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与农业》2008,(5):F0002-F0002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始建于1979年,经过近30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集天津市农科院信息研究所、天津市农业科技图书馆、天津市农业科技信息中心三块牌子于一体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机构。其下设有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网络中心、农业图书馆、农业信息咨询部及《天津农业科学》、《华北农学报》、《天津农业科技信息》等三种刊物。  相似文献   

2.
1 改革为农业气象所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气象组 ,简称华北农科所农业气象组 ,创建于 195 3年 3月 6日。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农业气象研究机构。 195 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后 ,8月 2 7日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批复 ,同意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包括农业气象研究室在内的五所二室。农业气象研究室成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最早成立的直属专业研究所、室之一。之后虽几经波折 ,仍在稳步发展 ,1990年 5月 4日经国家科委批准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室更名为农业…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与农业》2008,(6):F0002-F0002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始建于1979年,经过近30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集天津市农科院信息研究所、天津市农业科技图书馆、天津市农业科技信息中心三块牌子于一体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机构。其下设有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网络中心、农业图书馆、农业信息咨询部及《天津农业科学》、《华北农学报》、《天津农业科技信息》等三种刊物。在职人员29人,专业技术人员占75%,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气象》2009,(1):I0002-I0002
1953年,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前身——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气象组成立。作为非营利科研机构,主要从事现代农业环境领域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重点研究人类生产活动影响下,农业生物和农用投入品与光、温.水、气等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规律与调控机制,发展农业环境安全调控和可持续农业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农业气象学、农业水资源学、农业环境工程学、农业生态学四个重点优势学科。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持续农业的概念及其意义,并以华北平原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水资源严重短缺为例,分析了供水与该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关系,认为在节约用水的基础上,实现南水北调对华北的补水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1997年秋季(9~11月)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钱拴娄秀荣(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全国大部地区季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近,降水偏少。初秋,华北大部、西北地区中东部有几次明显降水,夏伏连旱缓解。冬麦播种期间,华北北部、西北地区东部、江汉、...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用水结构演变态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业用水结构对农业用水效率及效益有较大影响。采用1949~2006年农业用水资料分析了我国农业用水结构的演变历程,并根据农业用水结构的发展变化及灌溉农业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将1949~2050年我国农业用水水平分为初级利用、低效利用、合理利用及高效利用4个阶段。研究表明:我国农业用水结构日趋合理,农业用水比重持续减少,农、林、牧、渔用水及粮、经、饲作物用水比例协调程度不断提高。据此,提出了注重农业用水结构优化的农业经济用水量概念。华北地区的实例分析表明,在同时提高农业用水综合效益的情形下,依靠优化农业用水结构可年节水199.94亿m3;而有无用水结构优化的综合节水措施节水效果相差29.97亿m3。  相似文献   

8.
1997年夏季(6~8月)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娄秀荣沙奕卓(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夏季,南方大部地区农业气象条件优于北方。北方各地持续高温少雨,东北、华北大部、西北东部部分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罕见的干旱,夏播和各种作物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  相似文献   

