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郭勤英 《河南农业》2016,(30):43-44
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是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依法治国政策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大学教师法治教学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良好的法律素质和较高的法治意识是大学生未来立足社会的基础条件,较高正能量的法治意识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自身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是法治中国建设接班人的培育环节。  相似文献   

2.
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是高校两课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法治思维是一种合法性思维、权利义务性思维和程序正当性思维,是当代大学生崇尚法律的意识观念。高校"两课"教育教学应当进行合理的法律课程设计和安排,以适应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法律基础对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搞好法律基础教学应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为中心,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文化修养为目的,从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价值观、法律规范意识、权利意识、涉讼意识这几个方面搞好法律基础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的”法律基础”教育木质上是法律素质教育。为了达到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目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了解法律素质的内涵,正确认识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搞好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永恒话题,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内在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教育,作为高等院校,更应该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地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各高校陆续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SRF)。本文介绍高校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上的主要措施,并指出高校教师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上的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法制建设工作不断地推进,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很重要。随着农村大学生人数逐年的增长,农村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提升很有必要。在新时代依法治国战略实施的大环境下,我国需要加强农村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多种途径提升农村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本文首先阐述新时代农村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提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分析新时代农村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新时代农村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提升的影响性因素,最后尝试探索新时代农村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7.
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具有很强应用性的现代管理科学,正对社会和个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高等学校,公关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通过公关意识的培养,可以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和行为,提高他们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学习公关知识,培养公关能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增强其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加强公关教育对培养大学生优良的个性和心理品质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郭勤英 《河南农业》2016,(33):47-48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十八届五中全会均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当代大学生是推进依法治国的主力军。大学生的法治意识现状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快慢程度。通过调查问卷来了解目前大学生的法治意识现状,主要从大学生目前主流法治意识、大学生对现行法治的认同和信任、大学生法治意识薄弱的主要表现、大学生法治意识薄弱的归因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发园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1):173-175
公民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如何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公民素质是一个重要课题。土壤肥料学是高等农业院校中植物生产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笔者结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例,探讨了如何在土壤肥料学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忧患意识、科学意识、环保意识、法律意识、美学素质、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挫折意识等各项公民素质,以期抛砖引玉,为在专业课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公民素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使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主要关注点是人才综合指标和创新能力。从对大学生创造思维研究的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看,通过培养和训练,创造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提高和拓展。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应当从改善教育方法、加强思维训练、创设有利条件、培养创造意识、拓展知识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1.
在大学生就业求职过程中,其权益受到侵犯的事件屡有发生,虽然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但与之配套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立法层次和法律效力低、权限划分不清和政策匹配性差、区域发展差异大和地方保护严重等方面。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普遍存在法律知识淡薄、合同意识淡薄、维权意识淡薄、法制观念淡薄等问题。同时,用人单位也时常存在歧视大学生求职、拒绝与大学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利用"试用期"侵害大学毕业生合法权益等违反法律法规的现象。因此,为保证大学生在就业过程的合法权益,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应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共同努力培育和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缺少依法管理的意识和观念,应培养自身的法治意识,在工作中依法管理,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规范的道德体系和崇高的民族精神,调和着人与人、人与社会、家与国以及国与国之间的相处之道,显示出对现代文明的重要作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积淀文化底蕴离不开国学经典的启迪,培育大学生健康人格和解决道德困惑离不开国学经典的引导,提振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增强文化自信离不开国学经典的传承。按照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挖掘国学经典宝藏,引导青年大学生探寻文化之根,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国学精神,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拓宽国学文化教育渠道,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文化自觉,引导大学生完善人格修养,传承民族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推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下,我们对贵州部分高校大学生的民主法治价值观进行调研.了解到在校大学生的民主法治意识已觉醒、民主法治价值取向矛盾化、在校大学生对我国民主法治的信仰尚未形成三种现状.本文分析导致现状的原因,进而从深化高校民主法治教育、优化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环境和提高大学生自身法律素养三个层面提出对策,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民主法治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国情教育是我国高等学校重要教育内容之一,土壤肥料学是高等农业院校中农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加强民族自豪感、基本国策、忧患意识、环境保护、热爱家乡和科学发展观等国情知识的教育,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素质,为国家培养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当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食品安全现状,认为其已成为危及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针对性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法制监管体系内部机构设置不完善;另一方面,法制监管执法队伍素质不高,执法人员自律意识不强,人情执法、利益执法现象难以根除,使得食品安全状况难以保障。对此,建议加大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建设,形成立体化全程式监管机制;优化监管机构职位设置,实行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制度;全面加强执法队伍的作风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进而构建高效的食品安全法制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7.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文章对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缺失及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从加强法制教育、强化法律实践、营造法治环境等方面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的运用无论在企业还是在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中都极其重要,而当今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缺乏专利战略意识,高校在大力发展创新教育的同时应采取积极措施培养大学生的专利意识,树立知识产权的保护概念。简述了专利意识的概念及内容,分析了大学生专利意识的现状和大学生专利意识薄弱的原因,提出了培养大学生专利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时代的要求。在当前全民“三五”普法教育中,有针对性地落实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促进其健康成长,增强其法律意识,推动“三五”普法教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