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猪肉需求量日益增长,养猪业生产突飞猛进,规模化、集约化的商品养猪生产已占有重要位置,现代化养猪产业已跨进了新时代。但猪病一直是制约养猪产业的大敌,难治或根治不彻底是兽医工作者最大的困扰。1发展生态养猪猪的健康生长关系到人的健康问题,猪个体健康所产肉品无污染、无药物残留,就大大的保障人的健康安全。说明发展生态养猪是畜牧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根据猪的生物结构特性,运用生态学、营养学等原理来指导养猪生产,为猪营造一个优良的、有助于快速生长的生态环境,并且提供充足的全价营养饲料,使猪在生长发育期间,以预防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的发生,以提高生产效率。2猪场地势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丹麦的一些养猪场正在采用一种多段饲喂养猪新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增加配料次数,使饲料水平随着猪的生长需要而变化,以满足猪的生长逐日变化的营养需要。具体方法是:首先配制两种基本配合饲料,一种营养浓度高,另一种营养浓度低。然后,根据猪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实际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3.
猪的全价饲料是根据猪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各种营养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原料配制而成的营养全面的饲料。由于饲喂全价饲料能较好地发挥猪的生长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猪的全价饲料在全国各地普遍推广。使用全价饲料应注意以下六点:  相似文献   

4.
里夫 《世界农业》2003,(6):58-58
美国一些养猪场正在采用一种养猪新方法———多阶段饲喂法。这种养猪法的基本原理是增加配料次数,使饲料水平随着猪的生长需要而变化,从而使饲料营养更能满足猪的需要。其具体做法是:首先配制两种基础配合饲料,一种是营养浓度高的配合饲料,另一种是营养浓度较低的一般配合饲料。然后,根据猪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实际营养需求,改变两种配合饲料的掺配比例,配制成各种营养浓度的饲料。在猪的体重为10~30kg阶段,多喂高浓度基础配合饲料,隔1周改变一次掺配比例。在30~60kg阶段,每2周改变一次掺配比例。在60~100kg阶段,隔3、4周改变一次掺配…  相似文献   

5.
通过制定猪的瘦肉生长曲线,确定猪在不同生长育肥期的营养和饲料需要量,对不同性别和个体大小的猪分群饲养,以充分发挥饲料效能,同时设法减少饲料浪费,方可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秋季是养猪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猪上膘较快,如果养猪户注重防寒、防病,增加饲料营养及猪舍通风,养猪效益增长较为明显。一、搞好防寒从炎热夏季到凉爽秋季,气温下降较大,昼夜温差更是达到10℃,会对猪的生长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应  相似文献   

7.
养猪节省精料的方法据了解,目前养猪成本高的原因之一,是精料消耗较多,降低了养猪的经济效益。现介绍几种养猪节省精料的方法,供大家应用。一、合理搭配饲料:要养好猪,节省精料,就应根据猪对各种营养的需要,将多种饲料搭配在一起喂,以充分发挥猪的生长潜力。猪喂...  相似文献   

8.
饲料转化率是衡量养猪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通过分析影响育肥猪饲料转化率低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采食量,合理规划育肥猪的饲料配方,使猪在生长育肥阶段能良好快速生长,这对猪场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文章主要介绍育肥猪饲料转化率低的原因以及提高方法,以期为育肥猪养殖场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猪饲料来源日益丰富,过去"以青粗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的养猪原则已经基本改变。当前,农村养猪正朝着科学化的饲养管理的方向发展。采用科学的饲喂方法,能够合理地利用饲料,提高饲料转化利用率,使猪多长肉,快速出栏。因而,养猪户在饲喂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养猪技术。  相似文献   

10.
猪在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主要来自于饲料,饲料营养价值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猪的生产性能,而饲料成本约占整个养猪成本的70%以上。因此饲料配制的合理性又将决定养猪者的经济效益。仔猪、生长育肥猪、母猪和种公猪等不同类的饲养对象营养需求也不同,按照不同饲养阶段、不同种类、不同饲养目的以及原料特点等合理配制饲料,方能获得最大的生产收益。  相似文献   

11.
猪在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主要来自于饲料,饲料营养价值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猪的生产性能,而饲料成本约占整个养猪成本的70%以上。因此饲料配制的合理性又将决定养猪者的经济效益。仔猪、生长育肥猪、母猪和种公猪等不同类的饲养对象营养需求也不同,按照不同饲养阶段、不同种类、不同饲养目的以及原料特点等合理配制饲料,方能获得最大的生产收益。  相似文献   

