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双孢蘑菇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逵良  龚金祥 《食用菌》2004,26(1):36-37
双孢蘑菇是世界上著名的食用菌之一,也是我国出口数量较多的食用菌栽培品种。双孢蘑菇栽培技术已相当成熟,但是国内进行食用菌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不多,因此产品质量不稳,竞争力强。为此,我们开展了双孢蘑菇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经过两年的试验探索,生产出了优质、安全、卫生的双孢蘑菇,并形成了一定规模,取得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2.
翟尚功  房丽婷  王敏杰 《食用菌》2023,(4):54-56+59
绿色无公害食品日益深入人心,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双孢蘑菇绿色生产凸显重要。探索总结一套高温消毒、菇床后发酵降低杂菌感染,减少用药,规范用药的双孢蘑菇绿色栽培技术,为常规双孢蘑菇绿色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无公害双孢蘑菇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菌林矛盾,减少奶牛业发展壮大造成的环境污染,我市于2003年在大竹镇进行无公害双孢蘑菇栽培试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已成为闽北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通过几年来跟踪调查探索,现对无公害双孢蘑菇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双孢蘑菇安全高效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2年由福建省蘑菇菌种推广站推广的双孢蘑菇集约化、规范化栽培模式为基础,结合无公害化生产控制技术形成蘑菇安全高效栽培技术。通过栽培系统的改良和生产管理过程的无公害化控制操作,生产出符合国家规定的无公害农产品,满足广大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且符合出口的食品标准。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北方开发了以玉米秸秆、麦草、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蘑菇栽培,随着国内食品安全性要求与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蔬菜类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的施行,双孢蘑菇生产的有机化栽培提到了日程。笔者在“北方无公害双孢菇规模化生产技术规程”基础上,研究了双孢蘑菇的有机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因地制宜创新双孢蘑菇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荣科 《食用菌》2008,30(1):45-46
双孢蘑菇生产是宝鸡重点发展的食用菌,是以当地农作物下脚料——麦草,玉米秆,奶牛厂的牛粪等为主要原料。通过筛选高产配方、优良菌株,制定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建立无公害双孢蘑菇生产示范基地,实现了以“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来生产。近年来,在研究玉米秆和牛粪为主料的高产高效配方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技术方面,我们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了以下的创新和改进。  相似文献   

7.
双孢蘑菇是世界上商业化栽培规模最大、普及地区最广、生产量最多的菇类,其肉质肥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近年来,国内双孢蘑菇工厂化周年生产企业、季节性规模示范基地不断涌现,产量、品质不断提高。但从市场调研中发现,由于企业、基地甚少进行无公害栽培或作相关研究,导致双孢蘑菇产量及品质不稳定,脱销、滞  相似文献   

8.
陈剑  方洪枫  郑英姿 《食用菌》2019,(4):62-63,66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又称双孢菇,属草腐菌,是目前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广泛、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也是中国目前最大宗的出口创汇食用菌[1]。2016-2017年我国生产双孢蘑菇鲜菇335万t,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5%,全国双孢蘑菇栽培面积约3亿m2[2]。双孢蘑菇色质白嫩、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食用菌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9.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是世界上栽培量和消费量最大的菇类,也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和出口创汇最多的菇类,豫东地区采用立体床架式生产双孢蘑菇,成为当地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了双孢蘑菇出菇管理技术,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现归纳如下,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双孢蘑菇栽培中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由于双孢蘑菇出口量不断增加,对产品质量要求愈来愈高。因此,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同时注重无公害栽培,种出优质安全产品,已成为蘑菇产业发展的方向。根据本人近几年的生产经验,菇农在双孢蘑菇栽培中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林宝娟  洪丽明 《食用菌》2008,30(5):46-46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深入,种植双孢蘑菇已成为长泰县农村秋冬季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双孢蘑菇的栽培是一个复杂而又细致的生产过程,其中覆土是夺取蘑菇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现总结一下我县蘑菇覆土的技术要点,以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2010,(4):29-29
覆土是双孢孢蘑菇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当双孢蘑菇的菌丝长满培养料后,就可以及时覆土。  相似文献   

