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叢(音Cong;潮音“层”),别写“欉”,简化“丛”。《尔雅·释木第十四》载:“灌木:丛木。”注:“灌木曰丛。” 樅(音Cong;潮音“宗”),简化“枞”。《尔雅·释第十四》载:“枞,松叶柏身。”枞是长绿乔木,叶如松,干如柏,木材轻软,可供建筑造纸之用。 上述引文说明,“丛”、“枞”有别,而且非常明显。可见“凤凰单丛”绝不能写成“凤凰单枞”。但现在出  相似文献   

2.
“白云雪芽”与“白云雪片”,是本所科技人员于一九七四年春,利用引进的广东乐昌白毛品种的单芽与嫩叶,仿照我省特种名茶“白毫银针”与“白壮丹”制法而分别试制的白茶新制品。以其地处白云山下而名  相似文献   

3.
近来有读者问,茶叶加工工艺术语中的“huī锅”的“huī”,到底是用“辉”、还是用“辉”或“挥”?“低温长烚”的“烚”,正确读音是怎样的? 先谈第一个问题。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煇,光也”,清代的段玉裁注  相似文献   

4.
读者一看到本文的题目,想必会感到惊奇,怎么宣传起迷信来了?其实不然,此“观音”并非南海的观世音,而是全国名茶乌龙茶之珍品——“铁观音”。这样的“观音”显灵又有何妨?今年趁中央农业部在福建召开茶树品种资源会议之机,重到“铁观音”的产区安溪参观,看到“铁观音”再次显灵,十分欣慰,因以为记。过去“四害”横行时期,竟要砍掉福建晋江地区的两个著名的“观音”。一个是德化的“磁观音”(指磁器的观音菩萨),  相似文献   

5.
本报讯(记者林光华)提起福建茶叶,人们总是推崇“铁观音”。但1月10日福建省茶叶学会组织召开的茶树新品种推广应用经验交流会上,专家学者、茶企业家、茶农代表一致认为,我省选育的“金观音”、“黄观音”、“悦茗香”等“国优”茶叶新品种在茶区推广应用、加工销售的情况表明,  相似文献   

6.
一、“茶艺”本义茶艺 ,就是人类种茶、制茶、用茶的方法与程式。所谓“艺” ,其义主要有六 :(一 )种植。《说文》作“” ,或作“” ,种也。《诗经·小雅·楚茨》 :“我黍稷。”《茶经·一之源》 :“凡艺而不实 ,植而罕茂。”(二 )才能 ,技艺。《论语·雍也》 :“求也艺。”朱熹《注》 :“艺 ,多才能。”(三 )艺术。《后汉书·伏湛传》 :“永和元年(136) ,诏……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四 )准则 ,限度。《左传》有“陈之艺极 ,引之仪表”语 ,艺 ,准也。《国语》有“贪欲无艺”语 ,艺 ,极也 ,引申为法度、限度。(五 )艺…  相似文献   

7.
翁颖萍 《茶叶》2006,32(4):239-242
“茶乐”包含“以茶为主题的音乐”和“为茶而伴的茶艺音乐”,并从这两方面诠释了“茶乐”。探讨了“为茶而伴的茶艺音乐”的选择,说明茶艺应选择与其主题、特点相符的音乐。  相似文献   

8.
说“岩韵”     
说起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必然会提到“岩韵”两个字,它是武夷岩茶品质的专用术语,是衡量武夷岩茶品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最常用的两个字。而武夷山外生产的乌龙茶则不用“岩韵”来说明品质的优劣,即使是与岩茶产地近在咫尺之距的地方(建阳、建瓯)也不例外。“岩韵”是什么?“岩韵”一词是从何时开始使用,由何人首先提出,首提者是如何解释“岩韵”的含义?现已无从查证,目前流行的众说不一,有的说有豆浆味,有的说有棕叶味,有人说“岩韵”没人讲得清楚,也有的说“岩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连高明的茶师也只有说是汤水厚,杯底香浓,茶汤滋…  相似文献   

9.
“海堤”、“敦煌”乌龙茶是福建厦门进出口公司60年代初就创立的乌龙茶专用商标。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司在经营中如何创建“海堤”、“敦煌”乌龙茶名牌:1.建设自己的资源基地;2.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体系;3.改善企业结构,借助名牌扩大规模经营;4.永保“海堤”、“敦煌”乌龙茶名牌。  相似文献   

10.
特性简介:“单粒誉”为二倍体单胚一代杂种。幼苗胚轴红色率为80%,高于“单粒光”(70%)。叶呈直立型,与“单粒光”同。精选种子千粒重为10.3~10.5g,属略大于“单粒光”的大粒型。  相似文献   

