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宁强矮马生长激素基因(GH)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涛  路宏朝  陈锐  周建军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2):4435-4440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动物和中国几个地方马种生长激素基因序列,为宁强矮马起源和矮化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分子水平的试验依据。【方法】通过PCR扩增宁强矮马生长激素基因并进行测序,用DNAMAN软件对不同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马品种间29个位点发生遗传变异,编码区11个位点发现遗传多态现象。以蒙古马生长激素氨基酸序列为标准,宁强矮马仅在1 765位点的变异导致氨基酸发生改变。以生长激素的mRNA序列为基本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宁强矮马和德保马67的同源性为100%,与百色马的同源性为99.8%,与蒙古马的同源性为99.7%。【结论】马属动物生长基因序列与猪和狗的同源性较高,宁强矮马1 765位的G→A可能影响到宁强矮马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为宁强矮马、哈萨克马的分子系统学地位和生长机制的研究提供分子水平的科学依据,对宁强矮马、哈萨克马和其他动物生长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0序列进行分析,通过PCR扩增宁强矮马和哈萨克马的生长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0,并进行测序,用DNAMAN软件对不同动物的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外显子10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以生长激素受体...  相似文献   

3.
牦牛生长激素基因分子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方法从牦牛脑垂体中扩增出生长激素基因(YGH)编码区全序列,并进行分子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牦牛生长激素基因编码区全长654 bp,包含一个完整的阅读框,编码217个氨基酸.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分子特性进行分析表明:动物生长激素基因在进化上非常保守,牦牛生长激素基因氨基酸序列与黄牛、山羊、绵羊、马、猪、猫和犬的同源性分别为100%、99.1%、98.6%、88.9%8、8.5%、88.9%和89.4%.牦牛生长激素蛋白有2个明显的疏水区域,存在2个强跨膜区和信号肽,是一种分泌型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为主,三级结构包含第28-215位氨基酸残基;牦牛生长激素蛋白有较高的抗原指数和抗原表位,这与YGH编码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基因动物     
《中国畜禽种业》2008,4(9):60-60
什么是基因动物?就是把一些人类所需要的基因.转导到动物体内.使培养出的这种动物.能够生产出一些人类所需要的物质,这种动物叫基因动物。例如,人的生长激素,能够刺激人体长身体,增加身高,是一种很好的治疗侏儒症的药品。用引入基因的方法.培养出一种特殊的小鼠,在这种小鼠的奶液里,含有人类的生长激素,而且含量可以很高,一升小鼠奶可以提取0.5克人的生长激素。  相似文献   

5.
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参与动物的生长、发育等代谢过程.GH发挥生理作用,首先是与靶细胞膜表面的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GHR)结合,启动细胞内信号传导,促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_like growth factor,IGF_I)的表达,再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生物体局部组织,促进细胞的代谢过程.GHR是一种特异、高效的膜蛋白.GHR对GH的功能发挥有重要的影响,其在细胞内的表达量对生长激素发挥作用有重要影响,从而影响了生物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就生长激素受体及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生物催肥精",是为配合我国法律法规禁止使用适禁药物生长激素在2006年年末花巨资研制而成的新一代高效安全动物促长新产品。该产  相似文献   

7.
异黄酮植物雌激素调控动物神经内分泌及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关于异黄酮类化合物(芒柄花素和大豆黄酮)对动物(大鼠、猪为主)一些生产性能的影响及神经内分泌参与的研究.建立了芒柄花素的放射免疫方法;经放免受体分析表明,异黄酮植物雌激素可与动物的乳腺、垂体、下丘脑的胞浆雌二醇受体竞争性结合,表现弱的雌激素样作用;诱发血中催乳素、生长激素和IGF-1水平升高,从而促进乳腺发育和泌乳量;使雄性动物血中辜酮水平升高,促使胎儿和产后生长加速;促进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提高妊娠母猪的特异免疫反应和新生仔猪特异性抗体水平;对雌性动物抑制LH的释放;此外,对反刍动物研究表明,可直接影响瘤胃代谢.并对其神经内分泌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动物技术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转基因动物技术应用于畜牧生产 ,在改良动物生产性状、提高畜禽抗病力以及生产人药用蛋白等非常规畜牧产品方面 ,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1 转基因动物技术概述使动物组织能够特异表达外源蛋白质 ,需要人为地将编码这种蛋白质的基因转移到动物的胚胎中 ,使目的基因能够整合到动物染色体上 ,进而得到表达。目前 ,在转基因上主要有 4类 :A参与编码和调节机体组织生长发育的基因。例如 :促生长基因方面的研究有导入生长激素 (GH)基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 1)和人生长激素释放因子 ;B与动物生产力密切相关的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例如 …  相似文献   