13.
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疣孢霉是一种土壤真菌,它以覆土为主要传染源危害双孢蘑菇,已成为制约我国双孢蘑菇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若采取严格菇房处理、培养料二次发酵、重视覆土材料消毒、适时安排栽培季节、加强栽培管理、选用抗逆性强的蘑菇菌株等综合防治技术,可有效控制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濮阳市双孢蘑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为了规范双孢蘑菇生产,促进双孢蘑菇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濮阳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科研团队对全市双孢蘑菇栽培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并制定了濮阳市双孢蘑菇周年栽培技术规程,指导菇农进行规范化栽培,切实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双孢蘑菇打包料指将二次发酵结束后的培养料进行混合播种、压缩、打包,然后供应给具备控温、控湿、控气菇房设施设备的农户(合作社)进行周年化生产双孢蘑菇,实现现代农民模式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实现鲜菇均衡供应,解决当前传统双孢蘑菇自然季节性生产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不稳定、产出率低、效益差等问题。二年多来,双孢蘑菇打包料工厂化周年生产技术在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上海金碑果蔬专业合作社、上海明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进行大面积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其技术规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第五届中国蘑菇节"我国双孢蘑菇产业发展道路"圆桌会议探讨指出,我国的双孢蘑菇产业已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工厂化生产作为今后双孢蘑菇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其适合我国的发展模式及思路需要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其中已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而传统季节性生产模式在我国的双孢蘑菇生产中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应通过改进和创新生产技术,提高产量和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7.
双孢蘑菇堆肥发酵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广宇  周国英 《北方园艺》2007,(12):237-239
双孢蘑菇堆肥发酵是双孢蘑菇氛沟墓丶方?堆肥发酵水平决定了双孢蘑菇生产ⅱ水平.对当前国内外双孢蘑菇堆肥发酵现状进行综述,并指出其优缺点,以期对改善我国双孢蘑菇堆肥发酵模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双孢蘑菇覆土材料发酵土的制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建春 《食用菌》2008,30(5):30-30
覆土是双孢蘑菇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条件。至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双孢蘑菇生产乃需采用覆土出菇技术。不同的覆土材料直接影响到双孢蘑菇的产量。目前,国外多数采用饱和含水量大、持水性好、孔隙度大的泥炭作覆土材料,成本较高,但双孢蘑菇产量高。国内的双孢蘑菇栽培由于栽培条件、栽培区域及运输成本因素的制约,一般都就地采用混合土或河泥砻糠土作为覆土材料。这两种覆土材料有许多不足,如混合土(将表土15cm以下的细土与粗土混合)含水量低,  相似文献   

19.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孢蘑菇又名白蘑菇,是世界上栽培较广、产量较高的一种食用菌。其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因此享有“植物肉’的美称。我国目前栽培双孢蘑菇仍以稻草、麦秸等原料为主料,限制了双孢蘑菇在玉米产区的发展。而作为玉米种植的副产品玉米秸大部分被焚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自1997年,我们用玉米秸栽培双孢蘑菇,经4年的试验,逐渐形成了一套北方玉米秸栽培双孢蘑菇的技术,其生物转化率在33%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选择适宜的栽培时间双孢蘑菇菌丝在8~27℃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0~22℃;子实体在8~…  相似文献   

20.
荷兰双孢蘑菇培养料堆制发酵先进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荷兰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基本情况荷兰是世界上栽培双孢蘑菇最先进的国家,并且在不断向国外输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荷兰生产食用菌95%的品种为双孢蘑菇,棕色蘑菇占3%,其余2%为平菇、香菇等。每平方米产量,双孢蘑菇33~35千克(二潮菇),棕色蘑菇30千克(二潮菇)。近10年来,荷兰双孢蘑菇栽培面积变化不大,稳定在75万平方米左右,产量约23万吨,产值约23亿元(表1)。双孢蘑菇鲜菇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