脂质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0.07%~21.05%、14.18%~19.26%、2.46%~6.92%、10.82%~15.35%;3种涂膜处理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无明显差异,壳聚糖、普鲁兰多糖处理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对肉鸡生产性能、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选用144只1日龄艾维茵肉鸡,随机分为6组,采用立体笼养。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它5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依次添加0.5%、1%、2%、3%和4%的壳聚糖,试验期分为0~3周、4~6周两阶段。结果表明,添加0.5%、1%、2%的壳聚糖不影响生产性能,可降低料重比,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量为3%和4%时严重影响肉鸡生产性能,且使料重比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添加壳聚糖组3周龄、6周龄的肝脂率和腹脂率均低于对照组,且6周龄时肝脂率和腹脂率下降达极显著(P<0.01);结果还表明,添加壳聚糖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和总脂含量。结合生产性能,本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壳聚糖量小于2%,在达到降脂的同时不影响生长,并可提高饲料报酬,添加量以2%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保水剂配施混合菌剂降解秸秆的影响。[方法]以粉碎的玉米秸秆为原料,以实验室现有菌株(GD-11、东北农大菌株35DR4-1、纤维素降解真菌CF-C1、产表面活性剂细菌C3-6、木质素降解菌LF-W7)筛选最优复合菌剂,施入不同种类不同梯度的保水剂(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壳聚糖和海藻酸钠),测定其降解率、活菌数、还原糖、酶活力。[结果]添加壳聚糖0~0.067%秸秆的降解率由7.17%上升至9.12%。[结论]壳聚糖对菌剂降解微生物有显著促进作用,海藻酸钠对菌剂降解微生物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化学药剂对黄秋葵种子的引发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6,(11):115-119
为了研究不同化学引发剂对黄秋葵种子的引发效果,以黄秋葵品种"五福"种子为试材,进行不同化学试剂、不同浓度和不同引发时间的引发处理试验,筛选出适宜的引发试剂及其引发浓度和引发时间。结果表明:适宜浓度和适宜引发时间的KNO_3、MgCl_2和CaCl_2溶液对黄秋葵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而Ca(NO_3)_2溶液对黄秋葵种子的萌发无促进作用。在提高种子发芽率效果上,0.05%KNO_3溶液浸泡24 h、0.05%MgCl_2溶液浸种15 h发芽率均达到了100%;0.05%MgCl_2溶液浸种24 h、0.15%KNO_3溶液浸泡24 h,以及0.15%CaCl_2引发15 h的发芽率均超过了90%,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对酸枣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0.05%、0.1%、0.15%、0.2%4 种浓度壳聚糖乙酸溶液对酸枣种子浸种24 h,以清水浸种24 h为对照。25℃恒温培养15 d,每天光照8 h,酸枣种子的发芽率、种子活力、α--淀粉酶活性、脱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比对照高,壳聚糖处理的最佳浓度为0.1%;用以上4种浓度壳聚糖乙酸溶液喷施正常生长的酸枣幼苗,清水喷洒为对照,其幼苗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壳聚糖浓度为0.1%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芦荟多糖的提取并确立芦荟保湿泡腾片的处方。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出最佳泡腾片处方配比。结果: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到的最优处方为:芦荟多糖5.5%、L-HPC 13%、卡波姆2.0%、壳聚糖9%、碳酸氢钠和枸橼酸40%(1∶1)、木糖醇30%、PEG 0.4%。结论:芦荟多糖泡腾片处方可行,所制备的泡腾片在水中崩解后保湿率高,吸附能力和黏稠度适宜,为以后的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林蛙卵胶膜多糖的吸湿保湿性及体外抗氧化性进行测定。以甘油、透明质酸和聚乙二醇(PEG-400)三种常用保湿剂做对照,测定24h内卵胶膜多糖的吸湿保湿性,结果表明,卵胶膜多糖具有一定的吸湿保湿能力,24h内卵胶膜多糖与三种保湿剂综合吸湿能力比较为:甘油透明质酸卵胶膜多糖PEG-400,卵胶膜多糖与三种常用保湿剂的保湿能力对比为:透明质酸甘油卵胶膜多糖PEG-400;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对卵胶膜多糖的抗氧化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卵胶膜多糖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效果,清除率与多糖质量浓度呈正相关的清除力,为进一步研发林蛙卵胶膜多糖临床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