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微观北大荒"新媒体平台是北大荒集团(农垦总局)党委宣传部注册和运行的网络宣传平台,自创建以来,以让集团(总局)党委的政策变成北大荒网民耳熟能详的故事,用带着露珠、沾着泥土的话语叩开北大荒网民的心扉为宗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集团(总局)党委中心工作开展网络宣传,努力在网络上讲好北大荒故事,唱响北大荒网络好声音,做大做强"北大荒"品牌,建立维护好"北大荒"网络形象,为垦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网络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垦区宣传战线首要的政治任务。笔者认为,北大荒精神是农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北大荒往北     
正北大荒往北/离开了我的故乡/过咫尺走天涯/我与家隔江相望北大荒往北/承载着我的梦想/历艰辛拓荒野/我挺起大荒脊梁北大荒往北/锻造着我的刚强/跨国界再创业/我书写时代辉煌……这是一首新时代北大荒人的歌,是一群志士奋斗在异国他乡思念祖国亲人的歌,是他们在恶劣环境下不畏艰难、奋力拼搏,用无私无畏的壮举抒发壮志情怀的歌。北大荒往北,是俄罗斯。偶然的一次对外文化  相似文献   

4.
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宣传思想工作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关键环节。宣传思想工作要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应注重推进三大时代策略:舆论引导注重与时俱进、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权威性,传播话语体现时代特征、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通俗性,传播方式彰显平等交流、找寻宣传思想工作的契合性,以不断增强意识形态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5.
北大荒原来泛指我国东北的亘古荒原,现在成了黑龙江垦区的代名词。在50多年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几代拓荒者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在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创造并培育出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北大荒精神。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北大荒精神与黑龙江农垦事业同生、同育、同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北大荒精神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更加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牡丹江分公司是北大荒精神和北大荒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北大荒文化之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近年来,分公司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北大荒生态特色的兴凯湖旅游产业,着力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精心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全面提高分公司旅游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1958年,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号召下,10万转业官乓汇集到北大荒.我和爱人林齐秀一起转业到了北大荒,开始在八五八农场工作,后来调到牡丹江农垦局。在北大荒工作三年后,海南岛进行大开发.  相似文献   

8.
正5月11日-15日,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20余种、800余件北大荒文化产品集体亮相。本次文博会上,除集中展示推介的北大荒文化产品包括北大荒版画、葫芦烙画、葫芦巧雕、玉米皮粘贴画、芦苇粘贴画、剪纸等美术工艺作品外,还有北大荒皮雕、北红玛瑙玉石、根雕、北沉香雕刻艺术品和黑龙江江鱼旅游食品等展品,进一步丰富了北大荒文化产品的种类。  相似文献   

9.
贾宏图 《中国农垦》2010,(10):40-47
长篇报告文学《仰视你,北大荒》,是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贾宏图的新著。该文讲述了三代北大荒人献身黑土地的感人故事,讴歌了60多年来北大荒天翻地覆的变化,向读者昭示了北大荒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农业的一个缩影,更肩负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开阔的视野和对历史材料的准确把握,将众多人物和他们与北大荒的故事串联起来,通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为北大荒人谱写了一曲由荒凉变辉煌的人间赞歌。《仰视你,北大荒》用真切到毫端、确凿到细节的事实依据,生动阐释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和"爱国、奉献、创新、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彰显了民族精神,这正是在新时期推进包括农垦在内的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需要凝聚、传承和弘扬的思想力量。《仰视你,北大荒》全文约4万字。人民日报在9月3日以两个整版的篇幅刊登该文的节略版,迅速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本刊现分期连载完整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正北大荒版画,在版画界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它用独特的语言,表现了北国边陲地域文化特色,记录了北大荒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北大荒版画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彰显几代北大荒人浪漫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艺术感受,它是黑土地的艺术瑰宝,是北大荒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土生土长的第二代北大荒人,北大荒版画于我而言并不陌生,它是开启我理想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垦》2012,(4):82
2012年,黑龙江垦区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北大荒文化自觉,提高北大荒文化自信,充分利用垦区当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风清气正的有利基础,强力推动"三个结合",努力创建北大荒文化建设示范区。  相似文献   

12.
韩明 《中国农垦》2007,(4):87-87
作为在北大荒长大的农垦人的后代,和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孩子相比,自然有着不同的经历。对我来说,小时候关于北大荒的记忆,有两件事最难忘记。看电影小时候,看电影真是仅次于过年的快事。那时农场文化生活极为单调,连有收音机的家庭都不多。电影都是在露天放映,把银幕挂在树上或者电线杆上。  相似文献   

13.
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人在茫茫荒原上铸就的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是百万北大荒人共同创造的巨大精神财富。北大荒精神从无到有,经过60余年的不断发展,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及丰富的内涵。随着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现实的需要,时代又赋予了北大荒精神新的内涵。在新时代践行和弘扬北大荒精神,对实现东北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人的根,是推动黑龙江垦区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从北大荒精神的哲学内涵、北大荒精神的哲学本质、北大荒精神的发展与创新三个方面对新时代北大荒精神的哲学概念、北大荒精神在新时期发挥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的阐释,提出在垦区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应正确处理好新时代北大荒精神继承与弘扬的辩证关系,不断赋予其新内涵,为黑龙江垦区打好改革发展之攻坚战提供重要借鉴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我是地地道道的北大荒人,从小出生在巨浪牧场,我的爷爷是个“老垦荒”,我们已有三代人生活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说她神奇,是因为她有四大特点:天气冷、心肠热、嘴里酸、心里甜。天气冷“冷”是北大荒最显著特点,零下三四十度是家常便饭。所有初来北大荒的人第一印象就是冷。  相似文献   

16.
正三月,春寒料峭。走进黑龙江垦区,一股浓浓的春潮袭来,千里沃野之上,一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役正徐徐拉开序幕;文化馆里,一场场弘扬北大荒精神报告会正在进行,那朴素的语言,感人的事迹,像一阵阵悄然无声的春雨滋润着人们的心阳;居民区里,以"弘扬北大荒精神做合格志愿者"为主题的志愿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到处传递着温馨的祝福……如今,在深化"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北大荒精  相似文献   

17.
与共和国同步发展、历经60载开发建设、俗称"北大荒"的黑龙江垦区,在共和国北部边陲的亘古荒原上,创建了以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新经济格局为显著特征的北大荒集团。北大荒集团是国家120家试点集团之一。北大荒集团已位列中国500强企业第79名。北大荒集团已形成100亿公斤以上商品粮年生产能力。北大荒集团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国家最大的农业生态示范区和全国最大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18.
加强和改进对北大荒第四代人的北大荒精神教育工作,关系到垦区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随着社会改革开放不断扩大、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既给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广大未成年人开阔视野、扩大交往、更好地了解和吸收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拓宽了途径,更让未成年人获取信息、学习和交往的时空不断拓展。按照大时代的划分,我们将现在的未成年人定义为第四代北大荒人。垦区的教育特别是面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这些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就必须正确分析德育工作面临的形势,抓住德育工作的关键,掌握未成年思想品德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垦区各级党组织的带领下,经过北大荒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用自己的劳动和生命培育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集中体现了北大荒人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20.
自掀起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的浪潮以来,北大荒曾经的荒蛮已被转业官兵及其他的移民群改造成了闻名全国的商品粮基地。昔日的北大荒已经发展成为如今的北大仓,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转业官兵在黑龙江建立垦区农场这一壮举对北大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认为,开垦北大荒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为:建立众多农场、建成我国500强企业、形成独特的垦区文化等;消极影响为:垦荒不仅破坏了北大荒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还造成了垦区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