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栾凯 《河北渔业》2016,(3):39-41
研究了黑鲷苗种培育的适宜环境、饵料选择、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一套繁育流程。在300m3育苗水体中,最终培育出3cm黑鲪鱼苗53.9万尾,成活率30.7%。  相似文献   

2.
七星鲈,俗称海鲈鱼、花鲈,属于广盐性鱼类,在自然环境下主要栖息于沿海地区及河川下游出海口附近,对环境适应力强,具群游性,为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主要养殖品种。为了研究七星鲈亲鱼驯化、人工催产、苗种培育等关键技术,解决江苏地区养殖生产对苗种的需求,笔者所在江苏银宝海富水产种苗有限公司于2018—2020年开展了七星鲈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育苗方法,为今后七星鲈工厂化育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现将七星鲈工厂化育苗经验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黑鲷人工育苗研究已有30年的历史,日本在60年代进行黑鲷人工育苗,80年代开始建造大型黑鲷人工渔场。我国港台地区于70年代进行这方面的试验工作,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和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分别于1980、1981年取得黑鲷苗种中间生产成功。南海水产研究所于1990年首次在我国南海区取得黑鲷苗种批量生产的成功。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杂交吴郭鱼(罗非鱼)工厂化育苗技术@钟建兴@陈远生¥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厦门集美鹭业水产优良品种繁育场杂交吴郭鱼(罗非鱼)工厂化育苗技术钟建兴陈远生(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厦门361012)(厦门集美鹭业水产优良品种繁育场吴郭鱼(罗非鱼)是台湾主要养殖鱼类。经多...  相似文献   

5.
花鲈工厂化育苗技术要点及工艺流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竺俊全  李明云  陈惠群 《海洋渔业》2002,24(1):29-30,35
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属鲈形目、(鱼旨)科、花鲈属,主要分布于我国、朝鲜及日本沿海。该鱼生长快,抗病力强,适温与适盐范围广,肉味鲜美,是我国重要的网箱与池塘养殖经济鱼类之一。由于花鲈自然资源的衰退,野生种苗的数量已经满足不了养殖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开展工厂化育苗十分必要。笔者根据近年来的育苗生产经验,并参阅有关文献,总结出如下育苗技术要点及工艺流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河蟹人工育苗工厂设施进行青虾工厂化育苗,2001年度育苗三茬,培育出仔虾苗2.2亿尾。抱卵率为93%,孵化率为84%,平均培育率为33%,平均单位水体育苗16.3万尾/m^3.  相似文献   

7.
泥东风螺Babylonia lutosa(Lamarck)的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泥东风螺工厂化人工育苗的主要技术环节进行了初步探讨。幼体培育密度为5万个/m^3,以金藻、扁藻、小球藻为饵料,并根据水质的好坏结合适当的换水量,能成功的获得变态稚贝,变态率达30%;稚贝培育密度为3000粒/m^2,以蟹肉,杂鱼肉为饵料,最终获得规格0.5~1cm的螺苗150万粒。整个育苗工艺达到工厂化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8.
真鲷工厂化育苗试验,采用低温自然产卵,控温静水微充气孵化,次低温阶段培育,后期自然流水培育的方法,历时3个多月,成功育成9~32mm真鲷鱼苗51万尾。  相似文献   

9.
花尾胡椒鲷(Plectorhinchus cinctus)属鲈形目、石鲈科、胡椒鲷属,为温带、亚热带浅海底层鱼类。我国沿海均有产。该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在闽南养殖一年就达商品规格(约500g),市场价格高于黑鲷。目前花尾胡鲷已成为广东、福建及浙江沿海网箱养殖的优良鱼类之一,但苗种供不应求。宁波海湾水产苗种繁育中心于2001年5月开展了花尾胡椒鲷人工育苗试验,本文介绍该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本文涉及1984~1986年黑鲷人工亲鱼的培育、产卵与孵化、生物饵料的培养与供应、室内大、小水体与室外大水体育苗等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青蛤工厂化育苗工艺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蛤工厂化育苗包括亲贝催产、采卵、受精、孵化、幼虫培育、变态、稚贝中间培养几个过程。除海涂和中间培养外,均在室内人为控制下进行。现将工艺操作规程(图1)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海蜇隶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跟口水母科、海蜇属,是生活在沿海近岸河口附近的营浮游生活的大型食用水母。笔者在东港地区进行了5年海蜇工厂化育苗和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研究,并获得成功,整理出海蜇工厂化育苗新技术,供大家参考。一、育苗生产工艺流程亲体选择与  相似文献   

