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喜仔 《野生动物》1999,20(6):30-30
一天,朋友邀我去一家酒楼聚会。上菜时,服务小姐端来一盘油淋淋的菜肴,并报菜名,油炸麻辣麻雀——本酒楼的特色菜。一时,众人举箸争食,吃得口舌生津,满嘴油花,饕餮之中,啧啧声不断。我怅然瞠目,弃箸悄悄离席。朋友们都为我的举止莫名其妙。其实,  相似文献   

2.
街接,在语篇的构建中起着组织篇章结构的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衔接理论,以朱自清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为例,着重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衔接艺术,以便对衔接在文章语篇性构建中的作用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草原》2021,(3):F0002-F0002
出生于内蒙古。作家。中国作协社联部原副主任。出版《圣山下》《朝向流水》《塞上》《舞蹈的皱褶》《冻土的家园》等数十种散文集,获冰心散文奖、在场散文奖、三毛散文奖、《人民文学》年度奖、老舍散文奖、在场新锐散文奖、《散文选刊》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丰子恺散文奖,三次入选全国优秀散文排行榜。  相似文献   

4.
等待一只鹰     
每每仰望头顶上那片空荡荡的,寂寞而又缺乏生气与活力的,狭小的天空,我便会不由自主地怀想起远在十万大山深处的故乡,怀想起故乡那片蓝得纯粹、蓝得剔透,明朗而又鲜活的,翱翔着许多铁黑色大鸟的天空。我说的大鸟,其实就是山鹰。说它是大鸟,不是因为它们的体型巨大,而是因为它们在翱翔着,啸叫着的时候,总能让我产生一种发自肺腑的、充满着宿命意味的敬畏和恐惧。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散文作家之一,他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本文结合教材中的选文从构思独特、感情真挚、语言优美三个方面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探究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带给读者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6.
高彩梅 《草原》2010,(8):87-95
中国东、西部的区域位置划分早在《史记》中就写道"河以东强国六","故秦并吞三晋、燕、代,自河山以南者中国",这里的"河"即黄河,"山"即秦岭。如果说黄河与秦  相似文献   

7.
《草原》2021,(4):F0002-F0002
以自然为师,感知,学习,探寻生存的秘密和生命的真意。任林举,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力作家协会副主席。近年来主要从事散文、文学评论及纪实文学的创作。著有《玉米大地》《粮道》《松漠往事》《上帝的萬麻》《时间的形态》《此心此念》等。曾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六届冰心散文奖、第七届老舍散文奖、第二届丰子恺散文奖、首届三毛散文奖、2014年最佳华文散文奖等。  相似文献   

8.
陋岩 《警犬》2004,(5):48-49
天好蓝,草好绿,高大英俊的贝贝正在鲜嫩的草地上跑步。金色的阳光洒在贝贝乌黑发亮的皮毛上,释放着一种令我晕眩的光芒。我是一只正处在青春期的漂亮母狗,从几个月前在公园里见到贝贝,我就默默地爱上了它。  相似文献   

9.
这是世界上最壮丽的道路之一,景象荒凉动人,看不见一棵树,白云低垂在地平线上,偶尔有个头在山包边缘一晃,那是旱獭探出的脑袋。  相似文献   

10.
意境迁移在散文翻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格式塔意象和意境具有相似的美学成分,且二者都是由个体意象组成,这使得格式塔意象模型得以运用于意境传译。意境传递过程为:原文本中的意境一心理审美意境一目标文本中的意境。从意境模型中可得出结论:意境是检验个体意象翻译的标准。在不损害整体意境的前提下,个别意象的微观调整可使译文“最接近,最自然”。  相似文献   

11.
    
那些草闯入我的眼。草是在烈火之中涅槃过的,是在萧瑟的风里击筑吟唱过的,是在宋词的清韵中荡气回肠唱和过的。它冲破时光的门槛,跨越萧瑟的寒意,在料峭的风里蓬蓬勃勃地生长,一如纯粹的爱人,或者必需的精神食粮,你尽可以想象,在余威未尽的冬的僵硬的土地上,能够欢笑盈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透过对沈从文散文中的一些篇文的品读,对沈从文散文中的湘西风情作了具体而细微的赏析,并从中对传统文化中雅俗相融的意境作了探究。  相似文献   

13.
岳树明 《野生动物》2000,21(1):22-23
“愚公移山”的寓言神话故事,在中国民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当年,老愚公决心移走的太行、王屋二山,至今仍耸立在河南省济源市境内.济源五龙口风景区就地处太行山山脉的孔山东麓,距洛阳60公里,中间隔着黄河,从洛阳乘车大约一个小时便可到达.这里的孔山、沁水相映生辉,翠峰、绿树赏心悦目,那一座座峻峭的山峰,一道道飞溅的溪流,如同天然画廊,特别是到了金秋时节,霜天烂漫,层林染红,美不胜收.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游枋口悬泉偶题石上》这样赞道:“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常日听人言,今秋人吾手.孔山刀剑立,沁水  相似文献   

14.
薄雨清明     
清明之后的薄雨天气,水乡居民得了很好的理由不出门。屋瓦上,炊烟如一条游龙,惊动竹林内避雨的谷雀,以为起了雾,走了雨。我从街道走过,湿滑的石板拉着我的瘦影。影子浮在石上,有种人在江湖之感。瓦檐下的民家正在烹煮什么呢?祭祖的牲礼还在,此刻或有巧妇站在灶前,料理今晚的丰宴。清明之后,邀亲族聚坐,说说生的年岁或逝者的逸事。雨季不适合出游,雨丝湿了衣袖,  相似文献   

15.
趣话鸟鸣     
王金兴 《野生动物》2004,25(4):46-48
古人有“以鸟鸣春”的说法,燕子的呢喃总是与童年的记忆和春天的气息难舍难分。“入暮不惊挥尘客,巡檐如唤卷帘人”,在我的赣南老家,燕子与人类和谐相处,谁家的屋梁或檐下要是没有燕子来筑巢,孩子们总会很失落的。我家的厅堂里每年春天都会有好几窝燕子,它们轻盈的身影进出忙碌着,还一边不停地或吟或唱或说,百姓都说它们说的是“唔要你的盐,唔要你的米,借你屋里住一夜”,用我们家乡的方言念出来还真是那么回事。从那时起我相信鸟是有语言的,它们也会说话。  相似文献   

16.
李占新 《草原》2000,(1):25-25
  相似文献   

17.
18.
李力 《警犬》2004,(2):51-51
第一次听说协会是在水木的BBS上。那时.我家的第一只小咪(花咪)刚走不久,我整日都在思念他的情绪中度过。实在无法排遣心中的苦痛.就误打误撞地进了水木BBS的宠物版。那时,那里正在发起一阵关于帮助协会的讨论,我也没往心里去,后来看到可以领养小动物,我才仔仔细细地把讨论都看了一遍,原来,协会是专门收养和治疗那些被人遗弃的小动物的.我决定哪天有空就去看看.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说。是属于散文的年代。余秋雨利用其学者身份一路且行且写。在他的纵横想象中。一种新的散文体式——大文化散文也应运而生。然而,由他所开创的“大文化散文”也对其创作形成了制约而难以突围。  相似文献   

20.
期待春天     
当冬雪把秋天的最后一片枯叶掩埋,当大地银装素裹,天空飘满雪花,人们踏雪赏月时,我却在静静地,轻轻地,悄悄地期待着,渴望着春天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