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还田方式对茶树修剪物腐解特征的影响,为茶树修剪物的合理还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置4种还田方式:表层覆盖(T1)、深埋还田(T2)、调节碳氮比(T3)和添加腐解剂(T4),通过连续培养取样,分析不同还田方式对茶树修剪物周年腐解率、养分释放率、碳氮比和木质素与纤维素比的影响。【结果】T2处理的茶树修剪物50%分解和95%分解所需的时间最短,分别为0.9年和3.5年。与T1相比,T2、T3和T4处理下茶树修剪物腐解率显著加快;腐解试验不同时期内,茶树修剪物腐解率均为T2处理最高,且T2处理360 d腐解率较其他处理提高1.8%~27.5%。腐解360 d后,T2~T4处理下的茶树修剪物碳养分释放率较T1处理显著提高了8.4%~19.6%;各时期的茶树修剪物氮养分释放率在T2处理下最快;腐解30、180、360 d时,T2处理下的茶树修剪物磷养分释放率较快,分别为49.0%、70.3%、85.1%;腐解360 d后,钾养分释放率接近释放完全,各处理的钾养分释放率为92.1%~93.7%。腐解360 d后,4种还田方式下茶树修剪物碳氮比大小依次为T2>T3>...  相似文献   

2.
茶树修剪在茶芽生长休止期都可以进行。根据浙江情况,在春茶前或春茶后进行较好。夏茶后修剪,正值干旱季节,影响发枝,不宜进行。在相同管理条件下,一般是春茶前(惊蛰至春分)修剪较好,因茶树入冬后,地上部营养向下移动,积贮在根部;早春修剪,根部贮积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加之气温  相似文献   

3.
田间条件下不同园龄茶树氮、磷、钾养分需求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分析大田条件下1、2、3、5和10龄龙井43茶园头年秋天整株茶树、第二年采摘新稍、修剪物和落叶的生物量以及氮、磷、钾养分量,研究不同园龄茶树氮、磷、钾养分需求规律。1龄茶园到5龄茶园,茶树地上部生物量、氮、磷、钾养分量分别增加约32倍、21倍、25倍、29倍,到10龄茶园,与5龄茶园相比,仅分别增加约71%、17%、13%、14%。从1龄到2龄茶园,茶树氮、磷、钾的年养分需求量分别为90.01、5.71、31.11kg/hm2,从2龄到3龄茶园,茶树氮、磷、钾的年养分需求量分别为122.74、9.63、45.14kg/hm2,从3龄到4龄茶园,茶树氮、磷、钾的年养分需求量分别为144.03、10.33、47.99kg/hm2。幼龄茶树经过定型修剪后,吸收的养分有一部分通过修剪物和落叶回归土壤,因茶树生长(不包括修剪物和落叶等)并留存在茶树上的养分量占总量的43.9%、48.7%、61.3%左右。进入青年期,如5龄茶园,茶树氮、磷、钾的年养分需求量分别约为164.4、12.68、71.29kg/hm2。进入采摘后,茶树所需的养分主要用于新稍生长,一部分分配到修剪物和落叶之中,因茶树生长(不包括修剪物和落叶等)并留存在茶树上的氮、磷、钾养分量比较稳定且只占较少份额(氮、磷、钾养分量分别仅约为7.54、0.53、5.44kg/hm2)。本试验对田间条件下不同生育期的茶树氮、磷、钾养分需求量的研究建立了试验分析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茶树养分需求规律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茶树轻修剪时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积安  黄奋文 《茶叶》1989,(4):14-15
前言茶树轻修剪时期,通常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进行。其依据是此时茶树尚末萌动,越冬过程中转移贮藏于根部的淀粉等碳水化合物还末向地上部输送,虽然剪去树冠部份枝叶,对树体损失较小。但从“库、源”说理解,上述时期仍有值得探讨的地方,因为轻修剪须剪掉树冠5厘米左右的枝叶,从而引  相似文献   

5.
茶树树型修剪培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茶树修剪时间的确定茶树何时进行修剪,要根据茶树的生育周期待.性、茶树根系内含物和茶树生理状况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等确定的。以我省、我区的大面积种植的福云6号为例进行分析。从3月上旬至11月上旬,这是茶树枝消生产旺盛的季节,而从11月中旬至次年2月下旬,都是可供选择的修剪时期。据科研部门的研究表明,2月份茶树根部贮存的淀粉量等糖类物质最多,同时吸收的无机物也比较多。实施修剪后,切口的的愈合有比较丰富的有机物质作基础。春季气温逐渐上升,水温条件比较好,对修剪切口的恢复有好处。综上所述,在2月份春茶茶芽萌动之前…  相似文献   

6.
采用~(15)N示踪技术对不同时期春剪与春肥氮吸收及代谢的关系进行研究。试验表明:修剪能刺激新同化的氮化物在当季向新梢中分布,但这种刺激随时间延长减弱。并且显示当季萌发新梢所需的氮,主要靠体内贮藏的氮素供给。所以修剪期应选择在体内贮藏物积累丰富的时期进行。同时从修剪后~(15)N的利用率降低趋势,表明不论修剪时间不同,都抑制了茶树对春肥的吸收利用,因而,在进行修剪的同时需加强肥培管理。  相似文献   

