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SAP逆转座子分子标记在柿属植物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SSAP(特异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specific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在部分柿属植物种质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对每个SSAP引物单独用于柿属植物遗传分析的性能作了探讨。基于5个逆转座子引物的25对SSAP引物组合在供试28份柿属(Diospyros L.)基因型中共扩增出1300个位点(多态位点93.38%),每对引物平均产生52个位点(含48个多态位点),表明SSAP是一种高多重比例系数(multiplex ratio)和高多态性的标记系统;经SSAP数据的UPGMA聚类和主坐标分析,原产中国、日本的柿种质(D.kakiThunb.)及柿的近缘种各自单独成组,该聚类结果与部分已知亲缘关系的试材十分吻合,表明SSAP技术可用于柿属植物亲缘关系研究。此外,在25对SS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3对具高信息含量的引物组合,将在柿属植物遗传关系研究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围滩养鱼 改良盐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林旺  丁文石 《土壤通报》2001,32(Z1):177-180
根据水盐运行规律,运用土壤水力学、农业生态学和能量物质转换的原理,进行围滩养鱼,加速排盐,继而实施鱼(水)粮(旱)交替,同时,饲料(饲 草)经过畜、禽、鱼多级过腹利用后入池肥土,达到了土体脱盐速度快、土壤培肥效果好、综合经济效益高的良好效果.加速江苏滩涂开发利用,对发展全省的经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学报)原刊名为《土壤与环境》,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的正式学术期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见《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第62页)、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刊源、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刊源(中国500种精品科技期刊之一),广东省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规范优秀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环境科学各学科、生态学各学科、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研究及相关领域具有创新性的重要研究论文,以及对环境科学、生态学重大前沿问题具有独到见解和理论建树的综述。适合从事生态学、环境学、资源保护、土壤学、大气科学、水科学、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科学、农业科学、林学、医学、社会科学、经济科学等领域的科技人员、学者、教师、学生、各级管理者和环境爱好者阅读。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不同食品加工工艺及条件对肉制品中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的影响,在110只5月龄的内蒙古苏尼特绵羊宰杀后取背最长肌肉(Longissimus Dorsi,LD)为样品,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研究辐射、冻藏、加热、腌制等加工对背最长肌中共轭亚油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包装、-2℃贮藏条件下,2 kGy的γ射线可降低肌肉中共轭亚油酸含量(P<0.05),但同样的辐射条件下,真空包装、-2℃贮藏30 d肌肉中共轭亚油酸含量很稳定。经2 kGy的γ射线灭菌,采用真空或空气包装,-18℃贮藏45 d后共轭亚油酸仍然很稳定。贮藏时间对CLA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紫外线灭菌不会引起共轭亚油酸损失。低温巴氏杀菌(70~72℃、82~86℃)可使共轭亚油酸含量降低(P<0.05)。腌制中氯化钠和亚硝酸钠的浓度对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影响作用显著(P<0.05)。该研究对于实际生产中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保持肉类产品天然成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气候变暖可能显著影响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但其影响机制还不明确。针对该问题,该研究在中国冬小麦主产区华北平原开展连续3 a(2017-2019)免耕(No Tillage,NT)和常规耕作(Conventional Tillage,CT)下的田间增温试验。结果表明,增温提前了冬小麦返青期,延长了冬小麦营养生长阶段时长,提高了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净光合速率。2019年增温处理下冬小麦开花期茎叶氮素积累量提升了20.17%(CT)、99.21%(NT),花后茎叶氮素转移量提升了24.62%(CT)、134.21%(NT),茎叶氮素对籽粒的贡献率提升了2.43%(CT)、46.10%(NT)。增温影响了冬小麦产量构成,增温下冬小麦有效小穗数略减,部分年限千粒质量略增。NT处理增温增产,CT处理增温增产不明显,总的趋势为NT处理连续3 a平均产量低于CT处理。增温还显著提升了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P<0.05),连续3 a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提升了14.28%(CT)、17.39%(NT)。综上,研究表明增温会通过改变冬小麦生理特征显著促进氮素向籽粒转化,并且增温下冬小麦有效小穗数减少使得原本将进入更多籽粒中去的氮素都进入到最终有效籽粒中去,进而显著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研究结果可为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ATP结合盒转运蛋白G亚家族(ABCG)在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中ABCGs的分子特征、表达模式及转录因子对PeABCG15的调控关系,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毛竹ABCG基因家族成员,对其基因结构、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系统进化等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毛竹ABCG基因表达模式进行研究,借助酵母单杂交验证转录因子与ABCG基因的调控关系。结果表明,在毛竹基因组中共鉴定到77个ABCG基因(PeABCG1~PeABCG77),其启动子中含有多种激素和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其中脱落酸响应元件ABRE最多,出现在74个基因的启动子中。系统进化分析发现,PeABCGs分为白棕色复合体(WBC)和多效性耐药复合体(PDR)两个亚组,与水稻的亲缘关系较近。qRT-PCR结果显示,在脱落酸(ABA)处理后,7个与ABA运输相关的PeABCGs中有6个呈上调表达趋势,而未检测到PeABCG34表达;在低温处理条件下,7个PeABCGs均受到诱导表达;在干旱处理条件下,有2个PeABCGs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不同生态型中国沙棘的引种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生态型中国沙棘的引种育苗试验孟丽,王均明(河南农业大学林学系,郑州450002)冯振莹(郑州市城市园林研究)张顺英(河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1985年以来,我国开始把大力发展沙棘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和经济振兴的一个突破口来抓,已取得了举世瞩...  相似文献   

