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中西方节日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通过对西方情人节和七夕节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了西方节日"受宠"和传统节日遭"冷遇"的深层次原因,同时也指出了在借鉴西方节日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也应该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进行保护和创新,以此来促进文化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2.
《河北农业科技》2011,(4):77-77
元宵节的由来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端午节起源于何处长期以来说法不一。根据研究,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主要有(:一)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二)是吴越民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三)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  相似文献   

4.
日本“节日法”支持传统节日和娱乐活动被日本大众称之为“节日法”的一项新的法规己于1993年在日本全面生效。成为政府支持传统节日和其他公共娱乐活动,如水稻运输节、日本斗牛、木偶戏演出等国民喜闻乐见的活动。为确保这一法规的顺利实施,日本农林水产省将从19...  相似文献   

5.
节日饮食习俗,是华夏饮食文化中的一份宝贵遗产,它是中国先民在长期的社会劳动过程中,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而总结出来的,从习俗各异的节日食俗中可以寻觅到最为古老的文化遗存因子。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一些传统节日逐渐形成并日趋成熟,饮食几乎成了各种不同节日的体现和载体,并产生了一套与各节日相对应的礼仪食俗。这些节俗饮食反映了当时人的生活追求和文化心态,表达了人们对幸福安康生活的期望,映射出了时代文化的内容和色彩。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8月10日是农历七月十五。与春节、清明等节日相比,七月十五在当今中国的节日体系中已处于边缘化状态,许多人对其节俗活动已是语焉不详,仅留下一个神秘背影。鬼节的神秘背影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处境尴尬,常被视作阻碍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旧文化的一部分。除了春节、清明等极少数节日在被有计划地予以"革命化"改造之后,允许在现代生活中具有一席之地,很多节日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冷落、轻视甚至批判,七月十五更是被视为"迷信活动"而大受压制。时过境迁,七月十  相似文献   

7.
隆滟 《古今农业》2012,(1):99-106
"二月二龙抬头"节是西北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的节日。本文主要以陇东地区民间"二月二龙抬头"节俗的民俗事项"祭龙、舞龙、画图拜蛇、打灰簸箕、打瞎瞎、洒灰、击房檐、社祭、担晨水、炒豆豆、吃搅团糊龙头、拍瓦片、理龙头、唱大戏、迎富、避龙忌"等蕴含的文化内涵入手,以期管窥其对周人"祈农"民俗传统的延续与演绎,从而揭示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以及对其进行保护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老人节”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俗称“老人节”。据此风俗习惯,1988年我国将农历的九月初九正式定为“巾国老人节”,使农历“九月九”成为我国法定的老人节,到今年已是第13个年头。每到“老人节”前后,全国各地都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相似文献   

9.
康玲  邓思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809-4810
节日民俗文化变迁有很多原因,其中旅游开发对节日民俗文化的变迁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文化变迁也影响到旅游开发。分析了旅游开发与节日民俗文化变迁的相互关系。尤其应注意相互间的负面影响,使传统节日民俗和旅游开发双赢。  相似文献   

10.
清明食俗     
每年阳历的4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除扫墓祭祖外,其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说到清明节,还要从一个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寒食节,又称热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5日,也就是距清明节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食备好的热食,冷食,故而得名。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  相似文献   

11.
左莹 《古今农业》2013,(1):61-66
“牛王节”是西南地区传统的祭神爱牛节日,在明清时期的西南地区的方志中已有记载,在这些记载中,“牛王节”既是一个汉族的民间节日,也是少数民族的民间节日,另外,西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某些地区,也过“牛王节”。作为一种民间风俗,牛王节必有其民间信仰的特点,本文拟就牛王节的具体内容浅论其所反映的民间信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聚集了诸多的少数民族,为我国古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从黑龙江省 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图案特点、元素出发,分析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图案在黑龙江省乡村建设中的作用以 及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马社,这是农业史和畜牧史研究中,很少有人涉猎的问题。马社起源于对马和最早开始驯养马的祖先的崇拜。由此开展的祭祀活动本身是一种综合性的多功能的社会活动。那些和专业技术有关的活动也同时举办。这无疑对养马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马社也是养马人精神聚会组织。由对马的崇拜,进而产生了对龙马的尊崇,进而发展为龙马精神。这其中反映出我们民族精神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和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用插花装点节日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在喜庆的节日,用东方式插花来增添喜庆吉祥的色彩、渲染节日热烈的气氛应别有韵味,给人们以视觉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节日插花设计中应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对于花材的选择、色彩搭配、容器和配件的选择等方面也有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15.
蜂蜜在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蜜在古今中外就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滋补营养食品 ,亦被我国传统医学列为具有医疗作用的药品。实验证明 ,蜂蜜对于心脏病、高血压、肝脏病、肺病、便秘、贫血、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胃肠道疾病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我国古代医书中多有用蜂蜜治病的配方。  相似文献   

16.
河南节庆旅游的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金龙  赵威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776-5778
阐述河南节庆旅游历史悠久、类型丰富、地域集中,但目前旅游开发中存在时空布局不合理、市场化运作程度低、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民众参与程度低等问题。并提出政府角色转型化、操作模式市场化、时空布局合理化、节庆效益双重化、节庆参与大众化、节庆主题特色、节庆培育品牌化等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京郊传统古村落保护和发展是推进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和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第一批全国传统古村落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的调查发现,当前水峪村在保护传统古村落和村庄治理中面临着村庄空心化和老龄化、传统古村落保护与乡村发展的冲突、乡村发展受到有关部门的掣肘、现行项目管理方式给乡村治理带来挑战等四个方面问题,应该从加强统筹、依法治村、自主保护和社会共治等四个方面推动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实现在保护中振兴、在发展中善治。  相似文献   

18.
陕西传统木艺制品的传承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要介绍了木版年画、马勺脸谱、旋木制品、活动骑马人和提线木偶等陕西传统木艺制品及其文化内涵,探讨了陕西传统木艺制品的创新技法和技术途径,最后,就我国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