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黑龙江省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我国东北部6个辐射台站1971-2000年的太阳辐射资料,采用Q=Q0(a+bs)模型估算月太阳总辐射,通过线性回归建立逐月太阳总辐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计算式模拟的黑龙江省3个测站3-7月、9月太阳总辐射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模拟的1~2月、10—12月太阳总辐射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说明计算式可用于模拟黑龙江省1~7月、9~12月的太阳总辐射。  相似文献   

2.
研究城市气象参数与城市近地面污染物对水平面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并尝试建立水平面太阳辐射与气象、城市空气污染物观测数据的回归模型.1)收集了广州市2009~2012年水平面日太阳总辐射、地面气象数据、近地面空气污染物历史记录数据;2)根据太阳辐射传输理论和前人相关研究进行水平面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分析,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3)对水平面太阳总辐射、地面气象、近地面污染物浓度的观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分别建立了总体样本和分区间样本下的水平面太阳总辐射与气象、空气污染物观测数据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用单一回归模型解释各种影响因素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并不合理,而分区间样本下的分段回归模型反映了水平面太阳总辐射的随气象变化和颗粒物浓度变化的规律,预测结果也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3.
何利德 《浙江农业科学》2014,1(10):1620-1623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基本、最重要的能量来源,研究区域内的太阳能总量及其分布特征对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经验公式,依据杭州站1960-2006年逐月太阳总辐射和日照百分率建立的回归系数,对宁波鄞州站1981-2013年的太阳总辐射进行估算。基于2010-2013年的估算结果与实测值,利用SPSS统计软件建立修正方程,并应用修正后的太阳总辐射和实际观测值,对宁波鄞州站1981-2013年太阳总辐射的年际变化和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所采用的估算方法可行,且修正后的计算值更加精确。宁波鄞州月平均太阳总辐射为35729 MJ·m-2,月太阳总辐射在22611~55142MJ·m-2;月变化为双峰型,6月受梅雨天气影响为相对低值。宁波鄞州年太阳总辐射达4 28747 MJ·m-2,属于资源丰富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太阳总辐射出现下降趋势,至20世纪90年代初达到最低值,其后下降趋势逐渐停顿,并有缓慢上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海口市太阳总辐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海口地面站1971-2008年太阳总辐射和气象资料,对海口市太阳总辐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1-2008年海口太阳总辐射以-248.467MJ/m^2·a的速度减少,月变化与年变化趋势一致。低云量、水汽压是影响其太阳总辐射的主要气候因子。太阳总辐射与气温关系达到置信度为0.001的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利用延吉站1990—2019年的太阳总辐射资料,采用Q=Q_0(a+bs)模型估算月太阳总辐射,并通过线性回归建立逐月太阳总辐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计算模拟的延边地区1—12月太阳总辐射绝对误差在15 MJ/m~2以内,模拟效果较为显著,可用于模拟延边地区无辐射观测站点的月太阳总辐射。对延边地区太阳总辐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季节上夏季为最多,空间上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6.
利用延吉站1990~ 2019年的太阳总辐射资料, 采用Q = Q 0 ( a + bs )模型估算月太阳总辐射, 通过线性回归建立逐月太阳总辐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模拟的延边地区1~ 12月太阳总辐射的绝对误差在15 M J/m2以内, 模拟效果较为显著,可用于模拟延边地区无辐射观测站点的月太阳总辐射。最后进行延边地区太阳总辐射分布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7.
重庆地区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重庆市沙坪坝日射站1988-2007年逐日太阳总辐射、日照百分率、低云量和水汽压等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了重庆市地面总辐射的时间变化;由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原理,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月总辐射计算公式;通过相关系数检验和回归误差分析,确定了适用于重庆地区太阳总辐射月总量的气候学推算公式;进而根据所得推算公式分别计算了各站点逐月太阳总辐射总量,分析了重庆地区四季和年太阳总辐射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日照百分率的单因子线性拟合整体效果较好,但冬季月份拟合误差较大;采用日照百分率和低云量的双因子拟合,使得冬季月份的拟合误差明显减小,显著提高了整体拟合效果.分析认为,日照百分率是重庆地区地面总辐射的主要影响因子,冬季雾日数和低云量对地面总辐射具有重要影响.重庆太阳总辐射有逐年增大的趋势,与该地区实际日照时数逐年增大而低云量逐年减少等因素有关.四季及全年太阳总辐射的区域分布以重庆地区东北部最高,东南部和西部边缘一带为低值区.  相似文献   

