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金枪鱼解冻方法及解冻品质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晶  周然  李念文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9):108-111
金枪鱼作为一种以生食为主要消费方式的鱼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其品质与解冻方式关系密切.详细介绍了金枪鱼的空气解冻、水解冻、电解冻、组合解冻等若干种解冻方法,以及解冻过程对金枪鱼品质评价的相关指标,包括汁液流失、K值、脂质和蛋白质的氧化、pH值、色泽、剪切力、微生物指标等,为我国金枪鱼解冻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提高冻藏鮰鱼片解冻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抗冻剂浸渍对-18℃,-30℃和-50℃ 3种冻藏温度的鮰鱼片解冻后的品质和蛋白质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抗冻剂降低了解冻鮰鱼片的pH值,减少解冻后水分流失,维持较低的K值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保持解冻鱼片较好的品质;降低TBARS值,缓解脂肪氧化;保持较高的盐溶蛋白含量和Ca2+-ATP 酶活性,减轻解冻鮰鱼片蛋白质冷冻变性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不同解冻方式对南美白对虾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美白对虾的解冻损失率、解冻时间、pH值、盐溶性蛋白含量、质构和色差为指标,研究了不同解冻方式(自然解冻、静水解冻、微波解冻和超声解冻)对南美白对虾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解冻方式影响南美白对虾的品质,(15±1)℃条件下的自然解冻对南美白对虾的解冻效果较好,但耗时较长;微波解冻时间较短,但检测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性大,对南美白对虾品质有显著的影响(P0.05)。综合产品品质、经济效益和工厂条件等因素分析,(15±1)℃静水解冻为目前南美白对虾较理想的解冻方式。  相似文献   

4.
纪春涛  汪之和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244-4246
[目的]为保证金枪鱼的鱼肉品质,建立其工业化生产、运输和储存条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温度、pH值和盐浓度对金枪鱼肌红蛋白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贮藏的金枪鱼的肌红蛋白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在25℃下,金枪鱼肌红蛋白的特征吸收峰明显。肌红蛋白的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当温度超过60℃时,肌红蛋白失去其特征吸收峰。在室温下,当pH值由5.8增至8.6时,肌红蛋白的特征吸收峰逐渐增强。肌红蛋白的稳定性在4%NaCl溶液中最好。在不同浓度NaCl的溶液中,肌红蛋白的保存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80℃条件下贮藏的金枪鱼肌红蛋白含量变化最小,在28 d内仅下降15.34%。[结论]冷藏温度越低,金枪鱼肌红蛋白的保存效果越佳。  相似文献   

5.
3种保鲜剂对金枪鱼冻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3种保鲜剂处理金枪鱼背肌的K值、TVB-N值、高铁肌红蛋白含量与色差,以比较壳聚糖、茶多酚以及山梨酸钾3种保鲜剂对金枪鱼鲜度的影响,并得出各自最佳的保鲜浓度.结果表明:山梨酸钾、壳聚糖、茶多酚均对金枪鱼背肉有保鲜作用,最佳保鲜浓度分别为7、15、6g/L.  相似文献   

6.
腌渍对延长水产品保质期和保持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腌渍后水产品的冷冻后解冻工艺需根据原料热物性变化进行探索。以黄鳍金枪鱼为研究对象,将鱼片在质量体积分数为0.00%(对照)、1.44%、2.88%、5.75%与11.50%的NaCl水溶液中腌渍2 h,测定其不同温度下的密度、比热容、热导率与介电特性,并分别进行冷藏解冻与射频解冻。结果表明:随着盐水中NaCl质量体积分数增大,鱼肉密度先减后增,比热容和热导率逐渐降低,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均逐渐升高;腌渍后金枪鱼的冷藏解冻与射频解冻的速率均随NaCl水平增加而降低,射频解冻速率远高于冷藏解冻;冷藏解冻的均匀性优于射频解冻,而射频解冻均匀性随NaCl水平升高有所改善。研究结果为腌渍金枪鱼的射频解冻工艺探索打下了基础,未来可进一步改善均匀性以提高解冻品质。  相似文献   

7.
市售鱼类及其加工品中组胺含量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志华  佐藤实 《现代农业科技》2009,(19):334-334,336
2006年3月对市售鲭鱼20尾、秋刀鱼30尾、金枪鱼6块等进行组胺含量分析,结果表明,20尾鲭鱼中有1尾组胺含量为20mg/kg;30尾秋刀鱼肉中有1尾组胺含量为16mg/kg,另一尾为10mg/kg;6块金枪鱼样品及其他鱼类样品未能检测到组胺。鲭鱼20尾中1尾检出酪胺23mg/kg,尸胺为36mg/kg,腐胺及亚精胺未检出;秋刀鱼30尾中2尾检出10mg/kg和15mg/kg的酪胺,1尾栓出52mg/kg腐胺,2尾检出35mg/kg和55mg/kg尸胺。  相似文献   

