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994年以来,在甘肃省肃南县境内的某牧场散发一种以奶牛急性死亡为主要特征的病,至1997年陆续死亡奶牛20余头。经送检样品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确诊为D型魏氏梭菌所致。1发病情况自1994年以来,本病不断散发性地流行于该牧场,几年来死亡奶牛、种公牛、...  相似文献   

2.
2007年10月,某养殖场饲养的2.50多只绵羊,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死亡。主诉以1~2岁绵羊发病较多,从发病到死亡不到1d,有的羊排出黑色稀糊状粪便,有的羊掉群,卧地、精神沉郁,衰弱而死,现就临床诊断、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由沙门氏杆菌或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禽类发病死亡的情况很多,由这两种细菌混合感染引起鹅发病死亡则较少报道。2001年4月楚雄某职业中学饲养的200只小鹅发生一种以跗关节发炎、腹泻、厌食,发病致死率较高的疾病。经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鸡伤寒沙门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引发的疾病,采取综合措施后控制了病情。一、发病死亡情况调查该校饲养的200只45日龄小鹅出现单侧跗关节肿胀,卧地不愿行走,拉稀薄绿白色粪便,厌食,病程2~5天。全群发病死亡50只。初期怀疑为缺钙,在饲料中加贝壳粉,连用2周无效,发病死亡数逐日上…  相似文献   

4.
1发病情况 2013年1月,山丹高寨村一养殖户从某地购买了一只种公羊,饲养一周后发病死亡,随后饲养的羊群中有零星羔羊(2~5月龄)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弓背,前蹄跪地等症状,但成年羊发病较少。畜主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但效果不甚明显,仍然有羊只死亡,截止2月底,羊群共发病33只,死亡8只。  相似文献   

5.
1992年春季以来在我县部分农区仔猪流行一种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拉稀、高热,用青霉素、链霉素、氧霉素等常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危害严重,造成经济损失。为摸清本病病原及探求有效防治方法,我们于1992年3月至6月份,对该病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fat行们观:1992年3月初,我县水电局饲养场由外县购入仔猪8头,在隔离饲养期间,发现有3头仔猪发病,治疗无效死亡,同群其它仔猪也相继发病;与此同时,本县数地仔猪也流行发病,发病仔猪多是以外地购入不久或刚刚购入;主要感染2-6月龄仔猪,以2-3月龄仔猪发病死亡较多,经病史调查…  相似文献   

6.
2005年7月,在四川省资阳、内江等地相继发现一种以发病急、高热、伴有头痛等全身性中毒症状,严重者出现中毒性休克、脑膜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例。几乎所有病例与病死猪有关。在1个月内,共报告人感染204例,其中死亡38例,分布在以资阳、内江为主的12个市37个县。经确诊系由猪链球菌2型引起。在此期间,猪发病死亡647头,分布在8个市21个县。  相似文献   

7.
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2014年2月初伊宁市逐渐变暖的天气,突然降温风雪交加,在某养殖户的新生羔羊开始生病死亡。当地兽医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但病情没有能得到控制。在随后的几天病情逐步扩散到周围的几户的羊群。发病率、死亡率继续上升,到接到病料为止,以死亡8只羊。发病羔羊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病初体温升高到42℃、精神委顿、结膜潮红、呼吸困难、四肢僵硬、运步失调继而卧地磨牙,卧地不起、头向后仰、一肢或数肢呈游泳样运动、食欲不振、发抖另还口吐泡漠、鼻流黏液,多数在发病后12h内死亡。  相似文献   

8.
发病情况2002年4月至6月间,某种羊场在购进南江黄羊种羊时发生一种以体温升高、流泪、流鼻液、咳嗽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所引种羊176只,途中发病死亡16只,治疗过程中死亡8只,全群发病170只,发病率96%,死亡率15%。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周口地区某兔场从 2000年 2~ 5月期间,陆续发生多起以妊娠母兔流产、产死胎、死亡为特征的疫病,经实验室诊断,初步确定为家兔衣原体病。 1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   该兔场从 2000年 2月开始,几乎所有的妊娠母兔发病,主要表现为:妊娠母兔在产前 1~ 2天,精神沉郁,后肢瘫软,卧地不动,食欲废绝,体温升高 40℃以上,呼吸困难, 1~ 2天后死亡。有的母兔比预产期推后 1~ 2天,产出死胎、弱胎,随后死亡,且多见于二胎,头胎和三胎也有发生。公兔仅有少数表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后肢轻瘫,食欲废绝, 1~ 2天后死亡。其他幼兔…  相似文献   

10.
1发病情况 2006年,我地某养殖户的48头黄牛(其中奶牛2头)散放于该村北山沟的柞树林中,5月15~23日,有21头黄牛相继发病,死亡4头;另一养牛户的16头黄牛是在自家承包地(四周均为柞树林)放牧,于5月13~20日陆续有9头发病,死亡3头,其中1头孕牛治疗无效死亡;另有1头孕牛早产,犊牛死亡。  相似文献   

11.
2005年9月,北安市城郊乡某养猪户饲养的200头育肥猪开始零星发病,发病日龄多在70~120天左右。以腹泻、血便、减食、体温升高,开始一天死亡2—4头,有的突然死亡。当时秋雨连降10多天。  相似文献   

