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决超  杨囡君  方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453-17454
[目的]探讨食用菌对逆境的适应机制,为食用菌育种和生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3个不同温型的平菇菌株为研究材料,以25℃为对照,研究平菇子实体在35℃下高温胁迫处理0.5、1.0、1.5、2.0 d后子实体内游离脯氨酸积累的动态变化。[结果]高温使平菇子实体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且高温型菌株伏优一号积累的幅度大于广温型菌株平菇99和低温型菌株黑平王。[结论]高温胁迫下,平菇子实体内游离脯氨酸的积累是其应对高温伤害的一种保护反应,是提高其抗高温胁迫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2.
一株高温放线菌及其在纸污泥堆肥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放线菌是堆肥过程中微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在好氧堆肥的升温期对有机物的分解发挥重要的作用.在造纸污泥堆肥过程的高温期分离到一株高温放线菌AO-Ⅲ,其形态和主要生理生化特征与高温放线菌属的典型种相似,但该菌株能耐受80℃以上的高温.菌株AO-Ⅲ16S rDNA序列经校对、拼接后与GenBank数据库中相关种的序列进行比对,并通过MEGA 3构建进化树进行分析,该菌株与甘蔗兰希氏菌(曾用名:普通高温放线菌,登录号:AY114169.1)高度同源,同源率为99.9%,因此,菌株AO-Ⅲ鉴定为甘蔗兰希氏菌(Laceyella sacchari).以该菌株为外源微生物添加到造纸污泥与味精废液的混合物中进行堆肥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温好气性堆肥发酵过程中达到高温阶段(80℃以上)的时间由原来的3 d缩短为1 d,高温好气性发酵周期由20 d缩短至10 d,水份由55%降至40%以下.该菌株能够维持较长的高温期时间及缩短堆肥发酵周期.  相似文献   

3.

高温放线菌是堆肥过程中微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在好氧堆肥的升温期对有机物的分解发挥重要的作用。在造纸污泥堆肥过程的高温期分离到一株高温放线菌AO-Ⅲ,其形态和主要生理生化特征与高温放线菌属的典型种相似,但该菌株能耐受80 ℃以上的高温。菌株AO-Ⅲ16S rDNA序列经校对、拼接后与GenBank数据库中相关种的序列进行比对,并通过MEGA 3构建进化树进行分析,该菌株与甘蔗兰希氏菌 (曾用名:普通高温放线菌,登录号:AY114169.1)高度同源,同源率为99.9%,因此,菌株AO-Ⅲ鉴定为甘蔗兰希氏菌(Laceyella sacchari)。以该菌株为外源微生物添加到造纸污泥与味精废液的混合物中进行堆肥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温好气性堆肥发酵过程中达到高温阶段(80 ℃以上)的时间由原来的3 d缩短为1 d,高温好气性发酵周期由20 d缩短至10 d,水份由55%降至40%以下。该菌株能够维持较长的高温期时间及缩短堆肥发酵周期。

  相似文献   

4.
高温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堆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畜禽粪便堆肥发酵启动难、木质纤维素降解不充分等问题,筛选能在高温(50~70℃)堆肥中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高温降解菌株,并评估其在牛粪-秸秆堆肥应用效果.从高温时期堆肥样品中筛选能在50、60和70℃高温下生长、产酶的高温降解菌株.通过水解圈、秸秆崩解、纤维素酶活测试试验,筛选出BS40-4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测序法,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株的堆肥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接种BS40-4菌株的处理具有发酵启动快、升温迅速、高温持续时间长、木质纤维素降解充分等优势,可有效提高堆肥发酵效率.  相似文献   

5.
1株高温异养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和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高温堆肥中分离出1株高温异养硝化细菌。菌株经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无荚膜,有芽孢的杆菌。根据形态、生理特征将该菌株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经研究发现该菌株以乙酰胺为唯一碳源和氮源时,能通过氨化和硝化作用产生亚硝酸。  相似文献   

6.
高温平菇主要在夏季栽培,为了获得高质量的菌株,对13个高温平菇菌株的茵丝最适生长温度、农艺性状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1个茵株的最适生长温度是30℃,茵丝生长速度为0.36~1.07 cm/天,Pnl达到最大值1.07 cm/天.生物学效率为82.6%~117.4%,其中7个菌株的生物学效率在100%以上.通过比较试验,Pnl是具有在高温下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生育期短、生物学效率高和菇形好的优良菌株,适合在福建省东南热带地区推广的菌株.  相似文献   