13.
正一、水产工厂化育苗水温控制与能耗目前水产育苗有室外育苗、工厂化育苗两种模式。其中工厂化育苗模式是以装备先进的育苗设施和设备的种苗生产车间为载体,将现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贯穿种苗生产过程,以企业化的模式组织种苗生产和经营,从而实现种苗的规模  相似文献   

14.
柏怀萍  李承戌 《海洋渔业》1991,13(4):163-164
<正> 黑鲷 Sparas macrocephalus Basi le-wakg 属鲈形目,鲷科,鲷属,是一种肉味鲜美的暖温性底层鱼类。其适温、适盐性广,食性杂,活动区域小;生长较快,经济价值较高,具备了海水增养殖品种所应有的各种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已成为日本、我国及其台湾省网箱养殖及人工增殖放流的品种之一。为此近年苗种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从而促进了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浙江省宁波市水产研究所自1987年开始进行黑鲷的人工育苗,经三年来的反复试验研究,逐步掌握了黑鲷人工育苗技术,已达  相似文献   

15.
<正> 河蟹工厂化人工育苗是我省沿海地区众多海水育苗室多年来主要生产项目之一,曾产生过显著的经济效益。笔者今年在黄骅兴盛育苗场指导河蟹育苗技术期间,800余立方水体出苗近400kg,最高单产0.7kg/m~3。所采取的几项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毛蚶育苗与养殖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3~2005年,锦州市海洋与渔业科学研究所承接的毛蚶人工育苗与底播放养技术项目,引进了高密度贝类育苗技术,稳步完善形成了毛蚶工厂化育苗与浅海底播放养技术,平均单位水体育苗获得受精卵为2亿~4亿粒/米^3:壳长300微米,壳高280微米,平均单位水体出苗量40万~50万粒/米^3。规将毛蚶工厂化育苗与放养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1980年2月,我所利用原海带育苗室,改建成工厂化对虾育苗室,参照日本的设备条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工程设施及培育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较合理的设计方案,并成功地在200立方米水体中培育出体长0.62~1.27厘米的仔虾681.6万尾,其中一个50立方米培育池单位水体出苗量达到6.84万尾,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对虾工厂化育苗是解决生产苗种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18.
河蟹仿天然生态育苗是在总结石壁土池育苗、天然海水工厂化育苗、人造海水工厂化育苗和塑料大棚土池育苗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稀密度露天培育晚苗的一种新的方式,苏、浙、鲁沿海一带较多,蟹苗产量逐年增加。 一、选址建场 要选择背风向阳、电通、路通,有符合河蟹育苗水质标准的  相似文献   

19.
近日,江苏省赣榆县青口镇榆城集团刺参工厂化人工育苗获得成功,填补了江苏省刺参工厂化人工育苗的空白。目前,青口镇拥有刺参育苗水体3万米3,年销售额可达1700多万元。2009年以来,榆城集团与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赣榆县海洋与渔业局共同承担了刺参工厂化人工育苗项目。为引导好这一产业的发展,科研人员从苗种、水质和管理三大方面加大管理力度,严格加强海参关键技术和新模式研发,健全海参养殖病害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 对虾工厂化育苗,最近一二年进展比较快,特别是山东,干劲足,气魄大,成绩显著,也积累了许多经验。我省对虾工厂化育苗刚刚起步,为学习外省对虾工厂化育苗的经验,于1981年8月26日~9月11日,由吴业纲副所长率领对虾组的同志,就对虾工厂化育苗的设施和工艺,育苗水平和进展,考察学习了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国家水产总局黄海水产研究所、中科院海洋所、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以及山东省乳山县对虾育苗场、荣成县俚岛和石岛对虾育苗场等单位。由于各单位的热情接待,大力支持,学得了许多宝富的经验,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