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建立一种快速测定小麦中稀土元素的新方法,小麦全粉经微波消解后,利用稀土元素对Luminol-K2S2O8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的线性抑制作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样品中的稀土元素含量为7.65μg/g~10.12μg/g,线性相关系数r=0.9991,RSD为4.0%~7.4%,检出限为3.82×10-9g/g,硬质紫麦加标回收率为96.30%~103.90%。该法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用于小麦中微痕量稀土元素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选用N9628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通过压力消解罐消解法、干法灰化、过硫酸铵灰化法和湿式消解法消解小麦样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小麦中铅含量,比较了四种消解方法对小麦中铅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处理方法差异不显著,压力消解罐消解法的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3.
一次性消解连续测定食品中砷、硒和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一次性消解样品用HG-AFS法连续测定食品中砷、硒和汞3种元素的新方法。在选定的试验条件下测得Se、As、Hg的RSD分别为:3.7%,2.8%,和4.7%;回收率分别为:95.0%、102.0%和91.9%;该法具有快速、简单、准确性好,和国标法分别消解样品相比,有一次性消解样品,可连续完成测定3种元素含量,操作简单,快速,节省试剂,工作效率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测定小麦面粉中硝酸根的新方法,以南阳彩色小麦为材料,用微波快速浸提样品,与超声波浸提法对照,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标准加入———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样品中的硝酸根,并进行了测定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用二次重复加入标准溶液的方法,测定的回收率为89.5%~102.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4.7%(n=11),硝酸根的最低检出限为0.040 mg.L-1,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00~100.0 mg.L-1,相关系数为0.997。该方法具有直观、快速、简便、灵敏、准确、适于现场进行测定的显著优点,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采用湿法消解(电热板消解法)、干式消解法(灰发化)和微波消解法对婴幼儿乳粉样品进行前处理,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同时测定待测样品中8种常微量元素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婴幼儿乳粉样品中8种常微量元素的方法各元素的平均含量较高,相对标准偏差(RSD)最小,且小于2.05%。该方法对质控样品中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回收率在84.6%~103.5%。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实现植株中磷元素的快速监测,考察了不同消解前处理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消解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试剂消耗量和所用时间,得出各方法的相对优劣。[结果]以植株标准物质GBW10049、GBW10048和GBW07603为参照对象,微波消解和湿法消解法的结果误差分别为-0.12~0.05和-0.19~0.01,符合质控误差范围要求,采用干灰化法消解样品时,测定结果偏低,相对误差达到了8.2%。在植株中分别添加2个水平磷,微波消解法开展试验时平均回收率为102.3 %~108.3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4%。文章还对影响光谱学性质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和优化,最终选择20 min为显色时间。[结论]在最优条件下,磷浓度在0.1~1.0 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0,微波消解-分光光度法能用于实际植株样品中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棕壤有机质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采用烘箱加热的方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试图探究一种快速、准确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方法。为此,以棕壤为例,使用烘箱加热法测定了24个棕壤样品的有机质含量,通过对土壤样品消解温度(100~125℃)和消解时间(30~90 min)的18种梯度组合,分析了改进的烘箱加热法、油浴法与元素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差异及适用性。研究表明,18种消解温度和消解时间梯度组合的烘箱加热法测定有机质含量与元素分析仪测定结果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r>0.995);当消解温度为115℃、消解时间为30 min时,烘箱加热法测定的有机质含量与元素分析仪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和偏差率为最小;与油浴法相比,烘箱加热法测定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准确性提高了12.4%;因此,本改进方法中,对于供试棕壤的最佳消解温度115℃,消解时间为30 min。与传统的油浴加热法相比,烘箱加热法具有操作简单、测定速度快、温度易于控制、减少了环境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应用ELISA法快速检测麦类、谷物及其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最低检出限为10μg/L,检测范围为10-1 000μg/L。用10%甲醇水溶液提取含DON的小麦及玉米样品,回收率为86~93%,变异系数为4.1%~17.4%。  相似文献   

9.
