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氮、磷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对移栽玉米钾肥施用量进行试验,结果为,在土壤速效钾含量较低的土壤上施用适量钾肥,对移栽玉米有明显增产作用,以50kg/hm^2钾肥(纯量)增产效果最好,比对照增产22.6%。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培肥土壤,平衡土壤钾素失调,补施化学钾肥,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善生态坏境,为验证国产钾肥增产效果,比较其与进口钾肥差异.开辟有效施用途径。在缺钾土壤上施用钾肥对玉米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增产率为9.03%,即在适宜的条件下施用一定量的钾肥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晋南褐土区冬小麦钾肥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对小麦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在氮磷配施增产的基础上再施用一定量钾肥增产效果显著.钾肥用量以75kg/ha表现最好,比CK增产50.7%;比NP增产5.7%,每kgK2O增产3.82kg小麦,产投比1.55.获得最高产量的理论施钾量为131.95kg/ha。依据边际理论求得经济合理施钾量为75~90kg(K2O)/ha。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因素5 个水平试验明确钾肥对玉米生长动态的影响,确定了玉米最佳经济效益施K2O量为129 kg/hm2 ,比无钾区增产19 .3 % .表明施用钾肥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5.
于1998年和1999年分别在风沙沿线的武威市吴家井乡和古浪县良种场设点,对春小麦施用钾肥的效应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施钾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其产量与施钾量呈正相关,以施硫酸钾150.0kg/hm^2较为经济有效,较不施钾对照增产16.1%和14.7%,投资收益率为4.2~4.9元/元。  相似文献   

6.
西瓜对钾镁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瓜施用钾镁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施等量氮磷的基础上,增施钾肥,增产37.53%-84.19%,增施镁肥,增产3.55%-46.03%,随施钾量增加,镁的增产作用降低,增施钾镁肥还能改善西瓜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在辽宁省花生主产区的主要土类上钾肥肥效田间试验研究表明,给花生施钾效果显著,施K2O90kg/hm^2为宜,产投比为1.93~5.83,增产11.9%~36.0%,且基础肥力越低,施钾肥增产效果越好。在等钾水平下,沙壤土上硫酸钾效果好于氯化钾,而在棕壤和壤质草甸上土氯化钾效果却优于硫酸钾。  相似文献   

8.
无机肥对人参产量性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当前人参栽培上无机肥施用现状,对人参施用无机肥后的产量、单支重、等级、折干率等主要指标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磷钾肥配合施用,人参可增产73.3%,磷、钾、铜、锰、锌肥配合施用增产87.7%;平均单支重分别增加21.49g和25.5g;平均等级达到2级;特等参和1等参率分别增加44%和46%;折干率增加2.61%和2.84%,微量元素以混合施用效果最好,增产24.0%,其次为施猛区增产17.  相似文献   

9.
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简易滴灌技术及钾肥施用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易滴灌技术对半干旱区马铃薯增产效果明显,增产率达27.68%,水分生产率提高12.9%,并为该地区发展井窖节水灌溉技术开辟了新途径。滴灌补水结合施用钾肥,增产效果更为明显。氯化钾肥料对马铃薯的施用是安全的,不会对品质和土壤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0.
研究钾肥在潮土区夏玉米增产效果,田间实验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以显著提高夏玉米的产量,增产幅度在8.7%~10.0%之间,钾肥的用量为90kg/hm。最好;潮土区施用钾肥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影响了百粒重和穗长,和对照相比,施用钾肥降低了穗的秃尖长度,降低的幅度达到47.1%~64.7%;钾肥对玉米生物性状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施钾水平为主处理,补水时期为副处理,研究了补充供水和钾素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补水和施钾有效改善了土壤水肥条件,使马铃薯植株健壮、茎杆坚实、叶片较厚,增强光合作用能力,从而促使马铃薯块茎增产优质.在陇中半干旱区.旱作马铃薯最佳补水时期是苗期(补水量为90m~3/hm~2).氯化钾施用量为150kg/hm~2,马铃薯鲜薯产量最高为36324.97kg/hm~2,经济最佳投入量为127.48 kg/hm~2,对应的马铃薯鲜薯产量为35178.71kg/hm~2.在马铃薯生育前期土壤严重缺水,降水较少的情况下,苗期补水可改善土壤水分从而增加钾肥的生物有效性,增加钾肥的扩散,有利于马铃薯根系对钾营养的吸收,钾肥的利用效率较高,最高值为37.92kg/kg,而过量施用钾肥其利用率下降.  相似文献   