8.
刘孝敏  刘叶瑞  谢伟雪  杨一栋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529-13530,13545
以甘肃省典型气象年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甘肃省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特征。结果表明,甘肃省年太阳总辐射达4 700~6 350 MJ/m2,年太阳总辐射和直射的地理分布特征为由西至东、由北至南递减;各地年太阳日照时数为1 631~3 391 h,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与年太阳总辐射分布趋势相一致。甘肃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十分有利于太阳能热利用。最后,分析了至"十二五"末甘肃省太阳能热利用潜力和节能减排效益。  相似文献   

9.
利用19612010年广西3个辐射站的太阳总辐射资料和90个国家气象站的日照资料,估算了广西各地的太阳总辐射量,分析了广西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广西全区的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广西各地年太阳总辐射为3682.22010年广西3个辐射站的太阳总辐射资料和90个国家气象站的日照资料,估算了广西各地的太阳总辐射量,分析了广西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广西全区的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广西各地年太阳总辐射为3682.25642.8 MJ/m2,年平均太阳总辐射呈减少趋势,20世纪60年代最大,低值出现在805642.8 MJ/m2,年平均太阳总辐射呈减少趋势,20世纪60年代最大,低值出现在8090年代,进入21世纪初期达到次大值;广西年太阳总辐射空间分布呈现南部多、北部少,盆地平原多、丘陵山区少的特点,其中资源很丰富区位于广西沿海及十万大山北坡,是广西太阳能利用的最佳区域,广西南部的梧州、玉林、钦州及南宁南部地区是广西具备一定开发利用潜力的资源丰富区。  相似文献   

10.
利用阳江市阳东区东平镇气象观测站2013~2017年的辐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太阳总辐射量、反辐射量、净辐射量、大气长波辐射量和地面长波辐射量的日变化特征、月变化特征、平均最大(小)值、极值等的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各种辐射数据的日平均值与气温日平均值、地面温度日平均值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相关系数基本都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其中地面长波辐射量和气温、地面温度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9,相关性最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木材干燥过程的Elman神经网络模型。[方法]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基础上,选用Elman神经网络建立木材干燥过程模型。针对木材干燥过程的特点,Elman神经网络利用木材干燥过程材堆的温度、湿度以及对应的木材含水率建立模型。[结果]通过实际干燥过程数据对模型的准确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Elman神经网络利用少量数据就可以建立模型,并且模型预测精度高,对数据的联想记忆和优化能力强。[结论]Elman神经网络建立的木材干燥过程模型准确,对于提高木材干燥过程的控制水平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析(WPA)和Elman神经网络的异步电机转子断条故障诊断方法.针对异步电机转子断条故障时定子电流出现的边频分量进行小波包分析,提取动态条件下各频带能量作为故障特征向量,削弱了负载变化及噪声对诊断准确性的影响.采用Elman神经网络对故障进行识别,并对Elman网络进行改进,在关联层增加了自反馈增益因子,提高了网络性能.以频带能量作为Elman神经网络识别故障的特征向量,建立从特征向量到电机转子断条故障之间的映射.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包分析提取的故障特征明显,由WPA和Elman神经网络构成的诊断系统,能有效地识别出转子断条故障,故障诊断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13.
利用北京市1960-2004年的月平均气温数据,建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与Elman神经网络模型,分别运用粒子群算法(PSO)与试凑法对这2种模型进行优化,并对2005-2009年的月平均气温进行预测估计,比较2种模型的预测结果,以便找出更准确的气温预测模型。结果表明,2种模型总体上均能较好地拟合气温序列(R2均大于0.985),但是对于低温预测效果均相对欠佳;PSO_LSSVM预测误差(RMSE=1.380 6)明显小于Elman神经网络(RMSE=1.732 5),拟合精度更高,能更好地对短期气温变化进行模拟。因此,可用PSO_LSSVM模型进行气温预测,指导当地的农业生产与工业开发。  相似文献   