7.
根据许多研究者的资料,茶树修剪物质数量的变异与修剪类型、茶类采扎方法、老叶的采摘、施肥等情况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在不进行冬耕的土壤上,茶树行间修剪材料的动态与茶树郁闭程度有直接关系,郁闭茶园修剪材料的积累比稀疏茶园多得多。在不同密度和不同种植方式下,茶树的生态条件是不同的,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为了确定茶树最适宜的密度和种植方式。1942年  相似文献   

8.
茶树修剪应配合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修剪能控制刺激茶树营养生长 ,获得茶叶高产、稳产、优质 ,保持树势健壮 ,延长茶树的经济年限。但目前较多茶农 ,只限于茶树修剪 ,很少甚至没有在茶树修剪前 (后 )相应地配合农业措施 ,尔后茶树树势很难达到预期的经济效果。1 修剪应与肥水管理密切配合茶树每经一次修剪 ,被剪的枝条损耗很多养分 ,剪后又要大量抽发新梢 ,为了使根系不断供应地上部再生生长 ,并保证根系自身生长 ,就需要足够的肥 ,水供应 ,要求剪后需深施较多的有机肥料和磷肥 ,待新梢萌发时 ,及时追施催芽肥。只有这样 ,才能促使新梢健壮、尽快转入旺盛生长 ,充分发挥修剪…  相似文献   

9.
重修剪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持续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继忠 《中国茶叶》1996,18(4):32-33
重修剪是茶树树冠改造的一种重要方法。半衰老或未老先衰茶树进行重修剪后,可使茶树分枝层次合理,枝壮叶茂,树势旺盛,采摘面平整,从而有利于延长茶树高产、稳产、优质的经济年限。重修剪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作用已多有报道,但重修剪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持续效应则报道不多。为此,笔者根据杭州茶叶试验场于80年代陆续对茶园实施重修剪等改造措施后的生产实际,对这一措施的持续效应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重修剪对茶树矿质养分的吸收作了调查测定。  相似文献   

10.
“春茶手采+夏秋茶机采”是一种兼顾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率的生产模式。为研究春茶后不同修剪处理对夏秋茶机采效果的影响,以‘福鼎大毫茶’与‘龙井长叶’为试验品种,在春茶提早结束和正常结束后分别进行轻修剪和重修剪,探讨不同修剪处理对夏秋茶产量性状及机采鲜叶机械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修剪时间主要影响叶层厚度,春茶提早结束进行修剪的茶树叶层厚度高于春茶正常结束后修剪的茶树;不同修剪程度主要影响树高、树幅、百芽重、产量及新梢的一致性,轻修剪的茶树树高、树幅、百芽重、产量和新梢一致性优于重修剪处理;修剪时间与修剪程度交互作用主要影响发芽密度,春茶正常结束后进行轻修剪茶树发芽密度最高。不同修剪处理对夏秋季机采鲜叶目标芽叶得率及破碎叶占比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茶树定型修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基 《茶叶通讯》1992,(4):43-44
定型修剪适用于幼龄茶树及经过重修剪、台刈后的茶树。定型修剪的任务是促进茶树骨干枝生长,形成丰产树冠的骨架,为建造优质高产树型奠定基础。1 幼龄茶树定型修剪1.1 开采标准幼龄茶树第一次定型修剪不宜过早,过早茶苗小,剪后抽发的枝梢不粗壮,影响丰产树冠骨架的形成;也不可太迟,推迟定型修剪,就会相应推迟投产时间,影响茶树经  相似文献   

12.
投产茶园轻修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轻修剪主要用于树体基本定型的投产茶园.通过轻修剪可调整树冠,使茶树体内的养分得以充分调整和分配,增加分枝层次,扩大冠幅,促进枝壮叶茂,同时使树冠平整,保持树冠旺盛的长势和一定发芽密度,培养良好的采摘面.  相似文献   

13.
茶树在秋冬季对氮素的需求不仅在于补充当年新梢生长及采摘的营养消耗,同时也须合成贮藏态的含氮化合物,为健全越冬和翌春生长积蓄养分。近年来所进行的~(15)N示踪试验已经表明,氮素的秋冬积累过程主要通过茶树的连续吸收而完成。然而,即使在新梢休止后的特定生长时期内,伴随环境条件的改变,树体内部的物质代谢进程也进行激剧变化,相应地表现出对养分吸收利用能力的差异。因此,探讨这一时期茶树氮代谢规律,了解养分吸收贮藏的适宜时期,是  相似文献   

14.
茶树光合产物分配的研究自1979年12月开始已在经过两年修剪、采摘的幼令无性系TV_1茶树上开始了。用标记 CO_2的方法来研究茶树不同部位在不同季节里同化产物的分配。研究发现,除根外,成熟的叶子和茎也可作为贮藏器官。在秋季冬季,光合产物被贮藏起来以供茶树冬季生长的需要,茶树新生芽稍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养料的合成。  相似文献   

