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观察仔猪痢清口服液对仔猪大肠杆菌病的临床效果,对人工感染大肠杆菌的仔猪进行治疗性试验.用大肠杆菌O301对试验动物进行人工感染后,分为仔猪痢清低、中、高剂量治疗试验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仔猪痢清口服液治疗仔猪大肠杆菌病疗效可靠,效果明显.对人工感染引起的仔猪大肠杆菌病治愈率为90.0%,有效率达100%,并能显著降低仔猪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笔者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几十年,在阴阳仔猪去势上,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介绍如下,望同行指教. 1临床鉴定 所谓阴阳仔猪,简单地说就是在仔猪的一体同时生长有公猪、母猪两性生殖、泌尿器官.我们称这样的仔猪为阴阳畸形仔猪.阴阳仔猪从外观上看,体表、饮食、生长等方面都很正常,与其它的仔猪没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两种新型仔猪电热板,对其在生产中的使用效果进行了研究.选择长白母猪24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6头,每组采用不同的采暖设备.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新型仔猪电热板都表现出功率调节能力较强的优点,能减轻普通仔猪电热板对仔猪造成的温热不适,改善了仔猪的福利状况,增加了哺乳仔猪在保温箱内的趴卧时间,增强了仔猪的身体素质,减少了仔猪腹泻发生率.新型仔猪电热板Ⅰ组、新型仔猪电热板Ⅱ组、普通仔猪电热板组和250 W红外线灯组的仔猪育成率分别为98.53%、95.71%、92.65%和84.29%;仔猪下痢死亡率分别为1.47%、2.86%、5.88%和12.86%;仔猪因被踩压的致死率分别为0、1.43%、1.47%和2.86%.  相似文献   

4.
仔猪水肿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仔猪水肿病,又名仔猪肠胃水肿病、仔猪肠胃毒血症,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疾病.本病主要发生于断乳前后的仔猪,大多体重在8~15kg,体格健壮、营养佳良的仔猪.常见仔猪群中突然急速死亡1~2头,其他仔猪不见发病;有时较多仔猪先后发病,有时一群仔猪中几头发病,而在远隔的仔猪中又有几头发病.总趋势是发病率差异大,致死率可达80~100%,一旦出现神经症状,多以死亡告终,一般不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5.
断奶前的仔猪因免疫能力和生理机能都较低,易患一些疾病如仔猪黄、白痢、仔猪缺铁性贫血、仔猪白肌病、腹泻等,不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仔猪成活率.对此,应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发病和死亡率,提高仔猪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农村百事通》2006,(22):49-49
1.选购良种仔猪要养好猪,首要条件是选购良种仔猪,现在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都喜爱吃瘦肉,所以要选瘦肉型良种仔猪,二元杂交、三元杂交仔猪或者苏太杂优仔猪,至少也要是土洋杂交的仔猪。2.选购本地仔猪选购仔猪应选近不选远,本地仔猪情况了解,免得外地仔猪带来病菌,最好不要  相似文献   

7.
目前,各地集约化养猪场饲养的仔猪一般3~4周龄断奶.断奶时将仔猪和母猪分开,仔猪的饲料由全乳日粮变为干饲料.此时断奶仔猪处于强烈生长发育时期,但消化机能和抗病能力未健全,日粮及环境的变化,对仔猪产生强烈的应激.仔猪常表现为食欲差、消化功能紊乱、腹泻、生长迟滞等,环境因素对仔猪断奶应激的程度也有较大的影响,创造一个条件适合的小环境可以缓和仔猪的断奶应激.  相似文献   

