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我省诊断耕牛血吸虫病历来都采用粪孵检查。粪孵法要求每头牛做到三粪六检,每普查一次,花的人工多,费的时间长,瓶罐损耗大,而检出率却不高,许多患血吸虫的病牛查不出来。因此,研究一种方法简便、快速、低耗,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查病效果好且易于推广的诊断方法,是耕牛血防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人医方面,首先提出间接血凝试验报告的是Kagan(1955),我国扬赞元等(1975)进行了冻干血球间接血凝试验研究。1975年Preston和Duffus将血凝试验应用于诊断牛的血吸虫病。国内迄今尚无血凝试验诊断耕牛血吸虫病的公开报道。1977年10月,我们将间接血凝  相似文献   

2.
应用间接血凝试验、微量补体结合试验、对流免疫电泳、琼脂双向扩散试验和团集反应,对镜检有虫的25份阳性血清、非疫区22份阴性血清及疫区1070份待检血清进行伊氏锥虫病血清学诊断比较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间接血凝试验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是较理想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其次是微量补体结合试验和琼脂双向扩散。对流免疫电泳和团集反应不但有假阴性,而且有假阳性,诊断价值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3.
我县是耕牛血吸虫病的重疫区之一。该病从1958年以来,一直用粪孵法诊断,此法已很不适应。为了提高诊断效果,寻求一种准确、快速、简便、检出率高的诊断方法。1983年10月5~21日,我们对本县部分公社的水牛进行了间接血凝诊断血吸虫病的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研究应用血吸虫感染鼠肝组织内虫卵冰冻切片抗原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诊断血吸虫病的效果及实用价值,我们在安徽省贵池血吸虫病流行区应用上述两法检测经粪检确诊的血吸虫病人,非流行区的健康人、丝虫病人和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中的特异性血吸虫抗体,并以常规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猪肺炎支原体的扩大繁殖,在培养基颜色变黄时收集菌液,通过浓缩、裂解、致敏、醛化鞣酸化绵羊红细胞而制备出猪肺炎支原体间接血凝诊断抗原,并应用微量间接血凝试验对所制备的抗原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猪肺炎支原体间接血凝诊断抗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以为猪支原体肺炎的血清学诊断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6.
猪圆环病毒Ⅱ型血清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检测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抗体,本试验建立了快速、敏感的ELISA诊断方法.通过比较差速离心、蔗糖不连续梯度离心、氯化铯等密度梯度离心和氯仿抽提结合超速离心等4种方法纯化PCV2抗原的包被效果,来确定最佳的PCV2包被抗原纯化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全病毒抗原最适包被浓度和二抗HRP-SPA稀释倍数的确定、待测血清稀释倍数的确定、封闭液浓度的确定、封闭时间的确定、HRP-SPA反应时间的确定、临界值的确定、特异性测定、重复性测定、符合率比较等,进一步优化检测PCV2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表明:对猪的多种病毒阳性血清进行ELISA检测,只有PCV2阳性血清呈阳性;对6份血清进行4次重复试验,方差分析显示P0.05,差异不显著;与PCV2-ELISA试剂盒(INGEZIM公司生产)的符合率比较,其总符合率达88.89%.可见,优化建立的检测PCV2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高、稳定性好,可用于PCV2血清学诊断和血清学普查.  相似文献   

