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重庆市沙坪坝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首先,从重庆市客观实际情况和经济学角度提出了重庆沙坪坝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性。其次,建立了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指标体系。结合土地集约利用的多元性特点和沙坪坝区实际,不单纯从经济角度或者从经济、社会、生态3方面出发,还提出了人文环境指标要素。再次,运用层次分析法和Excel工具,结合重庆市实际情况,采用递阶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分析沙坪坝区土地利用集约度。通过分析,得出重庆市沙坪坝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的结论。最后,针对沙坪坝区统筹城乡规划试验区亟需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现实,提出提高该区土地集约利用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赵录贵  陈禄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679-17681
通过走访调查"新农合"制度在广西的实施情况,并在充分听取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和农民对"新农合"制度评价的基础上,找出了"新农合"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农民存在抵制情绪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自2003年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亦简称"新农合")试点工作以来,已取得较大成功。事实证明,新农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就医负担,有效遏制了部分家庭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现象。根据对试点县和非试点县的抽样调查,分析了重庆市新农合开展的现状、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重庆市沙坪坝区进行生态规划探析,提出沙坪坝区的土地生态规划目标、任务及土地生态分区的指标体系,并进行土地生态分区、提出生态适宜性分区方案.  相似文献   

5.
发展乡村旅游对于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从乡村旅游的特殊性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质以及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发展的互动关系几方面阐述了乡村旅游对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根据沙坪坝区的区位与交通优势、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提出了其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景点依托型和新农村建设示范型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研究区域,借助GeoSOS平台,采用2004、2006年的土地利用、道路、镇政府点、高程数据,利用基于Lo-gistic—CA模型方法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模拟研究.结果显示,CA模型模拟土地利用变化与实际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相差不大,具有较高精度.在城市规划与区域发展情景和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情景2种管理情景下,未来的重庆市沙坪坝区城市建设用地将持续增加,城市建设用地对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林地威胁较小,但对非基本农田之外的耕地或农田占用较多.  相似文献   

7.
中国卫生部农卫司司长杨青2012年9月23日在接受媒体访谈时表示,在"十二五"期间新农合政府筹资补助标准将每年增加,到"十二五"末政府补助将达到360元。杨青表示,新农合到2012年筹资水平仅人均300元左右,在保障水平这么低的情况下,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相似文献   

8.
获得十佳小康村荣誉称号的是:江苏省宜兴市都山村、上海市闵行区九星村、重庆市沙坪坝区新桥村、山东省昌邑市金家庄、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五一村、山西省河津市龙门  相似文献   

9.
职业伴娘     
2006年1月1日清晨5点半,贺馨蕾提着一包衣服快速走出学校宿舍。30分钟后,她赶到了重庆市沙坪坝区工人村的一家门外张贴着双喜字的楼房里。5分钟后,她换好了自己带的伴娘衣  相似文献   

10.
红色旅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旅游形式,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加强全民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意义。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重庆市沙坪坝区红色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小见大找出重庆市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从而促进重庆红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可以分散农户的医疗支出风险从而降低农户未来医疗支出的不确定性,对农户的预防性储蓄产生挤出效应。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0年和2006年的数据,采用倍差法和分位回归法分析了这种挤出效应。研究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对农户的预防性储蓄存在着挤出效应,并且这种挤出效应随着农户储蓄分位的提高而不断减小。因此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将低收入群体纳入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体系中对降低农村的预防性储蓄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汪文新  王忠  余悦  王玉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664-22666
对我国乡镇卫生院2004~2010年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后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从新农合补偿受益人次与卫生院医疗服务情况、乡镇卫生院盈余及净资产方面探讨新农合和财政补贴对乡镇卫生院发展的影响。得出结论,新农合虽然促进了乡镇卫生院的发展,但乡镇卫生院的发展仍需要财政或上级的经费补偿,最后提出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界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保障能力的范围及概念;以陕西省687户参加新农合的农民为样本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影响农民对新农合制度保障能力评价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定点医疗机构保障能力、政府机构保障能力、经办机构保障能力对新农合制度整体保障能力具有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定点医疗机构条件、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医疗设备保障是影响新农合整体保障能力的关键因素;改善定点医疗机构的软硬件条件和新农合微观运行机制是满足参合农户医疗服务强弹性需求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健康风险已成为农村居民面临的主要风险,该文以健康风险为切入点,探讨良好的健康状态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回顾了目前农户面临的健康风险因素及健康风险应对策略的相关研究,综述了健康风险与贫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应对健康经济风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帮助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加快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结合我国新型农村医疗"低水平、广覆盖"的特点,采用分布式数据结构模式的体系结构,借助通用关系型数据库,实现基于Web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可把农村数量众多参差不齐的软硬件环境完美成为数据统一、管理集中、高效低成本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6.
毛竹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936-11938
总结了国内学者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对新农合不同参与主体、新农合制度建立与运行、新农合试点的实践模式这三大方面展开分析.指出了目前我国对新农合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要加强对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要完善新农合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机制,同时还要完善新农合相关的法律建设,从而确保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新农合欺诈风险具有“低频高损”和“高频低损”的特征,运用两阶段损失分布法(PSD-LDA)测度新农合欺诈风险损失TailVaR值,以2004~2012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新农合欺诈损失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计算了欺诈风险损失纯保费,并探讨了在新农合欺诈风险定价、风险准备金计提、风险补偿机制的建立以及欺诈风险预警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从交易费用理论角度论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交易费用理论和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与作用,从交易费用理论的角度论述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江苏省苏中地区扬州和泰州两市542份有效调查问卷,定性分析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投入意愿,同时,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个体和家庭特征因素对农民投入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①男性、31 ~40岁和40~50岁两个年龄段、高中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在2~4万元和4~6万元区限、从业于服务业和试点村的农民,其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意愿相对较高.②家庭收入增长、参加培训、有人在外工作、参加合作组织、对生活的满意度,以及对村干部的满意度等,这些因素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否愿意出钱、出力和为新技术支付一定费用有显著影响.因此,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培训新型农民、促进劳动力转移和搞好基层民主建设等,有利于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意愿,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实践发展过程中,在带来优化效益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其在股权转让、赠与和继承等方面渐露弊端。如何规制农民土地经营权自愿退出机制,并规范合作社股权市场化流转的程序成为亟待完善的问题。此外,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潮流下,参与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农民权利救济途径与保障机制也需完善。该研究剖析了土地股份合作社股权流转的法律问题及土地股份合作社中农民土地经营权自愿退出机制,介绍了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股权市场化流转的程序规范,认为土地股份合作制度是一项福利性的保障制度,对于土地股份合作制度施行过程中农民权益被侵犯的事实需要依靠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