陈伟珍 《保鲜与加工》2016,16(4):118-122
以湛江市售的5种食用菌(新鲜黑木耳、香菇、茶树菇、金针菇和杏鲍菇)为试材,采用加热回流消解法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食用菌中锌、镍、铜、铁、锰、砷、铅、镉、钙和镁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对消解液选择、消解条件、分析谱线选择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加热回流消解法结合ICP-AES测定食用菌中微量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8%~8.7%之间,检出限在0.37~2.55μg/L之间,加标回收率为91.0%~108.5%。该方法快速、稳定、试剂用量少、精确度高,适合食用菌中多种元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0.
以2016年新上市小麦为检测对象,采用胶体金免疫快速检测卡法和酶联免疫法对小麦中呕吐毒素含量进行测定,比较2种方法的符合率。结果表明:2种方法测定结果符合率达到93.4%。胶体金免疫快速检测卡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适用于新粮上市现场入库把关大量样品的快速初筛;而酶联免疫法检测时间较长,成本更高,更适合经胶体金免疫快速检测卡初筛后呈阴性样品的确证以及呕吐毒素含量的准确定量。  相似文献   

11.
甄慧敏 《粮食储藏》1999,28(1):35-35
本文以我国15个省市151份小科样品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粗蛋白含量,面筋值,沉降值并进行粉质实验,拉伸实验和烘焙实验。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和比较,并引用了国内外近期文献资料,以及从沉降值沉降过程机理阐述了沉解值指标在我国小麦面偻品质鉴定中的优势和作用,指出反映我国小麦面粉品质的综合指标是沉降值。  相似文献   

12.
一种快速提取小麦基因组DNA的改良CTAB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旨在寻求一种微量、快速提取小麦DNA的方法。以小麦幼叶为材料,用改良CTAB法、改良SDS法、沸水浴法提取小麦叶片总D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紫外吸收法和PCR检测DNA完整性和纯度。改良CTAB法提取小麦基因组DNA质量和纯度高、无降解,每人每天可以轻松提取200个DNA样品,对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显示扩增目标条带清晰一致,无假阳性,试验结果理想。改良SDS法所提DNA纯度和浓度虽略不如改良CTAB法,但仍然符合实验要求。沸水浴法提取量少且杂质多,PCR无有效扩增,结果不理想。改良CTAB法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微量小麦DNA提取方法,适用于PCR和其他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了快速、简便、准确地测定小麦蛋白质的含量,本文提出了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遗传算法(GA)的BP神经网络的建模方法。采用SPXY算法对光谱数据进行了合理划分,并运用连续投影算法(SPA)将预处理过的数据压缩,对光谱数据提取最佳敏感波点作为GA-BP神经网络的输入,建立小麦蛋白质含量的校正模型。模型的预测均方根误差和预测相关系数为1.3379和0.979,并与BP神经网络所建立的校正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GA-BP神经网络所建模型收敛速度快、训练时间短、准确度也较高,能够实现对小麦蛋白质含量快速高效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小麦品质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快速、简便、准确地鉴别小麦品质的类别,本研究提出了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BP神经网络的鉴别方法对小麦进行品质分类。研究过程中对小麦样品的光谱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采用马氏距离剔除了光谱数据中异常数据,并通过主成分分析说明利用近红外光谱鉴别小麦品质分类的可行性。为了提高所建模型的性能,采用SPXY算法对小麦样品进行合理的划分。并选取了一阶微分加归一化的预处理方法来处理光谱数据,消除无关信息和噪声对小麦光谱数据的影响。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压缩光谱数据,减少了数据量,节省建模时间。最后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小麦品质分类模型。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的鉴别效果较好,对强筋样品识别的准确率高达94.4%,弱筋样品识别的准确率高达100%。实现了快速、准确地对小麦品质强筋和弱筋两类的鉴别,对小麦生产、市场交易及食品加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羊主要精饲料瘤胃降解率和小肠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山东省羊主要精饲料瘤胃降解率和小肠消化率,本试验采用瘤胃尼龙袋法和改进三步体外法对山东省羊主要精饲料瘤胃降解率和瘤胃非降解蛋白(RUP)小肠消化率进行了测定,并对RUP小肠消化率与饲料常规养分进行了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所测饲料中干物质及粗蛋白的瘤胃降解率以小麦(82.47%、83.79%)最高,全棉籽(51.33%、54.12%)最低;RUP小肠消化率以玉米蛋白粉(98.95%)最高,麸皮(74.34%)最低。