9.
生长抑素研究及生长抑素抑制剂半胱胺促畜禽生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抑素 (Somatostain,SS)是由神经系统和胃肠道产生的,它对动物的生长激素 (GH)、甲状腺素 (T3、 T4)、胰岛素等代谢激素起抑制性调节作用。用半胱胺作为生长抑素抑制剂,能有效降低中枢及外周的生长抑素含量,提高生长激素 (GH)水平,促进动物生长。 1生长抑素的发现 生长抑素的发现是脑肠肽激素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成就。 1969年, Krulich等在研究大鼠下丘脑生长激素释放因子 (GRF)时发现,下丘脑提取物中含有生长激素释放和抑制两种成分,并设想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 (SPIF)的存在。 1972年, Brazau等在用羊下丘脑精制黄体生成…  相似文献   

10.
    选用60头体重60 kg左右杜长大三元杂交肥育猪,分为2组,分别饲喂0、100 mg·kg-1 N-甲基-D-天冬氨酸(NMDA),研究饲喂NMDA对肥育猪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及腺垂体生长激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43 d后,肥育猪血清生长激素水平显著提高,较对照组增加41.01%(P<0.05),其中阉公猪生长激素分泌总体水平增加36.91%(P<0.05).肥育母猪生长激素分泌总体水平提高45.95%(P<0.05);腺垂体生长激素mRNA丰度也显著提高,较对照组增加48.75%(P<0.05).由此可知,NMDA可以影响肥育猪血清生长激素分泌及腺垂体生长激素mRNA的表达,从而促进肥育猪生长.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家畜及其肉产品质量可追溯信息链的特点,提出完整信息链设计的有效对策,根据家畜养殖、屠宰、分割、包装、运输等不同生产加工阶段的对象和环境特征,提出针对性建议,特别是畜体标识的选型建议,对于肉品运输冷链追溯也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介绍了在提出的追溯对策理念基础上,运用条码技术、无线射频技术、信息网络技术进行可追溯系统原型构建范例,为中国畜产品可追溯系统建设提供参考,最终实现畜产品安全生产和消费.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多年来我国农户粮食储备量连续下降的问题,以及农户群体储粮行为常表现出的"共振效应"现象,利用进化博弈分析方法,对农户群体粮食储备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群体的储粮行为存在3个进化稳定策略。2)在预期粮价与粮食产储成本满足一定关系时,农户群体粮食储备行为常表现出趋同性,出现"共振效应"。3)可以通过调整未来预期粮价与改变农户粮食产储成本的方式,影响农户群体的粮食储备策略,进而将农户群体的储粮行为保持在可调控的合理状态。  相似文献   

