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2010年张家界市确定为全国旅游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城市后,对于如何发挥旅游产业的综合带动作用和产业关联优势,创新贫困山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推进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张家界市旅游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吴翠芬 《绿色科技》2012,(1):168-169
结合漕涧林场改革与发展实际,分析了林场经营现状,提出了林场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了以科技兴林、旅游开发为主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并对林场的体制创新、发展特色林业等方面作了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结合漕涧林场改革与发展实际,分析了林场经营现状,提出了林场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了以科技兴林、旅游开发为主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并对林场的体制创新、发展特色林业等方面作了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旅游合作与区域发展为旅游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业和就业机会。分析了目前高职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存在"不从事旅游专业"、"旅游行业高流失率"等现象,通过构建符合"一带一路"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建立了创新创业学分累计与转化制度、双主体推进创新创业能力等途径,探讨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侯琳  朱洪端  苏丙杰 《技术与市场》2022,(4):159-161,164
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融体育与旅游的户外旅游是引导和推动旅游产品创新的方式之一.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户外旅游的研究成果明显偏少.在结合户外旅游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户外旅游进行定义.分析了德阳市发展户外旅游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重点从政府和户外组织者两个层面对德阳市发展户外旅游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回归自然、体验自然、保护自然的全新旅游方式,在国家公园的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祁连山国家公园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之一。为推进其生态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修复任务和生态旅游发展的有效持续,实现生态严格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文章结合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区建设的实际情况,采用SWOT方法分析其生态旅游发展状况。结果表明,祁连山国家公园发展生态旅游具有显著的自身优势与良好的外部发展机遇,也存在不少亟待补足的短板, 同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提出在坚持保护优先、限制性及全民公益性原则的基础上,以国家公园试点区建设为契机,优化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注重社区参与,创新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等构想。  相似文献   

7.
湖南林业现状与跨越式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林业跨越式发展,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重点工程建设为主要途径,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实现超常规发展。本文分析了湖南林业现状,提出了实现湖南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认为:湖南用材林,油茶,楠竹,森林旅游,干鲜水果,茶卉,木本药材,森林食品都是可发展成为有湖南特色,能创品牌的优势产业资源,通过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必将成为林业支柱产业,全面提升湖南林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目前园林旅游模式发展中存在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缺乏品牌特色、园林旅游配套设施条件薄弱、人造景观形式趋同、地方人文文化底蕴不足等主要问题,探析新形势下的园林旅游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赵顷霖厅长在总结林业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时说,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体制创新。哪个地方林业发展得快,总能从体制创新中总结出经验;同样,哪个地方林业发展得慢,发展得差,也总能找出体制滞后的原因。实践证明,体制创新是林业发展的“牛鼻子”。非公有制林业的出现和发展,使新时期河南林业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随着旅游需求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旅游业与信息产业开始融合发展,以此提高旅游产品的多样性与旅游服务质量,由此促使旅游新业态的形成,这也是目前解决国际旅游业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和选择。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管理、运营及业态创新三个方面详细地分析并总结了国际旅游业和信息产业融合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探讨了上述经验在青海省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城郊型乡村旅游地开发规划要遵循突出乡土性的原则、适应市场与创造市场相结合的原则、尊重现状与产品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社区整体发展与各方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兼顾综合效益的原则,其开发规划的方向是:旅游资源乡土化开发、营造乡村意象、旅游产品休闲化开发、旅游市场品牌化开发、合理设计经营机制、清洁化生产。以杭州富阳白鹤村为例,对白鹤村发展乡村旅游进行了SWOT分析,并从乡村体验旅游产品规划、乡村旅游市场定位、乡村意象营造、经营机制设计等方面提出了白鹤村乡村旅游开发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2.
通过梳理文旅产业的融合机理,对近年来河南文旅产业中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品牌搭建、全域旅游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系统阐释了河南文旅融合的发展态势,进而提出了重塑河南文旅品牌新形象,通过融入科技创新,赋能智慧旅游,打造“全产业链”式文旅产业业态,创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以引领全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为河南全域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扶贫开发,以易县旅游扶贫开发模式为例,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旅游扶贫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在扶贫实践中,实施的各种扶贫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产业扶贫是效果最明显、脱贫效果最稳定的一种扶贫模式。因此,提出充分保障贫困人口利益,倡导PPT旅游;旅游业发展初期由政府主导;发展全域旅游,树立鲜明形象;开展旅游业教育培训及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等旅游产业发展的创新机制,以期推动我国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用地规划创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土地资源—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在旅游用地规划中引入生态新理念,探讨了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用地规划的基本理论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等。  相似文献   

15.
在旅游地开发规划初期,就要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进行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预测,是景区发展研究的一种创新。以待开发的武汉大富庵旅游地为例,运用旅游环境承载力和生命周期理论进行旅游地开发规划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安宁市温泉镇旅游资源规划为例,调查温泉镇旅游资源并应用SWOT分析方法来进行分析,阐明温泉镇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从旅游资源规划定位、创新型旅游文化产品等方面对乡村休闲旅游小镇的旅游资源规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examines innovation processes in forest recreational services on the basis of case studies in five European countries with differing institutional backgrounds of forest ownership and access rights. The analysis reveals that forest-related recreation services are developed under varying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and on public as well as private land. Ideas for innovations in recreational services may come from within but often outside the forestry sector. Financing is provided from public and private sources.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spheres have important roles in providing natural, human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usually a network of public and private actors are involved in innovation processes.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are cross-sectoral interactions between forestry and tourism. Greater institutional support is need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elated recreation services because the field is at an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It is concluded that support should focus on providing ideas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for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on facilitating cross-sectoral interaction between forestry and tourism actors. A particular need is seen for development of models for durable interaction between land owners and tourism operators on a regional scale.  相似文献   

18.
张志  李江风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1):168-170,187
旅游管理体制如何适应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一直是业内外人士探索的既具理论性又具实践性问题。本文以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从森林旅游资源的价值特性和权属特性出发,通过分析我国现行森林旅游业管理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的总体思路,建议实行“四权分离”的管理模式和“社区网络式”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针对"常州四杰"之一——董亦湘故居没有得到应有重视、保护不力这一现状,对董亦湘故居的修缮和开发价值进行了调查,发现董亦湘故居修缮保护存在故居破损严重、修缮资金短缺、宣传力度不够、开发创新不足等问题.并从修旧如故,保持故居原真性;创新发展,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智慧旅游,构建云上故居虚拟游;多方筹集,丰富资金来源渠道四方面提...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消费方式,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该文首先对乡村旅游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探讨了乡村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和发展现状,伴随着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暴露出的一系列弊端,在对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并指出乡村旅游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