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山地人工草场的建立与山羊载畜量的初步估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福州北峰宦溪镇创新村进行山地人工草场的建设与山羊养殖效果的试验。建立了包括1.6hm^2的牧草种植区和0.4hm^2的品种示范测试区的人工草场,引进南江黄羊、戴云山麻羊等山羊品种,开展了主要牧草品种的产草量、再生能力、牧草的山羊适口性测试,并初步估算出夏季和冬季每667m^2山地草场的山羊载畜量。  相似文献   

2.
浙江山羊杂交选育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马、萨、本三品种杂交方式,改良浙江山羊的生产性能.经测定,萨本二元杂种(F_1)和马萨本三元杂种(F_2)与浙江本地山羊相比,初生重分别提高20%-23%和47%-53%;周岁体重分别提高43%-63%和36%-54%;成年体重提高52%-55%和46%-54%,F_1和F_2的屠宰率分别迭40%-44%和46%-48%,分别比浙江本地山羊提高16%-18%和30%-31%。杂交改良对羊肉品质(化学组成及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影响不大,差异不显著(P>0.05).杂交改良对山羊板皮品质有一定影响,表现为面积增大(F_1比本地羊提高26.71%,差异显著;F_2提高33.49%,差异极显著),抗张性能提高。杂种羊还表现为红细胞上C_(3b)受体花环率与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提高,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因此,采用体型大、生长快的萨能山羊和肉用性能较好的马头山羊为父本,杂交改良浙江山羊是提高山羊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0~2013年的MODIS-NDVI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CASA模型对秦岭山地植被净第一生产力(NPP)进行了模拟估算。结果表明:2000~2013年秦岭山地植被年均NPP为833.87 g C/(m~2·a);不同类型植被的NPP表现为栽培植被草丛草甸针叶林灌丛阔叶林;各季植被的NPP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秦岭山地植被NPP与当月气温及前1个月、2个月、3个月气温均呈显著正相关,但受当月气温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正>山羊是以放牧为主的草食家畜,天然牧草、灌木枝叶等都是其主要饲料来源。山羊放牧的饲养管理是山羊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山羊长期放牧,有助于骨骼和内脏器官的锻炼,增强其适应能力,节省饲料和管理费用。合理的放牧加适当的补饲,可促进山羊生长发育和  相似文献   

5.
放牧与草地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有关草地放牧对植物影响方面的论述及研究结果,分析了放牧与草地植物生长发育、草地植物群落演替、草地植物的补偿性生长及草地植物生存策略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适当强度的放牧对草地植物的分蘖繁殖有利.并且有利于草地植被的补偿性生长,提高草地产量.适当的放牧有利于草地植被结构的改善,提高优良牧草的比例.  相似文献   

6.
短花针茅草原划区牧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绵羊野外放牧试验,连续5a在内蒙古高原短花针茅草原研究划区轮牧和季节连续放牧对草地植被、土壤和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为草地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划区轮牧有利于发挥绵羊的生产性能,在草地可利用牧草生物量供应短缺时,表现更为明显。在可利用牧草生物量供应十分充足的情况下,划区轮牧和季节连续放牧绵羊的生产性能比较接近。划区轮牧下绵羊发挥较高的生产性能是绵羊放牧行为、可利用牧草生物量、牧草营养物质含量、气象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绵羊放牧行为格局的改变是最重要的。绵羊在轮牧小区内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游走时间大大减少,对牧草选择性采食明显降低,极大地提高了绵羊的采食效率和饲草的转化效率,并且绵羊消耗的能量也大为降低;草地可利用牧草生物量是草地放牧制度评价的可靠,当可利用牧草生物量低于24g/m^2时,划区轮牧优于季节连续放牧,而且绵羊的采食量受到明显影响,它能作为牧场确定绵羊冬季补饲育肥日期的有效参考指标,草地植被、土壤对放牧制度的反应不很敏感。划区轮牧和季节连续放牧区植被、土壤装况很接近,或轮牧稍好一些,在短期内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湖南地处亚热带,是全国多山的省份之一,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约占全省面积的四分之一。有的山脉高度在海拔1,000米以上,突起山峰在2,000米左右。地带性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现时多已破坏,仅有零星分布,一般分布在1200米以下的山地。由于森林条件连续不断的破坏,在林线以上,广泛分布着禾本科草丛,草甸草场。一般地势平缓,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牧草资源丰富,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地方。该类草场除城步南山、新宁黄金  相似文献   

