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SR-411是黑龙江省九三科研所从荷兰安地公司引进的二倍体单胚型杂交种。2009—2010年参加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并于2011年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鉴定。2011又参加黑龙江省甜菜品种生产试验,平均块根产量为57583.2kg/hm2,比平均对照品种增产11.0%;平均含糖率均为17.1%,比对照高0.5度;平均产糖量为9851.1kg/hm2,比对照提高15.0%。该品种综合性状好,产量和含糖高,稳定性强,适应性广。抗褐斑病、白粉病等叶部病害,高度耐丝核菌、镰刀菌等病菌引发的根腐病。钾、钠、氨态氮含量非常低,甜菜品质优,工艺损失小,易加工。适宜在黑龙江省的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黑河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宾力  潘琦 《中国甜菜》2010,(1):68-72
分析了黑龙江省甜菜生产的优势,论述了黑龙江省甜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调整甜菜和粮食的比价、对甜菜生产实行补贴、建立甜菜生产基地、提高甜菜产质量的关键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3.
从新疆各地区甜菜产量、甜菜的播种面积以及甜菜的单位面积产量3个指标入手,分析近十年来新疆甜菜在全国的状况以及新疆各地区甜菜生产状况,通过选取1998、2003、2008年的数据,利用MapInfo软件绘制甜菜作物生产状况分布图,经过对比分析初步了解新疆各地区甜菜生产布局变化。并对新疆地区甜菜作物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内外甜菜生产现状的对比及我国食糖需求和甘蔗、甜菜发展潜力的分析,阐述了我国甜菜生产与国外的差距以及影响甜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在继续扩大甘蔗种植面积受资源限制的情况下,发展甜菜生产以满足国民经济对食糖的需求,前景广阔;提出了今后大力发展甜菜产业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黄妍  张欣 《中国甜菜》2010,(2):81-82
对黑龙江省2009年甜菜生产情况进行了总结,分别对2009年甜菜产量、产值、成本、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并对2010年甜菜生产形势进行趋势预测,提出发展建议及对策,加强对甜菜生产指导。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内蒙古林西县甜菜生产的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指出甜菜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对今后甜菜生产的发展提出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ZM202是美国BetaSeed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合作选育的甜菜二倍体多胚雄不育杂交种。该品种丰产性突出.舍糖性状优良,抗丛根病,耐根腐病和褐斑病,适应性广,块根品质好。在2005~2006年的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14个试验点次平均根产量44019.2kg/hm^2,比对照品种甜研309提高37.2%;平均含糖率16.4%.比对照品种低0.8度;平均产糖量7285.6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31.7%;对丛根病、根腐病的抗性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对褐斑病的抗性与对照品种相当。在2007年的黑龙江省甜菜品种生产试验中.5个试验点ZM202平均根产量45754.2kg/hm^2.比对照品种甜研309提高48.7%:平均含糖率17.1%。比对照品种低0.2度;平均产糖量7729.2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45.2%。该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哈尔滨、大庆、黑河等甜菜产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8.
