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孙云 《国土绿化》2004,(11):6-7
浙江省宁波市林特经济发展已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挺进。据调查,山区农民通过发展茶叶、竹笋等林特经济增加收入,半山区农民大力发展水果、花卉等增收致富,平原地区农民以种植蜜梨、葡萄等林特产品来增收,边远海岛农民也通过林特产业来提高生活水平,林特经济在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核桃产业已成为山区和半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骨干产业,阐述了葵山镇核桃发展的现状,剖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县一品。经过努力的河池林业经济发展战略已初步确立,林业经济建设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从1990年至今,实现了“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的发展目标,林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罗田县位于鄂东大别山南麓,是一个典型的以林为主的贫困山区县。群众有靠山吃山、养山的历史传统。如何发展山区经济,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兴林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来是罗田县委、县政府认真思考的问题。他们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实施绿色致富工程,实行林、工、贸一体化经营,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兴林致富、发展林业产业的路子。全县经济林总面积发展到70万亩,成为全国闻名的板栗、甜柿产地,从而形成了有罗田特色的林业经济。  相似文献   

5.
宜昌市夷陵区是湖北省天保工程实施县 (区 )之一 ,天保工程实施后 ,全区全面实行了天然林禁伐和停止商品材的采伐。停伐后 ,我区山区乡镇的农民基本失去了经济来源 ,为了给山区农民找到一条“山上禁得住、农民能致富”的门路 ,区委、区政府通过对农村经济、结构、种植等情况的调查 ,对市场信息的分析 ,选择了天麻种植作为山区农民禁伐后的致富门路 ,受到山区人民的普遍欢迎。目前 ,我区天麻的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 ,由于种植天麻同样需要消耗大量的森林资源 (天麻种植以薪材、树叶等为主 ) ,但我区可供种植天麻的资源有限 ,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6.
从农业经济和非农业经济两方对石家庄地区县域经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石家庄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较大差距,平原地区的经济发展远远高于山区和半山区。处于平原地区的藁城市的农林牧渔总产值最高,达7.07×105万元,比处于山区的井陉县高5.77×105万元,农村非农行业产值藁城市最高,为56.0×105万元,为灵寿县的7倍多。  相似文献   

7.
发展核桃产业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之一,是山区、半山区人民重要的经济树种,发展核桃产业是当前生态文明社会及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之一,是山区、半山区人民脱  相似文献   

8.
黄山市广大妇女继开展“三八绿色工程”活动之后。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开展林业建设第二次创业的号召,又于1995年起开展了“三八绿色致富工程”活动。她们把“三八绿色致富工程”和“双学双比”、林业“二创”与山区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艰苦创业,精  相似文献   

9.
《绿化与生活》2005,(4):F0002-F0002
平谷区是北京市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之一,现有果树面积40.8万亩,形成了以大桃为龙头的苹果、梨、柿子、杏、核桃、板栗、枣八大果品基地。全区16个乡镇均有果树,主要集中在11个山区、半山区乡镇170多个村,10多万果农从事果品生产,果品总产量2.3亿公斤,占全市果品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果品生产已成为平谷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10.
云阳地处三峡库区腹地,是重庆市七个森林资源大县之一。近年来,云阳抓住实施退耕还林、森林工程、库周绿化等林业重点工程机遇,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加快林业发展步伐,以柑橘、枇杷、中药材种植和竹木加工等为特色的林业产业初具规模。2009年,全县完成森林工程建设45.7万亩,新建柑橘、油桐、速丰林等林业产业基地10万亩,实现林业经济总产值4.6亿元,为生态建设、林农致富和林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如何借全市大力实施森林工程之东风,加快林业经济发展,变森林资源大县为林业经济强县,是摆在云阳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新平县是“天保”工程项目实施县之一,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影响了新平县山区群众的经济收入和林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工程区内后续林产业的开发是林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对新平县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平县“天保”工程区内后续林产业的开发基本思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正大理州林业用地面积3053.11万亩,占国土面积的71.8%,94%的面积为山区和半山区,农民人均拥有林地9.96亩,是人均耕地的10.6倍,林产业大有发展空间,生产潜力远未发挥出来,山区群众致富奔小康,出路就在山林。大理州林业局党委结合实际,建设现代林业生产经营体系,加快现代林业建设发展进程,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西峡县地处伏牛山区,有林地面积284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55%,是一个以林为主的山区县。近年来开拓出一条“以林为主,以经济林为突破口,以林产品加工为龙头”的致富道路,初步形成了一个“一业为主,多能互补,多级转换,良性循环”的山区经济新格局,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沙子埋平房,牲畜上了房”曾是科尔沁沙地的真实写照。如今,沙丘泛起绿洲,苹果、沙果、无籽西瓜、花生成为科尔沁沙地特产。通辽市奈曼旗变“治沙”为“用沙”,发展沙地经济,带动农民致富。  相似文献   

15.
我省山区包括东部长白山林区和由长白山林区向松辽平原过渡的半山区,包括34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1222.8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794.2万公顷,有林地709.8万公顷,森林总蓄积7.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7.4%。总人口1037.6万人。为加快山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八五”期间我省先后编制了(吉林省长白山区资源综合开发规划)和(吉林省市县林业兴林致富奔小康规划)。全国山区综合开发暨扶贫工作会议和全国山区综合开发试点县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厅认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从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构,制订“九五”实施计划入手,积极抓试…  相似文献   

16.
发展林下经济对林木生长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完成,林下种植、养殖特色经济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之一。发展林下经济是山区广大农民群众获取经济收益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空间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下种植和养殖业是新时期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北京朝阳区金盏乡林业站站长牛秀清,带领全站科技人员和广大职工,大力实施“花乡工程”,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被北京市妇联评选为科技致富“女状元”。  相似文献   

18.
集水、集土、集肥这种“三类”治理模式是西部丘陵山区兴村致富的希望所在。论述了“三跑”变“三集”的重要性,以及“三集”管理好处多,并具体介绍了“三集”水土治理的3种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19.
山区要想快致富,发展林果是道路。近年来,赤峰市宁城县县委、政府把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开辟了农民增收新途径。从2008年开始,县委、  相似文献   

20.
贵州“气候宜人,人民勤劳”,是“汇春夏冬为一室,集东南西北于一地”的好地方。但是多年来,贵州人民没有摆脱“干人”地位。其主要原因是山区商品生产水平低,经济十分落后。能不能靠山起家、靠山致富是研究贵州农村经济的主要课题。而发展林业则是破题的重要手段,是靠山致富的重要途径。一、林业的地位和重要性 1、林业是开发山区的钥匙、司尾子。贵州雨水充足,水热条件好,农村最大的优势是山。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7%;各族人民又均匀地分布在全省各地,可提供的剩余劳力大约300万人以上:贵州铁路、水路以及公路网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