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Fyzs12发酵粗提液的杀线虫活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yzs12是一种具有杀根结线虫活性的镰孢霉(Fusarium sp.)菌株,该菌的发酵粗提液12h内对爪哇根结线虫(Meloidogyne javanica)二龄幼虫的致死率达87%,并能使线虫的体腔内含物发生消解,同时产生液泡;对爪哇根结线虫卵的孵化有抑制作用。将发酵粗提液稀释到60%时,仍具有原液的杀线虫效果;经过121℃处理25min后,杀线虫效果仍与原液相当,热稳定性好。初步表明该菌有良好的杀线虫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22种植物甲醇提取液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寻找新型植物源杀线虫活性物质,测定了22种植物甲醇提取液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毒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紫茎泽兰、蕺菜、草麻黄、马钱、半夏、艾蒿、小米椒、大蒜等8种植物在48 h内对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在50%以上,具有较强的杀线虫活性;蕺菜对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在24 h4、8 h内均达到100%,具有极强的杀线虫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海洋中分离并筛选具有杀松材线虫活性的细菌。[方法]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采自青岛近海海域的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采用浸渍法测定菌株的杀线虫活性,并对筛选菌株的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进行测定,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产生杀线虫活性物质的最适培养条件。[结果]共分离到36株海洋细菌,根据杀线虫活性筛选出1株具有高杀线虫活性的细菌HT-11。该菌株分离自牡蛎,其培养滤液处理松材线虫24 h的校正死亡率高达92.41%。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将菌株HT-11鉴定为考克氏菌属(Kocuria)。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在营养肉汤(NB)培养基中产生杀线虫活性物质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海水浓度100%,初始p H 7.0,培养温度25℃,培养时间3 d。[结论]该研究可为海洋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及其杀松材线虫天然活性物质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找到更多防治水稻潜根线虫的植物源农药,测定了6种植物的2%丙酮提取液稀释5倍、10倍、20倍对水稻潜根线虫的抑杀活性.结果表明,洋葱、夹竹桃(花)提取液的杀线虫活性较好,细辛、夹竹桃(叶)、烟草提取液的杀线虫活性次之,杀线虫活性最弱的是苦参和泽泻.随着处理浓度的下降,大多数植物提取液的杀线虫活性都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5.
为找到更多防治水稻潜根线虫的植物源农药,选用6种植物提取液研究其对水稻潜根线虫的抑杀活性。结果表明,细辛、夹竹桃(花)、洋葱的杀线虫活性较强;夹竹桃(叶)、烟叶的杀线虫活性次之,杀线虫活性较弱的是苦参和泽泻。  相似文献   

6.
不同植物提取液的杀线虫活性评价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通过测定比较不同植物水提取液对南方根结 2龄线虫的生物活性及毒力、以及不同提取溶剂和光照处理条件下植物提取液的杀线虫活性 ,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种类、部位的提取液 ,其杀线虫活性存在明显差异 ,雷公藤、烟草、细辛、夹竹桃、鸡矢藤、蓖麻、万寿菊和马缨丹叶的水提取液对线虫的杀虫效果 (2 4h)分别为10 0 %、10 0 %、10 0 %、90 .0 %、87.1%、84 .3%、77.3%和 32 .4 % ,万寿菊花、叶、茎水提取液杀线虫效果分别为10 0 %、77.3%和 4 8.2 % ;烟草、雷公藤、夹竹桃、细辛叶的水提取液对 2龄线虫的致死中浓度 (LC50 )分别为830 .5mg/L、1770 .8mg/L、1336 .4mg/L、10 2 0 .4mg/L ;不同溶剂提取的植物提取液的杀线虫活性也存在差异 ;万寿菊、蓖麻和马缨丹叶的水提取液经太阳光照射 6h后 ,其杀线虫活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7.