11.
《广东茶业》2002,(5):21-21
日前在国家召开的“菜篮子”工作会议上,首次将茶叶作为“菜篮子”产品纳入国家“菜篮子”工程。在2002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新阶段‘菜篮子’工作的通知”中指出: 1、新阶段“菜篮子”工作的任务是:以保障长  相似文献   

12.
一、“8706”以“78130”为母本与“温抗3号”杂交,1987年春定型的新品种。 1987年早季本所品比,3月18日播,4月19日单本插,6月13日齐穗,7月11日成熟,全生育期115天,比“金早6号”早熟6天。1988年本所示范4.25亩,3月16日播种,4月24日插秧。6月10日始穗,14日齐穗。抽穗期比“78130”早5天,比“红410”迟1天。 87年单本小区测产,亩产334.06公斤,比“金早6号”减3.82%,方差分析不显著,大区单本繁殖亩产403.3公斤。株高89厘米,株叶态好,分蘖强,纹枯病轻,后期熟色青枝腊秆。单本插亩有效穗19.6万,每穗103粒。结实率96.0%,千粒重  相似文献   

13.
“CCC”在棉花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对人为有效地控制棉花生长是一个新的飞。但是,“CCC”是种微量、高效的植物长调节剂,具有抑制植物细胞伸长而不抑细胞分裂的特性。实践证明,低浓度“CC’控制旺长棉花效果很好。但是,若使用度过高,则会影响棉花正常生长,使棉花生药害。“九二○”具有促进植物细胞伸、分裂、分化的功能,因而在一定浓度范内能解除高浓度“CCC”对棉花产生的药。在实践中,我们用“九二○”解除高浓“CCC”对棉花的药害,抢救受害棉花,得较好效果。一九八一年六月六日,九江爱国大队第六生产队,因瓶装“CCC”的标损落而误为“DDV”,用2,000倍的浓在棉田中喷雾,结果使40亩棉花产生严  相似文献   

14.
说“茗”     
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讲到在唐中期以前有关茶的名称:“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茶之称“茗”,陆羽在注解中引用晋代郭璞的话认定“早取为茶,晚取为茗”。然而,历代对此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余近读茶史,颇也有趣,自是说“茗”。  相似文献   

15.
巩志 《中国茶叶》2008,30(7):33-34
茶,钟山川之灵禀,集天地之风露,含英咀华,吐香韫玉。宋徽宗《大观茶论》:“夫建茶擅瓯闽之秀气,臻山川之灵禀。”茶为草木之灵芽,本是大自然之杰作,是上天赐予人类的最佳饮料。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一般认为唐代中期(约公元8世纪)以前的“茶”写成“荼”(读作“ú”)。据查,“荼”字最早见于《诗经》,在《诗经·邶风·谷风》中记载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相似文献   

16.
天门市棉花“七五”成效及“八五”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五”期间,湖北省天门市本着“稳定发展粮油生产,充分发挥棉花优势,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的方针,在棉花生产上,提出了“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增加总产”的正确决策,采取一系列发展棉花生产的重大措施,调动棉农重视棉花,发展棉花,挖掘棉花增  相似文献   

17.
特性简介:“单粒珍珠”为二倍体单胚一代杂种品种。幼苗胚轴颜色有红、白两种,红色占90%。叶呈直立型,与“单粒光”同,而有别于“哈依拉维”的展开型。精选种子千粒重为12g,超过“单粒光”,属大粒型。叶较长,叶数较多。叶略呈披针型,与“哈依拉维”的椭圆型不同,而与“单粒光”的披针型相近。根颈小,块根率高。抗抽薹性略强于“单粒光”,但不如目前北海道栽培的欧洲品种“哈依拉维”。抗褐斑病性强于“哈依拉维”,  相似文献   

18.
《花生学报》2005,34(1):32-32
为了促进荣成市产量较大的花生和海带产业的发展,荣成市工商局2004年向国家商标管理部门提出了“荣成大花生”集体商标和“荣成海带”证明商标的“地理标志”注册申请,该申请已被国家商标局正式受理。  相似文献   

19.
《茶叶》1959,(4)
“祁红”茶区的劳动人民,有着多年辛勤劳动的丰富经验,充分利用了当地优良品种和宜于种茶的自然环境,于1875年创制了滋味优美香气馥郁的“祁红”。由于“祁红”品质优异,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因而得到蓬勃的发展。但在旧社会里,反动政府利用“祁红”发展的机会,大肆横征暴敛,地主、奸商又地茶农进行多种庄榨和剥削,再加上战争等原因,“祁红”生产在漫长的岁月中,日益遭受摧残,以致“祁红”茶区劳劫人民在动荡不定的年代中,终  相似文献   

20.
徐波 《茶叶》2001,27(2):52-53
“以德治国”新方略的提出,使我国治国安邦大略趋于完善。我国人民历来崇尚道德修养,“以茶养德”正是众多道德修养方式中生动的一例。宣传“茶德”思想,寓道德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不失为一种德育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