14.
高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213-11214,11219
为了克服冷库空调系统的设备频繁启停和系统节能效率不高的问题,针对保鲜冷库制冷系统提出了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模糊控制算法的优化改造,采用不同的温度偏差作为模糊控制系统的输入量,模糊控制规则由Elman神经网络在线学习实时生成,调控优化制冷系统的运行状态。试验数据表明,改进的保鲜冷库系统节能效果明显,提高了运行的平稳性,基本克服了压缩机频繁启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质量不同的鱼摄食能力不同,准确估计鱼体质量有利于水产养殖中鱼类精准投喂,避免饲料浪费及水体污染。首先使用1元硬币作为参照物采集鲫鱼图像和体重数据,其次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鲫鱼和硬币的特征值,最后采用BP神经网络、Elman神经网络以及Numpy库构建的神经网络实现多特征的鲫鱼质量估计。结果表明:使用BP和Elman神经网络估计鲫鱼质量时决定系数分别为0.925 6和0.906 4,均方误差分别为0.003 68和0.004 55。采用Numpy库构建的神经网络估计时决定系数值为0.823 7,均方误差值为0.008 1。因此,使用BPNN-面积-周长和Elman-面积-周长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估计鱼体质量,实现水产养殖中鱼类的精准投喂,以及在鱼类被捕捞后根据质量进行分级,推进渔业现代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王芳  涂春丽  勾永尧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859-20860
[目的]建立预测气温动态变化的Elman神经网络模型。[方法]参考温度的固有特性,应用1951~2010年的重庆温度数据,采用Elman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温度进行预测估计。[结果]实证仿真结果表明,模型的相对误差较小,能够对未来气温变化进行较好的模拟。[结论]该模型预测结果可以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并可以进一步应用到天气衍生品定价等领域。  相似文献   

17.
Elman动态递归神经网络在树木生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充分考虑树木生长所特有的动态性、随机性和非线性,以及Elman动态递归模型的结构特点,获取北京山区油松解析木生长数据,分别建立了Elman型树木胸径生长和树高生长的神经网络动态模型.研究表明,Elman动态递归模型对非线性问题建模具有很好的拟和性和仿真性,其中,用于胸径生长建模时,其拟和精度达到99.45%,仿真精度达到99.42%;用于树高生长建模时,拟和精度达到 97.30%,仿真精度达到97.29%,而且其拟和和仿真曲线均为“S”形,符合树木生长规律.进一步对Elman动态模型和常规BP静态模型比较发现,Elman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和性、预测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王芳  涂春丽  勾永尧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1,(11):1680-1681,1686
[目的]建立预测气温动态变化的Elman神经网络模型。[方法]参考温度的固有特性,应用1951~2010年的重庆温度数据,采用Elman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温度进行预测估计。[结果]实证仿真结果表明,模型的相对误差较小,能够对未来气温变化进行较好的模拟。[结论]该模型预测结果可以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并可以进一步应用到天气衍生品定价等领域。  相似文献   

19.
加工番茄病虫害中长期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加工番茄病虫害预测与防控问题,采用Elman神经网络对番茄病虫害预测预报进行研究。根据新疆某加工番茄产区2003—2010年的4—10月的病虫害发生程度及同期气象资料,建立了加工番茄病虫害发生与气象因子关系的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预测2011年番茄病虫情为例,结果表明此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该研究为进一步构建加工番茄病虫害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灌溉用水量的预测对灌区的灌溉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运用神经网络中Elman反馈型神经网络建立了灌溉用水量预测模型,模型输入层神经元数目为4,输出层神经元数目为1,隐含层神经元数目确定采用试验法,最终确定为10。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预测方法相比,具有网络稳定性高,训练误差曲线比较平滑,模型预报精度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