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油菜花期是早春中意蜂繁殖的一个理想蜜源,蜜粉特别多,花期长达70天。很利于蜂群早春繁殖。此段时间蜂群管理的目的,是让蜂群越冬后能顺利恢复发展。以便适时地充分利用本地油菜蜜源,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抓好蜂群的更新和增殖:控制分蜂热;处理好取蜜、分蜂等环节。(一)初期管理紧缩巢脾,做好箱内保温,及时奖饲。元月下旬油菜开花初期,蜂王开始产卵。要紧缩巢脾,一般4框足蜂3张脾,3框足蜂2张脾,2框足蜂以下组织双王群繁殖。早春初繁,蜂多于脾的好处  相似文献   

2.
在养蜂生产中 ,蜂群产生“分蜂热”的因素有多种 :从自然条件来讲 ,天气闷热 ,蜜源稀少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从蜂群本身分析 ,蜂王质量差 ,分泌“蜂王物质”少 ,致使部分工蜂筑造王台 ,哺育蜂“过剩”等都会导致蜂群发生“分蜂热”。当王台内被产上卵后 ,工蜂对蜂王每天饲喂的次数逐渐减少 ,蜂王产卵量急剧下降。我们在检查时 ,若发现王台 ,无论其封盖与否全部割掉 ,把新老蛹脾、少量虫卵脾连同蜂王另装一箱。由于蜂群已产生了强烈的“分蜂热”,提出的有王群蜂数减半 ,但又有各龄蜂在内 (有“分蜂热”的群分出后归巢蜂很少 ) ,蜂王一二天后便…  相似文献   

3.
李家柱 《蜜蜂杂志》2005,25(6):15-15
现向初学养蜂者介绍3种捕捉分蜂群的方法,仅供参考。蜂群出现分蜂有预兆:其一,箱内蜂王往往在分蜂前发出“咯咯”的叫声,惹人注意;其二,工蜂在箱门口结团,不积极采食,甚至不去采食。此时,养蜂者都要及时检查,采取相应措施,将分蜂消灭在萌芽状态。1“蜂王精”气味诱惑法所谓“蜂王精”,即平时将要淘汰的蜂王放入装有50m L或100m L不等,75%乙醇的瓶中密闭保存。一旦追到分蜂群,则在落定的蜂群下面或旁侧紧靠目标处(距离一定要近)将回收箱敞开放好,将“蜂王精”瓶盖打开,把瓶颈口用白纱布或塑料纱捆严放入回收箱,并在箱内挂1张蜜脾和1张子脾。…  相似文献   

4.
1积木化养蜂的内涵用若干个结构、式样、大小、尺寸完全相同的单元箱,将蜂群饲养在这些单元箱内,然后根据不同的需要,把它们以各种方式进行组合,“堆砌”成各式各样的多王群体。在生产期,可将多个新分群、弱群组合成强群、超级强群进行生产;到分蜂季节,又可把这些多王群体拆散成单王群、弱群,用于组织交尾群。总之,积木化养蜂,是根据场地及生产实际需要,按照人的意愿,对蜂群进行“积分”或“微分”的一种养殖方式。2单元箱的构成单元箱由1个继箱、1块平面隔王板和1块框式隔王板共同组成。制作方法:将平面隔王板用鞋钉钉在继箱下面,作为继箱…  相似文献   

5.
中蜂在分蜂的季节里,特别是高温时期的强群“分蜂热”更严重,多数蜂友会束手无策,任蜂从箱内汹涌飞出,只盼在矮树上结团,好收捕。但是有些蜂群不由人想,会飞来飞去,飞得很高,看不见,结果飞走了。  相似文献   

6.
中蜂容易产生分蜂热,有分蜂热的蜂群,即使采取控制措施,分蜂意念也很难消失。因此,饲养中蜂要预防分蜂热,而不要等到产生分蜂热以后再去处理。预防分蜂热就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始终保持蜂王产卵量在群势要求的范围,我的具体措施是:1.选种育王:优良的产卵新蜂王对预防分蜂热有很大作用,因此,要选产卵力强、分蜂性弱的蜂群做种群育王。为了育出优质蜂王,应采用复式移虫育王,切忌急造王台育王。在春季,可提早补助几个蜂群,促使这些蜂群产生分蜂热用自然王台  相似文献   

