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高“芙蓉×湘晖”克蚁制种和担茧制种量,这是降低蚕种场的蚕种生产成本,大力繁殖、推广新蚕品种的有效措施。为此,1990年秋,本场先后两次进行了繁育,并取得了预期目的,摸索了一些繁殖“芙蓉×湘晖”的经验,现将繁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繁育情况 1.大区饲养比较:先后两次在同桑园和相同的饲养条件下进行。1~3龄共育,待三龄眠起后才分发到原蚕户,4~5龄采用成熟的“抗十”片桑育,每天给桑6回。  相似文献   

2.
我场自1991年春开始试繁“芙蓉×湘晖”一代杂交种至今已三年,共制普种26360张,占三年总制种量的21.3%,其中1992年秋季全部都是“芙蓉×湘晖”。由于本县蚕农非常欢迎这对品种,虽然在繁育上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每季都安排了一定比例的数量进行生  相似文献   

3.
“芙蓉×湘晖”是一个优良的夏秋蚕品种,茧丝质量好,比我省现行当家品种“两广一号”优,深受广大蚕农和丝厂外贸部门的欢迎,值得进一步推广。但是由于芙蓉、湘晖原蚕饲养比新九、7532较困难,担茧制种成绩较低,繁育芙蓉×湘晖比繁育两广一号,其经济效益大大降低;也就是说,大量繁育芙蓉×湘晖会导致蚕种繁育经济亏损,广大原蚕户亦不愿意饲养。我场于1990年秋试繁芙蓉×湘晖,今年秋第三次饲养芙蓉、湘晖原种,原  相似文献   

4.
我场于1986年秋开始制种,7年间共制种52万多张。平均50kg茧制种量为162.61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种场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迫切要求提高50kg茧制种量,提高原种繁殖系数,提高经济效益。根据我场历年的繁育成绩,提高50kg茧制种量是有潜力、有可能的。从表1可以看出,在我场的蚕种生产历史中,曾出现过令人满意的成绩,如黄洞1991年秋繁高丝量品种“芙蓉×湘晖”的成绩。通过几年的实践,我对提高50kg种茧制种量,有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优良的蚕品种是提供优质原料茧的基础,近年来,大量推行了多丝量蚕品种,其杂种优势强,产茧量高、茧层厚、丝长长、解舒好、出丝率高。一般茧丝质优良的蚕品种,原蚕体弱,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差,繁育系数低。我省引进的菁松×皓月公斤茧制种2.14—3张;青蕾×镇珠公斤茧制种3张;八字号种公斤茧制种2张;苏花×春晖公斤茧制种1.5—2张。日_3×中_(5.6)制种也较困难,公斤茧制种2.66—3.47张.无论春用品种和夏秋用品种,蚕种场都要求具有较满意的制种性能,制种能力薄弱即使一代杂交种表现再好也难于推广,特别是在大量蚕种依赖农村原蚕区繁殖的地区,制种性能的高低,已成了审定合格种能否快速扩大的一决定因素,从而影响到育成品种的推广。这就要求育种工作者,在培养过程中,必须对蚕品种的制种性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掌握品种特性,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是可以提高和稳定繁育系数的。如菁松×皓月,浙江省有的种场公斤茧制种春5.26张,克蚁制种20.18张;秋5张/公斤茧,15张/克蚁。同样的品种,山东省有的种场克蚁制种21—22张。四川西昌黑沙河种场菁松×皓月,八字号品种也能制4—4.5株/公斤茧。为此,我们1991年秋季就日_3、中_(5.6)原蚕的制种性能再一次进行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公斤茧制种4.10张,克蚁制种12.8张,现将繁育试验材料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6.
贾丽侠  贾亚洲  李平科 《北方蚕业》2003,24(1):20-20,45
家蚕品种繁育系数的高低是衡量蚕种生产效率的关键因子之一 .蚕种的繁育系数是由克蚁制种量来反映的,在成本分析及在蚁量不准情况下,千克茧制种量更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我所蚕种场以优良品种的中试与生产为主,十年来繁育生产了陕蚕三号、陕蚕四号、陕蚕五号系列家蚕品种,同时先后引进生产了菁松×皓月、新松×新月、鲁玉×曙光、871×872等品种.十年的统计资料表明,陕蚕系列品种的克蚁制种量和千克茧制种量具有明显的生产优势.  相似文献   

7.
由华南农业大学蚕丝科学系主持,与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合作选育的家蚕新品种“华大3号”(57限·芙蓉×782·湘晖),于2002年3月7日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品种为四元杂交种,最适宜广东的春秋蚕期饲养。蚁蚕孵化齐一,克蚁约  相似文献   

8.
<正> 我场繁育的671·东肥(东肥·671)×华合·苏17(苏17·华合)四元杂交种,是75年批准投产的。这对品种不仅是我区的春用当家品种,同时到83年已占夏秋用种的76%。自投产以来,春繁平均克蚁制种量可达20张以上,最高的可达24~26张,秋繁平均克蚁制种量约在11张左右,比春繁要低一半。其主要原因是虫蛹生命率低,特别是后  相似文献   

9.
谈1995年春期五都原蚕区发生微粒子病的原因鲍天才,童忠飞(江西省广丰县蚕丝开发公司,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一九九五年春期,广丰县五都原蚕区饲养蚁量1300克,品种:湘晖·芙蓉(正反交),制得一代杂交种14.1万张(毛种数),经省蚕种供应站检验,其中...  相似文献   

10.
<正> 春秋兼用种57A·B、24·46新四元品种具有比苏5、苏6收茧量高、茧层率高,制种量高等优点。我们从1987年春开始试养到1989年已连续饲养了三年。1987年舂饲养304克,克蚁单产10.2张;1988年春饲养720克,克蚁单产18张。1987年晚秋饲养240克,克蚁单产10.4张;1988年晚秋饲养636克,克蚁单产12.4张;1988年晚秋饲养1952  相似文献   