8.
反复冻融对鸡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反复冻融对鸡肉食用品质的影响,分别测定了冻融0(对照)、1、2、3次的鸡胸肉和鸡腿肉解冻损失、蒸煮损失、pH值和灰分含量。结果显示,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鸡胸肉和鸡腿肉的解冻损失和蒸煮损失均显著增加(P<0.05),冻融3次时,鸡胸肉和鸡腿肉的解冻损失分别达到了3.35%和2.52%,鸡胸肉和鸡腿肉的蒸煮损失分别达到36.49%和21.93%。除了鸡胸肉在冻融3次时的pH值显著下降外(P<0.05),鸡胸肉和鸡腿肉中的pH值和灰分含量随冻融次数的增加变化不显著(P>0.05)。表明反复冻融显著降低了鸡肉品质。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测定了杜洛克猪屠宰后10 h肌肉pH、糖原、乳酸和脂质氧化的变化,分析了不同储藏温度和时间对肌肉pH值、失水率、糖原、乳酸及脂质氧化的影响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宰后10 h杜洛克猪背最长肌pH值显著降低,乳酸含量显著升高,肌肉糖原和TBA值含量变化不显著。4℃冷藏条件下,储存时间对杜洛克猪肌肉pH、糖原、乳酸和TBA含量影响不显著,对滴水损失影响显著。-20℃冷冻条件下,储存时间对杜洛克猪肌肉pH影响极显著,对解冻失水率、糖原、乳酸和TBA值含量影响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宰后10 h TBA值与糖原呈显著负相关,与乳酸呈显著正相关,pH与乳酸极显著负相关;4℃冷藏条件下,TBA与滴水损失和乳酸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pH与滴水损失极显著正相关;滴水损失与乳酸显著正相关,其他相关性不显著。-20℃冷冻条件下,TBA与pH极显著负相关,与解冻失水率显著正相关,pH与解冻失水率极显著负相关,解冻失水率与乳酸呈显著负相关,其他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杜洛克猪屠宰后10 h肌肉pH、糖原、乳酸和脂质氧化的变化,不同储藏温度和时间对肌肉pH值、失水率、糖原、乳酸及脂质氧化的影响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宰后10 h杜洛克猪背最长肌pH值显著降低,乳酸含量显著升高,肌肉糖原和TBA值含量变化不显著。4℃冷藏条件下,储存时间对杜洛克猪肌肉pH、糖原、乳酸和TBA含量影响不显著,对滴水损失影响显著。-20℃冷冻条件下,储存时间对杜洛克猪肌肉pH影响极显著,对解冻失水率、糖原、乳酸和TBA值含量影响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宰后10 h TBA值与糖原呈显著负相关,与乳酸呈显著正相关,pH与乳酸极显著负相关;4℃冷藏条件下,TBA与滴水损失和乳酸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pH与滴水损失极显著正相关;滴水损失与乳酸显著正相关,其他相关性不显著。-20℃冷冻条件下,TBA与pH极显著负相关,与解冻失水率显著正相关,pH与解冻失水率极显著负相关,解冻失水率与乳酸呈显著负相关,其他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冷藏条件下鳙鱼阻抗特性与鲜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在冷藏(3℃)条件下鱼体阻抗特性及鱼片鲜度指标的变化。对鱼体相对阻抗变化率Q和鱼片鲜度指标(K值、w(TVB-N)、细菌总数及感官评分)进行测定,分析Q与K、w(TVB-N)、细菌总数和感官评分的相关性,建立其相关性模型。结果表明:鳙鱼鱼片在3℃贮藏至第12天感官评分为14,K值为74.1%;w(TVB-N)为16.1mg/100g;细菌总数1.30×105 CFU/g;鱼体Q降至12.7%,失去感官食用价值。Q与K、w(TVB-N)、细菌总数和感官评分的相关性系数r分别为0.993、0.971、0.977和0.981,达极显著水平,表明Q与各鲜度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在3℃贮藏条件下采用Q快速、无损伤地评估鳙鱼鱼片鲜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为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DFG菌株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采用不同化学物质处理方法结合琼脂打孔法研究不同培养基、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其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温度、蛋白酶、酸碱、紫外线照射和反复冻融等因素对其抑菌物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培养基培养的DFG菌株其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达2.4cm;发酵液经100℃处理30min,抑菌率仍达65%;对酸碱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经紫外线照射和反复冻融后性质稳定;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及蛋白酶K不敏感,可用有机溶剂对短短芽孢杆菌DFG菌株抑菌物质进行部分萃取。  相似文献   

13.
将赤鲈鱼分别在0、-5、-18℃贮藏,分析其肌肉组织失水率、新鲜度、质构性能的变化,以研究赤鲈在不同贮藏条件下鲜度和质构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贮藏,鱼肉失水率低,硬度、咀嚼性和弹性均能很好地保持,但保鲜期短,贮藏仅12d就已不可食用.在-18℃冷冻贮藏,微生物生长繁殖几乎被完全抑制,贮藏30 d后鲜度几乎与新鲜鱼相同,但冷冻贮藏的鱼解冻后汁液流失严重,鱼的质构性能下降较明显.赤鲈在-5℃微冻贮藏,与-18℃冷冻贮藏相比,解冻后失水率较小、质构特性保持较好,保鲜期较0℃冰鲜贮藏长,经18 d,TVB-N值仍符合国家水产品一级新鲜标准,贮藏27 d后鱼肉仍可食用.  相似文献   