7.
饲料中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与Dot-ELISA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志辉  张红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139-16140,16163
[目的]建立检测饲料中沙门氏菌的Dot-ELISA法。[方法]采用Dot-ELISA法,对随机采集自西宁市某饲料厂的100份成品饲料、85份鱼粉和50份精蛋白进行了沙门氏菌检测。通过生化试验和血清学试验对饲料样品中的细菌进行了进一步的鉴定。[结果]通过Dot-ELISA检测,成品饲料、鱼粉和精蛋白中的沙门氏菌阳性率分别为38.00%、62.35%和60.00%。Dot-ELISA法与常规分离鉴定技术的符合率为82.23%。[结论]Dot-ELISA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常规分离技术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可以用于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以猪蛔虫抗原致敏绵羊红细胞制备检测猪蛔虫特异性抗体的间接血凝诊断试剂,与猪蛔虫抗体发生特异性凝集反应.结果表明,用间接血凝诊断试剂对3 000份猪血清进行现场检测,阳性率为30.00%;而琼脂扩散试验(AGP)的阳性率为13.00%,表明,间接血凝试验(IHA)比GAP敏感,间接血凝诊断试剂可用于猪蛔虫病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9.
用平行对照试验,研究了鄱阳湖血吸虫病高度流行区(人群感染率15%以上)三个感染层次9个试点约2250头耕牛三种不同化疗策略,(全面化疗、间接血凝血纸阳性化疗、粪检阳性化疗)的费用效果。结果显示:①在感染率相同的地区,三种化疗策略防治效果基本相同,当感染率大于45%时,粪检阳性化疗防治效果低于其它两种策略;相同的策略在感染率不同的地区防治效果相似。②费用-效益分析结果显示:血检阳性化疗策略优于其他两种策略;当感染率大于45%时,全面化疗优于粪检阳性化疗;当感染率小于45%时,粪检阳性化疗优于全面化疗.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牛巴泰病毒(BATV)NM/12株作为诊断抗原,初步建立了BATV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检测方法,并对反应条件进行初步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赤羽病毒阳性血清、牛布鲁氏杆菌阳性血清、牛病毒性腹泻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仅与BAT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其特异性较强;经敏感性试验测定,阳性血清1∶640倍稀释时检测仍为阳性,显示其敏感性高。应用该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523份牛血清进行牛巴泰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总阳性率为10.7(56/523),阳性检出率与临床普遍使用的中和试验符合率为100%。本试验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牛群抗体检测和BATV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简便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日本血吸虫的惟一中间宿主钉螺为对象,研究不同方法对其总DNA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DS法和CTAB法可以快速、简便地从新鲜钉螺和钉螺的乙醇固定标本中提取总DNA.以该DNA为模板.通过相应引物成功扩增出线粒体CO1基因片段.提取DNA前钉螺标本用TE和PBS做预处理,提高了产品DNA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建立一种检测牛日本血吸虫病的快速诊断技术,试验以乳胶微球标记的兔抗牛IgG抗体作为免疫探针,以血吸虫可溶性抗原为检测线,羊抗兔IgG为质控线,研制了牛日本血吸虫病抗体检测试纸条。对该试纸条进行了效价、敏感性、特异性、非特异性、保存期、批内批间可重复性及符合率等各项试验,结果表明试纸条的效价为1∶2;对于实验感染日本血吸虫28 d和 35~56 d的病牛血清,试纸条的敏感性分别为20%(2/10—检出阳性份数/检测数)和100%(30/30);用于检测健康牛血清的特异性为100%(20/20—检出阴性份数/检测数),检测东毕吸虫、肝片吸虫、锥虫病牛血清,未见交叉反应现象;对于粪孵确诊为血吸虫病阴、阳性的牛血清,试纸条与粪孵法的阴阳性符合率均为100%;与IHA阴阳性符合率也均为100%;试纸条批内批间可重复性好,2~8℃保存的试纸条有效期达15个月。用试纸条检测实验感染血吸虫牛治疗前后体内不同时期血清抗体的水平,发现牛感染血吸虫后第5周的血清均可检测出血吸虫抗体,在治疗后第16~24周血吸虫抗体消失。  相似文献   

13.
于冰  沙伟  刘卓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87-11590
[目的]对东亚砂藓(Rhacomitrunm japonicum)的Cu/Zn SOD基因进行克隆,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方法]利用RT-PCR技术获得东亚砂藓Cu/Zn SOD基因的cDNA,同时对该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东亚砂藓Cu/Zn SOD基因cDNA长565 bp,包含一个长为465 bp的ORF,编码154个氨基酸残基,预测的该蛋白的分子量为15.5 kD,理论等电点为5.77,负电荷残基(Asp+Glu)总数为18个,正电荷残基(Arg+Lys)总数为12个,不稳定系数是13.36;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包含了5个蛋白保守区,均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超家族所有;Blastn比对表明东亚砂藓Cu/Zn SOD基因与毛尖紫萼藓、小立碗藓相关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9%和82%。[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紫萼藓科植物的抗旱性及苔藓Cu/Zn-SOD在抗非生物胁迫方面的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基础。  相似文献   

