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高效开发利用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加工副产物,以水解度、氨基态氮含量和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指标,筛选了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5种蛋白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建立碱性蛋白酶最佳酶解工艺,并对最优工艺条件下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从氨基态氮含量和水解度的变化可知,碱性蛋白酶的酶解程度最高,其次为风味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酶解效果不佳;碱性蛋白酶酶解最佳参数条件为料液比(g∶mL)1∶4、pH 8.5、温度45℃、加酶量800 U/g、酶解时间3 h,在此条件下,水解度(DH)为35.74%;酶解产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效果,与十分之一用量的VC效果相当。研究表明,碱性蛋白酶是酶解魁蚶加工副产物获得较多小分子蛋白肽的良好用酶,本研究结果可为小肽型水产饲料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鸭骨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以鸭骨为原料,通过测定酶解产物的抗氧化能力及水解度,确定最适用酶为风味蛋白酶。研究底物浓度、风味蛋白酶用量、酶解温度、pH、酶解时间5个因素对鸭骨蛋白水解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鸭骨风味蛋白酶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2%,风味蛋白酶用量7 000 U·g~(-1),酶解温度45℃,pH值6.0,酶解时间5 h。在此条件下鸭骨蛋白的水解度为17.10%。  相似文献   

3.
《山西农业科学》2015,(7):892-896
以优质复合蛋白液为原料,采用复合蛋白酶进行水解,得到富含多肽的多肽液,研究酶种类、酶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等因素对多肽浓度的影响。试验以多肽质量浓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筛选出最佳蛋白酶和最优复配比例,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酶解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添加量1 000 U/g,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按2∶1复配时为复合酶解的最佳配比;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浓度为7 000 U/g,底物浓度为3%,温度为60℃,酶解时间为3 h;在该试验条件下,多肽浓度为17.43 mg/m L。  相似文献   

4.
以马鹿角蛋白为原料,以水解度为指标,利用酶解的方法制备马鹿角多肽。通过单因素试验,从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中选出酶解效果较好的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以pH、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加酶量4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单酶酶解最佳条件是pH 7.0、酶解时间4h、酶解温度55℃、加酶量6 500U/g;风味蛋白酶单酶酶解最佳条件是pH 7.0、酶解时间3h、酶解温度45℃、加酶量750U/g。依据酶解最佳条件,先加入复合蛋白酶再加入风味蛋白酶进行双酶解,可获得最佳的马鹿角蛋白双酶解结果,酶解度为53.77%。  相似文献   

5.
曹杏芝  陈珊珊  方俊 《现代农业科技》2009,(22):310-310,315
以猪血为底物,对米曲霉所产蛋白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提高米曲霉B60发酵猪血的性能,为其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用硫酸铵沉降法所得粗酶粉的中性蛋白酶酶活力高达166 857.13U/g,碱性蛋白酶酶活力为13 142.857U/g;该酶酶解猪血的最佳加酶量为0.4g,最佳酶解时间为8h,最适酶解温度为40℃,最适酶解pH值为10。  相似文献   

6.
酶解法从深海明太鱼内脏中提取鱼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深海明太鱼内脏为原料,应用酶解法从中提取鱼油,以鱼油提取率为指标,选择合适的蛋白酶。研究了液固比(W/F)、加酶量、温度、pH值和时间等5个因素对鱼油提取率的影响并以鱼油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优化试验设计,获得以中性蛋白酶酶解法提取鱼油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液固比(W/F)0.5∶1,酶添加量4 000U/g,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2h,酶解pH值为7.0。利用此工艺鱼油提取率为69.38%,理化指标符合SC/T 3502-2000的粗鱼油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以水解度和感官评定(滋味和气味)为指标,比较了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单一酶和复合酶对金华火腿下脚料的水解效果,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结果表明,采用中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按1∶1组合,加酶量3 000 U·g-1,固液比1∶3,pH值7.5,温度50℃的条件下水解3 h,可获得适度水解、风味较佳、无苦味的水解液。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木瓜蛋白酶酶解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脑蛋白质的最佳工艺,考察了酶解温度、酶用量、固液比、酶解时间、pH对海蜇脑蛋白酶解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酶用量3 000 U/g、pH 5、酶解温度45℃、固液比1∶4、酶解2 h为最优酶解参数组合,验证试验得到蛋白质平均水解度为50.11%,表明该优化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9.
以蛋白质水解度为考察指标,从木瓜蛋白酶、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筛选水解斑点叉尾鮰下脚料的适宜蛋白酶,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5种蛋白酶中复合蛋白酶的水解度最高;复合蛋白酶酶解斑点叉尾鮰下脚料的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55 ℃,时间4 h,pH 9.0,酶质量浓度2 500 U/g,料液比1∶3,在该条件下,蛋白质的水解度为53.26%。  相似文献   