7.
蜜蜂营群体生活 ,由三种形态不同 ,职能各异的个体组成。为了提高蜂群产量 ,必须加强管理 ,精心饲喂 ,促进繁殖 ,防治病害 ,确保蜂健量多 ,酿造更多的成熟蜂蜜 ,增加经济效益。1 .蜂群的春季管理1 .1加强保温。早春气候多变 ,不利幼虫生长 ,可把空脾抽出 ,使蜂多于脾 ,缩小蜂路至 8mm。对 1至 2脾蜂的小群 ,进行双王同箱饲养。箱内其余空间用保温物填充 ,副盖上用棉垫、棕垫或草垫遮盖 ,框梁上盖几层纸 ,箱外用草包裹 ,并覆盖塑料薄膜。当外界气温在 1 0℃以上时 ,可开箱检查清理箱底死蜂 ,蜡屑等 ,晾晒箱内填充物防受潮发霉。同时蜂出巢飞…  相似文献   

8.
甘筱中 《蜜蜂杂志》2006,26(8):32-32
实践证明,流蜜期到来,蜂群出现了强烈的“分蜂热”靠多次毁台保住群势夺高产是徒劳的。因为分蜂不得逞的工蜂吃饱蜜后结团静止于箱内或巢门踏板,不采蜜、不造脾,很快体色变黑、衰老。笔者认为像这样的蜂群养蜂人应顺其自然,让其分蜂飞出后再收捕,效果就大不相同了。下面谈谈本蜂场使用的中蜂自然分蜂后收捕三法,供有兴趣的蜂友参考。1中蜂自然分蜂飞出蜂团的收捕法1.1人能靠近蜂团的收捕法中蜂自然分蜂时,飞出来的蜂一般是在树上、屋檐下结团。如人能靠近蜂团,则先给蜂团用清水喷雾,使蜂团安静,然后拿来草帽一顶,草帽内涂些蜜更好,紧靠在蜂…  相似文献   

9.
活框养蜂,小隔板的作用是利于蜂群保温,防止工蜂乱搭乱建。春、冬季箱内用小隔板,有利于保温。夏、秋季则可以不用,扩大箱内空间有利于蜂群散热。1 3脾以下的蜂群,可采用脾靠边用小隔板压缩方法迫使蜜蜂造成整脾中蜂自然发展状态下造脾为心形,铺开圆锥形后逐渐下行,以先中间后两边逐渐扩大。3脾以下蜂群分蜂率很低,可利用耳脾或有产卵脾用小隔板压缩空间让其将3个框造满脾。  相似文献   

10.
<正>早春如何促使蜂群产生分蜂热?可以从其他群抽取2~3张快要出房的子脾补入,使蜂群达到5~7框足蜂,蜂群就要发生分蜂热了。这时工蜂大量造雄蜂房,蜂王产下雄蜂卵。雄蜂房封盖后,工蜂造数个王台,蜂王在王台内产卵,大约16天后就要分蜂。将多余的王台介绍给其他交尾群,这样蜂群的数量发展快,对扩大蜂场规模起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1如何避免蜂群飞逃中蜂有极强的恋子性,尤其是未封盖子。故蜂群内有健康的未封盖子,是蜂群不飞逃的诀窍。新收捕的蜂群要给子脾,新分群的蜂王出房后要补充子脾,人工分群提出的老王群内要有子脾。总而言之,只要巢内有健康的子,蜂群就不会飞逃了。2怎样分蜂人工分蜂的方法虽多,但笔者认为用“就地分蜂”法较好。做法:在被分群的一侧放空蜂箱1个,将被分群的蜂王连脾带蜂提入空箱内,提多少框蜂,由养蜂者的意愿定,但至少要提1框未封盖的子脾;原箱向另一侧移动一个箱的距离,无王群内选1个较好王台,如果本群内无王台可割1个备用王台垂直插在两个框…  相似文献   

