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株两优30是由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株1S与R30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2007年8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009被评为湖南省早稻超级稻,文章介绍了株两优30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
株两优173是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水稻研究所用株洲市农科所选育的水稻两系不育系株1S和早熟优质米恢复系R173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品种.该品种熟期早,丰产性好,2010年通过国家审定.介绍了株两优173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株两优08是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株1S与R0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熟期早,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米质较优,适应性广,2007年2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株两优02系湖南亚华种业有限公司用株IS与恢复系RO2选配的两系杂交早稻品种。2002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且被农业部授予品种权。上犹县于2003年开始引进,当年早稻多点试种4公顷:2004年推广面积达520公顷。约占全县早稻播种面积的10%。该品种具有质优、高产、稳产、多抗、生育期短、适应性广等特点,是一个优良早熟的杂交早稻品种。现将两年来的表现和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3个两系杂交早稻和2个常规早稻在乐清市的种植试验表明,两系杂交早稻表现产量高,生育期适宜,起发早,分蘖能力强,株叶形态比较理想,后期落色好,适合当地早稻人工移栽、机插、抛秧和直播等生产方式。两系杂交早稻株两优813增产极显著,居参试品种第1位,该品种属圆粒加工型可做储备用粮。  相似文献   

6.
株两优819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培育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被科技部列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5年在全州县进行品比试验,在参试品  相似文献   

7.
潭两优83是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潭农S与潭早183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2010年通过湖南审定,同年通过国家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亲本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以及母本直播技术.  相似文献   

8.
株两优02系湖南省选育的穗粒兼顾型两系杂交早稻组合,2002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于2005年引入乐清市创新农场示范种植40hm^2。表现感温性弱,生育特性稳定。前期长势旺,中后期生长稳健,结实率较高,成熟落色好,高产、稳产、多抗、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等特点。总结了株两优02的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9.
长江流域两系杂交早稻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底,共有139个组合通过省级或者国家新品种审定,其中,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的26个,被农业部冠名“超级稻”的品种5个。根据农业部全国农作物主要品种推广情况统计,1998—2015年共有76个两系早稻组合推广面积达到或超过0.67万hm2,累计推广753.1万hm2,其中湖南、湖北、江西3个省份累计推广697.4万hm2,占总面积的92.6%。种业公司是两系杂交早稻选育和推广最重要的力量,育成组合推广面积占总面积的41.6%,湖南省育种单位贡献最大,育成组合在湖南、江西、湖北等多个省份累计推广面积达588.7万hm2。介绍长江流域两系杂交早稻审定和推广的现状,分析主要不育系贡献率及系谱关系,提出浙江省发展两系杂交早稻的优势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两系杂交早稻株两优02的种植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高产杂交早稻株两优99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株两优99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用广亲和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IS为母本,以丰产性好的自育恢复系E599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高产中熟两系杂交早稻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好、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以华M102S为母本、T1007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组合华两优103,表现稻米品质优,生育期早,产量较高。2004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经过,主要特点,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株两优819是我国第一个被确定的两系早稻超级稻组合,比对照湘早籼13号增产达10.06%.但该组合的父、母本生育期短,播期安排倒挂达7-11 d, 制种难度较大.介绍了制种产量超过4.5 t/hm2并保障种子质量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两系杂交早稻株两优16及其亲本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并就其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株两优609是用温敏不育系株1S与早籼品系06EZ09配组的两系杂交早稻,具有熟期适中,产量高和稳产性好,分蘖力较强,抗稻瘟病和适应性广等特性。201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年通过江西省引种。本文介绍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两优42湖北大学和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品种。2007年通过湖北省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湖北省稻瘟病无病区或轻病区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17.
《湖北农业科学》2011,(13):2705
品种来源: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HD9802S"作母本,"R302"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品种。201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1001。  相似文献   

18.
株两优831是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根据几年来对该组合不同季节的制种技术探索和实践,表明采用秋季连晚制种有利于提高制种田全年的种植效益,降低种子生产成本,并介绍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9.
Z两优68是用不育系Z9s与D68配组育成的两系优质杂交早稻新组合,适宜于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地区作早稻栽培,2007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表现生育期适宜,丰产性较好,米质优,有香味,耐肥抗倒能力中等等特点。其栽培技术要点为播种期在3月底至4月初,秧龄30 d左右,保证基本苗150万~200万株/hm2,重施基肥,早施追肥。  相似文献   

20.
株两优706水稻由湖南隆平高科农平种业有限公司选育而成。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早稻种植。品种审定编号:湘审稻2006006。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两系杂交中熟早籼稻,在湖南省作双季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03天~107天。株高82.9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