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内蒙古自20世纪70年代推广牛的冷配技术以来,牛的受配率、受胎率、产仔成活率逐年提高,但与发达省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根据国内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和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就如何提高内蒙古母牛繁殖率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1母牛繁殖率低的原因笔者在农村牧区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试验认为,影响母牛繁殖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母牛繁殖率低的突出表现为受配率低、受胎率低、产仔成活率低。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认为“三率”低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1.1基础母牛营养不良是造成母牛繁殖率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随着畜牧业内部结构的调 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大力发 展肉牛生产的任务已客观地摆 在了畜牧业的发展重点之列。 但是,在肉牛生产中存在的“两 低”问题(一是可繁母牛比重低, 二是母牛繁殖率低),长期制约 着养牛业的速度发展。就石家 庄市而言,可繁母牛仅占存栏 比重的35%,母牛繁殖率约为 55%。全市年出栏约120万头 肉牛,其中的架子牛和犊牛半 数以上需从外省市购入,自繁 的犊牛远远满足不了育肥用牛 源的需求。解决“两低”问题,提 高母牛繁殖率,已成为养牛业 发展的客观需求。 牛属单胎动物,通常一胎 一犊,而一胎双…  相似文献   

3.
1 农村养猪的现状和不足1 .1 农村养猪现状我国广大农村仍以传统养猪为主 ,养猪作为家庭副业 ,每户养猪一般不超过 3头 ,不讲究科学配料 ,生产水平低 ,饲养期长 ,不讲经济效益。让人高兴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养猪专业户大量涌现 ,一户饲养数十头或数百头母猪 ,百头、千头以上商品肥猪。有的专业户投巨资建起了年出栏上万头的规模养猪场 ,在养猪专业户的带头下 ,农村养猪业有了迅速发展。1 .2 差距与问题虽然农村养猪生产发展很快 ,生产水平逐步提高 ,但与世界或国内养猪业的先进水平相比 ,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 :母猪繁殖率低 ,年均…  相似文献   

4.
肉牛产业正逐渐成为县域经济重点产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发展肉牛生产对于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当前养牛95%的为农户散养,管理较为粗放,生产条件较差,同时因为牛的饲养周期长,繁殖率低,严重制约着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采取综合配套技术提高母牛的繁殖率.  相似文献   

5.
当前农村养猪业依然是以散养为主,因饲养管理条件限制,母猪品质下降,繁殖率低,养猪效益差。笔者通过调查分析,认为提高母猪繁殖率,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家兔繁殖率低是农村养殖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势必会降低经济效益。在此,提几点提高家兔繁殖率的技术措施,供大家参考。 (一)选好家兔的最佳配种时机 性成熟的家兔在环境和营养条  相似文献   

7.
可以预见,将来牲畜将继续为人类提供高营养的食品,把不适于人类食用的产品转变成美味的佳肴.最新技术在畜牧业上的应用将极大提高生产效率.生物工艺学和牧场经营的计算机化将导致畜牧生产的革命.繁殖率低是畜牧生产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生物工艺学的应用将提高家畜的繁殖率.例如在加拿大,约80%的肉用母牛每年仅哺乳  相似文献   

8.
1奶牛品种问题我国奶牛生产现状是:主要大中城市郊区和国营农场的奶牛群具有较高的生产水平6000~9000kg,而占我国奶牛总存栏量70%以上为农户约200万户的奶牛,且大部分为低产不足3000kg的改良牛,这部分牛是我国奶牛平均单产低的主要原因,也是品种改良的重点。从繁育技术角度分析,造成农村养殖户奶牛单产水平低、良种奶牛少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1选种选配原因1.1.1忽视选种,见母就留。选种即选择优秀的高产奶牛留作繁殖,淘汰低产或有病、有缺陷的牛。在发达国家奶牛的淘汰率都在30%以上,因此奶牛单产逐年提高,品质越来越好,而我国不足10%…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有兽药厂2400多家,生产的兽药品种规格约2000多种,年产值已超过150亿人民币;约有经营企业50000多家,年销售额约170亿元人民币.虽然我国兽药行业已取得巨大成就,但兽药企业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生产规模小、竞争水平低.现有的2400多家兽药生产企业,90%以上是中小型企业,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200多家.  相似文献   