7.
为低温刺激不同温型香菇发酵液菌株酶活性变化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选择高温型香菇发酵液菌株XN01和低温型香菇发酵液菌株2091,经10℃、15℃、20℃和25℃不同低温刺激培养,分析其发酵液菌株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高温型香菇发酵液菌株XN01和低温型香菇发酵液菌株2091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均以10℃最低,分别为59.3%和67.7%、48.3%和45.2%、83.2%和74.2%;25℃最高,分别为100%和93.0%、100%和94.6%、100%和96.1%;其中,处理温度≤20℃时,低温型香菇发酵液菌株2091多酚氧化酶活性一直高于高温型香菇发酵液菌株XN01,2个香菇发酵液菌株过氧化氢酶活性除15℃时相近外,其余温度下低温型香菇发酵液菌株2091过氧化氢酶活性一直高于高温型香菇发酵液菌株XN01;相同温度刺激下,高温型香菇发酵液菌株XN01纤维素酶活性均高于低温型香菇发酵液菌株2091。  相似文献   

8.
为分离得到高温高效降解菌株,促进作物秸秆快速腐解还田,解决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培肥土壤和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从水稻秸秆中筛选分离出1株高温菌,具有降解农作物秸秆的能力。该菌株经鉴定为嗜热踝节菌,其最佳降解条件为:发酵时间15 d,发酵温度为55℃,高温菌株用量2 m L。在上述条件下,纤维素含量由初始的33.13%下降到25.92%,木质素含量从最初的12.65%下降到8.57%。  相似文献   

9.
利用API20E细菌鉴定系统对筛选获得的抗汞菌株PII进行鉴定,并采用高温-SDS对所获抗汞菌株PII进行质粒消除,研究其对PII菌株的去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汞菌株PII生化谱为2227004,经API20E生化项分析鉴定系统查询,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抗汞菌株PII含有质粒,其质粒片段在4 kb~5 kb左右,利用高温-SDS法质粒消除率达到62.5%。质粒消除试验表明,抗汞菌株PII的汞去除能力与质粒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适宜广西利用纯木薯废弃物栽培的高温平菇优良菌株,对22个高温平菇菌株在PDA及纯木薯废弃物培养基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生物学效率及农艺商品性状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白菇菌株P12(灰平39)、P15(夏灰1号)、P9(茶39)、P5(平菇558)和黑菇菌株P3(夏丰1号)、P6(基因2005)、P8(高温HXZ7)、P4(平菇P54)较适宜广西地区利用纯木薯废弃物为基质进行栽培,除引进菌株P12(灰平39)和P15(夏灰1号)需进一步试种外,其他菌株均已在广西各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揭示高温对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不同温度下球孢白僵菌菌株分生孢子的耐热性测定。采用37、38、39、40℃温度针对不同的菌株,分别处理1、2、3、4、5 h,测定分生孢子的萌发率,研究其耐热性。结果表明:37℃高温处理时,随处理时间变化,各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率无明显差异,处于65%~98%之间;而在38℃、39℃、40℃处理,随着处理时间的变化,各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率变化明显,尤以39℃和40℃更为明显,最低仅为4%。CYT5和CYT10菌株39℃和40℃处理1 h,分生孢子萌发率为86%~90%,表明该菌株分生孢子对高温具有强的耐受性。总之,高温对球孢白僵菌的分生孢子的萌发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平菇菌株兼备高、中、低三种温型,所以严格来说,平菇并不存在反季节栽培问题。但现实问题是:中广温型灰色菌株和低温型灰黑色菌株菇品朵型较大、盖厚肉肥,受市场青睐;而高温菌株虽然选育的是灰色或灰白,但朵型多呈零散状态,且30℃以上的高温条件会使其菌盖色泽变浅,甚至成为白色,与前两种相比无商品优势,加之夏季杂菌基数高、虫害猖獗,故栽培效益较低。鉴于此,在高温季节,既可栽培高温菌株,亦可采取措施栽培中广温型菌株,以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3.
高温平菇,历来是以白色为主调的,即使有深色菌株,也大多表现为带有土色、褐色等,难以被消费者接受,经选育驯化,目前山东省农科院土肥所推出了“高温灰和高温黑”两个新菌株。高温灰:菌丝在6~37℃条件下均可生长,但以28℃表现最好;出菇温度范围在10~36℃间,随着温度的降低,菌盖色泽逐渐加深,最终成为灰黑色,达到或超过28℃以后,菌盖逐渐变浅为灰色、灰白色;菌柄较细、较短,菌株表现抗杂抗病性能好,几乎不侵染黄菇病等病害;一般棉籽壳栽培生物学效率在100%~220%之间,为夏季栽培首选种。“高温黑:菌丝生长与子实体生长温度等性状,与高温灰”…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宜桂南地区栽培的高温秀珍菇品种,从各地引进的13个高温秀珍菇菌株与当前桂南地区推广栽培的4个菌株进行比较试验,对比分析各菌株的菌丝的生长情况、栽培农艺性状、生物学效率等,以及测定不同菌株间的拮抗反应、抗青霉反应。结果筛选出HX13、HX14、HX10、HX8、HX9等5个优良的新菌株适合在桂南地区推广,淘汰HX3和HX1这2个表现差的当地菌株。  相似文献   

