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采自21家规模场户的420份血清,进行PRRS抗体检测。PRRS免疫抗体阳性率种猪为82.89%、保育猪为82.49%,育肥猪为85.33%;8家灭活疫苗免疫场户抗体阳性率为85%,7家弱毒疫苗免疫场户抗体阳性率为96.27%,3家未免疫场户抗体阳性率为79.59%。种猪、保育猪和育肥猪免疫抗体阳性率之间没有差异,弱毒苗免疫场户抗体阳性率高于灭活苗免疫场户抗体阳性率11.27%。3家PRRS未免疫场户肥育猪群体存在较为普遍的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河南省某规模化猪场猪口蹄疫(FMD)、猪圆环病毒病(PCVD)、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和伪狂犬病(PR)疫苗免疫抗体水平,采集100份(包括育肥猪、保育猪、产房母猪、后备猪)血清样品,用ELISA试剂盒检测FMD、PCVD、PRRS和PR疫苗免疫抗体水平。结果表明,育肥猪FMDV抗体阳性合格率为33.33%~100%,平均阳性合格率为70.21%(33/47),但不同栏舍的育肥猪抗体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育肥猪、保育猪PCV抗体阳性合格率均为100%(26/26);产房母猪、后备猪和保育猪PRRSV抗体阳性合格率在20.00%~100%之间,平均阳性合格率为53.85%(14/26);产房母猪、后备猪和保育猪PRV抗体阳性合格率在0~100%之间,平均阳性合格率为46.15%(12/26)。说明该规模化猪场FMDV、PCV疫苗免疫抗体阳性合格率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要求,但两个栏的育肥猪FMDV疫苗免疫抗体阳性合格率偏低,仅为33.33%;后备猪和保育猪PRRS和PR抗体阳性率偏低,不足以保护猪群,应进一步加强免疫和检测。  相似文献   

3.
车跃光  王佳 《中国猪业》2014,9(8):49-51
为掌握宿州市规模猪场口蹄疫免疫状况、评估不同厂家生产的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对宿州市16个规模猪场应用3个厂家(A厂、B厂、C厂)的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后的免疫抗体水平进行监测。结果显示,在检测的467份样品中,有272份样品合格,合格率58.2%,各阶段猪群的抗体合格率范围在40.9%~74.6%;使用三种疫苗免疫保育猪的抗体合格率范围在31.2%~56.0%,育肥猪的抗体合格率范围在57.1%~77.5%,后备母猪的抗体合格率范围在59.4%~73.9%,经产母猪的抗体合格率范围在64.0%~86.7%;按规定程序免疫2次以上猪群的抗体合格率达69.9%,免疫1次猪群的抗体合格率只有40.9%。结果表明3个厂家疫苗的免疫效果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在各阶段猪的免疫效果表现为A厂>B厂>C厂;免疫次数对抗体水平有影响,免疫1次抗体合格率不能达到有效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选择徐州六马种猪科技有限公司种猪场作为伪狂犬病净化创建场,通过开展对种公猪、生产母猪、后备种猪、待售种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抗体(gE抗体)和疫苗免疫抗体(gB抗体)检测,进行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的本底调查,了解各阶段猪群健康状态、免疫情况、免疫抗体水平和野毒感染状况。根据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感染状况,采用不同的净化方案,进行猪伪狂犬病净化。通过净化,该场种公猪、生产母猪、后备种猪及待售种猪连续2次以上抽检结果均为伪狂犬病gE抗体阴性且gB抗体合格率70%以上,达到猪伪狂犬病净化创建场标准;同时,猪群的健康状况、母猪生产性能和仔猪成活率均有明显提高,为今后猪场伪狂犬病净化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浙江金华地区9个县市大、中和小规模猪场蓝耳病疫苗的使用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小规模猪场经典弱毒苗、灭活苗和高致病性蓝耳病弱毒苗均有使用,而中、大型规模猪场以高致病性弱毒疫苗为主;从免疫效果看,大型猪场抗体平均合格率(87%~95%)要高于同期小型(69%~90%)和中型猪场(68%~88%)。对免疫后猪只检测抗体水平,灭活疫苗抗体平均合格率为51%~54%,弱毒疫苗免疫抗体合格率为86%~98%;弱毒疫苗中高致病性毒株疫苗免疫的抗体合格率也明显高于经典毒株疫苗的水平。从不同日龄使用蓝耳疫苗的情况看,20~60日龄小猪的抗体合格率为75%,相较中猪(84%)和大猪(87%)明显偏低。在疫苗毒株的选择上,现阶段针对不同日龄的猪只主要采用高致病性弱毒株,其中以JXA1-R毒株的使用最为广泛(90%),其次是经典毒株的普通弱毒蓝耳疫苗,分别是CH-1R和VR-2332毒株。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掌握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O/MYA98/BY/2010株)在生产实际中的免疫效果,以便科学指导养猪场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有效防控猪O型口蹄疫疫情的发生。通过对免疫过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1~3次的断奶育肥猪进行采样检测免疫抗体。结果发现免疫1~2次疫苗的断奶育肥猪的抗体效价不高,合格率达不到70%以上,3次免疫的断奶育肥猪的免疫效果较好,70%以上断奶育肥猪抗体效价可达到8log2以上,且比较整齐。