针对齐齐哈尔市甜菜生产现状,提出适合齐齐哈尔市甜菜生产的小垄密植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甜菜糖业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保障甜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一是在甜菜农业生产领域的对策;二是甜菜科学研究领域的对策;三是增强糖业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四是与农民增收和科技人才队伍稳定相结合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蔬菜》2004,(3)
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王红旗、马龙彪等日前主持完成“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创制甜菜新种质材料的研究”,该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大幅度提高我国甜菜育种技术的整体水平,提高甜菜种植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据了解,遗传单胚型甜菜的研发利用是国际甜菜育种研究的重点方向。世界上甜菜科研和生产较为先进的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全部使用遗传单胚型甜菜品种,而我国目前甜菜生产中单胚品种的使用率还很低。研究人员针对单胚甜菜品种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根据遗传单胚型甜菜品种适宜育苗移栽和机械精量点播等集约化栽培技…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甜菜纸筒育苗机械化的主要设备及其工艺流程,阐述了甜菜纸筒育苗移栽的技术要求及甜菜移栽机的类型和工作原理。实现甜菜纸筒育苗移栽机械化不仅能够保证甜菜纸筒秧苗的移栽质量,而且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已成为甜菜生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以6种杀菌剂单剂浸泡甜菜种子;在单剂中筛选出对甜菜立枯病有明显效果的药剂品种进行复配;筛选出复配品种后再进行浸种时间对甜菜立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剂试验福美双防治甜菜立枯病效果最好,复选试验中以福美双十恶霉灵防治效果最好,田间试验中证明浸种2h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揭示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与甜菜的共生关系,收集甜菜根系及根际土壤,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甜菜根围土壤AM真菌孢子。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AM真菌抱子进行分类鉴定,并应用Nested—PCR技术检测甜菜根际土壤AM真菌侵染甜菜根系情况。依据AM真菌孢子形态特征及25S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鉴定出甜菜根围土壤中具有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并且应用Nested—PCR技术从甜菜根内检测到了G.mosseae,表明G.mosseae侵染甜菜根系。  相似文献   

14.
以甜菜为基础材料。研究不同配方种衣剂处理对甜菜苗期生长、立枯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甜菜产量、含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9种甜菜种衣剂对甜菜发芽率均无抑制作用,对甜菜种子安全;其中种衣剂P1、T3处理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防治甜菜苗期立枯病、促进幼苗生长,提高百株鲜重,促进甜菜品种充分发挥其自身生产优势,产量和含糖率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人工病圃和自然病田同步进行抗褐斑病性鉴定筛选,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甜菜品种的含糖率随着抗病性的增强而明显提高,凡抗褐斑病品系材料,综合性状表现也较好。通过3期播种试验,植株生长至2~4对真叶期接种鉴定抗褐斑病性与田间成株鉴定结果相同,可以作为田间鉴定育种新材料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玛纳斯人工接种的最佳时间7月中下旬接种效果较理想,这为解决干旱地区抗病品种筛选鉴定提供了一条途径。利用甜菜褐斑病尾孢毒素粗提液对甜菜种子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鉴定不同品种的抗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各品种抗性结果与人工接种及自然病田抗性鉴定结果有一致性。试验表明采用早期鉴定方法,方法准确,可行性高,可以提高育种效率,有效缩短抗褐斑病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新疆2007—2010年多点品种比较试验的产量和含糖率结果分析,比较全面地了解不同来源甜菜品种在新疆糖区的表现,为新疆糖区甜菜品种选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营养液中不同盐度(0.2%~0.8%)对甜菜代号"K"叶片和根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甜菜幼苗叶片的单株叶面积、相对含水量、肉质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在叶片中呈逐步升高趋势;在根内则呈下降趋势。研究证实了NaCl浓度低于0.4%,对甜菜的生长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超过0.6%的高浓度NaCl对甜菜的生长有胁迫作用,浓度越高胁迫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8.
在哈尔滨地区自然条件下,采用5个分期播种处理对温度变化与甜菜出苗天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时间越早,甜菜出苗越早,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出苗所需天数逐渐减少,在出苗率上,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总体上播种时间早的处理出苗率好于播种时间晚的.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日平均气温与出苗天数呈幂函数关系变化(y=251.1723x-13093),平均土壤温度与出苗天数呈指数关系变化(y=57.5499e-0.1624x),方程拟合合适,此方程可根据平均气温和平均土壤温度,对甜菜出苗天数进行预测,为甜菜生产上播种期的选择提供指标依据,为甜菜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卢秉福  耿贵  周艳丽 《中国甜菜》2012,(3):60-62,65
介绍了甜菜收获机械茎叶切削装置的仿形器与切刀组合、根头清理部件的类型、工作原理等,对甜幕机械化收获过程中提高收获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荣华  王维成 《中国甜菜》2010,(3):63-64,67
主要介绍了新疆糖区甜菜生产发展动态、新疆甜菜品种的利用现状及应用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