11.
多丝量新蚕品种“夏协一号”即“花·丰×8B·5A”是中·中×日·日双交四元一代杂交种,其原种好养,交配性能好,产卵量多,产附好,制种性能高于对照种“芙蓉”和“湘晖”。一代杂交种经多点多批试养结果,比同期对照种“芙蓉×湘晖”单张产茧量增19.30%,单张产值增31.20%,壳重增17.30%。据蚕农普遍反映,该种虽抗高温多湿性能较弱,但蚕儿孵化、发育、眠起、熟蚕均齐一,食桑快,好养,抗氟化物污染性能较强,上簇吐丝埋笼较快,是一对很有希望成为我省春秋兼用的多丝量杂交新种。  相似文献   

12.
在原种生产中,有时会因某种原因误用未过农药残留期的桑叶喂蚕,导致部分家蚕中毒。中毒后采取了切断毒源、开窗通风、添食葡萄糖等应急措施,而且淘汰了中毒严重的蚕,剩下的蚕是否还能制种?其蚕种质量如何?对下一代生命力及产量是否有影响?为了探讨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将蚕期中毒症状不严重,后期尚可结茧、制种的蚕所制的蚕种与正常的种进行对比,观察受微量农药中毒的蚕对制种质量及下一代有无影响,为将来生产提供一些参考。1 调查方法1.1 调查日期 2002年10月至2003年6月1.2 调查品种 原种:932×芙蓉、芙蓉×932、7532×湘晖、湘晖×75…  相似文献   

13.
我场现有耕地面积47亩,除水田3.6亩、花生地3.4亩外,实际桑园面积仅有40亩左右,而且历年来单位产量不高,制种系数低.1980年,桑园面积40亩,总产桑叶11.5万斤,饲养原蚕蚁量1044克,种茧量3956.6斤,制种7838张,亩桑产叶2875斤,亩桑制种195.95张,担桑制种8.70张,克蚁制种7.50张、斤茧制种1.98张;1981年桑园面积40亩,总产桑叶11.2万斤,饲养蚁量1105克,种茧量5020斤,制种8722张,亩桑产叶2800斤,亩桑制种218.05张,担桑制种10.02张,克蚁制种7.89张斤茧制种1.73张;  相似文献   

14.
<正> 1984年春季我场第一次繁育新品种陕蚕二号一代杂交种,饲养蚁量400克,共制一代杂交种4376.5张,平均克蚁制种10.94张。随着蚕品种的更新换代,这对品种在我场生产中已占一定比例。这里想就我们饲养这对品种的情况谈点体会。一、饲养情况: 1.原种催青:本品种是二化性中·中×日·日四元杂交种。正反交孵化率都高  相似文献   

15.
春用多丝量新蚕品种春蕾×明珠是经1980-1981年全国蚕品种鉴定通过,并由农业部指定推广的品种;具有体质强健、茧层率高、茧丝质优良等特点.在湖北省农村推广过程中比老品种东6×华合的张种产值高,茧丝质优良.但是本单交种属中等茧形的品种,全茧量不及老两种..又克蚁制种量稍低.为此进一步研究多元杂种的选配,先后配制了(春蕾A·改)×(明珠A·c)双交种和(791·春蕾)×(792·明珠)4元种,最后经实验室交杂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选中了(春蕾·苏春)×(明珠·镇丰)这个优良的4元杂种组合.这对新品种组合具有张产茧量和张产值高.茧丝质全面优良的特点.受到农村,丝广普遍欢迎.同时交杂原种的克蚁制种量高,为制种场增加经济收益,因此这对4元杂种已成为湖北省当家品种,全面普及.  相似文献   

16.
苏12×浙农1号是夏秋用品种,目前农村已普遍饲养,它确实具有优质、经济价值高的特点。苏12原种我场已饲养五年,1976年秋,头年饲养255克,克蚁制种1,743张,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可见以后几年,克蚁制种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7.
“芙蓉×湘晖”是一个优良的复秋蚕品种,我省通过引进在大田饲养获得了较大的成功,提高了蚕茧产量和质量,深受广大蚕农及丝厂外贸等部门的欢迎。为了探讨和解决我省目前该品种在制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该品种的繁育系数及蚕种产量和质量,我们于今春第二造试养了50张原种,进行了初步试验。现将试验的结果报告如下: 一、试验材料 (一)、蚕品种:芙蓉、湘晖、新九、7532原种。均由广东省石牌蚕种繁殖试验所  相似文献   

18.
桑蚕新品种“芙·10×7·11”的原蚕具有体质强健、易养、易繁、高产等优点,特别是克蚁产茧量和克蚁制种量明显超过现行四元杂交种“两广二号”,是一对有希望在生产上推广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朱全根 《蚕桑通报》1992,23(3):59-59
芙蓉、湘晖是湖南省蚕研所育成的一对夏秋用品种。1985年秋,我区从湖南省调入芙蓉×湘晖3560盒,经饲养获得较好的结果,受到蚕农的欢迎。1987年春,我区首次从湖南引进芙蓉湘晖原种500g在王店场试繁,以后又经省蚕种公司、市郊区农林局多次引进原种在王店场繁育。至1991年春,王店场  相似文献   

20.
芙蓉×湘晖系湖南等省现行秋用蚕品种。重庆市蚕种公司一九八七年春季从湖南省引进湘晖、芙蓉两原种,由潼南县蚕种场试制一代杂交种,于八七年秋季在潼南县双江镇进行了农村试验,现将其情况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