植物抽提物对几种植物病原线虫的杀线活性筛选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测定了中国湖北、陕西及广东省的10科14种植物抽提物对几种植物病原线虫的杀线活性,结果表明:对松材线虫,毛鱼藤(Derris elliptica)根有极强杀线活性,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茎叶、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叶、狼牙刺(Sophora viciifolia)种子、紫斑牡丹(Paeonia suffrutccosa)茎有强杀线活性,神农香菊(Dendranthemaindicum)全株有中等杀线活性,斥叶乌头(Aconitum hemsleyanum)全株、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uyi)叶,东方荚果蕨(Matteuccia orientalis)茎叶、大叶醉鱼草(Buddleja davidii)叶均无杀线活性;对花生根结线虫及水稻潜根线虫,三尖杉茎叶、狼牙刺种子、紫斑牡丹茎有极强杀线活性,神农香菊全株有中等杀线活性;大血藤(Sargentodoxus argotae-nia)茎、巴东木莲(Manglietia patungensis)叶、土麦冬(Liriope spicata)全株及鹅掌揪(Liriodendron chinese)叶对松材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均无杀线活性。  相似文献   

8.
粗皮侧耳粗毒素的提取及杀线虫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粗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菌物能产生杀线虫毒素.用乙酸乙酯从该菌丝麦粒培养物中提取的粗毒素具有杀线虫活性,稀释10倍,击倒95%的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仅需4.5h.该菌产生的毒素可溶于水及各种有机溶剂, 对热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对线虫的活性具有一定的广谱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具有杀根结线虫活性的植物资源统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了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植物源杀根结线虫活性药剂研究领域已经进行过活性筛选的60多种植物资源,其中,具有显著杀根结线虫活性的植物共21科29种 以南方根结线虫为活性受体的有13科18种植物 以爪哇根结线虫为活性受体的有7科8种 以花生根结线虫为活性受体的有3科4种。展望了杀根结线虫活性植物资源筛选工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试验主要研究蓖麻粕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控制作用,为寻找新型植物源杀线虫活性物质提供基础。试验采用不同蓖麻粕剂量防治保护地番茄根结线虫病,观察线虫和番茄幼苗对蓖麻粕的反应。试验结果表明,亩施1 300 kg、3 900 kg蓖麻粕均能有效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该剂量对番茄安全,建议根据根结线虫病发生严重程度和经济条件选用适当的用量。同时应当对蓖麻粕的杀线虫活性成分粗提、杀线虫谱和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规模化、商品化利用植物源杀线虫活性物质防治根结线虫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董昆明  周晓见  靳翠丽  封克  缪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128-18130,18134
[目的]研究广玉兰叶片化感物质的抑藻活性和种类。[方法]在活性测试的基础上利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GC-MS等方法,结合抑藻试验对广玉兰叶片提取物进行了铜绿微囊藻抑制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结果]广玉兰叶片浸取物在浓度8g/L的条件下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果最高可达97.4%;其正丁醇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抑藻活性物质,能够对铜绿微囊藻起到很好的抑制效果;这些具有抑藻活性的物质主要为小分子的醇类、酮类和酯类。[结论]为新型藻类抑制剂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广玉兰叶片化感物质的抑藻活性及GC-MS分析(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广玉兰叶片化感物质的抑藻活性和种类。[方法]在活性测试的基础上利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GC-MS等方法,结合抑藻试验对广玉兰叶片提取物进行了铜绿微囊藻抑制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结果]广玉兰叶片浸取物在浓度8g/L的条件下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果最高可达97.4%;其正丁醇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抑藻活性物质,能够对铜绿微囊藻起到很好的抑制效果;这些具有抑藻活性的物质主要为小分子的醇类、酮类和酯类。[结论]为新型藻类抑制剂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11种微藻提取物对3种植物病原菌抗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纸片法对11种微藻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娇柔塔胞藻的粗脂和经过硅胶柱层析后的粗脂的各分离组分进行了抗3种植物病原菌的试验。结果表明,甘薯薯瘟病原细菌对微藻提取物最为敏感,娇柔塔胞藻的乙醚提取物对稻瘟病菌的抗菌活性最强,娇柔塔胞藻的粗脂对3种植物病原菌都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在娇柔塔胞藻粗脂的各分离组分中,苯洗脱组分对稻瘟病菌的抗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4.
