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检查法是一种集约的异龄林的经营法。实施的目的是使异龄林能够永续作业,在经营中边采伐、边检查、边调整,使经的林分达到最优结构-单位面积上生产出木才最多,而病虫害发生最少,使林分达到合理的径级分布,逐渐导向理想的法正异龄林状态。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河北省油松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分布规律,以河北省油松调查数据为依据,对河北省不同地区、不同龄组的油松林面积、平均小班面积、蓄积量和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布规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河北省油松林总面积49.23万hm~2,平均小班面积2.646 0 hm~2,总蓄积量2 545.63万m~3,单位面积蓄积量51.71 m~3/hm~2,主要分布在河北省东北部和最西部。②油松林面积和蓄积量承德地区最大,衡水地区和沧州地区最小;平均小班面积邢台最大(4.055 9 hm~2),衡水最小(1.325 2 hm~2);单位面积蓄积量大小排序为:承德(60.15 m~3/hm~2)、张家口(52.26 m~3/hm~2)、邢台(52.13 m~3/hm~2)、唐山(51.97 m~3/hm~2)、保定(41.91 m~3/hm~2)、秦皇岛(37.33 m~3/hm~2)、石家庄(36.55 m~3/hm~2)、邯郸(35.73 m~3/hm~2)、廊坊(27.1 m~3/hm~2)、衡水(14.43 m~3/hm~2)、沧州(6.10 m~3/hm~2);③中龄林面积最多,过熟林面积最少;平均小班面积过熟林最大(3.376 hm~2),幼龄林最小(2.256 hm~2);蓄积量近熟林最大,过熟林最小;单位面积蓄积量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旨在为河北省油松适地适树造林及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异龄林混交林经营系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查法是一种集约的异龄林的经营法。它由Gurnaud 和Biolley发明,并由后者用于瑞士。正常的异龄林,不同径级林木都有,它们生活在林中不同的层次上,吸收不同波长的光谱,充分利用营养空间的肥力,产生较高的生产能力,还能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改善土壤结构,森林病虫不致大面积流行等。检查法的实施目的是使异龄林能够永续作业。在经营中,边采伐、边检查、边调整。采伐量主要由林分的蓄积生长控制。蓄积生长量定期测定,用以代替连年生长量,并据此研究确定经理期期间的择伐量。收获的同时,调节林分内的径级株数分布,不同径级的蓄积比重,针阔林木混交比例等,逐渐使经营的林分达到最优的结构—每公顷单位面积上生产出最多的木材。  相似文献   

4.
单层或复层林相的异龄林分,适于择伐主伐方式。从森林永续利用观点出发,择伐作业成败的标准应当是:在完成主伐任务的同时,使保留木仍保持异龄合理结构。这种基本结构是林分株数(空间)和径级(时间)的相关结构,是连续均匀的反抛物线分布,这是异龄林植物群落存在的基本形式。 目前,黑龙江省许多林场对天然异龄林的择伐方式极不一致,且又各不完善,尤其对择伐作业质量检验标准不统一。用林分结构分析法检验择伐作业质量较为可行。 一个可以永续择伐作业的异龄林分。应当至少包括由幼龄至老龄各龄组齐备的林木,以使择伐作业不间断,…  相似文献   