8.
以青海湖北岸刚察县哈尔盖镇冬春草场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传统放牧样地与牧草返青前-种子成熟脱落后再放牧样地中植被群落的特征变化,为缓解青海湖流域高寒草原生态退化提供新的措施.采用野外随机样方调查方法,在刚察县哈尔盖镇冬春草场选定常规放牧与牧草返青前至种子脱落后放牧试验样地进行草地群落特征数据调查.研究表明:牧草返青前-种子成熟脱落后再放牧能显著提高高寒草原群落盖度与地上生物量;同时,放牧时间改变对高寒草原植物群落伴生种组成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优良牧草重要值显著增加,常规放牧时间下耐牧性品种占优;此外,放牧时间改变对群落丰富度有显著影响,但对群落多样性及均匀度没有显著影响.可见,牧草返青前-种子成熟脱落后再放牧能缓解高寒草原生态退化.  相似文献   

9.
以青海湖北岸刚察县哈尔盖镇冬春草场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传统放牧样地与牧草返青前-种子成熟脱落后再放牧样地中植被群落的特征变化,为缓解青海湖流域高寒草原生态退化提供新的措施。采用野外随机样方调查方法,在刚察县哈尔盖镇冬春草场选定常规放牧与牧草返青前至种子脱落后放牧试验样地进行草地群落特征数据调查。研究表明:牧草返青前-种子成熟脱落后再放牧能显著提高高寒草原群落盖度与地上生物量;同 时,放牧时间改变对高寒草原植物群落伴生种组成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优良牧草重要值显著增加,常规放牧时间下耐牧性品种占优;此外,放牧时间改变对群落丰富度有显著影响,但对群落多样性及均匀度没有显著影响。可见牧草返青前-种子成熟脱落后再放牧能缓解高寒草原生态退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小区控制放牧试验,研究了划区轮牧、自由放牧对伊犁禾草+杂类草山地草甸植被特征及其细毛羊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放牧对照相比,两种放牧方式均显著降低了山地草甸群落盖度、可食牧草和毒害草产量、群落功能群多样性及各植物功能群的高度、盖度、产量(P<0.05),增加了可食牧草的密度.划区轮牧条件下山地草甸群落盖度显著高于自由放牧区(P<0.05),可食牧草产量、毒害草产量、密度及各植物功能群的高度、盖度、密度和产量在两种放牧制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划区轮牧有利于多年生禾草类、多年生莎草类及有害植物类的生长发育,不利于有毒植物的生长发育.与自由放牧比,划区轮牧下每只新疆细毛羊体重增加1.3~2.1 kg,但两种放牧制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天然草地牧草产量与气象卫星植被指数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多年牧草产量资料和NOAA/AVHRR资料,计算不同试验区和主要天然草地类型牧草产量与卫星植被指数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用NOAA/AVHRR植被指数对大面积草地生产的遥感监测效果较好,按草地类型划分,产量较高的草甸、草原与气象卫星植被指数的相关系数比产量较低的草原及荒漠与气象卫星植被数的相关系数大,且都通过显著性检验。对草甸草地和草原草地的监测效果比对茺漠草地监测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兰剑  沈艳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1,(4):600-602,607
[目的]探讨宁夏中部干旱带草地植被逆行演替规律。[方法]以1982~2001年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7个调查样点的草地型、植被特征、草地生产力及草地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宁夏中部干旱带的草地型在近20年的时间里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群落内优势种也正在被其他种所代替,植被覆盖度和群落内植物种数在持续下降,草地承载力平均下降了114%,草地质量严重下降。[结论]该研究为典型草原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放牧对人工草地植物群落演替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人工草地植物群落的各种变化特征,可以及时掌握草地在放牧利用下的演替方向;适度放牧不但能促进牧草生长发育,提高牧草再生能力及营养价值,保持草地较高的利用价值,而且保护了草地的植物多样性,是维持群落稳定防止草地退化,有利于草地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草牧场防护林放牧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有林草场和无林草场。以绵牛为试验对象,进行基本动态观测,采食率调查,日食量测定,进食状况、表现行为和抗病力、植被 动态变化的研究、生理活动的测定,牧草恢复速度的试验。研究表明;草场防护林除了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外。可提高无林草场的载畜量0.675只/hm^2。  相似文献   

