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尾松毛虫属鳞翅Et、枯叶蛾科,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主要以幼虫危害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森林害虫。我国于上世纪中期就开展了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研究,到70年代,全国已发展到64个白僵菌厂,年生产球孢白僵菌2100多吨,年防治面积达50万公顷,约占森林害虫生物防治总面积的80%。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毛虫(Dendorolimus punctatusWalker)是松林的主要大害虫,它历来为害严重。根据各地多年实践的经验,采取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措施,是防治松毛虫根本的、有效的途径,而应用多角体病毒防治森林害虫,是生物防治中很有前途的一种方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毛虫是为害马尾松树的主要森林害虫之一。河南省信阳市有马尾松林300万亩,占全市有林面积的60%。占全省马尾松林的80%以上。他们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使马尾松毛虫发生周期从3年延长到4年-5年。八十年代末,他们在武汉大学病毒系两位教授的帮助下,开始采取白僵菌 CPV(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马尾松毛虫技术。15年来,共防治马尾松毛虫近  相似文献   

4.
许春 《林业建设》2012,(2):51-55
松毛虫是森林害虫中发生量大、为害面广的主要森林害虫,是世界性害虫,主要为害云南松、马尾松、云南油衫等,是大桥乡云南松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少。被松毛虫为害着的林区,很难以控制其扩散与蔓延,灾情严重区域似火烧过一样,称为"无烟火灾"。防治上用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性技术措施,突出战略性防治、生物性因素控制和技术性的组装运用,科学设计,高效运作,辅以人为因素调整,使松毛虫发生逐步向动态平衡方向转化,在治理上逐步从被动防灾向主动性控灾方向转变。根据松毛虫综合管理的指导方针,采取"因地制宜、统筹全局、合理规划,分类施策,分步实施,重点突破、逐次推进"的防治策略,从几方面进行有效预防和防治,以促进大桥乡云南松能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分析总结万年县马尾松林试验区马尾松毛虫近20多年来的为害情况及防治措施,提出封山育林,营造混交林,改变森林结构,并结合生物防治的综合措施来防治马尾松毛虫。实践证明这一方法可以长久控制松毛虫的为害,又可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为红壤低山丘陵区马尾松毛虫防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封山育林对控制松毛虫虫灾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我国主要森林害虫之一,它发生面积广,为害严重。全国每年因松毛虫危害,使木材生长量约减少360多万立方米左右。对绿化环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也是一个重要威胁。同时,松毛虫毒毛刺激人体发生“松毛虫病”,影响人民  相似文献   

7.
正"为减少马尾松毛虫害所造成的损失,必须掌握松毛虫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并通过对其进行监测、预报、检疫和除治,控制其发展与蔓延。"马尾松是零陵区主要的营造林树种,在零陵分布极为广泛,随处可见。马尾松毛虫是马尾松的毁灭性和灾害性害虫,马尾松树木一旦发生松毛虫,没有及时防治,就会连片毁灭。因此,马尾松毛虫的防治对零陵林业经济和森林生态体系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马尾松毛虫特征马尾松毛虫又叫松毛虫、毛辣虫,分布于我国秦岭至淮河以南各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丽水地区森林病虫的发生现状是:①主要森林害虫马尾松毛虫发生严重;②一些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③松材线虫病等检疫对象正威胁着丽水地区森林资源安全;④对森林病虫危害严重性认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提出了控制森林病虫为害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森林害虫生物防治研究是从1956年开始的,七十年代以后进行全而推广应用。全省马尾松毛虫面积,1973年高达56万公顷。数十年来,对马尾松毛虫坚持以改造林分结构、封山育林等营林措施为基础,以白僵菌、青虫菌(苏云金杆菌),赤眼峰等为主导的综合防治。使为害面积下降为20万公顷左右,每年减少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并首次运用白僵菌、青虫菌六号液剂和插条堵孔法大面积防治杨树蛀干害虫获得成功,为全省杨树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毛虫是我国森林的最大害虫,经常猖獗成灾,损失非常严重。国内森保工作者对此虫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近年来多致力于生物防治工作,保护和力用马尾松毛虫天敌来治理害虫。本书作者多年来对马尾松毛虫天敌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调查研究,收集了大量材料,对很多种主要天敌进行了饲养,保护及利用的研究,取得一些成果。为了将这些成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并为科研与教学提供参考资料,编著了《马尾松毛虫天敌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毛虫寄生性天敌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宣城市危害最严重的森林害虫,主要危害马尾松,间歇性的成灾,造成成片松林枯死。1999年以前,多采取以化学农药为主进行防治,其结果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杀伤了害虫矢敌:破坏了森林的生态平衡。为了避免长期依赖化学药剂的单一防治方法,急待寻求其它综合治理的途经。近几年来,宣州区尝试施放白僵菌,以生物防治为主来控制虫害,马尾松毛虫天敌得到恢复,数量不断增加。为进一步了解各种寄生性天敌的作用,使马尾松毛虫长期处于低虫口密度提供理论依据,,作者从2002年起在宣州区主要松林进行了系统调查及室内饲养观察,初步掌握了宣州区马尾松毛虫寄生性天敌种类.现将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毛虫是我国森林最严重的历史性大害虫,主要为害马尾松,间歇性成灾,因而见有大面积松林的地区单位都成立森防机构,每年对松毛虫进行专fi的预测预报工作。林业工作者还从国外引进对马尾松毛虫抗性较强的树种──湿地松、火炬松。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灭荒造林、工程项目示范造林、绿化达标等一系列的绿化系统工程,营造了大量的湿地松林。多年来湿地松林长势良好,未有受松毛虫严重危害的报道。但是受天气变化各方面影响,1998年我区桂南、桂西南部分地方松毛虫为害严重。东门林场1、2林班186.9公顷的湿地松幼林发现松毛虫大发生…  相似文献   