9.
我国21世纪农业用水危机与节水农业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21世纪我国农业用水将面临现有工程效益衰减,缺水程度继续增大;全球气候变暖加重北方地区用水紧张状况;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威胁供水量和用水安全性;大农业内部争水矛盾不断加剧等严重问题。解决这一危机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包括工程节水措施、农艺节水措施和管理节水措施的节水农业。在实施节水农业过程中则应根据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华北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和东北半干旱、半湿润、高寒地区的各自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并采用相应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根据华北五省2012年农业各类用水量及相应产值、产量数据为基础,选取反映农业用水效率的5项指标,分析了农业用水效率现状。运用农业用水效率评估的方法,对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水分生产率农业用水比例、万元农业产值用水量进行计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整个华北地区的水分生产率为2.56,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为185 m3,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8;总体表现为用水效率较低,且地区间差异较大,基于此,并考虑综合因素,提出了华北五个省级行政区农业用水效率提高的相应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春季(3—5月),全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同期。农区大部积温偏多,热量和光照充足,大部地区土壤墒情适宜,干旱和洪涝发生范围较小,利于冬小麦、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也利于春播工作顺利进行和春播作物生长发育;但西北地区东北部、华北西部、黑龙江及内蒙古东北部出现阶段性干旱、长江中下游出现低温阴雨寡照等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我国华北平原缺水情况,提出了兴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节约用水是解决华北平原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两大基本战略措施,中线工程将促进华北山前平原新产业带的形成,推动整个华北平原农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节水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阜蒙县水资源可利用总量24773万m3,现有耕地2546 km2,单位面积占有水量仅975m3/hm2,为世界平均的2.16%。水资源不足和农业用水效率低,不仅制约了本地区农业的持续发展,而且对县域经济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全县节水灌溉面积1.43万hm2,仅占全县耕地面积5.6%,因此,发展现代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已成为当务之急。在阜蒙县发展现代节水农业,应完善输水工程,采用节水灌溉新技术;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用水管理技术;农业、农机与水利措施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全国2433个气象台站2023年实时和历史同期(1991-2020年)观测资料、农业气象观测站和试验站作物发育期观测资料,利用农业气象评价指标、作物气候适宜度模型、农业气象灾害指数等方法,综合评估2023年主要秋收作物生长季内农业气象条件、生长适宜度、农业气象灾害等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23年秋收作物生长季大部农区光温适宜、降水充沛,农业干旱、低温冷害、南方高温热害、寒露风等灾害影响偏轻,总体上利于秋收作物产量形成。但京津冀和东北等地强降水导致部分农田发生较重渍涝灾害,华北、黄淮和新疆等地夏季高温极端性强,北方地区春季阶段性低温,湖北湖南部分晚稻遭受寒露风灾害,西南地区南部春旱持续时间长,北方部分农区夏季阶段性干旱,部分农作物生长受到一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根据土壤水分平衡方程,估算了我国北方地区无降水情况下土壤分减少到凋萎湿度所需的时间,以此来提示极端干旱的胁迫度,时间短表示胁迫度越强。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灌溉和温室效应对胁迫度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北方地区夏季和春、秋季极端农业干旱出现的时间尺度为月、季长度、意味着这一地区存在着出现极端农业干旱的潜威胁。比较而言,夏季胁迫度明显强于春、秋季;西北华北西部强于江淮等地。灌溉可有效地减少极端农业干旱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一、四川农业高新技术产品综合市场基本隋况 四川农业高新技术产品综合市场在省政府的支持下,经四川省市场领导小组批准于1996年建立,市场占地3.3hm2,建设总投资3000余万元,建筑面积3万m2,营业用房2.5万m2,是中国西部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农业生产资料、农业高新技术产品专业市场。市场背倚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和四川省农机研究院。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简称"栾城试验站")于1981 年建站至今历时30 年, 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蓬勃发展。栾城试验站成立以来的试验工作始终坚持面向国家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与环境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 结合农业现代化和华北农业资源持续利用, 立足大田与大规模实验及试验示范, 致力创新, 开创农业节水科技新局面。现已成为知名的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第一批基本台站。并且依托栾城试验站申报、竞争并获准成立了"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至2011 年, 栾城试验站先后承担了许多国家与省部的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包括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面上与青年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项目及省部重大项目等。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 项, 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12 项, 国家专利78 项, 制定地方标准3项。通过栾城试验站的开放, 至今已接待数百人次国内外专家的来访, 开展了数十项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项目, 包括欧洲、北美、澳大利亚、日本、拉丁美洲等数十个国家与地区。  相似文献   

18.
作为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水土资源匹配态势与利用程度决定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及食物安全。为优化中国农业水土资源配置,该研究基于2000—2020年全国31个省市的统计数据,采用基尼系数评价中国农业水土匹配状况,提出广义农业水土匹配系数揭示各省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及配比程度,联合匹配特征与水土利用状况确定各省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类型区。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灌溉水与耕地分布差距较大(基尼系数均值0.424),匹配情况变差;广义农业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分布相对合理(基尼系数均值为0.360),无显著变化趋势。地理区及省际间农业水土匹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匹配状况为“土多水少”,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匹配状况为“水多土少”,广东(广义农业水土匹配系数均值为2.06)和云南(广义农业水土匹配系数均值为1.02)匹配程度分别为各省市最低和最高,匹配状况均为“水多土少”;2)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程度空间异质性明显,垦殖率东南高西北低,农业水资源利用程度北高南低;3)吉林、新疆、江苏水土资源配置情况变差(转为低匹配高开发区),北京水土资源配置情况有所好转(转为高匹配低开发区)。研究结果能够为国家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相关决策提供支撑,对实现国家食物安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华北土壤普遍缺乏氮肥及有机质。豆科绿肥为补充土壤氮素及有机质方法之一。但华北旱田鲜有实行绿肥者。同时中央农业实验所在陕西关中区举行之绿肥肥料试验及绿肥示范,其结果并未充分表现绿肥之效能,有时绿肥完全无效,有时绿肥尚能增加作物之产量,但其增加之产量远逊于南方绿肥之效果。华北绿肥效果不大之原因何在,颇值研究。中央农业实验所北平农事试验场于民国卅五年至卅六年间曾举行小麦绿肥试验,于卅元年夏播种绿豆,八月下旬压青,十月初播种小麦。于绿肥压青前后及小麦生长期间,定期测定土壤水分及硝酸氮含量,比较夏闲区与绿肥压青区之硝酸氮含量,研究绿肥压青对于硝酸氮含量之影响。兹将所得结果略述于后。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主要类型区生态农业模式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华北、西北和中南地区,概要分析主要生态农业模式的区位分布特点,进而探讨各区位适宜重点发展的生态农业类型及需要优行民区位关系。提出缩减土游山区边际耕地面积,扩大造林(含经济树种、植物)发展种草养畜,实行资源环境建设补偿机制,推动区域生态农业建设,从而使我国农业向着高产、优质、高效持续方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