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艾农 《今日农村》2005,(3):44-44
江苏省阜宁县吴滩镇通阳村68岁的蒋守惠,人称“菜王”。从1996年以来,他靠1.4亩(1亩=1/15公顷)承包田一年四季滚动种菜,年收入都达到了1万元以上,2002年纯收入达到1.5万元。他的“真经”主要有以下一些。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中山市一位老菜农,为自己种的蔬菜注册了商标。近日,笔者采访了该位老菜农,据他讲,申请商标主要是为了以后打响品牌,好让自己种的蔬菜远销到外地市场。该位农民今年已经年近花甲,虽然只上过小学,但村里人都非常尊重他,喜欢叫他“德叔”。德叔是远近闻名的种菜能手,曾经因为种菜获得过中山市的表彰。德叔居住在中山市沙溪镇象角村,土地气候都非常适合水生蔬菜的生产,种植通心菜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全村耕地共约有800亩(1亩=1/15公顷),其中就有600亩种植水生蔬菜。由于沙溪镇象角村种植的通心菜质量好,不仅中山,就连相连的珠海、佛…  相似文献   

3.
阿农 《今日农村》2005,(1):44-44
王艳是黑龙江省肇东市德昌乡的一位种菜能手。她种植的10亩(1亩=1/15公顷)菜地,1年下来能获纯收入两三万元。她的一套种菜致富经验归纳起来有“五招”,具体是:一看市场“脸色”。早在7年前,王艳的菜就种得比别人好,她一直变追市场为找市场。1996年,她开始搞大棚立体套种。  相似文献   

4.
在邢台县南石门镇东先贤村,一提起武朝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种的大葱,葱白长、品质好、产量最高,全村种菜户,有什么不懂的都去问他,成了东先贤村名副其实的蔬菜技术员。他种的大葱亩产高达6800千克,亩产值2040元,除留1亩口粮地外,其余的五亩地全部种成了大葱,仅大葱一项年收入10200元,前茬还可种植地膜芸豆,亩产1000千克左右,亩收入800元,年收入4000元,两项收入合计达14200元,成了东先贤村蔬菜种植致富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我叫于满,是河北省滦平县虎什哈镇营房村蔬菜种植户。从1995年起,我和妻子承包了村里5亩菜园,种上了各种蔬菜.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靠种菜使全家摆脱了贫困。同样是种菜,我总是比别人多卖钱,归纳起来,我的“种菜经”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农民致富之友》2005,(9):38-38
北京市延庆县下屯乡的朱铁柱种了三亩蔬菜。为了种好这三亩菜,他买了4立方米鸡粪,施足了化肥,农药,地膜等生产资料。种植的品种有:西红柿、圆白菜、绿菜花、白菜花、白萝卜、反季节大白菜等。他根据市场需要,调节种植时期,多施有机化肥,合理施用有机化肥,各种菜适时播种,适时管理。  相似文献   

7.
今年53岁的黄启强,是广西融安县乔板乡阳山村坳脚屯农民,两年前和妻子覃义珍一起到本县长安镇大坡村白马坡租下0.33公顷(5亩)地种植蔬菜。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老黄种菜与别人有所不同。这正是他近两年来种菜致富的"秘诀"。别人卖薯他卖苗黄启强种的红薯并不产薯块,而是专门掐摘红薯苗上市。"如果种红薯收获块根来卖,1亩地红薯1年下来收入只有3000元,而我是专门卖红薯苗,1亩地能卖出7.5吨薯苗,今年平均价格每500克1.8元,收入近3万元。"黄启强的薯苗种根一种下去就连续3年"免耕免种"。  相似文献   

8.
《当代农业》2010,(5):1-1
江苏省徐州市农民洪泉升多年种植蔬菜,近年来,常规菜效益下滑。为了提高种菜的经济效益,他利用送菜的机会到徐州市各家菜市场“转悠”,并跟菜贩和消费者交流,了解市场需求,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蔬菜种植结构,新种植了绿芦笋、茴香等新特蔬菜,亩收益达到万元以上。邻近菜农向他求取种菜效益经,他笑呵呵地说:“效益源自调研来。”  相似文献   

9.
自己种菜自己卖,自家产的蔬菜自家开店经营,这是辽宁省辽阳市章振波的绿色农业经营模式。他开的蔬菜店是省城沈阳市的第1家绿色蔬菜配送中心,他位于辽阳市的新特绿色蔬菜基地往辽宁省也足首屈一指,占地几万亩(1亩:1/15公顷),蔬菜品种不下百种,且郜是老百女牛能接受的大众品种。这种完全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私人农场经营方式的经营模式,是老章出国学回来的,他一门心思要走出与众小同的农业道路。  相似文献   