8.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河南省养猪业发展迅速.培育大量优良的仔猪,是保障养猪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仔猪的优劣是影响养猪业获得利润高低的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不仅直接关系到仔猪的成活率,而且对其抗病力、后备猪生产性能、种猪利用价值等都有重大影响.然而在养猪生产中,仔猪成活率低、质量差一直严重困扰着养猪业的发展.因此,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培育出高品质的仔猪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仔猪早期断奶是国内外规模化养猪普遍推广应用的一项先进技术,不仅能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减少疾病由母猪向仔猪的传播,还能提高仔猪生长期的生长速度和酮体品质.但由于环境、生理、营养等因素的影响,仔猪断奶后生理机能极易紊乱,表现为食欲差、消化不良、生产缓慢、饲料利用率低、抗病力下降,极易造成仔猪腹泻,轻者影响仔猪生长,重者造成仔猪死亡,给养猪生长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必须加强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特别是加强营养调控,预防仔猪腹泻的发生.长期生产实践证明,根据仔猪生长的环境、生理、营养等因素的变化,通过适时断奶、早期补料、控制蛋白比例、添加酸化剂、酶制剂和保持环境稳定等综合措施来预防早期断奶仔猪腹泻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马永兰  苏世文 《北京农业》2012,(21):107-108
保育仔猪网床培育新技术是工厂化养猪生产实践研发总结出的一项先进的仔猪培育新工艺、新技术,这项技术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保育仔猪阶段成活率和63日龄仔猪个体重.从保育舍设计建筑、仔猪断奶、保育栏进猪前的准备、仔猪转栏操作、做好定时观察及时处理异常仔猪、搞好刚转栏仔猪保温控制、按照仔猪免疫程序按时搞好猪只免疫、以及搞好日常饲养管理等8个方面对保育仔猪网床培育新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导致断乳前仔猪死亡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猪群的遗传、母猪营养不良、生产母猪的管理能力差等因素.仔猪出生后的前三天是仔猪的危险期,所以,要提高仔猪的科学管理水平,是降低仔猪死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仔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等病原菌引起的主要侵害仔猪高热性传染病.患病仔猪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坏死性肠炎、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症状,严重时会导致仔猪死亡,降低仔猪成活率,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仔猪副伤寒的病因分析、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以期减少仔猪副伤寒的发生与传播...  相似文献   

13.
初生仔猪的养殖目标是保证仔猪的成活率、提高仔猪断奶体重.俗话说:“出生差一两,断奶差一斤,出栏差十斤”.由此可见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断奶体重意义很大.  相似文献   

14.
一、抓好初生关,喂好仔猪乳食 1.及时尽早让仔猪吃上初乳.母猪临产时,要专人值班接产,仔猪出生后2小时内应吃上初乳,最好是初生仔猪擦干被毛、断脐带后立即哺乳,仔猪出生1头,接产1头,哺乳1头.  相似文献   

15.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肠道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三种,以发生肠炎、肠毒血症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猪的肠道传染病.根据发病日龄和病原菌血清型的差异,猪大肠杆菌病可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3种.仔猪大肠杆菌病在很多集约化猪场非常普遍,发生严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10年11月初巴彦淖尔市某猪场仔猪大面积爆发仔猪大肠杆菌病,后经治疗基本控制.现将治疗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选取大约克仔猪60头,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口服精胺0.4 mmol.kg-1 BW.d-1,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1次.d-1,持续3 d。在哺乳的第11、14、18、21、25天屠宰仔猪,比较仔猪小肠生长状况。结果显示,第14、18、21天试验组仔猪空肠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14和18天试验组仔猪十二指肠黏膜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仔猪(P0.05),第14天试验组仔猪空肠黏膜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仔猪(P0.05),表明口服精胺具有短期促进哺乳仔猪小肠生长发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仔猪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心管理好仔猪,是减少仔猪死亡率,提高养猪生产力的技术保证.仔猪出生后如果管理工作跟不上,特别是刚出生和体弱的仔猪如果管理不到位,就易发生冻伤、踩伤、压伤和病死等现象.因此,务必引起重视.本文叙述解决这些常见问题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常见的有仔猪白痢、仔猪黄痢和猪水肿病.本病在我国较多的地区和猪场都有发生,是危害仔猪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仔猪葡萄球菌性皮炎是集约化养猪场一种常见的细菌性皮肤病,本细菌产生外毒素,破坏仔猪皮肤屏障系统,引起皮肤炎症.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及仔猪成活率,严重时造成愈后不良而成僵猪.本病传播比较迅速,单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难以控制本病的发生.1998年12月初,某猪场64窝576头仔猪其中131头仔猪感染葡萄球菌引起的仔猪皮炎;现将临床症状、诊断、预防及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