14.
果蔬中5种农药的同时检测与残留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蔬菜和水果中甲基毒死蜱、毒死蜱、联苯菊酯、甲氰菊酯和氯氰菊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将样品中的甲基毒死蜱、毒死蜱、联苯菊酯、甲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经盐析提取和固相萃取(SPE)小柱净化,用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气相色谱仪带微电子捕获检测器(u-ECD)测定。该分析方法中5种农药的检出限为0.002~0.005mg/kg,添加回收率为84.0%~104.0%,在0.002~3.00mg/kg范围内检测线性关系良好,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5。该分析方法灵敏、准确,操作简便,适合蔬菜和水果中甲基毒死蜱、毒死蜱、联苯菊酯、甲氰菊酯和氯氰菊酯残留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舟山群岛2种濒危植物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var.chenii和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 sericea的天然生境和迁地保护区生境进行了调查与比较分析。调查结果显示:2种植物所处群落具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点。普陀樟原生境土层较厚、有机质较丰富,呈酸性;舟山新木姜子原生境土壤土层较薄,肥力较强,呈酸性。迁地保护区群落具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特点。迁地保护区土壤呈酸性,有机质质量分数呈中等程度。对原生境和迁地保护区重要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自然气候条件、群落特征还是土壤理化性质上,2种生境都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在此基础上,本着尽可能保持种群多样性的原则,迁地保护了普陀樟的5个种群和舟山新木姜子的5个种群。通过物候观察,普陀樟和舟山新木姜子已经在迁地保护区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6.
Several typical supervised clustering methods such as Gaussian mixture model-based supervised clustering (GMM), k- nearest-neighbor (KNN), binary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s) and multiclas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MC-SVMs) were employed to classify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data and two real microarray expression datasets. False positive, false negative, true positive, true negative, clustering accuracy and Matthew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MCC) were compared among these method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In classifying thousands of gene expression data, the performances of two GMM methods have the maximal clustering accuracy and the least overall FP+FN error numbers on the basis of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whole set of microarray data are a finite mixture of multivariate Gaussian distributions. Furthermore, when the number of training sample is very small, the clustering accuracy of GMM-Ⅱ method has superiority over GMM- Ⅰ method. (2) In general, the superior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MC-SVMs are more robust and more practical, which are less sensitive to the curse of dimensionality, and not only next to GMM method in clustering accuracy to thousands of gene expression data, but also more robust to a small number of high-dimensional gene expression samples than other techniques. (3) Of the MC-SVMs, OVO and DAGSVM perform better on the large sample sizes, whereas five MC-SVMs methods have very similar performance on moderate sample sizes. In other cases, OVR, WW and CS yield better results when sample sizes are small. So, it is recommended that at least two candidate methods, choo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real data features and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should be performed and compared to obtain better clustering result.  相似文献   

17.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敏感、特异地检测动物病理材料中布氏杆菌的方法,选用四种标记抗体法,对5种共15个生物型的布氏杆菌,以及大量与流产有关或常常污染病理材料的对照细菌,分别进行了纯菌、感染实验动物及牦牛组织材料的染色检查,并与柯氏染色法及细菌分离培养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四种方法对于各种材料中的布氏杆菌(粗糙型犬布氏菌除外)均呈阳性反应,而绝大多数对照菌均呈阴性反应。其中尤以SPA法染色背景更为清晰,非特异性反应更少。这些方法既简便、快速,检出率也较高。对于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和疫情监测,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全缘冬青Ilex integra,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var. chenii,滨柃Eurya emarginata,柃木Eurya japonica等5个海岛树种的抗旱性,利用盆栽控水方式对5个海岛树种进行干旱胁迫试验,测定相关的生理指标,比较了5个树种之间抗旱能力的大小。结果表明:各树种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而持续下降,而根茎比呈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5个树种的脯氨酸和相对电导率随干旱程度的加剧而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则随干旱程度的加深而明显下降。在重度胁迫下,5个树种的存活率大小依次为普陀樟>全缘冬青>红楠=滨柃>柃木。通过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5个树种在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条件下的抗旱性顺序为普陀樟>全缘冬青>红楠>柃木>滨柃。表4参25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管理学课程考试方式的改革进行研究,提出应增加形成性考试在考试成绩中的比重,设计了由平时成绩、实验游戏和案例讨论、课堂大作业和期末考试四个模块构成的管理学考试方案,并进行了实践应用。通过模块式考核,促进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最后提出了今后应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成效.方法 98名护生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PBL教学法和传统讲授为基础的教学法两种教学模式带教,出科时进行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并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结果两组护生间的理论与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教学组成绩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法组.问卷调查中,两组学生对于手术室实习经历的收获与感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教学组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法组(P〈0.05).结论 PBL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有利于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PBL教学法能够有效促进手术室护生带教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