黏细菌的筛选及其抗菌活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黏细菌中筛选生物活性物质,以兔粪、腐木为原料,采用选择培养基、加热、冷冻等方法分离到3株黏细菌;重点研究了1号菌,发现1号菌胞外物、胞内物均具有抗菌活性,且抗菌谱不同,其中胞外物对G+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胞内物对部分G+细菌及G-细菌有抑菌作用,两者对真菌均无抑菌作用。将1号菌胞外物进行薄层层析和硅胶柱层析,得到了抑制放线菌生长的单一组分。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G+)为供试菌,对乌桕(Sapium sebiferum)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乌桕叶不同溶剂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有很大区别,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乌桕叶乙醇提取物之乙酸乙酯可溶部抑菌活性最强,乙酸乙酯可溶部经柱层析分离,所得流分皆无明显抑菌活性,各成分间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探求澳大利亚厚皮海绵Craniella australiensis在海洋药物研制中的作用,采用硅胶柱层析及Sephadex LH-20凝胶过滤层析等技术,从澳大利亚厚皮海绵乙酸乙酯层浸膏中分离纯化出两种化合物,并通过波谱数据与文献对照的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采用CCK-8法对2个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从澳大利亚厚皮海绵分离得到的2个化合物分别为Aldisin和2-Bromoaldisin;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试验显示,化合物Aldisin和2-Bromoaldisin对人克隆结肠腺癌细胞(Caco-2)、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人肝癌细胞(7721)、人胶质瘤细胞(U251)和人肾癌细胞(A498)均具有抑制活性的作用,其中化合物Aldisin处理7721细胞的IC50为(67.56±3.06)μg/m L,抑制作用显著。研究表明,两种化合物属于天然产物,可作为潜在的抗肿瘤药物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李雪莹  武永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477-8479
[目的]测定中压色谱快速法制备的红花中红花黄色素的含量。[方法]采用水提取和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得到粗提物,以此粗提物直接进行中压制备色谱分离,经2步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红花黄色素,然后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花黄色素的含量。[结果]5个主要色谱峰中峰面积最大的是HSYA,而保留时间分别为30.930(1号峰)、32.803(2号峰)、36.981(3号峰)和40.316 min(4号峰)的4个色谱峰紫外最大吸收都在240和403 nm左右,紫外光谱图与HSYA一致,根据文献推测为红花黄色素类成分;经测定红花黄色素含量为75.14%。[结论]首次采用中压色谱从红花大孔树脂粗提物中分离红花黄色素,该方法省时、简便、高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董昆明  陈亮  周晓见  靳翠丽  缪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72-19175
[目的]对1株抑烟草青枯病生防菌进行筛选、鉴定和活性物质研究。[方法]采用系列稀释法和平板涂布法从黔江烟区土壤中分离得到菌株,并通过薄层层析、硅胶柱层析、HPLC等手段对其活性物质进行研究。[结果]分离得到1株编号为5B18的菌株,其对烟草青枯病病原菌(Ralstonia Solancearum)有强烈拮抗作用。全细胞脂肪酸及16SrDNA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对该菌提取物分析表明,该提取物为13种不同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结论]该研究为从微生物角度防治烟草青枯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庆华  李超  何邦令  宋勇  聂化东  赵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256-6257,6298
[目的]阐明球毛壳中抗真菌物质对树皮腐烂病菌的抑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发酵液萃取、薄层层析分离和抑菌活性测定等方法,研究毛白杨内生真菌球毛壳ND35产生的抗真菌物质对树皮腐烂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球毛壳ND35的抗真菌物质粗提物对杨树和苹果树腐烂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2种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是66.4%和72.6%。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是92.2%和80.4%。薄层层析分离和活性测定结果证明,抗真菌物质2号组分在对树皮腐烂病菌的抑菌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结论]球毛壳中抗真菌物质对于树皮腐烂病有生物防治潜力。  相似文献   

20.
旨在研究土壤真菌NO6发酵液中对杂草野燕麦具有抑制作用的次生代谢产物。从坎布拉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菌株,利用培养皿分析法测定其次级代谢产物除草活性,利用菌落形态和ITS序列对除草活性最高的菌株进行鉴定,进而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TLC和半制备HPLC方法对其代谢产物中的除草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共分离获得9株微生物菌株,其中菌株NO6对野燕麦的除草活性最高,将其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层析和半制备HPLC分离纯化得到保留时间为66.868min的除草活性物质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