10.
提高繁殖率是高产奶牛面临的当务之急,也是牧场生产效益提高的基础。过去几年随着育种加快,上海地区牧场牛群单产水平呈大幅提高,但母牛的繁殖力也随着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高产奶牛,在产后的泌乳高峰期由于受到各种应激,表现出发情症状不明显、不发情、受胎率低及胚胎死亡等,从而导致繁殖率下降。  相似文献   

11.
“苏太”猪是以太湖猪和杜洛克为亲本的育成品种。该猪种既保持了太湖猪繁殖率高、肉质鲜美、耐粗饲、母性好的优点,又具有杜洛克猪生长发育快、胴体瘦肉率高的优点。为进一步了解“苏太”猪在本地区农村的生产水平,以利于推广,我们对本镇专业户所饲养的“苏太”猪进行了生产性能测定,并以我市传统饲养的二花脸猪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过去,西宁市郊区养猪生产各项指标很低,品种杂乱、繁殖率低、繁活率不高、饲养周期长、出栏率低;肥猪饲养一年半以上毛重仅达90公斤,料肉比在5—5.5:1以上;养猪成本高,经济效益差,严重阻碍了郊区养猪生产。 1981年9月以来西宁市畜牧兽医站承担了“推广长苏互”组合为主体的猪杂种优势利用及建立“三化”养猪繁育体系的  相似文献   

13.
由于滩羊产羔率及产肉率低,难以形成规模化肉羊生产体系,而小尾寒羊具有生产发育快、早熟、高繁殖率的特点,繁殖率高达250%以上。试验旨在以小尾寒羊为父本、滩羊为母本,生产杂交一代羔羊育肥,研究肥羔生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按目前农村养牛实际情况,提高肉用牛繁殖率,主要表现在母牛受配率、受胎率和犊牛成活率几项指标的提高上. 1繁殖力不高的主要原因 母牛不发情或发情不正常、难产、流产、胎衣不下、死胎或产弱犊等,往往严重影响牛群的繁殖率.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正>母猪繁殖率是反映母猪繁殖力和猪场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经济参数。提高母猪繁殖率就是提高了养猪经济效益,特别是有一定生产规模的猪场就显得更加突出和明显。因此,在现代畜牧业日益发达的今天,提高母猪繁殖率对畜牧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母猪繁殖率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遗传,生活生产环境,饲养管理等。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我认为要提高母猪繁殖率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选择优良种猪常言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母肥仔壮’都  相似文献   

16.
提高家兔繁殖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家兔繁殖率低是农村养殖户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养兔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现提出几点解决办法,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 家庭几园(小桑园、小果园)是在农村户营承包责任度后,农民迫切要求脱贫致富,逐步进行生产结构调整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商品经济雏型。“几园”的发展,构成了庭院经济由小到大、曲低到高、由内涵向外延的发展趋势。它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把“小园”引向大规模商品经济轨道,实乃当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而重要的任务之一。本文仅就家庭“小桑园”的适度规模及发展趋势作肤浅探析。  相似文献   

18.
家兔繁殖率低是农村养殖户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养兔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现提出几点解决办法,供养殖户参考。1选择最佳的配种时机性成熟的家兔在环境和营养条件有利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9.
养牛生产提高母牛繁殖率、增重率和商品率、是衡量养牛业发展水平的尺度。目前,有些单位的母牛繁殖仍停留于两年一个犊的低水平,增重慢,出栏慢,商品率低,造成养牛亏损。因此,提高母牛繁殖率是当前养牛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开辟农村原蚕区,是在农村调整产业结构需求蚕种较多的情况下促成的.这种选择,主体行为属于蚕种场本身的孤军直人,体制上机制上必然问题不少,其普遍存在着的“分布散、装备差、水平低”的状况亟待改善.不仅如此,人们更为担忧的是,将此“半壁江山”甩在农村,四处散落,安全生产的态势十分严峻.90年代中期原蚕区几遭灭顶之灾,这就是个例证.优化蚕种生产,是我国蚕业发展的永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