8.
朱麟  凌建刚  赵伟 《核农学报》2023,(12):2387-2394
为深入研究射频热风联合(RF-HA)干燥对浙贝母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新鲜浙贝母(Fresh)和热风干燥浙贝母(HA)为对照,分别采用超高液相色谱-质谱(UP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和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生物碱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RF-HA干燥前后浙贝母差异代谢物及生物碱成分变化。结果表明,UPLC-MS共鉴定出483种差异代谢物,其中RF-HA与Fresh差异代谢物221种(105种上调,116种下调),RF-HA与HA差异代谢物168种(122种上调,46种下调);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及聚类热图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浙贝母代谢物含量差异显著(P<0.05);UPLC-MS/MS共鉴定出生物碱类物质64种,与HA处理相比,RF-HA处理可以显著减少贝母素甲、贝母素乙、贝母素甲氮氧化合物、贝母素乙氮氧化合物等主要活性成分MS强度的下降(P<0.05)。综上,相对于HA,RF-HA干燥可以更好地维持浙贝母主要成分含量及品质。本研究可为浙贝母干燥及射频热风联合干燥的应用提供数据参考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民 《土壤》1999,31(4):197-201,223
在对我国多种起源土壤上发育的菜园土壤的调查及对其发生发育,分异特性的初步研究基础上,以《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为依据,探讨了该类土壤的诊断特征和诊断属性,明确了它们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并对其与土壤发生分类,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制)联合国土壤图例单元(FAO/Un-esco)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参比。  相似文献   

10.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富含多种有益的功能活性物质。为提高沙棘功能性组分保留率和制品综合品质,本研究利用低温升华(20℃)真空冷冻干燥(FD-1)和高温升华(60℃)真空冷冻干燥(FD-2)两种冻干工艺制备沙棘粉,测定沙棘粉的各项指标,通过对沙棘粉品质指标、香气和挥发性成分、小分子活性组分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FD-1制备的沙棘粉在L、a、b、维生素C含量、流动速率敏感度(FRI)、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铁离子还原力(FRAP)指标上优于FD-2,主要反映沙棘粉的色泽和抗氧化活性;FD-2在特别流动能、总流动能、剪切性、类胡萝卜素、压缩性方面优于FD-1,主要反映沙棘粉的粉体特性。小分子代谢组分分析中共检测出68种化合物,因子分析结果显示,FD-1中特征性组分为丹酚酸A、异抗坏血酸、异鼠李素、表没食子儿茶素等;FD-2中特征性组分为[6]-姜酚、异鼠李素3-新橙皮苷、酒石酸、维生素C、槲皮苷等,证明不同冻干工艺制备的沙棘粉活性组分有明显差异。两种沙棘粉在挥发性成分上也有较大差异,挥发性组分共检测出153种化合物,FD-1...  相似文献   

11.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静锐  张振明  罗凯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3):173-175,179
中国是一个森林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匮乏的国家。由于各种因素,森林生态系统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因此,研究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对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以及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从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角度出发,选用复合结构功能指标评价方法。同时,在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基础上,以活力(V)、组织结构(O)和恢复力(R)为评价指标,根据中美合作项目八达岭森林健康研究的数据,对八达岭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建立一套相应的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牡丹花大色艳,富丽堂皇,不仅受到国人的喜爱,也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中国牡丹于公元8世纪传人日本,18世纪后传入欧美,在海外通过长时间的育种,培育出一批具有异国风韵的品种(以下简称“洋牡丹”)。与国产牡丹相比,洋牡丹花色更为艳丽,抗性更强。  相似文献   

13.
文摘与信息     
9701世行官员评说中国农业世行的远东与大平洋区域乡村社会发展处处长哥德保在美国《农业望》杂志(1996年4月号)撰文(“AFocusonChina”)评说中国农业,摘要如下。中国在世界谷物市场上成为有更大影响的力量。中国粮食供应能否赶上需求很不确实,仅在几年前中国还是一个粮食纯出口国,现在变成了纯进口国。未来发展取决于中国维持和扩展资源基础(土地、水)、提高单产(更强化利用化肥和灌溉)、以及改善基础设施(道路、铁路、水运等)的努力。当然,政策、消费等需求变化、价格、农业投入等也将起重要作用。哥德保认为,中国农业的…  相似文献   