12.
在分蜂季节,当自然分蜂出现时,刚收回的蜂群有时会再次飞逃。笔者在几十年的养蜂中摸索出二法,甚是有效,今介绍给蜂友。其一,刚收回的蜂群,给其一二框幼虫脾。其二,把收回的蜂王扣入王笼,一二天后再放出。预防收回的蜂群再逃二法@郑忠宪$山东省郓城县蜂业协会蜂场!山东郓城274700山东省郓城县西沙巷10号蜂业协会蜂场,邮编:274700  相似文献   

13.
王星 《蜜蜂杂志》2006,26(12):12-12
笔者养殖蜜蜂20多年,积累了一些蜂群早春管理的经验。长期的实践经验证明,蜂群早春管理着重要抓好以下七点:1)及时补饲对蜜、粉不足的蜂群应及时补充饲料,把贮备的蜜粉脾插在边脾或边二脾位置,或用洒水壶将40℃的蜂蜜浇入巢脾中再插入蜂箱。如无备用花粉,可用鸡蛋调和奶粉,加入适量糖水饲喂。2)调整蜂群如发现无王群,应及时与有王群合并,将两群蜂放入一个巢箱内,群间以报纸相隔,让两群蜂自动咬破报纸进行合并;过弱蜂群应及时合并,或组成多群同箱饲养。调整群势时,将空脾、结晶蜜脾、发酵变质脾抽出,缩小蜂路,使蜂多于脾。1次。5)加强保温平…  相似文献   

14.
当蜂群进入越冬期,外界温度较低,蜂箱内外的温差较大,每次开箱检查蜂群,都会使箱内蜂团的温度急剧下降,不但会促使蜜蜂多吃蜂蜜,造成饲料的浪费,而且又消耗体力,大大缩短了蜜蜂的寿命,导致外出工蜂因此而被冻死。冬季应尽量避免经常开箱检查蜂群。如何保证蜂群在适宜的环境下安全越冬?笔者经过多次探索,对越冬的蜂群,改原来开箱直接检查,为通过箱外观察判断箱内的蜂群情况,收到了显著效果。现整理如下,供养蜂户参考:一、细听取一根输液用的细乳胶管(约一米长),将胶管的一端插入巢门内,另一端放在耳道口,就可听到箱内蜂团发出的声音。根据不同的声音,可以判断箱内蜂团的  相似文献   

15.
预防分蜂热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群发生分蜂热之初 ,工蜂积极哺育大批的雄蜂蜂儿 ,接着蜂王往王台基里产卵。随着自然王台的发育和增多 ,蜂王腹部逐渐缩小 ,产卵力降低以至停止。工蜂工作情绪低落 ,外勤蜂减少 ,采集力明显减退 ,出现巢内“搭挂”、箱前挂“蜂须”的怠工现象。控制分蜂热的措施 ,不能等待蜂群出现了严重分蜂热的时候才进行 ,因为此时蜂群繁殖和采集的损失已经无法挽回。所以 ,要从增殖期 (群势迅速增长阶段 )开始控制正在形成的自然分蜂因素。(1 )利用良种培育优良蜂王。饲养适应性强 ,分蜂性较低、维持大群、采集力强的优良品种。还要利用优良品种培育出…  相似文献   