13.
马尔柯夫链方法在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柳州地区森林的主要害虫,每年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00多万元,是柳州地区森林病虫防治工作的重点。要搞好松毛虫的防治工作,必须首先抓好虫情测报,以便提前作好防治准备工作。1980年以来,我们曾应用回归分析、判别分析、加权列联表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等对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预报进行了探讨,试用结果准确率为  相似文献   

14.
25%灭幼脲3号悬浮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毛虫(Dendrolinus punctatus)是我省森林的主要害虫之一,常规喷施化学农药不仅提高了马尾松毛虫的抗药性,而且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为了探索在生产实际中使用仿生制剂防治其危害,于2002年使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对越冬代马尾松毛虫进行了防治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毛虫综合治理技术推广应用@李瑞龙¥广西玉林地区森防检疫站马屐松毛虫,综合防治马尾松毛虫综合治理技术推广应用李瑞龙(广西玉林地区森防检疫站玉林537000)关键词马屐松毛虫综合防治马尾松毛虫是玉林地区最主要的森林害虫,年发生3~4代,每隔2~3年为一个...  相似文献   

16.
全州(含灵田)马尾松毛虫综合防治示范区成果于1991年元月25日至27日在全州通过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示范区在马尾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对害虫的综合治理是利用森林的自控能力,根据需要协调各种防治措施,把害虫密度降到受害允许水平以下的一种管理体系。它是充分利用害虫与森林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以预防为主,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松毛虫是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昆虫的统称,又名毛虫、火毛虫,共有30余种,我国分布有27种,是松毛虫种类最丰富的国家,食害松属、柏属、杉属等针叶树种,是我国森林害虫中发生量大、危害面广的主要森林害虫。其中以马尾松毛虫、赤松毛虫、落叶松毛虫、云南松毛虫、思茅松毛虫为典型代表,给林业生产、生态安全、居民生活等造成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 马尾松毛虫是我省广大丘陵低山地区的一种为害普遍而严重的森林害虫,发生面积由六十年代每年一、二百万亩发展到七十年代每年达六、七百万亩。遭受松毛虫为害的松林,轻则生长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成片死亡。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治松毛虫是林业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六十年代初以来,我省各地先后开展人工和飞机大面积喷洒农药的防治工作,尤其是七十年代以来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松毛虫,取得了显著效果,全省发虫面积近两年下  相似文献   

19.
陈毓 《广西林业》2004,(6):31-31
马尾松毛虫是我区主要的森林害虫之一,每年均可发生4代,给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用仿生物农药制剂灭幼脲Ⅲ号粉剂与纯白僵菌粉混合使用来防治马尾松毛虫害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3—4代类型区马尾松毛虫室内外取食及为害针叶量、松树针叶蓄积量和人工模拟虫害对松树材积生长影响进行测定、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类地区马尾松用材林松毛虫防治指标。试验表明,因虫灾引起松林失叶25%时,一般情况下不必防治;失叶50%以上时,要根据害虫数量、林分状况及天敌对害虫控制能力等进行综合评断。防治指标与松树年龄的幂回归关系为 y=1.4903·x~(1.16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