10.
复合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分步水解鱼骨蛋白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鲢鱼骨蛋白为对象,在确定复合蛋白酶(protamex)适宜水解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复合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flavorzyme)分步水解白鲢鱼骨蛋白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的适宜反应温度为50℃,适宜反应pH值为6.5,最适加酶量为3 000 U/g。采用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分步水解鱼骨蛋白可以提高水解度和氮收率,最适水解条件是在料液比1∶4(W/V),起始pH 6.5,用1 500 U/g复合蛋白酶于50℃下水解2 h后,再用1 500 U/g风味蛋白酶继续水解2 h,其水解度和氮收率分别为28.75%和79.69%,比单独用复合蛋白酶或风味蛋白酶水解时,水解度分别提高11.07%和9.81%,氮收率分别提高5.17%和13.22%。  相似文献   

11.
采用酶法提取杏鲍菇有效成分,以氨基态氮含量和多糖得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酶解过程中的料液比和复合酶组成比例,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酶解温度、酶解pH以及酶的添加量对酶解杏鲍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最佳料液比为1∶20;第一步纤维素酶酶解杏鲍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48.5℃,酶解pH 5.50,酶的添加量0.102×103U.g-1;第二步复合酶酶解杏鲍菇的复合酶的质量组成比例为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3∶2,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57.5℃,酶解pH 6.75,酶的添加量4.08×103U.g-1.二步酶解最优条件下,酶解液中氨基酸总含量为5.82 g.L-1,多糖得率3.792%.  相似文献   

12.
[目的]开发高品质的海虾风味料。[方法]根据味料同源原理,以酶解度、感官评定为指标,对新鲜海虾头的酶解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酶解效果较好的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并进行复合酶解正交试验。[结果]虾头原料酶解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50℃,p H 5.5,时间8 h,加酶量0.2%,其中复合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的比例为1∶1。此条件下酶解液酶解度为26.77%,感官评定无苦味,虾风味浓。[结论]以该酶解液制备得到的鲜虾粉和深海虾酱味道鲜美,具有浓厚的天然虾香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乌贼内脏酶解多肽的制备和抗氧化活性。[方法]以乌贼内脏为原料,用胰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加酶量和pH对水解度和抗氧化性的影响;通过检测羟自由基清除率、DPPH清除率和还原力评价不同分子量水解物多肽的抗氧化性。[结果]当酶解温度为35℃,时间为5 h,加酶量为5 000 U/g,pH为7.5时,水解度最大;当酶解温度为40℃、时间为7 h、加酶量为4 500 U/g,pH为8.0时,水解物对羟自由基清除率最大。超滤后不同分子量多肽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3~5 kD3 kD以下5~10 kD;DPPH清除率:3~5 kD3 kD以下5~10 kD;还原力:3 kD以下3~5 kD5~10 kD。[结论]乌贼内脏酶解多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不同分子量多肽的活性不同。  相似文献   