10.
《当代农业》2009,(7):23-23
袁寅年是浙江省余姚一位种菜大户,他搞大棚蔬菜种植已有7个年头,现有蔬菜种植面积10亩。凭着多年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经验,袁寅年认为农业要想获高效,必须把技术、市场两者紧密联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袁寅年是浙江省余姚一位种菜大户,他搞大棚蔬菜种植已有7个年头,现有蔬菜种植面积10亩。凭着多年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经验,袁寅年认为农业要想获高效,必须把技术、市场两者紧密联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老郭名叫郭红喜,在村里提起"小菜园"谁种得好,村民一定会夸他。农民家家种菜,但是1亩多的地,1年能种出万把元收入,不费点心思也是赚不来的。老郭住在黑龙江省嫩江县繁荣村新农村特色的小别墅里,院里有1亩多地,这就是老郭的小菜园,成为老郭施展才华的地方。这1亩多地,种上的蔬菜,不光自家用,还借着繁荣  相似文献   

13.
熊飞 《农村百事通》2007,(16):12-12
蔬菜大上市后.价格明显下滑.“缺时价高没菜卖.多了价低卖不动”.有不少农户抱怨如今种菜难赚钱。笔者从湖北省竹山县南门村程红荣的菜地经过时.和老程聊起种菜。他的一番话,让人颇受启发。  相似文献   

14.
乐平市坎上乡南岸余家村有位53岁的种菜老把式,他叫余明贵。2000年,他在自家的2.5亩菜地里获得2.46万元的纯收入,成为坎上乡乃至乐平市首屈一指的种菜能人。余明贵种菜有自己的五字经,那就是勤、新、紧、早、特。致富勤为径,老余种菜也不例外。他种菜有三勤,即手勤、脚勤、心勤。就拿他种乐平节节小南瓜来讲,他发现这种小南瓜植株底部几节无雄花,雌花不能正常授粉受精,从而影响产量。于是,他便在南瓜地里种了一些西葫,利用西葫雄花对南瓜雌花进行人工授粉,从而使该品种南瓜节节座瓜,产量提高了许多。另外,他还利…  相似文献   

15.
28岁的江西省永丰县潭城乡舍陂村农民卢光华,2002年建起菱镁大棚13座计4.5亩(1亩=1/15公顷),当年种植早辣椒、礼品西瓜、洋香瓜、樱桃番茄、春大白菜及秋延辣椒、小西瓜、巴西蘑菇、黄瓜等收入33万元。去年上半年又继续种植高效大棚蔬菜获收入212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种菜能手,永丰科技示范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2007,(12):18-18
天津市津南区辛庄镇上王庄村菜农蔡索苓是种菜专业户。前几年.他的3.6亩温室大棚里一年四季鲜菜不断.产量也不低.可就是效益上不去.辛辛苦苦一年纯收入不足2万元。今年春年后.蔡索苓冥思苦想悟出了一个道理: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菜农也要有包装意识。于是.蔡索苓将大棚里2亩成熟的芥兰、油麦菜、香葱等.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阜宁县吴滩镇通阳村68岁的蒋守惠,人称“菜王”。从1996年以来,他靠1.4亩(1亩=1/15公顷)承包田一年四季滚动种菜,年收入都达到了1万元以上,2002年纯收入达到1.5万元。他的“真经”主要有以下一些。 1.好种出好苗,良种产量高 1995年以前,他种菜也不“精”,采用老祖宗露地种植的方法,1年种豆菜类七八个品种,产量低,色泽差,口感不好,卖不出好价钱。1995年10月他通过参加县、镇农技校学习和听致富典型介绍,深感不换脑筋没法种菜致富,于是他订阅致富类报刊认真学习。1995年12月,他从报刊上得知中国农科院良种繁育组供种信息,便邮购回“…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平遥县岳壁乡3万亩精细蔬菜发展迅猛,3000名基干民兵种菜致富大显身手,蔬菜销售已打人全国各大市场,备受消费者青睐,其成功抢占各大市场的诀窍全在“绿色”二字上。  相似文献   

19.
安图县两江镇江南村张志国,1986年经矿务局林业处批准停薪留职后,携家带口来到两江镇的白河岗种地。十几年来,他承包的土地从少到多,现已达到直接经营13公顷耕地,委托经营60公顷地的规模。他坚持用先进机械武装农业,先后购买了铁牛-55型拖拉机1台、小四轮拖拉机1台、单体播种机4台、园盘耙、缺口耙、起垄机、中耕机、大豆脱粒机、玉十脱粒机、滚式扬场机各1台、家用汽车1辆,电动喷雾器1台,总价值达15万余元,用他自己的话说“现在迷上了机械种田,越干越起劲,越干越实惠”。张  相似文献   

20.
<正>叶长久是来自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尖山子乡银龙村的一位种植大户。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浪潮方兴未艾,他热情投入其中,从2003年参与土地流转,到现在已有1200亩的规模。用叶长久自己的话说:"越干越顺手了"。能干这么顺手,完全是因为他热爱这片土地。用坚持守住他热爱的土地叶长久从小生活在农村,18岁时就开始跟着父母一起种田。如今,他已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