12.
河西灌区土壤缺氮,磷不足,但钾丰富。种植需肥较多的烤烟,增施适量氮磷肥可提高产量和质量。盆栽试验表明,单施氮肥较对照增产77.2%;在氮基础上增施磷或钾对产量影响不大,却可提高品质。在氮磷基础上再增施钾肥,对产质均无显著影响。饼肥是种植烤烟的优质传统肥料,田间试验表明,施用氮磷和氮磷钾肥较饼肥增产10.1~13.7%,但经品质分析和评吸鉴定,烟叶品质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3.
杂交早稻威优49亩产450千克左右,每亩平均吸收氧化钾7.880千克,其中79.16%为土壤供钾。杂交早稻一生中前期吸钾量占38.60%,中期占42.29%,后期占19.11%.群体总吸钾量与总吸氮量呈1∶1的关系.肥料钾的利用率为28.12%.施钾明显促进抽穗前茎鞘醣的积累和抽穗后茎叶醣向谷粒的转运.施钾对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总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的增加。在本试验中等供钾土壤条件下,杂交早稻亩施5千克氧化钾的增产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辽宁省花生产地速效钾含量偏低,钾肥施用量不足的现状,探究不同钾水平对花生根系、根瘤特性、主要养分吸收速率以及产量的影响,以期明确最佳的钾肥施用量,为当地的花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本试验于2018—2019年在沈阳农业大学进行,以农花9号为试材,设0(CK)、112.5 kg·hm-2(T1)、225 kg·hm-2(T2)和337.5 kg·hm-2(T3)4个钾肥处理,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花生根系干物质积累、根系形态、根瘤特性、植株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2年试验结果表明,施钾对花生根系干重影响不大,各处理的根系干物质积累量无显著差异;与未施钾肥的CK相比,T2处理的施钾量可显著增加花生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根瘤对钾素较敏感,在施钾量为112.5 kg·hm-2时,根瘤数量及干重在各时期均达到最大,钾素的施入促进了根瘤在花生结荚期的衰老;增施钾肥提高了植株氮、磷、钾素的最大积累速率、平均积累速率和最大积累量,延长了氮和钾的活跃积累期;施钾225 kg·hm-2时单株荚果数等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结论】施钾量为225 kg·hm-2(T2)时,最有利于花生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增产效果最好;在施钾量为112.5 kg·hm-2(T1)时,最有利于根瘤的生长,增产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5.
以泗杂3号为试验品种,研究了施钾量对其生育特性、产量和产量构成的效应。结果表明,施用适量的钾肥对棉花早发和产量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①见蕾日期提前3~4 d,见花日期提前2~4 d,吐絮日期提前3~5 d;②株高适宜,株高日增量、果枝数、单株果节量适宜;③单铃重和单株成铃数显著提高,皮棉产量显著增加。对于综合生育特性、棉产量和产量构成,240 kg/hm2施钾量的促进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16.
水稻对氮钾两元素的需要要相近。为保持土壤养分平衡,氮钾肥配施比例似以1:1为宜;但为了提高当季作物施钾的增产效应,氮钾配比可乐用1:0.4~0.5。水稻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协调生长受到氮钾肥配比的影响:N>K,有利于地上部生长;K>N,则有利于地下部生长。过量施氮对根系生长不利。氮钾供应状况影响稻株中的养分平衡,提高氮钾施用水平,稻株中氮钾的浓度随之提高,但钙镁的浓度下降,钾镁的拮抗作用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在北方地区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在85 PPM左右的岗地轻壤质褐土上,进行高产栽培,在施用较多的有机肥和氮、磷肥的基础上,施钾肥后小麦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达6.3—13.3%。建议在此类土壤上进行高产栽培时,可结合钾肥的分期施用,对提高小麦产量有良好的效果。施钾量以亩施K_2O16斤为最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钾肥在抗大白菜软腐病中的作用。[方法]以德高秋丰王和北京新三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3个施钾水平下(0、200、400 kg/hm~2K_2O)德高秋丰王和北京新三号大白菜产量、软腐病发病率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施钾量为200 kg/hm~2时显著提高德高秋丰王的产量,而北京新三号产量在施钾量达到400 kg/hm2时显著提高;随施钾量的提高,两品种大白菜软腐病病情指数都呈现降低的趋势,施钾量在400 kg/hm~2时,病情指数最低;两品种的PPO和POD的活性都随施钾量的提高而增强。[结论]施钾对大白菜产量的效应因品种不同而异,增施钾肥可以通过提高保护酶的活性降低大白菜软腐病病情指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给黄土旱地经济合理施肥、粮食增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肥对小麦产量、各生育期钾素营养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施肥小麦增产效果差异显著。单施氮肥小麦增产75.3%,单施磷肥小麦产量则降低24.7%,NM、PM、NPM配施小麦增产75.9%~92.9%;小麦钾素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生长发育前期,孕穗期以后因泌钾现象多表现为负吸收,施用有机肥,特别是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促进小麦吸钾作用明显,小麦植株各器官含钾量明显提高;单施N肥、NP配施小麦钾素的吸收量、吸收速率较高,单施有机肥及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小麦钾素吸收量和吸收速率比对照也有明显提高;单施N肥小麦氮肥利用率较高为76.73%,单施P肥小麦磷肥利用率较低仅为14.20%,NP配施与单施P肥相比,吸磷量、吸钾量分别增加112.53%和79.36%。施用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作物氮、磷、钾吸收量,但肥料利用率却不高。[结论]施用有机肥以及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以明显促进小麦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钾肥不同基追比对冬小麦产量、植株养分积累量及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够增加冬小麦产量、提高植株养分积累量;钾肥分次施用增产效果好于钾肥全部基施,亦能增加冬小麦后期植株养分积累量,提高钾肥利用效率。钾肥增产率为1.59%~7.55%、钾肥农学效率为1.21~5.75 kg/kg、钾肥利用率为36.37%~57.63%、钾肥偏生产力为77.37~81.91 kg/kg,各施钾处理中均以钾肥50%基肥+50%拔节期追肥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