14.
酶解法提取竹笋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州[目的]研究利用酶解法提取竹笋不溶性膳食纤维。[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竹笋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各因素对竹笋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影响程度依次为:α-淀粉酶〉酶解时间〉木瓜蛋白酶〉pH值〉料水比〉纤维素酶〉酶解温度;竹笋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条件的最佳组合为:料水比l:40,α-淀粉酶1600U/g底物,木瓜蛋白酶3000U/g底物,纤维素酶4000U/g底物,pH值5.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1.5h。[结论]筛选出了影响膳食纤维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到了竹笋膳食纤维酶解法的最佳条件,为进一步改良和优化膳食纤维的成分和生理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木聚糖酶降解玉米秸秆中的木聚糖,为玉米秸秆的生物降解提供参考。[方法]将玉米秸秆烘干、磨碎、过筛。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酶添加量、pH值、酶解时间及酶解温度对玉米秸秆木聚糖降解率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木聚糖降解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为:pH值>酶解温度>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为50℃时,木聚糖降解率最大。木聚糖酶添加量为65×104U/g,酶解时间为20 h及pH值为4.0时,秸秆木聚糖的降解率最大,分别为27.80%、27.00%、26.37%。[结论]木聚糖酶降解玉米秸秆中木聚糖的最适条件为:酶添加量65×104U/g、pH值4.0、酶解时间20 h、酶解温度50℃,该条件下玉米秸秆木聚糖的降解率为26.61%。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木瓜蛋白酶和风味酶构成的复合酶对鳕鱼皮蛋白进行水解,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复合酶水解的最佳条件为:木瓜蛋白酶和风味酶复合比为3:1,加酶量为40 000 U/g,水解温度45℃,料液比为1:2,水解pH为6.5,水解时间为4.5 h。最佳条件下鳕鱼皮蛋白水解度可达22.45%。  相似文献   

17.
曾帅  周德庆  刘楠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9):1564-1569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羊栖菜多酚的酶辅助提取工艺,以提高羊栖菜多酚提取量,为羊栖菜多酚的提取应用于实际生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新鲜羊栖菜为原料,用酶辅助提取法提取其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纤维素酶添加量、复合酶质量比(中性蛋白酶添加量∶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pH和酶解时间对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与传统的溶剂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各因素对羊栖菜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酶解pH>酶解温度>复合酶质量比>酶解时间,其中酶解pH和酶解温度对羊栖菜多酚提取量的影响显著(P<0.05);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pH 5.5、酶解时间45 min、复合酶质量比20∶1(复合酶添加量126 mg/g),在此条件下得到羊栖菜多酚提取量为9.26 mg/g,较溶剂提取法的多酚提取量(8.26 mg/g)有明显提高。【结论】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的酶辅助提取工艺能有效提高羊栖菜多酚提取量,优化的工艺参数可在实际生产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8.
超声辅助酶法回收南极磷虾壳中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南极磷虾壳的超声辅助酶解工艺,以最大程度地回收南极磷虾加工下脚料中的蛋白质。[方法]探究了不同种类蛋白酶、固液比、p H、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底物比以及辅助超声功率对蛋白回收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超声辅助酶解工艺参数。[结果]碱性蛋白酶水解蛋白能力最强;超声辅助碱性蛋白酶解最优工艺:自然p H下,控制固液比1∶10 g/m L,辅助超声功率150 W,加入碱性蛋白酶(5 000 U/g蛋白)后,50℃下酶解2.5 h,此时蛋白质回收率达87.42%。[结论]采用优化后的超声辅助酶解工艺可极大程度地回收南极磷虾加工下脚料中的蛋白质,促进磷虾资源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文蛤闭壳肌酶法水解蛋白液制备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加酶量(木瓜蛋白酶)、pH、温度为因素采取3因素3水平的设计方法对文蛤闭壳肌进行水解。[结果]以水解率为指标,得到各因素对文蛤闭壳肌酶法水解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加酶量﹥pH﹥温度。最佳水解工艺条件为加酶量8 000 U/g原料,pH 5.5,温度50℃,优化方案的水解率为32.4%。[结论]研究为文蛤闭壳肌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ellulase dosage, enzymolysis time, pH and enzymolysis temperature on procyanidin extraction rate by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with tartary buckwheat shell as an experimental material.Main process parameters were optimized to obtain a regression model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The results of varianc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regression model reflec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ckwheat shell procyanidin extraction rate with enzyme dosage, enzymolysis time, pH and enzymolysis temperature; and the optimal process parameters were enzyme dosage of 6.5 mg/g, enzymolysis time of 1.5 h, pH at 4.7 and enzymolysis temperature at 46 ℃. Three parallel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nder these process parameters. In practice, the highest procyanidin extraction rate was 6.78 g/100 g. The relative error between the predicted value of regression model and the actual value was 1.3%.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fitted the real situation bet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