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北京市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发展工作,认真贯彻法律法规精神,依法加强指导、扶持、服务,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民专业合作社显现出发展速度快、合作领域宽、竞争能力强、农民增收明显的好势头。截至2009年底,全市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406个,带动农户数占全市从事一产农户的66%。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2月3日,北京市人大、北京市政府召开学习贯彻《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座谈会。据悉,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快速发展。截止到2009年末,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达到3406家,辐射农户42.7万户,占北京市一产农户的66%,已经从发展之初的种植、  相似文献   

3.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2013年6月底,全市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770家,入社成员24.1万户,带动非成员农户24.4万户,占全市农户比例超70%。合作社已经成为北京郊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提高农民收入、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密云县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60余家,包销了全县70%的农产品。为使合作社最大限度发挥服务农民的作用,该县在全市率先成立起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服务中心牵头成立了产品销售中心,仅2010年就为200余家专业合作社销售100余类农产品。同时开通密云农副产品销售网,构建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成立农业担保有限公司,为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贷款作信用担保;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全年在种植业保险方面共承保3.47万亩,涉及农户7600余户。  相似文献   

5.
2018年,陕西省延安市把发展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加快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通过积极引导、加强扶持、完善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有力推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8年6月底,全市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463家,入社农户15.09万户,入社率33.66%,基本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骨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引领的现代农业经营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东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把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加强指导服务,加大扶持力度,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截至目前,全市已兴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52家,入社农户3942户,注册资金达1106.3万元,联结基地7万多亩。带动周边农户约2.7万户。2008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收入1.85亿元,返还成员盈余130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丰富和完善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  相似文献   

7.
白银市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培育工作.从2008年开始,白银市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2010年,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场会在白银四龙召开,促进全市各地开展了抓典型、学典型、找差距的热潮,在注重增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的提升,通过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全市合作社会员农户比非入社农户增收20%左右,会员农户农民人均纯收入6260元,高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043元.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来,沁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做为促进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目前,全市在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注册资金500万元,入社社员3000户,社员股金610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行业分布在林果、蔬菜、畜禽养殖、怀药、食用菌种、农机服务等领域,辐射带动农户达20000余户.2006上半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共组织销售农副产品15000万元.合作社社员人均增收450元以上.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德惠市始终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着力点,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强化服务,培树典型,使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51个,经纪人8100人,参与农户3.6万户,占农户总数的18%;带动农户12.9万户,占农户总数的64.5%。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  相似文献   

10.
溧阳市一直致力于农民专业合作发展模式的实践和探索,截至目前,全市已注册登记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48家。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资产总额达9.26亿元,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有26516人,带动农户12万户,占全市农户的63.8%。  相似文献   

11.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中国扶贫工作中起到了明显的促农增收作用。以北京市为例,探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脱低的机制。首先分析了北京市低收入村和低收入户的现状,调查了低收入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脱低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围绕存在的问题从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人才引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脱低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业政策性保险是由政府引导、组织和推动,以支农、惠农和服务“三农”为目的,按照保险规则运作,财政给予保费补贴或政策扶持的农业保险。是国家免除农业税、实施粮食直补后.又一项重要的惠农新政策。全市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主要承保玉米、大豆、水稻三大粮食作物。几年来,全市不断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农民参保意识,全市承保面积逐步扩大,参保农户逐年增加,为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农户增收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险保障。截止到2012年末。全市共承保玉米、大豆、水稻三大作物面积2161.6万亩。承保农户达32.53万户。受灾面积1050.4万亩,占保险面积48.6%。共为受灾农户16.32万户、赔偿损失22514.6万元.获赔的农户占参保农户总数的50.2%。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竹山县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将农户生产与市场连接起来,培育、引导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是发展速度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竹山县以农户增收为宗旨,紧紧围绕茶叶、冬枣、板栗、烟叶、花生等农产品,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帮助农民在技术、资金、信息、储运、  相似文献   

14.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引导农民发展生产、搞活农村市场流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组织形式。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与壮大,必须有一大批有现代知识、现代思维、现代眼光的优秀青年投身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服务合作社,带领合作社走出经营新路子。近年来,北京市延庆县人力社保局村官办通过选派大学生村官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任职,为村官服务专业化作出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04年北京市农委出台《关于开展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和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为适应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形势,加强指导和服务,北京市密云县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这是在农民由家庭承包经营发展为合作经营的新形势下,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进行调整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6.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宗旨是为农民服务,为农民服务的关键是使农民增收.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党和政府引导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搞活农村市场流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依托力量.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很大发展,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要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必须解决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研究相应的对策.2008年1月1日施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包含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等的要求,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了规范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包头市相继成立了马铃薯、蔬菜、水果、药材、葵花、奶牛、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  相似文献   

18.
一、特点安阳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农业作为该县的主导产业,本着"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通过政府引导、制定优惠政策、培育多种类型、加强典型引导等措施,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了长足发展,发展数量以及规范数量居全市第一。随着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规模不断扩大和迅速发展,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提高了农民和农户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了农民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买难"与"卖难"的生产、经营相脱节问题,解决了分  相似文献   

19.
《农家顾问》2009,(6):9-9
从今年起,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实施“五大工程”,帮助农民增收。这五大工程是:①组织推进工程。力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到2015年,争取发展到12000个,网络400万户农户。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新郑市深入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紧紧围绕"巩固、规范、提高、发展"的方针,以农业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为基础,以农民自愿为前提,始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的指导、扶持和服务力度,切实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发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渐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截止2011年底,全市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87家,成员总数达26963户,带动一般农户31930户,生产基地面积达2175hm2,养殖总规模达到2283.6万头(只),拥有大型农业机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