5.
中幼龄兴安落叶松过伐林垂直结构综合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中幼龄兴安落叶松过伐林的垂直结构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演替趋势和优化林分结构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内蒙古根河林业局潮查林场境内在20世纪80年代初主伐利用后形成的兴安落叶松过伐林为研究对象,利用10块标准地数据,采用树冠光竞争高度原理将兴安落叶松过伐林林分垂直层次划分为主林层、演替层和更新层,分析各层高度、径级分布、树种组成、蓄积量和水平格局特点[垂直结构各层次特点均基于a(截止系数)取值0.5,量化分析各林层的结果].[结果]1)主林层、演替层和更新层平均高度分别为11.2,6.8和2.8m,各层次高度间在0.0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2)随着林分垂直层次增高,其径级分布由反J型向左偏单峰型转变,最终呈无规则单峰型形状.主林层径级分布呈无规则的单峰型,峰值在8~16径级处,以12和14径级为多数;演替层径级分布呈左偏单峰型,峰值主要在8径级处;更新层径级分布呈反J型,峰值在2径级处.3)各层树种组成差异较大.主林层对整个林分树种组成起关键作用,二者组成成数非常接近,也直接影响更新层的树种组成;演替层树种组成揭示,未来林分演替趋势将出现落叶松成数增多、白桦成数逐渐增多和树种组成相对稳定3种可能性.4)随着林分层次增高,其蓄积量增大,主林层、演替层和更新层蓄积量占林分总蓄积量的平均比例分别达67.3%,28.6%和4.1%.5)各层分布格局主要呈聚集分布,与林分整体分布格局并非完全一致.随着林层的下降,其聚集系数逐渐增大,聚集化程度明显增加.6)各层次对林分结构与功能具有不同的作用.随林龄增长,更新层株数减少,向演替层转移,演替层分布径级变大,逐渐接近主林层径级分布.[结论]要通过优化结构、调控林分演替可持续地经营复层异龄林,须从林分各层人手控制各树种径级株数比例、合理高度,并持续地确保有更新层的存在.林分垂直结构是林分某个特定阶段的结构特征,随着林龄增长,在不同生长阶段垂直结构将会发生变化,如何动态表述林分垂直结构特征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在林分中,不同树种达到不同林层高度以及形成现有垂直层次结构时所需要的时间等方面也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依托中村林场"二类"2019年调查数据,参考欧洲林分分类标准,从海拔、坡向、林分组成、起源等方面对辽东栎林分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辽东栎林主要分布在1200~1400 m的范围内,在阳坡、阴坡、半阳坡分布较为均匀,为30%左右,半阳坡分布最少,为13.78%;现有的辽东栎林并不高大,其平均高度为7.6 m,平均胸径为14.4 cm,辽东栎林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在海拔梯度上呈现"两段式"分布特点;辽东栎林分的密度较大,平均为1298株/hm~2;辽东栎林分的平均蓄积量较小,为63.23 m~3/hm~2,但是各小班平均蓄积量相差偏大。  相似文献   

7.
选用福建将乐林场的十块栲属次生林的样地调查数据分析该地区栲属次生林的直径结构,为将乐林场栲类次生林的经营和结构调整提供依据。采用样地调查法获得12块样地的基本数据,将胸径分大、中、小三径级计算各径级比例及q值,用4种概率分布对各样地直径结构进行拟合,检验不同的拟合效果。小径级林木所占比例较大,占到了56.9%~88.1%,中径级和大径级的q值变化较大,Weibull分布拟合效果最好,γ分布次之,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拟合效果较差。该区栲属次生林的直径分布基本符合异龄林直径分布的特点,可以以q值为参考对大、中级林木进行进一步结构调整研究。  相似文献   

8.
根据典型林分结构的分析,结合海南霸王岭原始热带山地雨林林隙特征,以“近自然林业”理论为指导,提出海南霸王岭山地雨林理想结构的指标与标准(standards),包括林层结构、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林分基本蓄积量、材积按径阶分布、林分密度、株数按径阶分布、特类~三类商品材树种结构等7个指标和各指标的具体标准(standards),旨在为海南霸王岭山地雨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依据,为异龄林理想结构的研究提供实例。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是玉林市分布最广、面积和蓄积量最大的用材林树种。据1991年二类调查统计,全市现有马尾松林55022.1公顷,占全市有林面积的65.5%,蓄积量为134.7万m~3,占81.4%。由于过去马尾松经营比较粗放,形成了较大面积的稀疏低产林,全市约有2430.6公顷,占马尾松林面积的4.4%。如何改造这些稀疏低产林?玉林市的作法是: 1.调整林分结构,营造混交林。  相似文献   