12.
集约化猪场猪的营养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约化猪场的饲料与营养管理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养猪经济效益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良好的营养管理首先需要进行合理的日粮配制和采用科学的饲喂策略,以确保养分利用效率最佳。同时生产者还应关注现有营养管理条件下产品的质量和环保问题,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猪的营养,不断接受新的营养观念和采纳新的饲养技术。1日粮配制日粮配制的目标是使日粮在猪的任何一个生长发育阶段都能准确满足猪的营养需要。这要求生产者要了解猪的生长规律和营养需要量,如生长猪所需要的营养水平随体重的增加而下降。同时,选用不同的原料配制日粮…  相似文献   

13.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以发酵床为中心,利用微生物作为物质能量循环转换中枢。猪排泄粪尿,微生物分解粪尿,吸收了粪尿的营养变成了菌体蛋白质饲料,在不给自然环境造成污染的前提下,以生产健康食品为己任,尽量为育肥猪提供优良生活条件.恢复猪的拱掘习性,使育肥猪健康地快速成长,是一种环保生态、低排放、无污染、高效的科学养猪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四、猪的营养与饲料配方饲料费用占养猪生产成本的60%~70%,占流动资金的80%。工厂化猪场内所饲养的猪种具有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生产商品猪胴体瘦肉多的特点,其要求饲料具有高能量、高蛋白质。生产实践表明:建立高能高蛋白的饲养体系是工厂化猪场中成功饲养外血源良种猪的技术保证。1.猪的营养需要流水式均衡生产为特征的工厂化养猪场,同一时期内有不同体重、类型的猪只存栏,为便于管理,生产上根据猪的营养需要通常将全价饲料划分为二类六种。第一类是生长育肥料,即15千克体重内使用的乳猪料,15千克~30千克内使用仔猪料,…  相似文献   

15.
现有的养猪方法,大多在猪的饲料方面有些改进,如糖化饲料、青菜、青草打浆发酵配合饲料加入一些催长素等,这些方法虽然可以促进猪的生长发育,但对提高饲料利用率作用不大。我国的畜牧科研人员日前发明了“穴位及肌肉注射蛋白养猪催壮方法”,通过采用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加入蛋白中注射颌下腺穴位,用维生素B1和肌芬加入蛋白中进行肌肉注射,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猪的生长,从而达到节省成本快速催壮的效果。一、实施方法取猪的颌下腺穴位注射,每头猪用500μg维生素B12和50mg维生素B6加入鸡蛋白中,蛋白的用量为:30斤~60斤体重的猪用6~12m…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以来,正大标准化养猪模式在陕西省快速推广。一年时间,全省年出栏50头以上的农户接近2万家,年出栏生猪186.8万头,占到全省出栏总量的16%,表明全省农民养猪正在走出传统,开始步入科学发展和规模发展的新空间。正大标准化规模养猪模式,是利用三元杂交猪生长快的优势,辅之以全价营养饲料和温度控制等集约化养猪方法。这种养猪模式为我省生猪突破千万头大关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市场的拉动,当前三元杂交商品猪格外走俏,同样的生猪,三元猪不但生长周期短,而且市场单价高出普通猪0.5元左右。遗憾的是,当前三元商品猪仅占整个生猪市场的25%,…  相似文献   

17.
目前,工厂化养猪技术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养猪模式.工厂化养猪技术就是以工业生产方式,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设备,进行高效率的养猪生产,提高猪群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猪场的劳动生产率,以达到大量生产质优价廉的产品——猪肉的目的.采用工厂化养猪技术后,猪的平均日增重可达到700~800g,育肥猪六个月即可出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养猪生产过程中,根据猪不同阶段的生长特点进行合理饲喂,既可降低饲养成本,又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一、断奶后体重20~25千克的小猪断奶后体重20~25千克的小猪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但消化能力较差,不能充分消化吸收粗饲料。若这个阶段营养跟不上,将会影响其以后的生长性能,甚至会产生"僵猪"。因此,对于体重20~25千克的小猪,应当多喂利于其吸收的饲料。仔猪断奶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要占18%以上,每天每头仔猪加  相似文献   

19.
卢明华 《新农业》2001,(1):24-24
“北农一号”猪用复合高效催长剂是由中国农业大学和江西恋峰饲料研究所联合研制开发的新产品。它是针对我国农村传统养猪方法,为解决蛋白质、微量元素、氨基酸、抗菌剂不足及受体内外寄生虫困扰等难题而研制的适合农户养猪使用的新型催长剂,使生猪达到喂用配合饲料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20.
农村养猪一般是"有啥喂啥".由于营养不够全面,不能满足猪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要.配合饲料是根据猪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要,而用下列饲料按不同比例配制成的,有玉米、大麦、小麦、高梁、糠麸等能量饲料;有鱼粉、血粉、肉粉、蚕蛹、豆饼、棉仁饼、菜籽饼等蛋白质饲料;有骨粉、贝壳粉等矿物质饲料;有盐和铁、铜、锰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抗生素等添加剂类饲料.上述成分按一定比例混匀即成配合饲料.配合饲料营养物质全面且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