15.
高温秸秆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纤维素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筛选能在高温(55~75℃)好氧堆肥中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并评估其降解秸秆的能力与产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从高温期堆肥中采样,以水稻秸秆粉为唯一碳源,通过55、65℃和75℃连续高温传代驯化并分离筛选耐高温菌,结合水解圈和水稻秸秆崩解试验筛选不同高温下高效降解秸秆的目标菌株,采用16S rRNA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目标菌株分类地位,通过分析目标菌株纤维素降解相关酶在50~90℃之间的热稳定性,解析其高温适应性机制,评价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潜力。高温驯化分离得到13株耐高温降解菌,其中B-5、B-6、B-7和B-11的纤维素和秸秆降解能力较强,而只有B-7和B-11在55~65℃和75℃具有高效降解水稻秸秆的能力,将其认定为目标菌株。系统发育分析表明B-7和B-11菌株与芽孢杆菌科高度相似,分别命名为短小芽孢杆菌B-7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11。酶活热稳定性分析发现B-7和B-11各纤维素酶活性在50~90℃之间先升高后降低,其最适温度范围不同,分别为55~65℃和70~80℃,其中B-11在85℃时的相对酶活仍高于60%。研究表明,菌株B-7和B-11是耐高温高效秸秆降解菌,其具有不同高温偏好性,纤维素酶热稳定性强,在秸秆高温好氧堆肥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选育适合高温期生产的食用菌品种,对采自雷州半岛高温期发生的野生蘑菇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得到菌株YYY。通过对野生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和分离菌株YYY的ITS序列分析,鉴定该野生蘑菇为热带小奥德蘑或淡褐奥德蘑[Oudemansiella canarii(Jungh.)]。通过菌种的制备及培养,在28~34℃条件下成功栽培出菌株YYY的子实体,其前二潮菇的生物学效率为76.8%。  相似文献   

17.
高温乳糖酶产生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产高温乳糖酶的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niger)D2-26作为出发菌株,经1次紫外线和3次γ射线诱变后,获得1株产高温乳糖酶的黑曲霉突变株UCo-3,其菌落形态较出发菌株略有差异,菌落呈圆形年轮状,菌落背面只在接种处有明显的皱褶。该突变株产生的高温乳糖酶活力达16 27U mL。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宜广西本地原料栽培的高温平菇优良菌株,对18个高温平菇菌株在母种、原种及木薯秆(屑)、桑枝屑、桉树皮培养基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生物学效率及农艺商品性状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较适宜广西地区利用木薯秆(屑)、桑枝屑、桉树皮为基质栽培的白菇菌株是P7、P8、P10、P12、P13、P16,黑菇菌株是P1、P3。  相似文献   

19.
堆肥中高温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堆肥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离得到高温高效降解菌,促进堆肥腐熟、提高堆肥品质,采用稀释平板法和水解试验初筛以及酶活性复筛的方法,从好氧堆肥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可同时高效降解纤维素、蛋白质和淀粉的高温细菌HN-5,其纤维素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和α-淀粉酶活性分别为7.308、13.296和76.136U/mL。通过对菌株的形态特征观察、部分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DNA基因鉴定,初步确定其为Geobacillus属的菌株。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60℃;最适生长pH为6.0;在NaCl质量浓度为10mg/mL、装液量为10%(体积分数)时,菌株生长量最大。将HN-5接种至鸡粪+锯末堆肥中进行堆肥效果验证,结果表明接种HN-5可以有效地促进堆肥升温,延长高温期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20.
质粒消除是鉴定质粒和获得无质粒菌株的重要方法,是乳酸菌进行遗传学改造所需的一项重要技术。试验采用高温和消除剂结合的方法,对乳酸乳球菌镉抗性菌株进行质粒消除,探讨温度、消除剂吖啶橙的用量和作用时间对乳酸乳球菌镉抗性质粒消除的影响。结果表明,39℃高温可以质粒消除,而37和41℃均无此效果;独自吖叮橙作用未获得质粒消除菌株;39℃高温-吖啶橙同时作用比高温-吖啶橙交替作用消除率高,而39℃高温-20μg·mL-1吖啶橙共同作用12d,消除率可达98%。根据消除结果,以疑似功能性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预期片段,进一步证实了其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