16.
蜜蜂的记忆力很强 ,如蜜蜂对蜂巢的位置记得非常清楚 ,即使原蜂箱有较大距离的变动 ,外勤蜂仍能在原位上寻找 ;可是一经自然分蜂组织成新群后 ,蜜蜂就会把老巢彻底忘掉。据此特性 ,笔者曾多次利用自然分蜂群组织交尾群 ,收到了满意效果。当蜂群因自然分蜂飞逃聚团时 ,选几张有蜜的巢脾 ,放置在一空巢箱内 ,将此蜂箱放在分蜂团的附近 ,把分蜂团收捕入箱 ,找到蜂王 ,用王笼暂时关闭在蜂路中 ,盖上箱盖 ,打开巢门 ,招引工蜂聚集。待分蜂群稳定后 ,选择 2张蜜粉脾放入由巢箱组成的交尾箱中 ( 1家或多家 ) ,把收集到的分蜂群蜜蜂分配到交尾箱内 ,…  相似文献   

17.
每年春末夏初,蜜蜂发展到顶峰时期必然会产生“分蜂热”,这已形成规律。自然分蜂会给蜂场造成重大损失:凡起分蜂热的蜂群,工蜂出勤大大减少,蜂王产卵骤降,蜂王身体缩小,巢门前“呆蜂”增多,呈“怠工”状态。此时,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蜂王会带领一半左右的工蜂,飞离原巢,另建新巢。防止自然分蜂,首先要探索和掌握蜂群产生自然分蜂的机理,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实践证明,蜂群产生自然分蜂的原因:一是群势过于强大;二是巢内闷热;三是哺育蜂过剩;四是巢内储存的粉、蜜过足;五是蜂王衰老,释放的“蜂王物质”减少;六是外界蜜粉源充裕,蜂群分出去不会…  相似文献   

18.
过了“惊蛰”,我地蜂群便进入了早春管理阶段。必须抓好这一阶段的管理,以便产生更好的效益。其主要环节是:1给蜂群创造可靠的无病害条件蜂群开繁之始,正是蜂螨、“爬蜂病”“白垩病”、欧洲或美洲幼虫腐臭病和老鼠等大量繁殖、蔓延之时。为最大限度地控制螨害,要充分利用蜂群开繁前无子的时机,选择一两个晴暖无风的天气,事先用蜜(糖)汁喂好蜂,以促使蜜蜂腹节伸展,暴露蜂螨和增强体力,再用优质高效的杀螨剂喷杀2~3次,将蜂螨消灭在萌芽状态中(用1∶2的萘粉和升华硫混合剂从框架直接撒于蜂体效果也很好);对“白垩病”等顽固性传染病,要在给蜂…  相似文献   

19.
王福忠 《中国蜂业》2001,52(6):14-14
东北养蜂人常讲 :“养蜂容易越冬难 ,十个越冬九个伤热”。夏季蜂群管理不当发生分蜂热时 ,老王带领一部分蜜蜂飞走 ,原箱还留下新的处女王和部分蜜蜂 ;而如果越冬管理不当 ,全群甚至上百群蜂会全部死亡。因此越冬管理好坏直接影响次年蜂群的发展与养蜂经济效益。现将我地越冬管理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供蜂友们参考。一、群强蜜足黑龙江省从每年 1 0月至次年 3月共 6个月越冬期。每群蜂要求有 7框足蜂 ;可紧缩在 6张全封盖蜜脾上 ,每张蜜脾重量约为 3Kg。箱内达到“一少二多一大” ,即脾少、蜜多、蜂多、蜂路大 ,脾距达 2cm。入室前打开箱…  相似文献   

20.
1解除分蜂热现在饲养中蜂的蜂场大都利用自然王台培育新蜂王,蜂群越冬后经过2个多月的春繁,群势壮大,蜂群内拥挤,工蜂在巢脾下部边角造出大片雄蜂房和数个王台,蜂王产子减少,工蜂采集力下降,促成分蜂热。此时正是产蜜和蜂群繁殖的黄金季节,如果让蜂群顺其自然地发展下去,就会造成蜂蜜减产,蜂群增殖停滞不前。笔者近年来采取以下措施:在分蜂季节首先选一两群有分蜂热的强群,把群内的老王带2脾蜂提出另放1只空箱内饲养,接着把全场有分蜂热的蜂群中造有王台的巢脾带蜂提入准备好的无王群内,待新王出房再提出组织交尾群。这样处理可立即解除分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