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就近年来有关高温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黄瓜耐热性的评价以及耐热性的遗传作了简要综述,对黄瓜耐热性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黄瓜耐热性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黄瓜耐热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近年来有关高温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黄瓜耐热性的评价以及耐热性的遗传作了简要综述,对黄瓜耐热性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黄瓜耐热性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黄瓜耐热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高温胁迫下黄瓜体内蛋白质的变性和凝聚、SOD等膜保护酶、游离脯氨酸的变化,激素的抗高温胁迫机制及在热刺激传导中的作用,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能力降低,黄瓜主根变长、变细,根系趋于须根化,影响黄瓜结实率和雌花单性结实等的研究结果;讨论了黄瓜耐热性遗传规律,关注了相关作物的耐热性QTL定位及耐热性相关基因分离的进展;总结出畸形瓜率、高温下胁迫胚根长度、耐热性预测方程等可作为黄瓜耐热性鉴定指标而花粉耐热性不能作为筛选指标;以及苗期生长势、叶片热害指数、细胞电解质渗透率、子叶相对电导率(RC)等可作为耐热性鉴定的方法;提出了黄瓜耐热性可供研究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温是黄瓜生长过程中常遇到的逆境胁迫,造成的危害已成为夏季和保护地栽培的主要限制因素,黄瓜耐热性研究是目前该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从高温伤害对黄瓜生物学特性和主要经济性状、生理指标的影响,黄瓜耐热性鉴定评价,黄瓜耐热性的遗传规律及分子标记研究等方面,综述了高温胁迫对我国黄瓜生长的危害,以期为黄瓜耐热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黄瓜的高温胁迫伤害及其耐热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婧  郭世荣 《中国蔬菜》2012,1(18):43-52
高温胁迫是设施蔬菜栽培不可避免的一种逆境因子。本文综合阐述了高温胁迫对黄瓜营养生长和生理生化、生殖生长以及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不良影响,介绍了黄瓜耐热性遗传规律并总结了当前主要的耐热性鉴定方法和提高耐热性的技术措施,并展望了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黄瓜耐热性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黄瓜耐热材料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黄瓜耐热性材料,以所收集的生态型不同的黄瓜品种为试材,经田间自然高温幼苗期与成株期耐热性筛选,结合人工高温幼苗耐热性筛选,结果获得耐热黄瓜材料6个,热敏黄瓜材料2个,丰富了黄瓜耐热性与热害研究的材料,有助于解决黄瓜生产中的热害问题。  相似文献   

7.
电导百分率法测定黄瓜耐热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电导法测定植株的耐热性,国际上不少人作过试验研究,并有报导。如I.C Onwaeme(英国),曾于1979年发表电导法测定植株耐热性的研究结果。我国也有人从事电导法测定植株的耐热性研究,但很少报导。为了检验电导率这一方法鉴定黄瓜不同品种的耐热性是否可行,我们选择了已知的耐热性差异较大的黄瓜品种,作为测定对象,用电导百分率法测定,以求解决黄瓜品种耐热性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自然高温条件下黄瓜耐热性成株期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黄瓜耐热成株期鉴定的形态指标,建立耐热性预测方程,以6个已知耐热性的黄瓜品种为试材,以春茬黄瓜为对照,以夏茬为处理,测定自然高温条件下黄瓜成株期主要形态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夏季自然高温条件下黄瓜耐热品种有徒长趋势,而热敏感品种的生长被显著抑制;茎粗的加粗均被抑制,叶面积、株节数因品种耐热性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株高(X1)、茎粗(X2)、叶面积(X3)、株节数(X4),根瓜节位(X5)、化瓜数(X6)、主茎雌花数(X7)与耐热性显著相关,可作为筛选耐热种质的指标。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出株高(X1)可作为黄瓜苗期耐热性鉴定的简易指标,采用回归方程Y=-0.7958+1.0028X1可以预测黄瓜品种资源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黑籽南瓜 (CucurbitaficifoliaBouche)为砧木的黄瓜嫁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冬春季黄瓜保护地栽培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黑籽南瓜强大的根系提高黄瓜的耐低温能力、吸水吸肥能力和抗病虫能力 ,延长采收期 ,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据研究 ,植物对逆境胁迫具有交叉适应的能力〔1〕,强大而健壮的根系可提高黄瓜的耐寒性 ,同时也可能会提高黄瓜的耐热性。为此 ,笔者进行了嫁接栽培提高夏秋黄瓜耐热性和产量的试验 ,以探索将嫁接技术应用到夏秋季黄瓜生产中去的可能性。1 材料与方法以适于春夏露地栽培的黄瓜品种津研 4号…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黄瓜苗期热害程度,以耐热品种Poinsett97和热敏品种BoothbylsBlonde为试验材料,采用42℃高温处理黄瓜幼苗24h,观察子叶、幼叶、心叶、下胚轴及整株幼苗的热害症状,并记载热处理后不同时间热害症状的变化。提出了明确的黄瓜幼苗热害症状的分级标准,对于田间热害的诊断及黄瓜耐热性的鉴定与评价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不同温度对黄瓜种子发芽的影响及耐热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筛选出种子发芽耐热性强的黄瓜品种,将不同类型黄瓜品种的种子置于28、38和42℃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比较种子的发芽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黄瓜品种在不同的温度下发芽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西双版纳黄瓜、Poinsett97、北京截头种子发芽耐热能力明显强于HH1-8-57和二早子。  相似文献   

12.
高温对黄瓜生殖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瓜不同品系的耐热方式存在多样性。与不耐热品系新泰密刺相比 ,高温下品系EP 6通过较高的雌花节率和较强的单性结果能力耐热 ;品系XC 1通过较多的总生长节位和较高的雄蕊及花粉活力耐热 ;品系NY 1则在上述产量形成的诸因子中均有一定优势。在播种后 10~ 50d内 ,黄瓜遭遇高温的苗龄越小 ,产量下降就越多。高温减少黄瓜雌花的效应具有后作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适合宁波地区秋季黄瓜嫁接耐热砧木品种,利用甬砧2号、0615、0616、1101和T1325个南瓜材料与当地主栽黄瓜品种津优1号进行秋季嫁接栽培试验,考察其嫁接亲和性、嫁接苗生长势、对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132、甬砧2号和1101综合表现较好,产量增加16.7%以上,对嫁接黄瓜品质无明显影响,且嫁接后不产生蜡粉,黄瓜外观更佳,适合作为秋季黄瓜嫁接砧木。  相似文献   

14.
黄瓜耐冷耐湿性及其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是喜温蔬菜,低温和高空气湿度是我国设施黄瓜冬春季节生产面临的主要逆境因子,常常复合共存。湿冷因子共同作用形成了农业气象学上典型的湿冷小气候,是冬春黄瓜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本文通过综述文献资料和生产实践,首先提出了黄瓜湿冷环境的概念,简述了黄瓜耐冷性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综述了植物耐湿性和耐湿冷性研究进展,分析了高湿度及湿冷环境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了黄瓜耐湿冷性研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展望,旨在为推进黄瓜耐湿冷性及其鉴定技术研究和耐湿冷性育种、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瓜对低温和弱光的耐受性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性状,需要单独进行评价.设计了以叶面积增长量为主要性状指标的弱光(或弱光 偏低温)耐受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以冷害指数作为临界低温耐受性评价指标的快速筛选体系,两者可复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