14.
对大米新陈度检验的几种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主要针对大米陈化过程中的性质如pH值、脂肪酸含量等的改变对其新陈度进行鉴别.结果表明,酸度指示剂法Ⅰ是较为简便易行的大米新陈度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不同致死方法研究究死前不同生理状态对死后ATP及其相关物质的生化变化,并结合编、鲢、草鱼的部分K值测定结果,考察了鱼体在僵硬前期与全僵期的鲜度质量变化。测定结果表明:(1)活杀、挣扎死和半死的精,死后最初ATP和乳酸含量与达到全僵的时间直接相关,死前肌肉ATP和糖原消耗的有无和程度是决定其死后达到全僵时间长短与活杀效果大小的根本因素,因而对改进保鲜技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编死后达到全僵的时间与IMP达到最高值的时间一致,随后IMP缓慢下降,HxR及K值缓慢上升,达到解僵前的IMP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3)不同季节的镛、鲢和草鱼死后达到全僵时的K值均基本保持在20%以内的高鲜度范围,但达到解僵时的K值,仅在解僵时间短的夏季和春季可能保持在20%以内,对在解僵时间长的秋季和冬季,均超过20%,甚至接近40%.表明鲜度质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不同致死方法研究究死前不同生理状态对死后ATP及其相关物质的生化变化,并结合编、鲢、草鱼的部分K值测定结果,考察了鱼体在僵硬前期与全僵期的鲜度质量变化。测定结果表明:(1)活杀、挣扎死和半死的精,死后最初ATP和乳酸含量与达到全僵的时间直接相关,死前肌肉ATP和糖原消耗的有无和程度是决定其死后达到全僵时间长短与活杀效果大小的根本因素,因而对改进保鲜技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编死后达到全僵的时间与IMP达到最高值的时间一致,随后IMP缓慢下降,HxR及K值缓慢上升,达到解僵前的IMP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3)不同季节的镛、鲢和草鱼死后达到全僵时的K值均基本保持在20%以内的高鲜度范围,但达到解僵时的K值,仅在解僵时间短的夏季和春季可能保持在20%以内,对在解僵时间长的秋季和冬季,均超过20%,甚至接近40%.表明鲜度质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7.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生鲜猪肉pH检测及其品质安全判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近红外光谱检测生鲜猪肉贮藏于室温(约15℃)和冷藏温(约4℃)期间的pH,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适用于此2种贮藏温度的pH的近红外校正模型。对样品光谱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感官评价综合研究猪肉在贮藏期pH的变化,确定其在各个新鲜度下的分类阈值。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建立检测生鲜猪肉pH的定量模型,其决定系数R2达到0.92;将聚类分析应用到猪肉新鲜度的定性判别中,确定了生鲜猪肉经历的尸僵、成熟、自溶、腐败4个阶段其对应的pH。通过分析肉质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变化情况,确定不同新鲜度下pH的分类阈值。该方法准确、灵敏,可用于生鲜猪肉pH的定量检测及其品质安全的定性判别。  相似文献   

18.
气调包装结合紫外线预处理保鲜施氏鲟鱼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延长施氏鲟鱼片的保鲜期,以未经过紫外线照射预处理的鲟鱼片进行气调包装(MAP)保鲜作为对照组,研究鲟鱼片经紫外线预处理5、10和15 min后进行MAP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鲟鱼片经紫外线处理10 min可以杀灭其表面98%的原始细菌,再用50%CO2+10%O2+40%N2进行MAP,在1℃、(92±3)%相对湿度下贮藏,可抑制pH和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的增加,鲟鱼片的贮藏期达到28 d,与对照组相比延长了4-6 d,但贮藏后期紫外线处理组鲟鱼片的感官品质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9.
解冻方式对乌鳢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解冻方式(微波解冻、流水解冻、常温解冻和低温解冻)对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品质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解冻方式的解冻时间、解冻损失率、持水力、肌原纤维蛋白浓度、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和质构的变化情况,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及感官评价,确定对乌鳢品质影响最小的解冻方式。结果发现,微波解冻耗时最短,其次是流水解冻,但微波解冻后汁液损失率最大,持水力最弱;常温解冻后的各项指标的结果都比较差;低温解冻的汁液损失率最小,持水力最好,TVB-N值和TBA值最小;此外,低温解冻后鱼肉咀嚼性和硬度较好,感官评价最好,但是低温解冻耗时最长;而流水解冻后的鱼肉品质仅次于低温解冻,解冻时间约为低温解冻的1/3。综合实际生产情况和经济效益,流水解冻较适合作为乌鳢的工业化解冻方式。本研究可为乌鳢的原料处理与加工、高品质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