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养殖户(特别是规模养猪场)猪O型口蹄疫的免疫最好在间隔28d实行3次免疫,使断奶育肥猪的免疫取得实效,确保生猪对猪口蹄疫O型野毒的抵抗力,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黔东南州年存栏种猪500头以上的3个规模猪场伪狂犬病免疫情况,分别于2017—2019年在每年第1次免疫伪狂犬病疫苗30 d后采集种母猪、后备母猪、育肥猪、种公猪血清样品,用ELISA方法检测伪狂犬病免疫抗体,评价免疫效果。结果:(1) 3个规模场猪群伪狂犬病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2017年为68.00%,2018年为85.66%、2019年为95.54%,2017年与2019年比较差异显著(P0.05)。(2) 3年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大型规模场(A场)为96.07%,中型规模场(B场)为78.85%,小型规模场(C场)为69.70%,大型规模场与小型规模场比较差异极显著(P 0.01)。(3)不同猪群抗体离散度均60%,免疫效果均一性差。结论:3个规模猪场伪狂犬病免疫抗体合格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其中2018、2019年高于农业农村部要求≥70%的标准,但不同猪群免疫抗体离散度高,整齐度低。各规模场需根据场内猪群个体的抗体消长规律进行针对性地免疫,并优化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8.
为及时准确掌握三台县猪瘟疫苗免疫状况和评价免疫效果,在春秋季集中免疫后,对辖区内部分规模场和散养户进行猪血液样品采集,采用阻断ELI SA方法进行猪瘟疫苗免疫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2018—2020年三台县猪瘟免疫抗体水平总体平稳,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为83.01%,高于国家对猪瘟抗体水平合格率70%以上的要求。猪瘟抗体水平较高,免疫保护较好,猪群具有一定的群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粤北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瘟抗体水平和免疫效果,采用ELISA法对来自粤北地区的13个规模化猪场的1 290份血清样品进行了猪瘟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公猪猪瘟抗体合格率为66.67%~100%,经产母猪抗体合格率为58.06%~100%,后备母猪抗体合格率为50.98%~96.00%,保育猪抗体合格率为14.23%~50.00%,生长育肥猪抗体合格率为40.00%~93.00%。说明粤北地区不同猪场间猪瘟抗体水平和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同一猪场不同阶段猪群抗体水平也有一定差异,但总体表现为种猪群疫苗免疫效果比商品猪群理想,种猪群中公猪比母猪免疫效果好,商品猪群中生长育肥猪抗体水平比保育猪理想。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猪蓝耳病疫苗的免疫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科学评价不同猪蓝耳病疫苗免疫效果,选取19个规模猪场,分别使用蓝耳病国产弱毒疫苗、进口弱毒疫苗、普通灭活疫苗、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进行免疫,免疫1月后,采集免疫猪群的血清与全血样品,进行PRRSV病原学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国产弱毒疫苗、进口弱毒疫苗、普通灭活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对照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40%、76.10%、36.70%、49.30%、31.17%。使用PRRS弱毒疫苗免疫组PRRSV变异株检出率较高,使用高致病性PRRS灭活疫苗免疫组PRRSV普通株检出率较高。此结果提示PRRS疫苗免疫后能产生一定的保护性抗体水平,但交叉免疫保护性较差。对于PRRS的防控,关键在于提高猪群PRRS抗体的水平与整齐度,同时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掌握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与灭活疫苗免疫效果之间的差异,在某规模养猪场选择200头同一品种新生仔猪,随机分成2个组,每组100头,分别免疫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和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结果显示:接种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的试验猪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明显高于接种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的试验猪,且注射合成肽疫苗的试验猪临床上未出现不良免疫应激反应,说明合成肽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PCV2和PRRSV是影响猪瘟防疫中最重要的免疫抑制因素。以1∶32为免疫抗体合格率,两毒自然感染猪,用2倍量的猪瘟脾淋苗,于30日龄首免、44日龄二免,72日龄时用4倍量强免,经87日龄、102日龄采血检测,其抗体合格率仍为零。若以PCV 2型灭活疫苗和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对仔猪进行免疫保护,即可明显提高猪瘟免疫合格率至90﹪以上。基于两病毒对猪瘟弱毒疫苗的免疫抑制作用,设计以猪瘟免疫抗体反应为指示系统:用免疫球蛋白PCV2-PRRSV-RRPSV-Ig G和猪瘟苗对仔猪进行免疫,在猪瘟疫苗末免3周后采血检测,其抗体合格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3.