13.
During times of economic uncertainty, such as the current period, all cos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ecome important and worthy of close scrutiny if the threat of farm foreclosures is to be minimized. This concern particularly applies to the cost of plant nutrients, which, under conventional approaches, typically represents 24%–30% (or more) of the total variable costs of production [Lu et al. (2000) Food Reviews International 16(2): 121–157; Bullen and Brown (2001) Economic Evaluation of UNR Cotton, NC State University, Raleigh, North Carolina].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via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e economics and profitability of various plant nutrient management strategies–both conventional and alternative ones–in an attempt to identify those strategies that can lead to financial resource optimization and, ultimately, maximum profits for farm enterprises. The results of this analysis are as follows: In a meta-analysis of 120 studies, conventional nutrient management systems, using commercial fertilizers, showed higher profit for most grain crops (with the exception of corn and sorghum), than organic nutrient management systems. Both cover crop and animal manure-based systems show considerable promise as alternative nutrient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increasing farm profitability. A cover crop system produced the highest average corn yield and gross margin per hectare with the smallest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ompared to no-tillage conventional, manure-based, or crownvetch systems. Manure-based systems that do not require purchase or transport of the manure (as in combined animal and crop production systems) can be considerably more profitable than conventional systems. Both manure-based and cover crop systems that do not include the use of commercial fertilizers (i.e., organic systems), hold particular promise due to the output price premiums typically garnered by the organic crops grown under such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国营农场的作物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基于国营农场规模化农业生产模式下作物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功能、以及设计和实现方法。【方法】以新疆兵团农场为例分析国营农场的作物生产信息管理特点,合理划分角色和功能,使用BS(Browser/Server)和CS(Client/Server)混合软件结构模式,基于.net技术体系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结果】开发了适用于国营农场的作物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并在兵团130团场进行试运行,系统融合RS和GIS技术,提供了信息采集、录入、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能够满足国营农场生产管理要求,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系统采用基于服务的软件结构,将数据访问封装为Web服务,初步提供异构系统数据共享支持。【结论】通过设计和开发基于中国国情的农作物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了国营农场的管理效率,并为精准农业相关技术在生产中的充分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系统架构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发展将面临考验,如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可能会受到冲击等,而加入WTO也会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发展的机遇:优化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扩大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改善国内生态环境等。我国农业发展的对策是转变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增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加在吸外资的力度,使我国农业在加入WTO后能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6.
在分解农业技术进步构成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专家调查的办法,对浙江省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与政策、服务技术三大类12项构成因素的权重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显示:农业生产技术对农业技术进步起决定性的作用,贡献度超过了50%;12个单项因素中,动植物品种改良技术贡献最大;管理与服务技术中,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技术贡献较大。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一些政策性的建议:加强良种良法的研究和推广;重视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民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促进硬技术和软技术的协调发展等。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液体和固体制种技术比较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食用菌液体和固体两种不同制种技术的成本利润率,探讨食用菌液体制种技术的经济效益优势,为推广液体制种技术,推动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思路。【方法】本文以一个食用菌试验室和一个食用菌规模化生产基地为实例,详细记录并统计2009年和2010年白灵菇液体和固体制种过程和出菇情况,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成本收益比较分析。【结果】液体制种技术的经济效益优势明显,如制种周期减少约24 d, 栽培袋菌丝满袋时间缩短约10 d, 污染率减少1.5个百分点, 每栽培袋成本降低0.732元, 成本利润率提高42.08%,但液体制种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还存在诸多发展瓶颈。【结论】与食用菌固体制种方法相比,液体制种在菌种质量、减少污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稳定性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液体制种的普及和推广,关键是需要改进与摇床和发酵罐相配套的接种设备,加快农科研与市场的充分对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大力推动中国食用菌液体制种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Genetic modification techniques, in particular novel gene editing technologies, hold the yet unfulfilled promise of altering genetic traits in farm animals more efficiently than by crossbreeding, allowing for a mor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cattle breeds with distinct traits. Gene editing technologies allow for the directed alteration of specific traits and thereby have the potential to enhance, for instance, disease resilience, production yield and the production of desired substances in milk. The potential implications of these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which are often combined with animal cloning methods, are discussed both for animal health and for consumer safety, also with consideration of available methods for the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related products in the food supply chain. Finally, an overview is provided of current regulatory approaches in the European Union (EU) and major countries exporting beef to the EU, for products from animals bred through established practices as well as modern bio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危害甘蔗的主要病害、甘蔗茎尖脱毒技术的发展及原理、甘蔗茎尖脱毒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影响甘蔗茎尖脱毒效率的因素等方面介绍了甘蔗茎尖脱毒组培技术,提出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绝对浓度和配比、培养基的状态及如何解决培养中的酚污染等问题仍是甘蔗茎尖脱毒培养研究的热点。由于碱性孔雀绿、2,4-D、硫尿嘧啶、TS制剂(一种病毒钝化剂)等在其他作物组织培养脱毒培养中可以提高脱毒效率,因此,今后需研究这些化学制剂在甘蔗组培脱毒中的应用效果,并继续深入研究间歇浸没式反应器和植物无糖组培快繁技术等先进技术体系在甘蔗中的应用,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甘蔗组培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动物转基因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青  曹文广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0):2168-2175
 动物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体内,外源基因随机整合或定点整合(打靶)在染色体基因组上并得到表达和遗传的生物技术。该技术自发现以来,在畜牧业、医药产业、环境保护以及新型生物材料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就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慢病毒载体导入法、精原干细胞法、锌指核酸酶介导的基因打靶、RNA干扰介导的基因沉默等新的高效转基因技术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