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牧草良种繁育基地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在进行的农业结构调整,引草入田,变二元种植结构为三元种植结构,种草养畜需要大量牧草种子;在西部大开发中进行的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草,防沙治沙也需要大量草种。但我国牧草种子生产相对滞后,不仅产量低,而且质量也较差。因此,建立理想的牧草良种繁育基地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为甘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是我省畜牧业,尤其是草食家畜发展的大好时机,"退耕还林还草"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必将使农业内部的结构得以调整.农业随着粮食的自给有余和大部分地区群众温饱问题的解决,以及生态建设的需要,将会逐步由以粮为主的,经济作物为辅的二元种植结构向粮、经、草三元种植结构调整,并随着西部开发各项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这一进程将会加快.那么做为退耕还草的后续产业之一的养牛业,在西部开发这一历史进程中将会面临着怎样的机遇?怎样定位?这是值得引起重视并及早筹划的问题,现提出以下刍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关于宁夏地区退耕还草恢复生态环境的科技切入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国斌 《草业科学》2001,18(2):71-72
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环境,是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难题机遇,领先科技进步,把退耕还林还草这一恢复生态环境的基本措施抓紧抓好,落到实处。本文就宁夏退耕还草恢复生态环境的科技主要切入点谈谈想法。  相似文献   

4.
昭通地区地处滇东北金沙江流域 ,被金沙江及其支流切割 ,加之过度的农耕和放牧 ,水土流失严重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地质灾害频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这一地区已将退耕还林还草列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项目。但退耕后还什么林 ?种什么草 ?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而利用这一大好时机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营造蜜源基地 ,发展养蜂业 ,是值得倡导的优选方案之一。因此 ,笔者应昭通行署邀请 ,进行了 2次实地考察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营造蜜源基地的意义蜜蜂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目的地营造蜜源基地 ,也就是建造人工的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西部大开发退耕还草工程项目的实施,迅速发展的永宁农业经济,对农业经济结构和种植结构调整的要求十分迫切,农业掀起了种草养畜的热潮。发展高效种植畜牧业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1 永宁县饲草料种植现状1.1 农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韩振军 《草业科学》2002,19(9):47-47
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把环境保护摆到了重要位置。来自权威部门的数据 ,1 998年以来国家共安排 636亿元国债资金 ,用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天然林保护 ,退耕退牧、还林还草 ,环京津风沙源和水源治理 ,滇池和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 ,西部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项目。这些项目已经逐步发挥了作用。我国政府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 ,在加大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同时 ,防止落后的生产设备向西部地区转移 ,以减轻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根据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特点 ,划定了一批具…  相似文献   

7.
利用<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对"贵州主要地方优良草种选育及种子产业化研究"项目进行成果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计算年限内,该成果每年可增加纯收入926.96万元,科研经费与新增纯收益比为1:6.58,其成果效益明显,产生了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该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将有利于贵州省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尤其是对退耕还草种草畜、发展生态草地畜牧业及治理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抓退耕还林还草机遇,促西部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是生态环境极脆弱区,退耕还林还草是生态重建的必要举措。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必须与产业调整,城乡地域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相结合,以便降低开发的生态代价和社会成长,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抓住机遇加大力度推动退耕还草工作健康开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退耕还草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提出的一项战略性调整措施 ,是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按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 ,黑龙江省从 2 0 0 0年开始 ,在全省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退耕还草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退耕还草 1 7 3万hm2 ,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前看黑龙江省的退耕还草工作机遇非常有利 ,意义十分重大。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建设 ,多次强调要因地制宜地搞好退耕还草工作。国务院日前发出的《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对…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调整农业结构中,我国半农半牧区及旱作低产农区将面临大面积退耕种草问题。这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事。究竟什么地区该种什么草?应种多大规模?下面谈谈种草的生态学依据及选择草种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牧草种子的质量管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草业借助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草、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战略决策 ,以及全球性保护生态环境的强劲东风 ,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也必将成为 2 1世纪新兴的朝阳产业。然而 ,作为草业基本生产资料的牧草种子 ,由生产加工到市场销售、生产使用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却表现的相当薄弱 ,牧草种子市场上以次充好、掺假售假、冒牌顶替等不法行为屡见不鲜 ,这不仅使牧草种子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而且严重制约着我国草种业的健康发展和尽快进入国际市场。我国西部的气候、光照条件和土壤环境非常适宜牧草种子的生产繁育 ,是世界上…  相似文献   