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的免疫抗体水平,本试验在惠城区某猪场随机选取100头仔猪,分成两组,分别免疫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并对两组抗体的S/P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猪蓝耳病弱毒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比灭活疫苗高,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较差,且抗体持续时间短。本研究为猪场蓝耳病的防控及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梁莹  杨莉 《中国动物检疫》2012,29(11):57-58
为比较灭活、弱毒两种常规猪蓝耳病疫苗的免疫效果,于2011年9—10月梓潼县秋季防疫工作期间,对该县32个乡镇使用不同种类猪蓝耳病疫苗进行免疫并跟踪调查,免疫28天后采集猪血清样品进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猪蓝耳弱毒疫苗免疫后产生的抗体阳性率(94.55%)及OD值(1.108)均高于灭活疫苗(49.30%,0.3758),弱毒组OD值的标准误(0.03483)高于灭活组(0.01926).结果表明,猪蓝耳病弱毒疫苗能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但其整齐程度不及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安徽省合肥市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2017年11月,在合肥市随机选取50个场群,采集1 670份血清进行H5和H7亚型禽流感HI抗体检测。结果显示,H5亚型抗体合格率为86.3%,H7亚型抗体合格率为59.5%;50个场群中的32个使用了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H5、H7亚型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70%以上;不使用(H5+H7)二价灭活疫苗导致场群H5和H7亚型免疫抗体不合格的风险是使用此疫苗的3.8倍(95%CI:1.1~13.0)。结果表明,(H5+H7)二价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较好,建议对群体抗体不合格的养殖场户进行(H5+H7)二价灭活疫苗补免。  相似文献   

16.
调查辽宁省养殖场常用猪瘟和猪蓝耳病疫苗临床使用效果,其中猪瘟脾淋苗和弱毒疫苗生产厂家共14家,猪蓝耳病疫苗生产厂家15家。调查内容:疫苗注射的安全性、疫苗免疫期内的有效性和抗体合格率。调查结果表明,各种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良好,猪瘟疫苗免疫抗体合格率均在80%以上,猪蓝耳病疫苗免疫抗体合格率均在78%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猪蓝耳病疫苗的体液免疫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科学评价不同猪蓝耳病疫苗对生产母猪和仔猪免疫效果,选取11个规模猪场,分别使用猪蓝耳病进口弱毒疫苗、国产弱毒疫苗、普通灭活疫苗、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疫苗对生产母猪和仔猪进行免疫,二免28d后,采集免疫猪群的血清,进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生产母猪使用不同类型的蓝耳病疫苗免疫后所产生的抗体阳性率均高于仔猪免疫后所产生的抗体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估株洲县猪场猪瘟免疫状况,选择株洲县12个规模化猪场、24个散养户、2个生猪屠宰场,随机采取456份血清样品,用正向间接血凝方法进行猪瘟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规模化猪场、散养户和屠宰场猪群猪瘟抗体效价合格率分别为97.92%、94.10%和91.66%,平均合格率达到95.17%。母猪、保育猪、育肥猪和商品猪不同年龄段猪群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8.68%、97.36%、94.73%和92.76%。  相似文献   

19.
为摸清天津地区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2014年1月至12月,共采集天津市10个区县种猪场、规模场和散养户的猪血清样品7 639份,采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对免疫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抗体水平合格的6 491份,合格率84.97%。种猪场、规模场、散养户合格率分别为93.37%、84.89%、82.68%,全年中5月份免疫抗体合格率最高89.91%,经产母猪、育肥猪、仔猪、保育猪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5.58%、88.13%、80.16%、75.38%。  相似文献   

20.
为制定合理的猪蓝耳病和猪瘟的免疫程序,研究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对猪瘟免疫抗体的干扰作用,本试验采用ELISA方法检测惠城区某猪场100份血清的猪瘟和猪蓝耳病抗体,并对猪瘟抗体间接血凝试验log25值和猪蓝耳病抗体的S/P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对猪瘟弱毒疫苗无干扰作用;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对猪瘟免疫抗体的影响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