10.
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对异龄林用平均年龄和龄组进行归类,会缩小不同林分之间的结构差异,并造成林分年龄的偏低估计。利用海南省热带天然林样地资料。在对异龄林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用占总株数20%的大径级林木来计算异龄林的平均直径、平均树高等林分特征因子,并根据平均直径大小按“径组”(或粗度级)将异龄林分为5级,基本与同龄林的5个龄组相对应。便于对森林资源的统计和汇总分析。提出的径组划分标准可为异龄林的调查和统计提供参考,也为开展这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天然林区小班森林资源数据的更新模型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为例,根据1997年森林经理调查的848块固定样地数据,与全林整体模型方法相结合,建立了适合于天然林区林业局(场)无人为干预小班森林资源数据更新的林分级生长模型组。该组模型包括林分密度指数,平均高,断面积,形高,郁闭度等林分测算因子的生长或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2.
德国异龄混交林恒续经营的经验和技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1993年9-10月中国森林资源监控和技术开发培育训团赴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和巴伐利亚州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学习和考察。本文根据各考察点林业局局长的口述和赠送资料进行了汇总、译编,着重介绍异龄混交林的经营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大兴安岭原始兴安落叶松林分直径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兴安落叶松林和白桦林木株数和蓄积按径阶分布的特点。分析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林分总体上表现出较明显的原始天然异龄林特点,直径分布结构符合原始天然林的自然生长规律,总体上呈波动的倒"J"字型曲线,这可能是由于该林分中林木的生物学特性和生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研究为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Different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from the field of spatial statistics, the index of cluster size (ICS) and quadrat methods such as the two-term and three-term local quadrat variance (TTLQV and 3TLQV) and the new local variance (NLV) were tested to find a simple spatial measure to classify mixed coniferous uneven-aged, even-aged and conversion stands in the central Black Forest area of Germany. Altogether six stands were analysed with regularly distributed sample plots of 0.25 ha (50×50 m), each subdivided into 25 quadrats of 10×10 m. In each of the quadrats,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for trees of the overstory (dbh>7 cm) was assessed and classified into three diameter classes. Height measurements were used to develop specific stand height curves for each stand and to calculate the standing volume per tree and per quadrat. The even-aged stands showed a regular distribution of the standing volume, while the conversion and uneven-aged stands were more clustered. This was detected using ICS, which proved to be a simple but very efficient measure for stand structure. The ICS also showed a highly random distribution of small and medium trees and a regular distribution of large trees of the overstory in the uneven-aged stand. Large and medium trees of one even-aged stand were also regularly distributed while conversion stands showed a regular, random or slightly clustered distribution of these trees. The more uneven the ages in the stands were, the larger were the phases detected by the NLV. The findings of the ICS were generally supported by the TTLQV and 3TLQV. The more uneven the ages in a stand were, the less clustered were the trees of different sizes of the understory. Clustering also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height of understory trees. The patterns detected in the investigated stands were related to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anagement regimes. Implic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nversions stands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5.
中国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简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 介绍了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内容、手段和技术, 变化信息采集方法与技术, 以及保留小班林分林木因子更新方法的演变, 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对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ulla)与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不同混交处理3a生林分生长调查结果表明:在相同密度1727株/hm2时,尾叶桉纯林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为9.27cm,14.50m,0.0514m3,尾叶桉与马占相思以1∶1.6比例混交,尾叶桉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为13.50cm,15.97m,0.1098m3,比纯林高45.6%,10.1%,113.6%;纯林和混交林林分每公顷蓄积分别为88.83m3和98.00m3,混交林比纯林高10.3%。尾叶桉与马占相思不同混交处理林木胸径、树高、材积生长及径高比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北京西山油松人工林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西山试验林场近自然经营试点区建立的11块中龄油松人工林样地为依据,对油松林分的结构特点、表达模型和树种多样性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林分平均密度为1069株/hm^2,平均胸径为13.7cm,平均高为8.6m,蓄积量为86.36m3/hm^2。应用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对数正态分布、Gamma分布和Beta分布拟合直径和树高结构,发现正态分布拟合直径分布和树高分布效果最好,也符合人工林的林分结构规律;油松人工林层次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较低,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355、0.726、0.160和0.372、0.651、0.266;幼苗更新各高度级均以构树和栾树为主,他们分别占总体更新树种的72.2%和10.2%。  相似文献   

18.
为了衡量和反映毛竹天然混交林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益,对不同林分组成的天然混交林的现存立竹生物量和立木蓄积量进行调查,并测算单位面积产量、产值。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组成的天然混交林经济效益均大于纯竹林,其产值比纯竹林增多18.6%~51.3%。其中,8竹1杉1阔混交林的立竹生物量最多,为99 388.4 kg/hm~2,比纯竹林增多24.1%;3竹5松2阔+杉混交林的立木蓄积量最多,达169.051 m~3/hm~2,为纯竹林的52.29倍;4竹4松1杉1阔混交林的单位面积产值最高,为39 219.2元/hm~2,比纯竹林增多51.3%。  相似文献   

19.
对福建省宁化县20年生的火炬松与马尾松混交试验林的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立地因子和相同经营措施条件下,火炬松与马尾松混交林的生长量与火炬松纯林、马尾松纯林的生长量间具有极显著差异。在不同混交方法中,以带状混交林的生长量最大,林分总蓄积量达166.023 m3.hm-2;块状混交林次之;株间混交林最小。在不同混交比例中,以火炬松∶马尾松=8∶2混交林和火炬松纯林的生长量较高,林分总蓄积量分别达164.277 m3.hm-2和161.217 m3.hm-2,马尾松纯林的生长量最小。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宁海县基岩海岸马尾松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省基岩海岸的马尾松林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马尾松林的胸径生长基本上呈正态分布,为稳定的群落结构。马尾松林分生产力较低,仅为4.67m3/hm2·a,局部林分生产力较高,同时不同地位指数级的林分生产力差异明显,林分平均高与平均优势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