14.
华南主要土壤类型的光谱特性与土壤分类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华南地区主要土壤的光谱反射特性,进行了土壤光谱的主组元分析、模糊聚类及与土壤理化性状作相关性分析,土壤光谱特征分类与现行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及中国土壤系数分类进行了比较对照。其主要结果表明,华南地区主要的光谱曲线的形态特征,主要表现为平直型(玄武岩发育砖红壤类)、缓斜型(水稻土类)和陡坎型(红、黄壤类)三种类型;土壤光谱分类与按母质母岩划分高度一致;应用主组元分析对土壤光谱进行分类,结果与现  相似文献   

15.
中国转基因油菜的环境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中国转基因油菜研究和环境释放的现状,对中国环境条件下转基因油菜的生存竞争能力、基因扩散风险以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等环境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中国是许多十字花科植物进化起源中心和生物多样性中心,生态环境类型复杂;转基因油菜的外源基因可以通过花粉向油菜(Brassica napus)、白菜(B.rapa)和芥菜(B.juncea)类植物扩散;中国转基因油菜的基因扩散风险高于其它作物.存中国,油菜的转基因技术相当成熟,油菜的转基因实验频次很高,涉及的基因种类繁多,进口的转基因油菜数量巨大,隐患不容忽视。在中国,转基因油菜的安全性管理和研究相当薄弱,检测和监测手段无法满足安全管理需求,这一现状必将阻碍中国转基困油菜的产业化进程,并对中国环境安全带来隐患。作者提出,加强转基因油菜的环境安全意识,加强中国转基冈油菜的安全管理及其措施的落实,加强转基因油菜检测和监测等技术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中国代表性产区沙棘品质的差异,该研究以山西、河北、内蒙古、新疆地区加工使用频率高的4个沙棘品种(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Zhongguoshaji、宇璐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Yulushaji、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Zhongguoshaji、阿勒泰大果沙棘 Hippophae rhamnoides.L.Aletaidaguoshaji)为研究对象,从色泽、质地、滋味、风味、营养功能组分等方面研究其品质,测定沙棘浆中的香气成分和小分子活性物质组成,明确4个地区沙棘的综合品质,并探究不同地区沙棘综合品质的差异。结果显示:新疆阿勒泰大果沙棘色泽最鲜艳;内蒙古中国沙棘的糖酸比(1.997)最大;河北宇璐沙棘总酚含量(1.14 mg/g)最高;新疆沙棘类胡萝卜素含量(37.15 mg/100 g)最高;4种沙棘维生素C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约为21~23 mg/100 g;4种沙棘抗氧化活性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山西沙棘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P<0.05),内蒙古沙棘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均最高(P<0.05)。4个地区沙棘挥发性成分差异显著(P<0.05),其中河北、内蒙古、新疆、山西沙棘中特征挥发物质分别为3-辛酮、2-庚烯醛等,异戊酸异丙酯、2-甲基丁酸丙酯等,正辛烷、2,3-二氢-2,2,6-三甲基苯甲醛,己酸戊酯、癸酸乙酯。4个地区沙棘主要多酚类物质包括奎宁酸、异鼠李素、阿洛酮糖等。4个地区沙棘14项品质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100%。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得出,4个地区代表性沙棘品种综合品质得分依次为河北沙棘,山西沙棘,内蒙古沙棘,新疆沙棘。该研究将为沙棘系列产品的开发原料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7.
《南方农业》2008,(5):8-8
2008年9月28日上午,中国西部(重庆)首届花艺大赛在重庆市农业展览中心——重庆市第四届花卉博览会A展馆(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开赛。本次大赛评委有:王莲英(中国花艺大师),蔡仲娟(中国花艺大师),周佩华(澳门),钟伟雄(香港),超瑞云(台湾),杜琪美(重庆插花协会会长,中华花艺文教基金会高级花艺师),郑巧雪(重庆插花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日本“草月流”高级教师)。  相似文献   

18.
张俊民 《土壤》1999,31(6):295-298
本文对中国淋溶土系统分类作参比研究。简要阐明中国淋溶土系统分类概况,并与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联合国土壤图图例单元(FAO/unesco)以及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进行参比,着重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所拟定的土壤分类系统进行参比,最后讨论淋溶土系统分类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12,(3):I0005-I0005
《分子植物育种》2003年创刊以来,己被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数据库等多家中外文献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   

20.
白蜡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又名花曲柳窄吉丁,棒小吉丁,英文名EmeraldAsh Borer(EAB),属鞘翅目(Coleoptera)吉丁科(Buprestidae),是白蜡属(FraxinusL)树木的重要害虫,原产地为亚洲,分布于朝鲜、蒙古、日本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在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