15.
茶树修剪技术对北方茶园病虫控制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照锋 《茶叶》2017,(4):207-209
为了探讨北方茶园的修剪技术,以商洛市为例,采用大田调查和茶农访问的方法,对商洛茶叶主产区的茶园修剪模式和修剪时间开展定点调查。结果表明,茶园修剪对控制茶园病虫害和促进茶树分枝具有明显的效果,在北方茶园必须把握好修剪模式和修剪时间。以控制病虫害为主的茶园,修剪时间以7月中下旬为宜,宜采取轻度修剪和中度修剪。以促进茶树分枝为目的的茶园,修剪时间以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宜,要因地制宜合理运用轻度修剪、中度修剪和重度修剪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刘富知  朱旗 《茶叶通讯》1992,(3):14-16,30
茶树系一种常绿长寿的木本植物,其寿有达八百岁者。但在栽培条件下,由于人们的强烈干预,显著缩短茶树的寿命,且越是远离根茎部的枝条衰退越快。然而,茶树为延续自己的生命,当地上部部分或全部衰退时,骨干枝的中下部、根茎部、乃至根部的不定芽或潜伏芽便抽生出新的生长势特强的枝条,以取代原有枝系,重新形成较旺盛的树势和生产能力,这就是茶树的自然更新。茶树更新修剪(台刈、重修剪等)正是利用茶树这种自然更新(或称再生)能力。这种修剪在树龄多大时进行为宜,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不同品种茶树的物质、养分积累及分配特性,本研究以10龄的龙井43、薮北和奥绿茶树为研究对象,考察了3个品种茶树的生物量以及养分量在地上部留存、新梢采摘、修剪和凋落物中的分配。结果表明,地上部留存的生物量以及新梢产量均为龙井43>薮北>奥绿;而修剪物的生物量则呈相反的趋势;凋落物的生物量未在品种间表现出明显差异。5种主要养分元素在3个品种间均表现为叶片含量高于树茎;但在新梢、修剪物和凋落物中的分配则与品种相关。地上部留存部分的养分累积量为龙井43>薮北>奥绿,而通过采摘、修剪与凋落物形式移出的养分总量表现为奥绿>龙井43>薮北;其中龙井43新梢养分累积量占地上部移出总量的比例最高(63.7%~85.0%),薮北为37.4%~60.2%;修剪是奥绿转移物质和养分的主要形式,其养分累积量占地上部总移出量的66.6%~91.2%。本研究结果有利于根据品种优势和茶园生产模式制定针对性的养分管理措施,为优化茶园施肥、提高养分利用效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茶树的养分吸收在新梢生长发育旺盛的时期(一叶展开以后),显著减少,在生育停止或从采茶后到第二次生育初期之间,又有显著增加。因此,茶树新梢生育时,必需直接从老叶等母体中获得养分。但老叶中贮藏的各种营养的浓度也是随着新梢的生育周期、采摘周期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春茶鲜叶化学成份变化的科研报告是比较多的,但对于新梢的生长发育和老叶中化学成份变化的相关性都很少。茶树是多年生植物,因而研究它贮藏养分和营养分配的动态,是极为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对夏季轻修剪、深修剪和不修剪的有机茶园中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与不修剪相比,轻修剪1、2个月后对茶树害虫和天敌均产生了显著影响,深修剪的影响更大。修剪1个月后,轻修剪和深修剪茶树上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橙瘿螨和蜘蛛的数量显著下降;修剪2个月后,轻修剪和深修剪茶树上假眼小绿叶蝉的数量显著增加,说明两种修剪方式均可推迟假眼小绿叶蝉虫口高峰出现的时间,深修剪还可有效避过茶橙瘿螨的危害。修剪3、4个月后,轻修剪、深修剪和不修剪茶树上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益害比差异不显著。轻修剪对有机茶园吸汁性害虫的持续控制效果可达1个月,深修剪的控制效果更好,但是需要统筹考虑防虫、养蓄天敌和后续茶叶的生产,要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20.
对夏季轻修剪、深修剪和不修剪的有机茶园中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与不修剪相比,轻修剪1、2个月后对茶树害虫和天敌均产生了显著影响,深修剪的影响更大。修剪1个月后,轻修剪和深修剪茶树上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橙瘿螨和蜘蛛的数量显著下降;修剪2个月后,轻修剪和深修剪茶树上假眼小绿叶蝉的数量显著增加,说明两种修剪方式均可推迟假眼小绿叶蝉虫口高峰出现的时间,深修剪还可有效避过茶橙瘿螨的危害。修剪3、4个月后,轻修剪、深修剪和不修剪茶树上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益害比差异不显著。轻修剪对有机茶园吸汁性害虫的持续控制效果可达1个月,深修剪的控制效果更好,但是需要统筹考虑防虫、养蓄天敌和后续茶叶的生产,要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