15.
典型草原区牧户羔羊育肥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防止草地进一步退化,提高典型草原畜牧业生产能力,根据典型草原牧业生产实际,本文就对羔羊3种育肥出栏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建立人工草地进行放牧育肥或打储饲草进行全年圈养舒饲育肥,羔可快速出,牧户均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减轻了草场压力,保护了草地植被。  相似文献   

16.
呼伦贝尔天然草地野生菊科牧草资源及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呼伦贝尔天然草地野生菊科牧草的属种组成、生长习性及饲用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天然草地现有菊科牧草57属187种,这些菊科牧草大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应典型草原和丘陵草甸草原生境,但多以半生种形式出现在天然草地上,是呼伦贝尔天然草地植被组成中的重要组成成分,生态利用前景广阔.对其资源进行评价,为其合理开...  相似文献   

17.
科尔沁草原上的科左中旗具有大面积的盐碱地草原,这些盐碱地草原上基本不能种植农作 物,也不能种植牧草。平常只能用于一些简单的放牧。由于盐碱地上生长的牧草都不是优质牧草,利 用率极低。如何改良和利用这些盐碱地草原是我们草原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补播对天然割草场植被恢复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以退化的禾草+杂类草天然割草地为对象,探讨补播对其植被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利用常规测定方法对补播天然割草地植被数量特征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补播豆科牧草后,退化的天然割草地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补播当年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草群中豆科牧草的比例分别提高17.14;、13.99;,且随着补播年限的增加,豆科牧草比例呈上升趋势;草地产量和草层高度均出现一定程度的提高,补播当年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草地的草层高度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6.11;、32.36;,但草地总产量增减幅度不明显(P>0.05),且7月较8月草产量高、增产幅度大,可能与当年水热条件分配相关;补播对割草地原有植被各经济类群产量与高度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论]补播豆科牧草对天山北坡中山带退化天然割草地植被的恢复和草品质的提高均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披碱草与羊草混播进行草地改良,播种当年产草量为1200kg·hm^-2,植被覆盖度达70%。第二年产草量为3750kg·hm^-2,植被覆盖度达80%。第三年产草量为4500kg·hm^-2,植被覆盖度达90%。是防止苏打盐碱土草原退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黄土丘陵区林草恢复进程中土壤入渗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植被恢复可以改善土壤的入渗能力,植被恢复方式不同及恢复进程中其土壤性质的改善对土壤水文特征的影响程度也将影响到植被恢复的格局。为确定林地、草地植被恢复年限对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的影响,以黄土丘陵区西部官山林场退耕后栽植的刺槐林地、撂荒草地为对象,选取退耕年限为9年、15年、25年的林地、草地。于2014年5月对各样地的原状土土柱进行定水头入渗,比较不同退耕年限林地、草地的入渗性能和湿润锋穿透60 cm土柱的时间,并分析影响入渗特性的因素。结果表明:退耕年限为25年林地的土壤稳定入渗率、平均入渗率、前120 min累积入渗量、湿润锋到达60 cm土柱的时间分别为1.86,2.60 mm/min,387.82 mm,23.00 min;退耕年限为15年林地分别为1.38,1.90 mm/min,288.88 mm,35.33 min;退耕年限为9年林地分别为0.35,1.03 mm/min,194.50 mm,40.00 min;退耕年限为25年草地分别为3.17,3.17 mm/min,386.43 mm,24.00 min;退耕年限为15年草地分别为1.86,2.60 mm/min,387.82 mm,34.33 min;退耕年限为9年草地分别为1.86,2.60 mm/min,387.82 mm,38.33 min。6种样地的土壤入渗过程均能用通用模型进行高精度拟合。各样地土壤入渗速率与土壤有机质、>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密度呈负相关关系。土壤入渗能力随退耕年限增加而增强,退耕还草比退耕还林更有利于土壤入渗能力增强。因此建议在水资源有限的黄土区以退耕还草为主以促进更多的降雨就地入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