(2)瘤胃粗蛋白降解率(Y)和瘤胃干物质降解率(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1.62+0.88X(R2=0.933,P<0.05);RUP小肠消化率(Y)与粗蛋白含量(X1)及中性洗涤纤维含量(X2)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85.57-0.28X1+0.24X2(R2=0.873,P<0.05)。由此可知,利用饲料常规养分含量预测RUP小肠消化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采用18个冬小麦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分别通过SDS-PAGE检测黑麦Secalin蛋白和PCR检测黑麦1RS染色体或其片段,结果表明:SDS-PAGE检测不出不带有secalin蛋白的1B/1R小片段易位系,而PCR则能检测出,从而提高1B/1R易位系的检出率;SDS-PAGE和PCR结合是检测1B/1R易位系的一种快速经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小麦多子房性状的蛋白质组学特性和形成机制及其在小麦杂种优势中的应用可能提供理论依据。为揭示以小麦单子房品系77(2)及其多子房近等基因系Mu77(2)为材料, 采用TCA-丙酮法提取穗分化至四分体时期的幼穗总蛋白, 并通过IEF/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分离, 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蛋白质组差异图谱。在等电点4~7、分子量14.4~97.4 kD之间发现约450个肉眼可辨的蛋白点, 其中上调2倍以上且达到99%统计学显著水平的差异表达蛋白点30个。对6个特异性差异蛋白点作二级质谱(LC-MS/MS)分析, 结果表明它们是富含甘氨酸RNA结合蛋白(S1)、SGT1-1(S2)、HMG-I/Y(S3)、谷胱甘肽转移酶(S4)、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S5)和未知蛋白(S6)。这些蛋白质对DNA转录、蛋白质翻译、能量转换及代谢、抗逆防卫等生理生化过程起调控作用, 可能与小麦多子房性状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多光谱成像技术对小麦品种快速无损鉴定的可行性,采用VideometerLab 多光谱图像采集设备对5 个小麦品种共500 个样品在405~970 nm波段内的进行多光谱图像信息进行采集,获取其光谱、颜色和形态特征。利用主成分分析对5 个小麦品种进行定性鉴别,同时,基于光谱特征和光谱图像特征分别比较了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3 种模型的鉴定效果。结果显示:利用19 个光谱特征值建立的模型中,BPNN识别模型效果最佳,其建模集和预测集的识别率分别为100%和91.25%。融合19 个光谱特征和6 个图像特征所建立的模型中,BPNN识别模型效果最佳,其建模集和预测集的识别率分别达到了100%和98.4%。结果表明,基于BPNN的多光谱特征融合能够有效的提高小麦品种鉴定效率,为小麦品种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李晓航  盛坤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18):134-140
该试验探讨了黄淮地区不同年份之间冬小麦品质指标的波动趋势,分析结论可为该地区小麦品质提升和品种产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参考。经过分析2011—2015年中国黄淮地区南、北片国家区试水地组的317个小麦品种的籽粒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沉降值和最大拉伸阻力等一系列相关品质指标。结果得出:2013年黄淮地区南、北片的小麦平均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高于其他年份,但是稳定时间却不是最大。综合比较不同年份小麦品质指标的变异大小,以容重最小,稳定时间最大。变异程度较为接近的是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但是稳定时间的变异约为前两者的20倍以上。根据品质指标含量进行分类,强筋、弱筋和中筋品种分别占有比例为3.15%、0%和22.7%,其余未归类品种所占比例高达74.14%。  相似文献   

20.
云南会泽铅锌矿污染导致小麦种子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孟玲  王焕校 《作物学报》1998,24(3):375-379
以长期生长于云南会泽铅锌矿区和非污染区的3个小麦品种(云麦29,1257,5118)种子为材料,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长期铅,镉,锌污染对小麦种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同时还比较分析了这些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表明,长期铅镉锌污染对小麦种子蛋白基因表达有明显影响,这种影响还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即这种影响引起的变化是有方向性的,但在长期铅镉锌复合污染下,这3个小麦品种在品种间,同一品种不同个体间,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