1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将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根据国务院西部开发的方案,将在西部大力推行退耕还草、还林,为畜牧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实施西部大开发 ,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对经济发展总体布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 ,当务之急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为此 ,国家决定 ,在西部地区 1 74个县开展“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工程。“双还”工程 ,将极大推动西部地区的畜牧业发展。西部畜牧业的发展 ,也必将推动饲料工业的发展 ,给调整饲料工业的发展布局 ,创造一个极好的时机。现在 ,西部大开发已经拉开了序幕。我刊特辟“西部大开发”专栏 ,将陆续刊登西部地区饲料及其他行业发展的情况 ,为有志开拓西部饲料工业同仁 ,提供一些思路 ,以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毅力  吴滨生 《草业科学》2002,19(12):61-62
退耕还草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提出的一项战略性调整措施,是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按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黑龙江省从2000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退耕还草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退耕还草17.3万hm^2,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财政部副部长张佑才最近强调,西部大开发中的农业综合开发,要坚持五条基本思路。 第一,西部地区的农业综合开发,要把中低产田改造与实行“退耕还林(牧、草)”结合起来,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要坚持统筹规划,同步实施,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对需要退耕还林(牧、草)的项目区,要与中低产田改造同时进行,保证能够退得出,稳得住,防止退耕出现反复。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日前发出《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出台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政策措施 ,其中明确了有关税收优惠政策。通知规定 ,对设在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在一定期限内 ,减按15 %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可以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对西部地区新办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等企业 ,企业所得税实行2年免征、2年减半征收。对为保护生态环境 ,退耕还生态林、草产出的农业特产品收入 ,在10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对西部地区公路国道、省道建设用地按照铁…  相似文献   

17.
为体现国家对西部地区的重点支持 ,国务院日前发出《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出台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政策措施 ,其中明确了有关税收优惠政策。通知规定 ,对设在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在一定期限内 ,减按15 %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可以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对西部地区新办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等企业 ,企业所得税实行两年免征、三年减半征收。对为保护生态环境 ,退耕还生态林、草产出的农业特产品收入 ,在10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对西…  相似文献   

18.
种草养畜模式及南方退耕还草养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草养畜模式已经成为现在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南方地区的退耕还草养畜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本文分析了南方种草养畜的现状,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合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马小林  侯庆丰  杨鼎 《草地学报》2021,29(4):772-779
退耕还草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本研究以青海省以农业收入占主导的乐都县、牧业收入占主导的刚察县和农牧业收入兼有的尖扎县为研究区,从单个农牧民家庭的角度分析退耕还草政策与农牧民家庭收入的关系。结果表明:总体分析时,与未实施退耕还草的农牧户相比,退耕还草政策显著降低了农牧民家庭人均农业收入(P<0.05),增加了农牧民家庭人均其他收入(P<0.05),对家庭人均总收入没有显著影响,且家庭人均总收入在不同地点表现不一致;在已实施退耕还草政策的农牧户,家庭人均总收入随着补助金额的增加而呈现先降低而后增加的趋势;根据拟合曲线分析发现,当补助金额在0~348.98元时退耕户家庭人均总收入低于未退耕农牧户,这说明补助金额过低时不利于于农牧民维持生计。因此,应当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标准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张掖地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把草产业作为改变生态环境的重点之一,上下协调,各级领导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开展了西部大开发的大宣传、大讨论,提高了群众的认识,统一了思想.该地区由于戈壁荒漠多,因此将草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调整农业结构,突出发展草食畜.全区已制定了退耕还草的近期、中期和长远发展规划;地委、行署制定了开荒地三分之一用于种草,坚持"谁开发,谁所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的政策;水利部门将开荒种草的土地纳入供水计划,并支持打井修渠,水流到哪里,草种到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