12.
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宣威市某乡养鹿场,2008年9月从吉林省购进1岁梅花鹿140只,2009年4月17日用自种的黑麦草更换原饲喂的玉米粉、豆粕及蚕豆糠后,4月21日突然发病死亡1只,第2天死亡3只,到24日死亡20只,解剖1只,一共死亡21只,死亡率15.71%。病鹿体况较差,被毛粗乱、无光泽,死亡之前,饮水、进食正常,无任何临床症状,突然死亡。病程稍长者,运动失调,腹胀、腹痛,俯卧于地,呼吸困难,流涎,拉黑色或黄色稀便,病程1~2h。  相似文献   

13.
1994年9月至1995年3月期间,郴州市安和乡耕牛陆续发生以发病急、死亡快、死前全身发抖,口吐白沫并拉稀,颈部和胸前皮下水肿为特征的传染病.经诊断为牛巴氏杆菌病(牛出败).1发病情况1994年秋冬季节,安和乡陆续有十几家农户散养的耕牛(包括水牛和黄牛)突然发病死亡,病死牛多为青年耕牛,病前耕地、吃草均好.当地兽医对未发病牛给与青、链霉素预防并用漂白粉进行拦舍消毒,稳住了疫情,但一个月后(春节期间)因停止消毒处理,又零散发生数起同前所述耕牛死亡病例.2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病牛均表现发病急、死亡快,往往是白天耕地、…  相似文献   

14.
家畜魏氏梭菌病的诊断和防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家畜A型魏氏梭菌病是近几年发生的多种家畜共患的一种病,该病往往没有任何前驱症状,突然发病死亡,以全身实质器官及消化道出血、小肠阶段性坏死为特征。因该病发病快、死亡急,在没有确定该病病原之前,人们暂称之家畜“猝死症”。1994年我省发病195931头家...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荆门市某部队种猪场的生产母猪和育肥猪发生一种以高烧、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疾病,全场220头生产母猪发病3O头,死亡18头,死亡种公猪1头,育肥猪死亡9头。经大剂量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后经笔者到现场进行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及细菌培养诊断为猪链球菌与猪瘟病毒混合感染,后经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在一周内控制了疫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流行情况及临床表现:此次发病的特点呈散发性,病程短,在1~2天内急性死亡。从1993年12月28日开始断断续续发病、死亡。怀孕后期母猪和哺乳母猪先开始发病,有的当天或第二天就死亡…  相似文献   

16.
2001年6月,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镇某猪场的猪发病死亡,经临床观察、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等,诊断为猪弓形体病,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从2001年6月初开始发病至6月底止,持续20多天。存栏744头,发病112头,因病初误诊为猪瘟,未及时治疗,死亡7头。2临床症状患猪病初体温升高至41℃~42℃,呈稽留热,精神沉郁,减食或不食;便秘;稍后呼吸困难,腹下、耳壳及四肢末端出现紫红色的瘀血斑。发病后期病猪衰竭,卧地不起,未及时治疗,在5天~6天内死亡。怀孕后期的母猪症状较重,其所产的仔猪均未成活。3…  相似文献   

17.
1997年7月至8月初,我市某种畜牧场的绵羊接连发生一种以幼羊发病死亡为特征的疫病。经流行病学、临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绵羊巴氏杆菌病。1流行病学120只发病羊多数为当年羔羊和1岁幼羊,发病突然,死亡50%。应用青霉素、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时无效,且...  相似文献   

18.
绵羊巴氏杆菌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病情况2006年4月7日本县转导乡王家山村某村民饲养的绵羊发生急性死亡,存栏绵羊5只,发病3只,均死亡(发病羊已被羊四联苗免疫)。由于该村自1990年4月以来,发生不明原因的动物死亡,死亡绵羊114只、猪15头、马属动物25头;2005年6月又发生不明原因死亡。死亡绵羊19只,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引起了业务主管部门的重视,要求确诊此病,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流行情况:黑龙江省讷河市某养羊专业户共饲养绵羊134只,其中成年绵羊92只,小羊42只,2003年2月13日开始发病,到18日共发病34只,发病率为25.4%;死亡14只,病死率41.2%。期问曾用青霉素治疗1次,效果不佳。发病、死亡羊只以年幼体弱的为主。  相似文献   

20.
王泽华  陈亚民 《中国家禽》1999,21(10):21-21
1鸡组织滴虫病在甘肃的发病情况1981年以来,在本省的一些养鸡场(户)发现了本病。1981年兰州市城关区雁滩食品公司鸡场雏鸡发病150只,死亡126只,病死率为84.0%。1985年兰州市七里河区彭家坪鸡场雏鸡发病240只,死亡160只,病死率为66.67%。1988年6月,甘肃省天祝县松山一群3月龄鸡1151只,发生组织滴虫病与鸡球虫病混合感染,死亡近283只,病死率为24.59%。以上地区在发病后即采集病料经省兽医总站化验室检查确诊并采取了有效防治措施,使疫情控制、发病停息。1999年3月26日,兰州红古区洞字村某养殖户,引进艾维茵肉鸡雏500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